马恒昌小组工匠精神的时代解读

2018-04-03 07:51林萌萌
绥化学院学报 2018年2期
关键词:工匠职工精神

何 强 林萌萌

(齐齐哈尔大学文学与历史文化学院 黑龙江齐齐哈尔 161006)

作为一种精神理念,工匠精神“是工匠对自己的产品的精雕细琢,是本着精益求精的原则的不断改进生产工艺进而提高产品的品质,是工匠享受产品在双手中升华的过程。在当代,它表现为一丝不苟的制造精神,求富立德的创业精神,精益求精的创造精神,尊师重教的师道精神,知行合一的实践精神。”[1]马恒昌小组自成立以来,始终把推动技术进步作为自己义不容辞的职责,一代又一代的产业工人秉承工匠精神,立足本职,胸怀全局,爱岗敬业,不断革新,为我国工业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马恒昌小组表现出来的工匠精神是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在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伟大征程中,必须弘扬马恒昌小组的工匠精神,为东北老工业基地的全面振兴贡献力量。

一、马恒昌小组工匠精神的表现

马恒昌小组是以全国著名劳动模范马恒昌名字命名的全国先进班组。它创建于1949年4月28日,由马恒昌、于忠山、谢溪华、祝普庆、徐景荣、黄焕瑞、章荣海、柳玉璞、董振远、赵连科10名工人组成,马恒昌任组长。此后,马恒昌带领小组职工动脑筋、想办法、千方百计地提高工效,争创新纪录。1950年10月,马恒昌小组随厂从沈阳迁至齐齐哈尔后向全厂职工发出倡议,要在生产中消灭废品,保质保量地完成生产任务。在全组职工的共同努力下,不仅连续一个月不曾出现一件废品,而且掀起了全厂比、学、赶、帮、超的热潮。面对复杂的螺旋铣床生产任务,马恒昌小组敢于在生产实践中打破常规,大胆进行生产创新,先后根据生产需要改进了10多种生产工具,极大地提高了劳动效率,并由此被厂命名为“生产竞赛模范小组”。[2]马恒昌小组始终秉承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输送了上千名领导干部和优秀技术工人,成为我国机械工业始终高扬的一面旗帜。

(一)重视学习交流。马恒昌小组根据形势发展的需要和生产任务的变化,积极组织工人开展学习交流,使工人的政治觉悟和技术水平得到充分提高。

1.始终坚持政治学习。马恒昌小组自成立以来,每周的集体学习制度常抓不懈。不管生产任务多重、工作多忙,每周都要抽出时间在党员骨干的带领下进行政治理论学习。通过对政治热点问题的深度解读,不仅开阔了职工的眼界,而且提升了职工的政治觉悟,使职工认识到做好本职工作的重要意义,既提高了自身的主人翁意识,又增强了工人敬业、精业的使命感。

2.不断学习先进技术。虽然早已是著名的全国劳动模范和工运活动家,但是马恒昌始终身体力行,坚持学习吸收先进技术。在马恒昌的带动下,小组职工注重收集、整理技术信息,哪里有先进技术和先进操作方法,就到哪里学习取经。通过外出交流和文献阅读与整理,马恒昌小组先后掌握了全行业一流的“反菊花顶尖”“滚压刀”“高速切削”技术,不仅实现了自我提升,而且推动了全厂技术革新的深入开展。

3.提升整体技术水平。马恒昌小组充分认识到提高全组职工技术水平的重要意义,在工作实践中抓住一切机会学习、交流生产技术。针对小组成员文化程度不一、技术水平参差不齐的状况,马恒昌小组建立了技术、文化的传、帮、带制度,鼓励青年工人利用业余时间到工厂技校进修技术,通过组员之间的互帮互助,促进了小组技术水平的持续提升。马恒昌小组在工厂发展的历史上首创技术革新成果交流会,把个人或少数人掌握的高招绝技普及开来,带动了全厂工人学习技术的热潮。马恒昌小组特别是为我国第一台万能铣床和升降台铣床、第一台251型镗床等多种产品的研制作出了突出贡献。[3]

(二)重视思想引领。注重思想引领,是马恒昌小组多年传承下来的光荣传统。马恒昌小组高度重视职工思想政治工作,关心职工生活,注重通过思想引领凝心聚智,形成创新创业的良好氛围。

1.发挥带头作用。马恒昌小组之所以能够在走在全国机械行业的前列,一条重要的基本经验就是充分发挥班组长、党员骨干的模范带头作用。小组自成立以来,班组长、党员骨干始终坚持干在实处,不仅艰难险重的任务抢在前头,而且执行计划干在前头,特别是做到了改善青年职工生活能够想在前头。正是因为小组有了好的带头人,全组工人才能在工作中始终团结互助,真抓实干,成为全行业学习的榜样。

