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燕珠林文兴吴新建张贤金汪阿恋
(1.福建教育学院理科研修部,福建 福州 350025;2.三明市教育科学研究所,福建 三明 365000)
作业是教师改进教学方法、评价教学质量的重要环节,同时也是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培养学生的学科思维以及提升学生学习能力的一种重要途径。传统作业存在着形式单一、低效重复、缺乏区分度等问题,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学生的个性发展。美国哈佛大学的发展心理学家加德纳提出了多元智能理论,指出人的智能应包括语言智能、空间智能、数理逻辑智能等多种智能,[1]教育应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这成为当前教学评价所倡导的改革方向。基于多元智能理论,教师应充分考虑到学生多元化的智力结构组成,通过多样化作业设计,着力于提升学生的优势智能并有效促进各项智能的全面发展。虽然,目前一些国内刊物也提到了作业设计应体现学生个体的差异性,但是个性化作业设计与实施过程中仍然存在着许多问题,比如如何改变传统的作业形式,如何提高学生做作业的兴趣,如何评价学生作业的效果等等,这都需要进一步研究。
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推进,教师的教育教学理念和课堂行为有了一定的改变。许多教师开始重视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并尝试通过课堂教学模式改革来提升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然而,对于课堂教学的延伸——作业的改革却研究得比较少。许多教师仍然用同一种标准来衡量学生的学业水平,这不利于每一位学生的发展。多数学生的作业仍然停留在以“练”为主的书面形式中,作业形式枯燥单一,作业内容缺乏针对性,作业评价缺乏区分度。这种作业模式不仅容易抹灭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的思维也没办法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得到应有的训练,作业效果往往不理想。机械的训练和繁重的作业负担已经给学生、学校、家长以及社会造成了诸多困扰,因此近几年来“减负”成为了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
在课程作业问题上,作业缺乏层次性、千篇一律等问题显得尤为突出。全班学生完成同样的作业,无法让学生充分发挥个体自由。一些教师习惯选择难度适合中等生的作业,无层次性的作业容易造成优等生缺乏克服障碍获得成功的成就感,做作业缺乏热情;后进生容易对作业产生畏难情绪,有些后进生甚至自暴自弃。另一突出问题是作业设计缺乏创造性和批判性思维,许多教师仅仅把作业当成是教的一种补充,认为作业就是为了强化课堂教学,这不利于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使作业失去了它应有的学科价值和教学意义。
传统的智能理论认为,人类的认知是一元的,个体的智能是单一并可量化的。美国哈佛大学的发展心理学家加德纳认为该理论是片面的,并于1983年提出了多元智能理论。他指出每个人至少应该具备语言智能、空间智能、数理逻辑智能、身体智能、音乐智能、人际交往智能以及自我认知智能等。之后,加德纳又添加了存在主义智能和自然主义智能,这一理论被称为多元智能理论。[1]依据该理论,加德纳主张一种新的教育观,即以个人为中心的教育理念。加德纳认为,教师不能单纯依靠书面的标准化考试来评价学生智力的高低。
当前作业设计过多强调了数理逻辑智能和语言智能,而忽视了其他几种同样不可或缺、对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的智能,如自我认知智能、人际交往智能等等。当前知识的更新瞬息万变,科学技术的发展日新月异,为了顺应时代的要求,学生问题解决能力的培养显得尤为重要。学生本身的潜能要得到充分的认可和发展,才能满足社会对多样化人才的需求,学生也才能更加灵活地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技能来解决实际生产、生活中的问题。
基于加德纳的多元智能理论,部分教师开始尝试通过多样化的作业设计来提升作业的有效性,促进学生多元智能的发展。不过,在目前的教学实践中,个性化作业设计普遍留于形式。目前一些国内刊物也提到了作业设计应体现个体的差异性,但是真正系统研究个性化作业设计及实施策略的人还比较少。西方一些学者也提出了一些作业形式的改革,比如英国的中小学生作业主要包括以下几种形式:(1)实践作业:指各种实验、独立观察和独立完成作品及其他动手能力的测试;(2)书面作业,书面作业的形式多样化,有回答简答题、抢答题、写随笔、论文、研究报告、评论、调查报告以及科研课题等等;(3)口头和听力作业;(4)表演类作业。这对我们如何进行作业形式的改革有一定的启示意义。
1.针对不同智能发展的个性化作业设计
作业是学生为完成既定的学习任务而进行的活动。基于多元智能理论,教师可研究不同学生的个性和专长,充分发掘学生的优势智能,针对不同智能发展,设计个性化作业供学生自主选择。
