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浩 宝胜
(渤海大学 辽宁锦州 121000)
辽宁老工业基地是我国最早的一批工业基地之一,建国后,更是得到国家重视和大量投资,重工业生产水平和能力稳居全国前列。随着资源的渐渐枯竭,辽宁老工业基地在上世纪末渐渐放缓了发展脚步,为求刺激地区经济发展,恢复工业生产能力,我国于近年加大了对辽宁老工业基地的扶持力度,使老工业基地渐渐恢复昔日风采。以技术效率与技术进步作为分析的切入点,有助于了解具体情况,指导后续工作的开展。
辽宁老工业基地以沈阳为核心,鞍山、本溪、抚顺、大连等排布在其周围,共同形成以资源开采为起点、钢铁工业和设备制造为核心、内需外销双向拉动型重工业基地。建国之初,我国经历了近百年的乱世,社会经济百废待兴,为求建立独立的工业体系,我国将有限的资源予以集中,并选择了资源丰富、工业基础较为良好的辽宁地区作为基地,兴建了一大批工业企业,建立了农业服务工业、工业反哺农业的经济体系,并在随后的时间里取得了重大成就,我国独立的工业体系和经济体系、辽宁地区的工业体系和经济体系依靠类似政策逐步建立起来。
改革开放后,一方面西方先进技术和设备涌入,另一方面辽宁地区资源也渐渐枯竭,在内需不足、外销无力的情况下,辽宁老工业基地渐渐衰败。上世纪末我国与德国、意大利等国展开交流,吸取德国鲁尔工业区、意大利塔兰托工业区发展、衰退、振兴的经验,并总结自身不足,逐步实现了辽宁老工业基地的振兴。以实证分析法分析其技术效率与技术进步,可以更深入地了解辽宁老工业基地振兴的情况以及未来发展道路。
在实证分析法下,具体细化出五个小方法进行分析工作,分别是均衡分析法、静态分析法、动态分析法、定性分析法和定量分析法。
均衡分析法主要对辽宁老工业基地产能、产值、设备、工人数量等基础数据作为对象,统计近年来的增长变化,作为分析发展的主要标准;静态分析法主要分析各个变量达到要求的条件,本次调查的要求在各行业所有不同;动态分析法主要比对辽宁老工业基地和其他工业基地的横向发展情况,包括产能、产值增长等;定性分析主要分析各个经济要素之间的关联,并了解其关联性和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定量分析主要指经济要素之间在“量”方面的关系以及其对辽宁老工业基地的振兴作用。
上述五种方法均以技术效率和技术进步两个主要大指标作为具体对象。
技术效率是一个相对的概念,其高低往往需要寻求一个对照的基数,通常由科学技术的进步推动,之后作用于企业管理、生产等各个领域。
对辽宁老工业基地的技术效率进行分析,首先从均衡分析法角度入手,了解其基本状况。为便于分析,选定2011年的技术效率为基数,设定其数值为1,之后取2012年、2013年、2014年、2015年、2016 年五年数据,分别设为 A、B、C、D、E五个变量,以产能、产值、设备、工人数量四个因素作为影响因素,采用权重系数分析法,对各系数的影响力进行排名,并结合实际情况,设定其影响率。2011年以来,辽宁老工业基地的变化十分显著,截止2016年,其已基本摆脱经济下行趋势影响,在以装备制造为核心的重工业产业复苏的情况下,商业经济、生物制药等多重经济联合发展,取得了显著的成就。以工业和商业作为目标,以2011年的技术效率为基数1,可得 2012年、2013年、2014年、2015年、2016年五年数据分别为 0.99、1.01、1.02、1.01、1.05,产能、产值、设备、工人数量四个因素按权重系数排名,分别为:产值>产能>设备>工人数量,其影响系数分别为 1.2、1.2、1.1、1.1,进一部分析得到五年来辽宁老工业基地的技术效率的改进情况,以1位基数,分别为:1.19、1.21、1.20、1.26,除 2013 年又小幅下滑波动,其余四年均呈现上升趋势[1]。
以产能方面为例,沈阳地区中德产业园落成后,我国的数控机床技术、电动稳定性、金属外层热处理技术均得到了一定的提升,这意味着我国传统机床依靠人工调整、金属热处理技术的不足、电动稳定性差的问题均得到了有效改进的空间,生产效率大幅提升。笔者联系了产业园中的部分工厂,了解到应用数控技术进行生产的情况下,生产效率提升约53%,而且错误率大为降低,平均误差值仅为传统机床的12.4%,这均体现了辽宁老工业基地的技术效率的进步。通过静态分析法、动态分析法、定性分析法和定量分析法,也可以得出类似结论。
