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富林
(长汀县第一中学,福建 长汀 366300)
高考历史全国卷的选考题具有浓郁的时代性,深厚的内涵性和清晰的能力导向,成为全国卷一抹亮丽的风景。2017年高考历史全国Ⅰ卷选考题一共命制了三题,分别是20世纪80年代工资改革题、开罗会议题和季札出使题。这三题很好地反映了教育部“一点四面”的考查主张,以及“一体四层四翼”的高考评价体系的要求。那么,选考试题有何特点?学生答题存在哪些问题?给我们提供了哪些教学启迪呢?
改革题,提供我国20世纪80年代工资改革情景材料,从侧面考查我国深化改革开放的进程。通过打破平均主义,实施按劳分配,调动人们的生产积极性和提高生活水平,体现以人为本,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公平公正,执政为民的理念。工资改革实行政企分开和分级管理的办法,有利于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化和市场经济的发展。同时工资改革向脑力劳动者适当倾斜,体现了党和政府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思想。折射出当今全面深化改革的治国方略,以及对改革开放的道路自信。
战争与和平题,摘编了开罗会议关于中美双方就中国领土、战后日本处置等问题达成的意见材料,体现了对台湾问题的关注,反映了中国人民英勇的抗日战争胜利,确立了大国地位,是中华民族由弱到强崛起的开端。这是对近年来日本政府意图通过修宪,打破二战后东亚国际秩序企图的关注。
人物题,春秋时期吴国公子季札出使的材料,摘编自史学名著《史记》等,要求学生说明历代儒者尊季札为“贤人”的原因,以及分析其出使在文化融合方面的意义。该题反映的是对以儒学为代表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关注,以及中华民族优秀文化源远流长的文化自信。
三道题目讲述了工资改革、开罗会议和季札出使的故事,娓娓道来,勾勒三幅不同情境,体现了守正出奇的特点,“守正”即以史喻今,知史明智,充满着鲜活的时代气息。考查内容以正向为主,增强正能量,体现引导学生做“贤人”的“立德树人”主张。“出奇”即设问能力递进,鼓励学生答题出“亮彩”。
三道选考题和往年全国卷一样,脱离高中历史选修教材,提供新材料,创设新情景,体现了全国卷考查学科知识而非“考教材”的特点。然而,回答问题无一例外均要求“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答案要从材料和必修及选修中的知识里来,要求学生运用历史学科知识融会贯通予以作答。
从历史学科能力向度来看,主要体现了前三项,“获取和解读信息”能力,如概括工资改革的特点,指出中美双方就中国领土问题达成一致的内容,说明尊季札为“贤人”的原因等;“调动和运用知识”能力,如运用所学知识和材料观点,说明工资改革的意义;“描述和阐释事物”,如要求指出美国二战后的战略构想是要“建立美国主导的战后东亚秩序”。从题目的设问来看,主要考查的是概括能力和分析推断能力。
试题隐含历史核心素养考查,坚持唯物史观导向剖析问题,如工资改革体现了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关系。春秋时代季札出使,使中原地区改变对南方的看法,材料引自《史记》等,体现了时空观念和史料实证。三题都要求学生依据文献史料,在历史理解的基础上对相关问题进行理性分析,作出客观评判,揭示历史表象后的深层因果关系。同时引导学生树立关注祖国统一大业、深化改革开放、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家国情怀。
有些学生历史学科知识掌握薄弱,如表现在对我国改革开放历程不够清晰,无法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答到“政企分开和分级管理”。工资改革的意义,则答不到“有利于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和市场经济的发展”。战争与和平题,对二战后美国在东亚的战略意图和举措不清晰。人物题,有些学生对中国古代南北发展的差距和儒家思想传播文化交融定位不清。
选考题的概括能力表现在第一问,其指示词为“概括……特点”“指出……内容”“说明……原因”。如工资改革题,学生存在两方面问题:一方面是,微观概括有遗漏,如改革的特点,“逐步推行,渐进改革”基本答不到;宏观概括不全面,无法从进程、制度、办法和对象方面,总体把握改革的特点;有的学生没有概括提炼,直接抄材料。分析能力在第二问,也存在两方面问题,题目中一般用“说明(简析)……意义”作为引导词。如人物题,宏观方面大部分学生无法从交流、认识和认同三方面,全面分析季札出使在文化融合方面的意义;微观方面,“有利于黄河与长江流域的文化认同”基本分析不到,“有利于改变中原诸国对江南的认识”部分学生答不好。
从人物题来看,学生核心素养存在的问题有:对季札出使发生于春秋时期时空错位情况,无法建立起出使事件、南北方人物和现象之间的关联;不能从史料中提取有效信息,进而从学识、品德和行为方面说明历代儒者尊他为“贤人”的原因;从历史解释看,无法建立起对季札出使在文化融合方面意义的理性分析和客观评判。最后运用唯物史观认识季札出使,对儒家思想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南北交融所起的作用缺乏全面认识。
全国卷选考题一般以一整段的文本材料形式呈现,2017年工资改革题和开罗会议题是现代文阅读,季札出使题虽是文言文,但阅读基本不存在障碍。从设问看均为两问,问法简洁明了,涉及到三个问题类型即:概括特点题(概括工资改革的特点)、归纳内容题(指出中国领土问题在《开罗宣言》的内容);分析意义题(说明工资改革的意义;简析季札出使在文化融合方面的意义)。根据题型的特点,怎样导向选修模块教学呢?要用好选修教材资源,除掌握必备知识以外,更重要的是学好解答选考题的关键方法。