2.关心职工生活。马恒昌小组坚持以职工为本,始终围绕、关爱、服务职工。一方面,体现在小组的班组长和党员骨干始终做到高风亮节,率先垂范,遇到困难少开口,利益面前少伸手。另一方面,体现在小组为职工排忧解难的具体行动上。工厂刚刚迁来齐齐哈尔市时条件异常艰苦,马恒昌小组的党员骨干积极行动起来,组织家属为单身组员缝补、洗刷被褥,清理集体宿舍卫生,帮助做病号饭,为来厂里探亲或搬家过来的家属安排食宿,有的主动让房子或招住“并户”,帮助组员解决后顾之忧,让组员安心干好工作。

3.营造和谐氛围。马恒昌小组注重将“和”与“合”纳入日常管理过程中,努力创造和谐的工作环境,大家互相学习,互相帮助,团结友爱,齐心协力,形成干事创业的合力,千方百计提高工效。小组成员在感情上有所归宿、在思想上有所提高,进而热爱这个集体,希望为事业的发展贡献一份力量。

(三)重视技术革新。马恒昌小组特别重视技术革新,将之作为小组的立身之本。小组从生产实际和提高效率、质量的关键环节入手,发挥小组“技术研究会”的优势,总结出“一人提出,全组研究,一人试验,全组帮助,一人成功,全组推广”的技术革新的基本经验,坚持不断地向管理要效率,向革新要效率。小组平均每年实现技术革新成果31项,工效成倍提高,连续五次主动降低工时定额。1953年,工厂试制成功国内第一台万能工具铣床——X8126型万能工具铣床(工作台宽200毫米)。马恒昌小组始终团结技术人员,不断加强技术学习,改进操作方法,在全组职工的共同努力下,产品合格长期保持在99%以上。马恒昌小组在技术革新过程中,要求师傅必须带好徒弟,保证把所有的徒工提高到一般技工的水平。同时,徒工要保证爱护机器,整理工具,不影响师傅们到点开车。因此,马恒昌小组的技术水平勇立潮头,始终走在全国机械行业的前列。

马恒昌小组组建至今,之所以能够经受住困难和挫折、胜利和荣誉的长期考验,原因在于马恒昌小组的“十大精神”和“三股劲”。“十大精神”可以表述为:马恒昌捐献百分尺的无私奉献精神;小组的活大家干,小组的事大家管的主人翁精神;坚持岗位练兵,开展技术革新的刻苦钻研精神;年年月月优质高产,走在时间前面的争做贡献精神;确保质量“三不将就”“四不放过”的认真负责精神;一把刀杆用15年的勤俭节约精神;不迟到不早退一分钟的严守纪律精神;一人有困难,大家来帮助的团结互助精神;对旧风俗、旧习惯敢顶敢破的开拓创新精神;荣誉面前找差距的不断进取精神。“三股劲”体现为:敢挑重担、敢打硬仗、困难面前不低头,不完成任务不罢休的拼劲;打破旧框框,敢创新纪录,大胆搞革新的闯劲;勤学苦练、精益求精、掌握优质高产本领的钻劲。

二、马恒昌小组工匠精神的特点

马恒昌小组是由一群普普通通的工人组成的,而就是这样一群普普通通平凡的人,却创造出了不平凡的业绩,靠的就是“同心共赢、勇为人先、敢于超越、兴企报国”的主人翁精神;靠的就是吃苦耐劳的实干精神、大公无私的奉献精神。这就是工匠精神在当代的生动体现。

(一)具有敢于创新的时代品质。勇于创新是工匠精神的核心。马恒昌小组自成立以来,始终高度重视技术上的创新。1948年,马恒昌小组在无生产经验、无制造工具、无技术资料、时间紧、任务重的情况下,克服重重困难啃下制造“高射炮撞针套管”这块硬骨头,成功地完成了制造高射炮炮栓的任务,创造了保质保量的奇迹。马恒昌小组先后改进了10多种工具,29年累计完成了43年零10个月的工作量,实现技术革新840多项,在2000多道工序上创造性地运用了“自动套捆”“联合车刀”“带窝顶尖”等109项国际先进技术,充分彰显出大国工匠的创新精神。

(二)具有真抓实干的工作态度。真抓实干是工匠精神的实质。虽然马恒昌小组作为先进集体闻名全国,但马恒昌和他的组员们一直保持真抓实干的工作态度,在工作中不搭“花架子”。马恒昌曾致信全国职工:“第一,要说到做到。我们马恒昌小组首先要做个榜样。到一定的时候,在报纸上公布成绩。第二,不要光是向我们小组应战。你们还要向全厂每一个小组挑战,尽可能地帮助与推动你们全厂的小组,都来参加爱国主义的劳动竞赛,这样起的作用会更大些。第三,不要犯冷热病,要持久地、经常地竞赛下去。”[4]在马恒昌领导下,马恒昌小组始终以求真务实地态度开展工作,不仅工作扎实,而且干劲充足,气氛热烈,不仅提高了职工的工作积极性,而且促进了技术水平的提高。

