刍议“专业化”高中校长的角色定位

2018-04-03 07:26:53王礼圣
福建基础教育研究 2018年4期
关键词:校园文化校长特色

王礼圣

(浦城第一中学,福建 浦城 353400)

一个人扮演的角色常常与其职能、职责、任务等联系在一起,扮演不同的角色,就会履行不同的职能,承担不同的职责,完成不同的任务。新时代下,高中校长的职责呈现出“多元化”的特点,校长要学会同时扮演不同的角色,众多研究者也针对校长角色的成功定位进行论述,如陈永明教授认为,校长是学校的领导者,主要包括价值领导、教学领导、组织领导三大专业范畴,具体扮演有六大角色:学校愿景规划者、学习文化营造者、教师专业发展促进者、创新人才激励者、内部组织管理者、外部环境协调者。[1]本文尝试从办学特色和办学力量两个方面谈谈“专业化”独立高中校长的角色定位。

一、校长是特色办学的设计师

教育部关于《义务教育学校校长专业标准》(〔2013〕3号)重点强调学校校长应掌握专业知识,具备一定专业素养,对校长提出专业化的要求。而“校长专业化,是指校长职业专业知识与专业技能、专业素养与专业精神不断提升和增强的过程”。[2]其中规划能力是领导与管理的核心。根据《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的“推动普通高中多样化发展,鼓励普通高中办出特色”的要求,立足于创办具有自身特色的优质高中,校长的首要角色就是特色办学的设计师,主要有三方面内容:规划特色建设,开发特色资源,促进内涵提升。

1.用“三实”精神指导规划特色建设

建设以“儒学为核心的校园文化建设”是笔者学校办学长期努力的方向。由孔子强调的“忠恕”之道和实践精神,结合学校的实际,我们组织开展弘扬真实、务实、扎实的“三实”主题教育活动。“真实”在于对人对事的真诚,体现为校长的示范引领作用以及建立健全公正评价激励机制;“务实”在于开展工作的针对性,在大方向上,通过调研分析来确定适合本校发展的方向,同时也针对学校各方面工作开展做出具体的引领;“扎实”在于工作方法的可控性和工作结果的有效性,明确工作内容,完善工作制度,加强宣传,确保落实,协调共进。我校创办于1921年,原校址是孔庙,初衷就是以儒学为办学核心。经过近百年的探究,我校在以儒学为办学核心建设方面,有一些自主创新的做法,取得过优异的成绩。但是,在多元文化激烈碰撞的今天,传统与创新、前卫与保守、继承与扬弃,各种思想相交织,这需要我们冷静思考,从容面对。文化立校、文化兴教、文化兴学,是我们适应时代发展需要、提升学校办学品位的必由之路。在此过程中,寻求最佳途径,提升学生文明素养成为建设和谐社会需要的高素质人才,是时代赋予我们的使命。

近年来,我校“孔子文化公园”设计荣获全省“我的校园我的家”校园墙体文化创意活动户外大墙类优秀奖;论文《秉承传统不断创新,推进校园文化建设》入选福建省教育学会2014年度学术年会会议论文;《以儒学、廉洁为核心的校园文化建设——孔子文化与廉洁文化为核心的校园文化建设研究与实践》荣获南平市人民政府2014年度教育教学成果奖三等奖。“校园文化建设对提升学生文明素养的研究与实践”省级课题研究2017年结题。

2.立足文化积累,开发特色资源

特色资源的开发是特色建设规划的重点内容,包含对固有文化资源的转化开发和创造性可生成资源的完善两方面。前者立足于我校、我县固有的乡土文化资源,为满足师生个性化需求,开发具有鲜明乡土和校园文化特色的校本教程,这是资源开发的重中之重。我校明确了校本课程与省颁课程、地方课程的关系,在充分挖掘当地资源的基础上,形成了国学校本教科书《走进孔子》《论语精练》《儒家名言》《国学小故事》和地方教科书《南浦史话》《南浦风光》《南浦风情》。学校有安排课程,有教学计划,有备课教案,有教研活动。这些都促进了学校特色发展,促进学生个性发展,促进教师专业发展,促进课程多元发展,丰富了校园文化氛围。