技术进步是一个相对直观的概念,可以通过产能增长、产值增长等直观进行判断,设备更新和人员技术的提高也可以作为辅助参数进行具体分析。对辽宁老工业基地的技术进步进行分析,也首先从均衡分析法角度入手,了解老工业基地工业技术的基本状况。所比对的主要对象在技术进步的基本要求下,分为硬件设施、技术人员数目、技术人员占比、自主知识产权比重四个方面。
硬件设备方面,其进步主要通过高效设备的使用作为判别标准,高效设备的判别标准为能耗和产出比,结合目前辽宁老工业基地的生产现状,以2011年后生产的德系、日系设备为高效设备。按此要求,2011年辽宁老工业基地共有大型生产线254条、2012年为258条、2013年为268条、2014年为277条、2015年为282条、2016年为303条,上升趋势明显,其在2016年增加较多。技术人员数目、占比方面,鉴于部分技术人员虽然专业能力过硬,但没有评定资格证书,笔者进一步了解得知,在4家大型工厂中,技术出色、却不持有证书的技术人员共计14名,占员工总数的2.4%(14/588),持有证书且技术优秀的工人,占占员工总数的5.4%(32/588),即技术工人总数占占员工总数的7.8%(46/588),此前五年,这一数字分别为5.7%、5.8%、6.2%、6.7%、7.1%,总体上呈现上升趋势。自主知识产权比重方面,近来年增长趋势较为明显。笔者咨询了26家大项工厂,并收集了相关一手资料。了解到2011年所用工程的生产活动中,各项目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仅为9.1%,之后的五年,这一数字分别为:10.3%、10.9%、11.4%、11.8%、13.5%,整体增长趋势明显,在2016年增长速度较快。这体现了辽宁老工业基地技术进步的情况,应用静态分析法、动态分析法、定性分析法和定量分析法,也可以得出类似结论[2]。
(一)重视科技发展。通过对辽宁老工业基地振兴中的技术效率与技术进步进行实证研究,可以发现2011年以来5年间,辽宁老工业基地技术效率和技术进步均呈现基本的增长趋势(2012年度除外),其中在装备制造、技术进步等方面的增长和发展趋势尤为明显。笔者走访了一些精密仪器制造、数控机床加工、汽车制造厂家,了解到我国原有技术的不足以及德式技术的优势。在某汽车制造厂,技术工人表示,同样的机械扳手,德制原装进口沃尔特扳手的售价高达2700元,日本扳手的售价也能达到800元左右,而我国生产和仿制的扳手价格只在120元上下。对扳手的制造工艺进行分析,可以发现材料、制造工艺存在差别,德制扳手抗腐蚀能力远超日式和我国制造的产品,其以不同比例金属材料进行加工,并在不同温度条件下给予淬火、退火等,使扳手的延展性、刚度均达到较高的水平[3]。实际使用中,扳手调节的灵活性、使用方便度也非常出色,表面无任何毛刺和凹凸,抗负载能力是日式扳手的1.3倍,我国国产扳手的1.8倍以上。上述优势的基本原因是高度发达的科技水平。后续我国科技发展也应参照德国,就老宁老工业基地而言,首先应重质轻量,扭转粗放增长的模式;其次应加大资金投入,强化科研能力。
重质轻量是科技发展的基本要求之一,分析德国工业发展史,可以发现德国对标准的要求极高,而且执行时十分严苛,我国工业起步较晚,技术水平较差,因此在设定工业品标准时,允许以“±”形式出现误差,如德制原装进口的AKZENTA、EGGER、HARO地板,是不允许存在“±”误差的,拼接后要保证接缝处孔隙小于0.5mm,这一标准我国也可以引入,在设备制造、发动机制造等领域实行,并在制造和出厂过程中严加管理,如果存在问题给予坚决处罚,从制度上明确科技发展的重要性,并给予良好的发展条件。加大资金投入、强化科研能力是科技发展的主要支持,目前我国科研主要依靠国家学术机构和大学等进行,民间缺少进行科研的动力和能力,而科研机构的研究进展又由于种种原因而较为缓慢,在这种情况下,欲实现辽宁老工业基地的振兴,需要进一步加大资金投入的力度,并切实使其应用于科研领域。国家可以在现有基础上加大对民间科研的重视,企业或者企业联盟可以成立自己的科研团队,在确保有明确研究课题、方向和能力的基础上,申请国家补贴,以此实现对科研力度的加大,进一步刺激老工业基地的振兴。
