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博文
辽宁大学,辽宁 沈阳 110136
马克思主义哲学以生产实践为基础考察人与物的区别指出:“人区别于动物的特点是,人具有主观能动性,人能够有意识地自觉地想问题、办事情。”[1]大学生就业的主观能动性是在意识和目的的牵引下,在自身原动力的驱使下,进行合理自我定位与发展规划,并为之不懈努力,直至达成逐个人生目标的活动能力。发挥大学生就业的主观能动性,在尊重客观规律的前提下,受客观条件(如社会环境、教育体制等)的影响,受主观因素(如能力、意志等)的制约。
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人们过度逐利,“金钱”成为了一些人行为和理念的标准,从而诱发了相当一部分人的道德败坏。[2]在这种价值观的作用下,社会的很多领域都存在缺少诚信的现象。经济领域中的虚假宣传、仿制商品,社交领域中的权钱交易、行贿索贿、人情打赏等,使人们产生一种错误的认知,即不诚信是现代社会需要具备的一种生存能力,随之而来的是巨大的利益。这严重影响了当代大学生的价值取向,使部分学生的人生坐标产生了偏离,诚信缺失愈加严重。为利而行、道德缺失已成为部分大学生的共性问题。这种价值观在大学生就业中的体现是好高骛远,以优厚待遇为首要条件,应聘过程中使用假证件、随意毁约的行为频现,这会使大学生在应聘前就被贴上种种负面标签。
大学生就业是在博弈中的双向选择,必然会使大学生面对各种心理考验。所以,健康成熟的就业心态,对于正确迈出进入社会的第一步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当前大学生普遍于顺境中成长,虽思维活跃但抗压能力弱,容易激动,缺乏明确的自我定位。他们在就业过程中,面对纷繁复杂的情况毫无头绪,心理波动较大,负面情绪较多:疑似选择恐惧症,面对多样的社会,面对不同的地域和行业,大学生深感困惑,很难做出正确的选择;消极情绪心理,此种不良情绪,多出现于对择业范围不满意,对自身外貌、成绩或背景不自信的学生身上;不满情绪心理,对就读院校和政策条件(如择业平台、应届毕业生待遇、落户条件等)不满、对家庭环境(如亲属的安排、家庭条件的制约等)不满、对身边求职成功者的不满等。
2014—2017年,报名参加高考的考生数量总体趋于平稳,约940万,但录取比例逐年略有提升。一方面,国家把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提供给更多的人,这就导致受众个体之间的差异明显。我国大学中综合类院校较多,热门专业设置重合度较高,以工商管理这个一级学科为例,学科下所设置的各类专业招生的学生层次各异。如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在全国第四轮学科评估中获得工商管理学科A+等级,以其强大的影响力和雄厚的实力来吸引高分考生。但同时,一些地方院校或大专院校,尚不具备开设相关专业、培养相关人才的实力,却也开设相关专业,这样培养出来的人才必然存在质量上的差异。另一方面,相同学校相同专业的学生,由于地域教育背景、家庭教育背景及个体资质差异等相关因素的作用,尽管都在同一屋檐下接受相同的教育,但个体的差异必然会导致教育结果的不同。
帮助大学生端正人生观价值观,是立德树人工程的重要内容,也是发挥大学生就业主观能动性的基础。
首先,引导学生端正人生观价值观不应是强硬灌输,要在过程中体现平等性和互动性。要遵循以人为本的原则,以实现人生价值为目的;要遵循教师与学生均为主体的原则,即“主—主”模式,打破以教师为主的传统价值观模式。要因人而异,使大学生的主体性得到尊重;使大学生的个性得到发挥;使就业的主观能动性得到充分释放。为学生营造积极民主的学习氛围。
其次,要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掌握社会发展的脉动和教育的前沿。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实践中,以国为家,不断提升自我,是我们进行当前大学生人生观价值观教育的根本所在。因此,认同并传播当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观,是当代大学生人生观价值观教育的主体内容。在开展教育的过程中,对思想境界处于不同层次的学生要进行差异化指导。对那些思想素质高、能力强、业务精的大学生,帮助他们树立主人翁意识,把他们真正培养成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坚力量;对那些思想素质不高,有消极观念的大学生,应引导他们逐步认清中国高速发展的现状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任务,帮助他们树立民族自豪感,提升自我价值,逐步端正人生价值取向。
最后,通过运用有效的方法与适合的载体,提升教育的效果。结合当前高校丰富的社会实践活动,如社区奉献、参观经济建设成果展,把人生观价值观教育融入到各类活动中,使得学生能够主动吸纳。通过开展团会、社团活动、知识竞赛、各类比赛,提升校园文化氛围,熏陶和引导大学生形成积极向上的心态。合理高效发挥新媒体作用,强化网络教育提升教育效果。注重高校心理咨询工作的开展,关注大学生群体的心理问题,同时要充分发挥社会和家庭在教育中的作用,使高校、社会、家庭之间保持信息畅通,创造良好的客观环境。