创造性可生成资源更侧重师生个性发展,体现素质教育的新课标要求。要积极开展各种健康有益的课外文化活动,占领学生的业余生活阵地。利用班会,组织学生开展各种小型的文化娱乐活动,活跃学生的课余文化生活;学生会、团委发挥职能,以广大学生爱好、兴趣为纽带,增设让全校学生自主参与的活动,丰富第二课堂。开展好兴趣小组活动,成立“草竹”文学社,以班级文化特色建设为着眼点,深度挖掘中国传统文化(绘画、手工艺、手工制作、剪纸等),加强对传统文化的熏陶和继承,并使之发扬光大。组织形式多样的艺术活动。结合学生需要,以弘扬时代主旋律,发现和激励有文化艺术特长的学生。如校园文化艺术节“皇华之春”文艺晚会,校园科技文化艺术节,朱子成人礼、敬师礼、祭祀礼等。充分利用学校阅览室、班级图书角,积极开展读书活动。举办“我的中国梦”“传承红色基因,弘扬长征精神”“百年追梦全面小康”演讲比赛,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增强勤学报国的热情。开展“学会感恩,立志成才”“我的家风故事”征文活动,增强学生的文学修养。

校长作为学校建设的总设计师,能够通过特色规划成为师生共同成长的引导者,通过特色资源开发者为师生共同成长搭建科学平台,这就需要校长长期注重专业化素养,通过清晰、科学的办学规划,确保学校特色建设方向的正确性;需要校长积极参与开发特色资源,满足学校“个性化”发展需求,最终实现真正意义的高中校本特色建设。

二、校长是办学力量的整合者

影响学校发展的力量很多、很复杂,但概括起来可以分为两大类:学校内部力量和外部力量。根据教育部颁布的《普通高中校长专业标准》,普通高中校长的专业职责包括“规划学校发展、营造育人文化、领导课程教学、引领教师成长、优化内部管理、调适外部环境”等六大方面,我们不难看出,激发培养、优化整合学校内部力量,是校长专业职责的首要任务。

1.用“四平”理念,凝聚内部力量

陶行知说“校长是一所学校的灵魂”,而校长的理念就是学校灵魂的展示。在工作实践中,笔者总结出“平凡、平和、平稳、平衡”的“四平”理念。

“平凡”是校长角色专业化的内要求,是从“官本位”向“服务本位”的必然转变;教育无小事,校长就是一位服务者,服务于教师、服务于学生、服务于家长。“平和”是校长人格魅力在具体管理中的外化,“礼之用,和为贵”,“人和”是校长协调校内外关系的基点;礼是学校的倡导场所,和是学校的发展前提,干部-教师-学生-家长的和谐关系,是学校平稳发展的基础,校长是四者关系的引导者和先行者。“平稳”在于层层推进,稳重求进的工作状态和目标管理;我校平稳传承好的做法,注重自然环境优化的同时,更着力于校园文化环境的优化,“让每一面墙说话”是我们对校园文化墙的构思源点,力争让校园内的每个字、每幅画、每块墙壁都能成为陶冶情操、启智育能的好教材。用校训命名教学大楼,教学走廊开辟教育长廊,有中华传统美德教育、行为养成教育等。全面展现学校幽雅的育人环境和深厚的文化底蕴。“平衡”是制定公正合理的规章制度的基本标准。我们新修订《学校内部管理条例政教篇》《班主任工作量化方案》《学生德育常规管理工作方案》。同时加强学校优良传统的宣传教育,通过校史馆、校友返校报告等形式增强师生对学校的光荣感、自豪感和认同感,弘扬学校优良传统,继承和发扬优良校风,获得校园、家庭和社会的平衡。

“四平”理念是基于人的因素是学校建设内部力量的根本考量,校长扮演调动师生积极性的角色是校长角色的核心,是其他各种角色贯穿起来的主线。诚如学者所言“领导的质量不取决于领导者或组织成员任何一方,而是取决于领导者与组织成员之间各种关系的质量”。[3]

2.搭建教师成长平台,激发内部活力

教师队伍是学校内部的中坚力量,通过不断促进教师自我成长,使之在工作中体会职业的成就感和幸福感,从而将热情转化成持续发展的动力。

“名师”引领,强化骨干教师作用。以专家型教师和省、市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为主成立学科攻关组和高考指导组,以教坛新秀为主,积极参与全国、省、市的“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活动。传承“青蓝工程”,关心青年教师成长,由带过五个循环高中教学的高级教师与三个循环高中教学以下的青年教师结成师徒,落实课堂教学中提出的“五个要点”即:落实考点、结合热点、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凸显亮点,抓实课堂教学主阵地,促进青年教师快速成长。