(二)加大人才工作力度。对人才工作的重视是振兴辽宁老工业基地的必要一步,自2012年到2015年,三年间东北净流出人口超过100万,2016年至2017年上半年,人口外流情况有所缓解,辽宁地区人口流出率降低13.7%。这一情况体现了辽宁老工业基地拉动经济能力不足导致的人口迁移,后续工作中,应通过强化经济建设留住人才,并通过加大人才培养力度反作用于经济发展。可行的举措包括两个,一是通过政策扶持,挽留人才;二是给予政策帮助,鼓励大学生创业、吸引外来资金。政府扶持方面,可规定外地人口长期居住辽宁且工作稳定、有专业技术证书的人员为技术类人才,在辽宁固定工作满5年、居住满5年,给予子女入学、房屋购买的优惠政策。以此留住技术人才,使经济发展、老工业基地振兴得到基本的人才支持[4]。
(三)重视引进先进技术。技术的引进是目前振兴辽宁老工业基地的最直接措施,由于自主研发的周期过长,无法快速起到带动经济增长的效果,因此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依然应该设法引进国外的先进技术,包括设备、生产线、管理理论等等,用于我国老工业基地的振兴和建设,比如我国沈阳的华晨宝马集团,通过与德国展开合作,引进了宝马的生产线,并通过部分自主知识内容的融入,使生产线既带有德国科技的特点,也带有我国自主生产的内容,实现了双向融合的同时,大大提升了我国技术人员的培养力度和对高端汽车的了解。后续工作中,除了采用类似方法外,还可以设法加强技术层面的直接交流,引进人才和理论,进一步刺激辽宁老工业基地的经济发展。
(四)强化金融产业发展。金融产业的发展可以有效保证市场热钱数目,使民众、企业等获得充足的发展资金,民间商贸的活跃则能够有效拉动内需,以商业带动工业的发展,形成轻重工业搭配的综合性工业体系,进一步反哺商业,形成良性循环。目前我国辽宁老工业基地的发展主要依赖国家对重工业扶持、地方、企业和人员辅助的模式,这一模式过于依赖政策,存在“头重脚轻”的问题,后续发展中应设法提升本身竞争力,最有效的方式之一是强化金融[5]。我国辽宁地区实际的金融中心是沈阳,但最具发展潜力的城市是大连,可以在大连和沈阳分别建立金融中心,由政府引导进行投资活动,有效集中民间资本、吸引外来资本。如在沈阳建立货运、工业产品公司,由政府引导建立产业链化经济和产业物联网,覆盖沈阳周边并将业务向省内和省外蔓延,实现产供销三位一体现代化营销模式,通过这一方式,民间资本能够有效的集中起来,以政府作为隐性担保,实现增值。金融的完善对于经济发展有极大的刺激作用,辽宁老工业基地的整体经济也可以因此活跃、发展起来。
通过对辽宁老工业基地振兴中的技术效率与技术进步进行实证研究,了解了相关基本内容。辽宁老工业基地在国家、地方、企业、人员四方努力下渐渐走向复兴,应用实证分析法证明,就技术效率与技术进步两个方面进行了探析并了解了老工业基地复兴现状,根据调查结果,给予振兴的建议包括重视科技发展、加大人才工作力度、重视引进先进技术、强化金融产业发展等方面。
[1]杨立勋.全要素视域下中国产能过剩成因再透视——基于资源配置、要素生产效率的分解研究[J].广东社会科学,2017(5):14-22(2017-09-19).
[2]梁皓,黄健元,贺斌.差别环境响应下的城市工业用地效率——基于长三角城市群的实证分析[J].经济与管理研究,2017(10):26-33(2017-09-13).
[3]汪武静,王明利.我国西南地区黑麦草种植技术效率及科技进步贡献分析——以四川省为例[J].中国农业科技导报,2017,19(6):21-28.
[4]刘战伟.技术进步、技术效率与农业全要素生产率增长——基于农业供给侧改革视角[J].会计与经济研究,2017,31(3):107-116.
[5]李雪松,张雨迪,孙博文.区域一体化促进了经济增长效率吗?——基于长江经济带的实证分析[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7,27(1):1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