例如,对于语言智能发展突出的学生,教师可以布置一些诸如表演化学相声、创作化学顺口溜、评析化学试题评析、播报化学时事等有趣的作业;对于数理逻辑智能发展突出的学生可以布置一些如物质的推断和鉴别,化学概念图的建构,化学谜底小测验等类型的作业;对于空间智能发展突出的学生,教师可以布置一些分子模型的构建、实验图的绘制以及虚拟实验室的运用等类型的作业;对于音乐智能发展突出的学生,可以引导其通过聆听一些与化学知识相关的歌曲(比如《化学是你,化学是我》),或观看一些与化学相关的视频(比如《化学之美》)来完成作业;对于身体智能发展突出的学生,可以布置其完成一些化学小魔术、趣味家庭实验、科学小探究等作业;对于人际交往智能发展突出的学生,可以让其完成一些社会调查、小组合作探究或研究性学习等同伴互助类的作业;对于自我认知智能发展突出的学生,可以布置其完成课前作业、课后错题分析、单元作业小结等。对于自然主义智能发展突出的学生,可以引导其通过观察实验现象或观看生活中的化学现象来完成作业。[2]
2.针对不同层次学生的梯度作业设计
个性化作业设计需要关注作业的层次性问题,要求作业必须符合学生的学习情况,适合学生现有的认知水平。一个班级有几十位学生,每位学生的学习状态不尽相同,因此对作业的需求也不一致。分层设计有梯度的作业既可以避免传统作业形式单一、千篇一律的问题,还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满足不同层次的学生对作业的不同需求。
作业的层次化可以从两个维度进行,首先对不同学生的层次进行划分。通过对本班的学生情况进行深入分析,依据学生现有的认知水平、化学思维能力以及化学学科素养,将学生分成3~4个不同层次。每个层次学生的学业水平相当,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采取与之相适应的作业实施策略。其次在作业的难度及作业量上进行区分。层次较差的学生主要是完成基础题,教师应注重将这一层次的作业知识点简单化,充分利用化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力求做到作业素材形象化、生活化,让这一层次的学生在鲜活的作业中理解和掌握教学中的知识点;针对层次中等的学生,教师在作业设计上应落脚于学生对教材中的例题、实验以及课后习题的理解与掌握,通过作业帮助学生掌握必备的知识,培养科学的学习方法;对于层次较高的学生,作业设计应注重知识的灵活运用以及问题解决能力的培养。教师可设计一些具有思维容量的形式灵活、题材新颖的作业,在提升学生关键学习能力的同时,帮助学生建构化学学科思维模型,进而培养学生的学科素养。
3.具有发散性和拓展性功能的作业设计
作业的功能除了认知功能外,更重要的是能力发展功能。通过作业,教师应进一步培养学生可持续发展的学习能力。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或区域特色设计一些具有新颖性、发散性和拓展性功能的作业,进一步丰富作业的能力功能内涵。[3]
一些化学探究性作业或开放性习题就有利于人际交往智能和数理逻辑智能、身体智能等的发展。比如“沉淀溶解平衡的应用”这一节课,教师可以结合人体肾结石的案例引导学生通过查阅资料、合作探究等形式完成以下探究性作业:(1)人体肾结石的主要化学成分是什么?与胆结石的成分是否一致?(2)你是否可以通过沉淀溶解平衡原理分析肾结石和胆结石的形成原因?(3)日常生活中哪些物质容易导致结石?(4)如何有效预防或减缓肾结石和胆结石?(5)你是否知道沉淀溶解平衡在人体新陈代谢中还有哪些体现?(6)为什么肾结石经常发生在痛风病人身上?该类作业可成为学生大胆创新、合作探究、发展个性的有效载体。在完成这些探究性作业的过程中,学生大胆质疑,积极探索,在实践中学会同伴互助,分享经验,体验成功。具有发散性和拓展性功能的作业,在帮助学生深入理解和掌握抽象的化学概念和基本原理的同时,能够有效促进学生学习方法的转变和不同智能的发展。学生通过实践探索,不断发展能力,提升思维品质。
在实施个性化作业的过程中仍然存在着不少问题,这都需要一个长期的实践和经验积累过程。在个性化作业设计、实施和评价过程中,必须注意以下两个方面问题。
1.作业设计的多元化
不同学生的多元智能水平各不相同,因此在个性化作业实施的初始阶段,教师很难全面了解每位学生的智能特征。但是个性化作业又需要充分发掘学生的优势智能,使其能够充分发挥专长,激发学生做作业的兴趣和积极性。因此,教师在作业设计过程中,应多维度考虑学生的实际需求,设计出多元化的梯度作业供学生自主选择,这样学生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主观能动性,教师才能从中发掘不同学生的智能特征,进而研究出更有针对性的作业,发挥作业的最大效能。[4]
2.作业评价的多样化
传统的作业评价标准单一,且多数为教师的单向评价,评价方式一般只注重结果而不注重过程,不利于学生学习能力和个性的发展。基于个性化作业的设计和实施,作业评价体系也应随之改进。教师可尝试不同的评价方式,评价维度和评价内容,由单向评价转向多维度对话,创建出交流式的作业评价体系。教师可从三维融合的教学目标出发,基于不同学生的智能特征,凸显每位学生的优势智能,通过个性化作业对学生进行多维度的评价,充分发挥作业的多元化评价功能。另外,每位学生都是不断发展的,因此教师应以发展的眼光来衡量学生的成长,作业的评价也需长期跟踪和考察。教师可基于多元智能理论构建相应的评价体系,实现教师与学生、学校与家庭、个人与班级等多向动态评价体系。
参考文献:
[1]Thomas Armstrong.课堂中的多元智能——开展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M].张咏梅,等,译.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3.
[2]林玉治.基于多元智能理论的高中化学个性化作业设计时机[J].中学化学,2015(7).
[3]许海卫.化学作业设计的探索与实践[J].化学教育,2008(2).
[4]陈卓纯.例谈多元智能视野下的初中化学作业设计[J].化学教与学,201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