内外兼修,促进教师整体发展。“送出去,请进来,留下来”是我校教师培养的基本思路。所谓“送出去”是,不仅在县内积极开展“教学开放周、送课下乡、派出支教”等活动,还鼓励支持教师外出参加各类竞赛、培训,同时组织教师到名校跟班学习;“请进来”,诱发课堂变革。如:承办“2017年福建省高三一轮备考研讨会”活动,邀请由江西临川一中和南昌二中一线名师组成的教育专家团,深入课堂进行“同课异构”“听评课”“高考备考方案讲座”等,通过活动,促进参会教师领悟命题思想、把握命题趋势、学习备考方略、分享备考经验、提高备考能力,有利于促进教研、教学单位间的交流与合作;承办福建省高中英语名师送培送教下乡教研活动。这些做法,旨在让中年教师快速成为专家,青年教师快速成为骨干。

3.制度刚柔相济,落实人本理念

作为一个优秀的资源整合者不仅能激发内部力量,同时还要聚集外部力量。前文提到的“三实”精神和“四平”理念,都是管理以人为本的具体实践,而制度化正是特色规划建设最有力的保障。作为学校的管理者,笔者提出“用剑、舞剑、悬剑”的“三剑”论。简言之,“用剑”首先是要求用公开公正的制度进行有效管理;“舞剑”体现强调用换位引发共鸣,用沟通解决分歧,用交流消弭抵触的引而不发的管理艺术;“悬剑”是将外在的制度管理,内化为教师的行为自律和价值自洽的管理追求,达到用制度管人,以制度用人。如:从学校实际出发,制定评优、评选、评职称、晋岗晋级、绩效考评、教学量化、年度考核等的制度,并在评选中切实做好公开、公平、公正。

4.取得当地政府和教育局的支持,是学校制定发展规划的保证

学校的发展规划不能脱离当地政府及主管部门的宏观部署,校长对学校的现状和方向要有明确的认识。如:根据当地政府的要求,结合学校的优势和长处,给学校一个正确的定位,认清学校当下有哪些的现实困难急需解决,学校发展目标存在着哪些问题,需要哪些部门给予怎样的支持,针对这些问题,充分调研,详细论证,及时反映给上级领导,使学校有一个长足的发展。

5.融合社会教育办学资源,是学校发展的有效途径

当今社会多元化发展的特点,必然要求校长具备多元整合社会资源的能力。我们邀了学校要发展得更快更好,需要得到高校专家的引领。请全国985、211的大学教授、专家来学校做学术讲座和招生指导。这些活动,不仅给学校教学研究提供明确的方向,增强了学术研究的严谨氛围,有效地促进了教师观念的更新、教学方式的改进,而且激发了学生健全充分发展的进取热情。开展与兄弟学校在学校管理、教研活动、社团建设、班级管理、校园文化和高考备考的交流,开展与教育机构进行课堂教学、考试研究、考纲指导、高考资源共享的合作。此外,还探索互联环境下的资源整合模式,建立校园网、购买教育资源网络平台,建立学校微信公众号等。

总之,校长专业能力的角色定位是学校稳定发展的关键,是学校历史传承和持续发展的不断创新的原动力。

参考文献:

[1]陈永明,许苏.我国中小学校长专业评价指标体系探究[J].中国教育学刊,2009(1).

[2]张新平.对校长职业化的若干思考[J].教育研究与实验,2004(3).

[3]陈学军,胡文娟.“关系校长”:校长领导的基本职能[J].中小学管理,2015(10).

猜你喜欢
校园文化校长特色
特色种植促增收
今日农业(2021年17期)2021-11-26 23:38:44
党建工作与校园文化创新探究
中医的特色
完美的特色党建
校长的圣诞节这花是你的吗?(一)
校园文化建设浅谈
新课程(2016年3期)2016-12-01 05:58:14
以老区精神打造校园文化
校园文化建设的思考与探索
文学教育(2016年18期)2016-02-28 02:34:41
什么是真正的特色
论校长的修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