大学生对就业待遇的追逐导致了就业形势日益严峻。大学生应积极转变观念,以实现自我价值为目标,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大学生应具备发展的眼光和远大的志向,将国家的需求、政策和自身的利益统一起来,把握自身社会属性,用发展的眼光确定择业方向,避免择业的盲目性和趋同性。要对自身有明确的定位,从合适的兴趣爱好出发,使择业方向具有延续性和成长空间。同时要克服择业一步到位的理想化倾向,破除“铁饭碗”“体制内”等旧观念。首先,就业中敢于接受竞争。当前竞争激烈的就业现状,要求大学生要有积极主动的求职心态,提升知识储备,提高社会实践、沟通协作等素质及能力,面对求职过程中的各种挑战。其次,要有“先就业、再择业”的观念。当前较为严峻的就业形势,使大学生在择业中的预期与现实的差距较大。大学生在明确择业方向后,应摒弃一步到位的旧观念,要能从基层做起,在成长过程中发现机会、把握机遇。再次,树立创新创业和学海无涯的观念。随着我国经济与社会的快速发展,国力的日益增强,人民生活水平的逐步提升,社会对新兴行业和创新产业的需求愈加明显,创新创业将会成为大学生实现自我价值的重要渠道。同时,随着经济与科技的迅猛发展,共享信息时代的到来,大学生需要树立终身学习的意识,适应知识爆炸的时代。最后,有到农村、基层就业的意向。从我国现阶段稳定快速向前的经济目标来看,农村建设与农业现代化建设将是重要的增长极。农村经济与社会的跨越式发展,需要具有创新创业能力的大学毕业生到农村就业。在国家政策及财政的支持下,扎根农村基层也会成为实现大学生自我价值的有效途径。
在高等教育逐渐大众化的趋势下,大学生的就业已关系到社会民生,不再是高校主体工作中的辅助性工作,而是需要嵌入高校学生培养的各个环节。通过对东北某知名高校学生进行就业指导教育问卷调查发现,超半数学生对就业指导服务不满意。[3]当前就业指导教育亟需建立主要校领导负责、主管部门协调、相关部门及院校共同参与落实的工作机制;要按照相关规定,落实场地、人员、专项经费,一切要围绕大学生就业教育需要而展开。因此在制定大学生就业教育工作内容时,首先,要明确这项工作不是在学生毕业前临时启动,而应是贯穿在整个大学生培养过程中,应该具有全程性和系统性。其次,是构建合理的就业教育课程体系,不能局限于教师和辅导员讲授,要纳入社会、企业资深从业者,开设实践、参观等课程。对于不同阶段的学生,就业教育应该有不同侧重。一年级重点是学习了解国家的各类政策和掌握当前的就业形势;二、三年级重点开展实践教育,接触行业、社会,进行职业生涯规划,提升专业能力;四年级重点帮助学生找准择业定位,传授不同简历写作技巧及应聘技巧等。
早在2006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会议上,时任教育部长的周济对就业指导队伍建设提出了要求:“要调集精兵强将,充实到就业指导队伍,促进就业指导老师队伍实现专业化和职业化。”[4]因此,提升就业指导教师的综合素质,形成专业化的队伍,对高校就业工作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当前,多数高校就业指导教师已明确由辅导员担任,但由于辅导员与学生存在专业差异性,就业教育专业化程度不高。政府与高校必须开展多种渠道、多种方式的就业指导教师专业培训。另外,将在企事业任职的专家聘任到就业指导队伍中,是未来就业工作的大势所趋。
校企合作培养人才,能够为学生与社会、企业间搭建信息平台,使双方能够互相深入地考察与了解,规避大学生应聘中的柠檬效应(柠檬效应即柠檬市场理论:在信息不对称的情况下,往往好的商品遭到淘汰,劣等品占领市场)。高校中的大部分课程设置多偏重于理论,较企业的实际应用具有一定的滞后性,即使高校一些前沿的科技成果,也不能第一时间转换成生产力。通过校企合作培养,学生可以接触到专业领域的前沿应用,可以提升学生动手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开展创造性思维的能力。校企合作培养将学生适应社会的过渡期前置,大大提升了学生走出校门适应社会的能力。未来,采用学生、企业“双选”冠名班形式来实施的定制培养模式;[5]聘用社会高技能人才为实践导师,与校内教师共同形成“双导师”制培养模式,可以成为高校大学生就业工作探索的新方向。
有关当代大学生就业问题的研究要从就业主观能动性着手,厘清大学生就业主观能动性缺失的原因。通过人生观、价值观、择业心理、就业意识的提升来强化主观因素的作用;通过完善就业教育的层次化、系统化,探索校企合作机制等措施提供客观条件的保障。
要解决当代大学生就业问题,务必要使大学生在就业择业过程中有想法、有行动、有干劲,充分发挥其自身就业的主观能动性,能够选择到一份与自身职业生涯规划相符的工作,为自我价值的实现打好基础、积累经验,更会少走弯路。
实现教育的层次化、系统化,构建校企联合人才培养模式,有助于让大学生尽早树立起明确的就业意识,形成内在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让就业市场需求发挥指挥棒的作用,引导大学生的就业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