(三)具有无私奉献的拼搏精神。无私奉献是工匠精神的体现。马恒昌自小贫苦,16岁到抚顺发电厂当车工学徒,凭着自己的努力学会了车工手艺。“为了护住自己的吃饭本事,马恒昌减了一家八口数月的口粮买了把‘百分尺’。这‘百分尺’能量出比头发还细的东西,在当时是件神奇得了不起的家什,对于靠车工活儿挣钱养家的马恒昌来说就更是金贵。他的妻子对此也略知一二,加之兵荒马乱,此物又价值半年口粮,所以就将这个‘宝贝’深藏起来,当成全家的命根子。1948年闹饥荒,全家老小硬是吃糠咽菜咬牙挺着没将‘百分尺’卖掉。马恒昌知道妻子珍视这把‘百分尺’,怕她一时转不过弯儿来,但是想着工厂里瘫痪的机器,空荡的工具箱,还有由于工具缺少而不断生产出来的废品,以及废品堆里埋头翻找着的工人伙伴……马恒昌跟妻子说明了企业的困难,妻子同意了他的想法,连夜将‘百分尺’献给了工厂。”[5]马恒昌小组成立后,将无私奉献的精神传承了下去,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历史新时期,续写着新的辉煌。

三、马恒昌小组工匠精神的当代价值

(一)有利于激发企业创新活力。马恒昌小组始终以技术革新为己任。学习马恒昌小组的工匠精神,就是要在生产实践中走技术创新之路,使企业通过技术创新,培养自身的核心竞争力。对于中国制造业品牌而言,技术创新是中国制造业进步和发展的必由之路,它可以让产品的技术升级、产量增加及成本降低。特别是东北老工业基地国有企业众多,要想实现浴火重生、转型发展,进而在市场上站稳脚跟并闯出一片天地,必须依靠技术进步,使企业在设计、工艺、生产、质量上赶上甚至超过同行业中的知名品牌,形成后来者居上的竞争优势。因此,企业必须走专业化的技术创新之路,唯有如此才能提高我国制造业的品牌形象,增强企业的生命力,提高在市场上的竞争能力,我国制造业才能立足于市场的竞争行列中,始终保持活力。

(二)有利于促进中国制造业转型升级。马恒昌小组是我国装备制造业的一面旗帜。学习马恒昌小组的工匠精神,就是要着力培育我国制造业的工匠精神,促进国内制造业的发展进步,提升我国制造业的整体水平。工匠精神是制造业的灵魂,是引领我国制造业产业升级的重要驱动力,是我国制造业发展竞争力的核心要素,是我国从事制造业人员的发展方向和动力,对我国制造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当下,我国制造业已经完成最初的积累,开始进入全面转型升级阶段,正在实现从大到强的转变。因此,要实现这一转变,我国制造业必须走精益生产道路,大力培育工匠精神,把更多的精力放在科技创新方面,最大限度地降低生产过程中的资源浪费,降低企业的管理成本,实现更优质的生产、更低的成本、更高效的管理运营,进而以更灵活的方式应对市场变化。

(三)有利于开展职工思想政治工作。马恒昌小组是开展职工思想政治工作的表率。学习马恒昌小组的工匠精神,就是要把培育职工敬业奉献的工匠精神作为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重中之重。企业在开展职工思想政治工作过程中,要从热爱本职工作、扎根岗位做贡献入手,把爱岗敬业的工匠精神教育贯穿于思想政治工作全过程。不仅如此,企业要将人文关怀融入思想政治工作当中,对生活困难的职工,要尽力帮助解决实际问题。暂时不能解决的,耐心解释说明,做好思想工作,取得谅解和理解。不仅如此,企业要把热爱岗位、提高技术水平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把爱岗敬业教育同贯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结合起来,积极联系工作实际和思想实际,进而增强职工的凝聚力和战斗力,使企业呈现爱岗敬业、争做贡献、人心稳定、安定团结的新景象。

结语

由此可见,马恒昌小组展现的工匠精神不仅是我国工人阶级的先进思想、崇高品质、精神风范的高度概括,而且彰显出了伟大的民族精神。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建设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劳动者大军,弘扬劳模精神和工匠精神,营造劳动光荣的社会风尚和精益求精的敬业风气。”[6]因此,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在我国产业转型升级过程中,要以马恒昌小组的工匠精神为指引,大力弘扬工匠精神,使之融入企业生产每一个环节,激励职工立足岗位、敬业创新,促进企业精益求精、提高质量,为中国从制造大国走向制造强国、为东北老工业基地的全面振兴作出更大贡献。

[1]尚垚.互联网+的创业流程[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16:315.

[2]靳鹤琼.感恩祖国[M].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2009:128.

[3]董鸿扬,张洪兴.黑龙江优秀精神资源学习读本[M].哈尔滨:黑龙江大学出版社,2009:247.

[4]张志林,张进禄,卫仰霞.职工经济技术工作辞典[M].太原:山西经济出版社,1993:32.

[5]靳鹤琼.感恩祖国[M].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2009:127.

[6]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N].人民日报,2017-10-28(003).

猜你喜欢
工匠职工精神
以职工之家为抓手 让职工享“家”温暖
职工书画
90后大工匠
虎虎生威见精神
论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
工匠风采
初心,是来时精神的凝练
工匠神形
拿出精神
《最美职工 职工最美》 曲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