改革模块,全国历史《考试大纲》要求学习六个改革事件,商鞅变法、北魏孝文帝改革和王安石变法三个中国古代改革,三次工业文明冲击下出现的改革,包括俄国农奴制改革、明治维新和戊戌变法。通过学习我们要引导学生学会归纳“改革背景”“改革结局”的一般方法,掌握评价改革的原则、分析改革的特点和对改革的规律性认识。如“改革背景”中的原因分析法:根本原因是经济发展推动,主要原因是旧的生产关系阻碍社会生产力发展,直接原因是外部因素催化剂导火线。“改革结局”要知道如何评定“改革的结果”和如何分析“改革成败的原因”。从政治、经济、军事、思想文化和生活习俗多方面分析中国古代改革内容的特点的方法。知道评价历史事物有“历史意见”和“时代意见”:历史意见,“是在那制度实施时代的人们所切身感受而发出的意见”,“比较真实而客观”;时代意义,是“后代人单凭后代人自己所处的环境和需要来批判历史上已往的各项制度”,要实现两种意见的“精义相通”,[1]所以要把它放在所属的特定历史环境中去加以评价。
历史人物模块,全国历史《考试大纲》罗列了二十一个需要学习的古今中外人物。通过学习引导学生总结掌握全面性、阶段论和方面论结合、发展性和长远性、主流性、适度性、阶级性和实践性等评价人物的原则和方法。如全面性就是要坚持两点论和一分为二的观点,发展性要看是否顺应历史进步潮流、是否体现历史发展必然趋势,适度性是不违背主流学术观点和一般人的善恶标准等。还有要让学生在评价历史人物过程中,正确处理阶级分析与个人出身关系、历史人物与人民群众关系、主观动机与客观后果关系、道德评价和历史评价关系。
历史新课标全国卷的选考题,其题材都来自教材以外,创设新情景,设计新问题,考查学生即时思维解题能力是常态。怎样应对这种脱离教材的考题呢?建立有效的历史学科知识体系是关键。所谓有效历史学科知识体系,其特征首先是指能统领全局,反映历史发展规律和本质特征的内容,包括主干历史事实、重点历史概念、重要历史结论、重大历史发展线索、主要阶段特征等,其次能围绕历史主题自成系统并能完整说明问题的历史知识体系。
如何构建有效历史学科知识体系呢?要实现必修与选修内容整合,初中与高中知识融合,适度拓展历史视野。具体实施“三个一”工程,即完善一个面、连成一条线、深挖一个点。如法国大革命教学,“完善一个面”可以整合必修模块法国共和制曲折历程、启蒙思想和选修人物拿破仑内容;融合初中学过的大革命爆发的背景,得出大革命爆发的根本原因是由于资本主义经济发展,资产阶级力量壮大,与波旁王朝专制统治发生尖锐矛盾;思想因素是资产阶级启蒙思想的传播;直接原因是为了解决财政危机扩大税源,路易十四召开三级会议;引导学生视野一直拓展到今天法兰西第五共和政体,形成一个法国大革命完整的学科知识面。“连成一条线”可以通过大革命重要时序连线,也可以通过法国大革命至今五次共和、两个帝国、波旁王朝复辟等政权更迭,连起一条清晰的知识链。“深挖一个点”指关注重点概念教学,如法兰西第三共和宪法的内容和影响,民主与共和两个概念的辨析,引导学生认识民主即主权在民,形式是代议制,共和是最高权利由多机构或多人行使,实现制约与平衡。通过“三个一”构建动感有效历史学科知识体系,使学生回答脱离教材的选考题时,增加“亲切感”,提升成功回答的信心。
从选考题的两问设置能力层级看,第二问的能力层级比第一问更高,具有明显的价值导向,是选考题立意所在。学生要关联所学知识,运用知识迁移和历史推理能力解答问题。如“说明20世纪80年代工资改革的意义”,学生要快速调动所学的改革开放知识,从“制度、个人和国家”三个层面分析。而“简析季札出使在文化融合方面的意义”,则要关联春秋时期政治、经济和思想文化方面历史知识,从“交流、认识和认同”三方面归纳。教学中怎样有效应对呢?苏霍姆林斯基在《给教师的建议》中提出的研究学习观点值得借鉴。他说优秀教师指导学生学习的突出特点,是“采取研究的态度”,不把现成的结论告诉学生,“让学生有可能提出好几种解释,在实际中去对所提出的每一种假说进行肯定或否定”,其后通过实践证明它。[2]
选考试题隐含历史核心素养,学生答题存在时空意识缺位,解读史料能力较弱,不能历史的理解等问题。怎样通过有效训练增强学生核心素养呢?采用问题解决模式,以问题导向圆融核心素养,以此达到潜移默化的效用是一条途径。问题解决模式,包括创设问题情景、设计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等步骤。教学中怎样运用呢?如托克维尔在其著作《旧制度与大革命》中,提出了一个矛盾论题:“路易十六统治时期(1774年即位)是旧君主制(经济)最繁荣的时期,为何繁荣反而加速了大革命的到来?”笔者摘编材料创设情景“法国大革命前二十年,人口在增加,财富增长得更快,贸易几乎增长了一倍……经验告诉我们,对于一个坏政府来说,最危险的时刻通常就是它开始改革的时候。”[4]设计以下问题:请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法国“大革命”爆发的原因?有人认为,20世纪初前的中国也符合托克维尔的观点。请说明清末改革与辛亥革命的历史联系。谈谈对今天我国改革的启示。“原因”要运用唯物史观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原理分析,中外关联从经济、政治、思想、军事等方面阐释清末新政与辛亥革命的联系,而后得出“启示”:经济与政治改革联动,改革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的认识。
参考文献:
[1]钱穆.中国历代政治得失[M].北京:九州出版社,2013.
[2]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建议[M].杜殿坤,译.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14.
[3]托克维尔.旧制度与大革命[M].王千石,译.北京:九州出版社,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