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SWOT框架下的黄河口三角洲生态农业分析

2018-04-03 05:24
福建质量管理 2018年13期
关键词:黄河口黄河三角洲生态农业

(山东大学 山东 威海 264209)

一、我国生态农业发展成果

生态农业在我国发展的历史并不长,但由于政府的高度重视、科技界的积极探索,广大农民的积极参与,已取得了明显的成就。经过多年努力,中国生态农业建设已经形成了从国家到省、地、县(市)较为完善的管理、推广和技术服务体系,初步形成了国家、集体、个人投入相结合的市场运作方式。同时,生态农业建设也逐步走上了法制化轨道,已有21个省、区、市和 200多个县(市)颁布了农业生态环境保护条例或办法。

二、SWOT理论

SWOT分析方法最早由美国旧金山大学的管理学教授在20世纪80年代提出,随着国际上企业竟争战略理论的发展而逐渐发展和完善。从整体上看,SWOT 可以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为 SW,主要用来分析内部条件;第二部分为 OT,主要用来分析外部条件。利用这种方法可以从中找出对自己有利的、值得发扬的因素,以及对自己不利的、要避开的东西,发现存在的问题,找出解决办法,并明确以后的发展方向。

三、黄河口三角洲生态农业SWOT分析

(一)黄河口三角洲生态农业优势分析

1.区位优势独特。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农业建设区位于京津冀都市圈与山东半岛的结合部,在广泛接受农业高新技术辐射、开拓农产品市场等方面具有显著的区位优势条件。

2.以土地为特点的农业自然资源丰富。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农业区土地总面积约 185万 公顷。其中,耕地98.2万公顷,土地后备资源得天独厚,区内有未利用土地近 53.3万顷。(段立宏,2009)未利用土地集中连片分布。

3.生态系统独具特点。黄河三角洲处于大气、河流、海洋与陆地的交汇带,是在海、河、陆相互作用下形成的一个完整的、独具特点的生态系统,生态系统的多样性为多层次、立体化生态农业开发提供了优势条件。

4.发展高效生态农业的经济基础坚实。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是我省综合经济实力较强的地区。具备了工业支持农业、城市反哺农村的经济条件。

5.文化优势凸显。在黄河三角洲文化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有古齐文化、黄河文化、生态文化、海洋文化、石油文化、红色文化等,表现出多元文化交融的特征。

(二)黄河口三角洲生态农业劣势分析

1.水土资源配置差。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农业建设区尽管有人少地多,但成土时间短,待开发土地面积大,特别是多数后备资源土壤呈高盐性。(刘忠秀等,2005)

2.水资源短缺与浪费矛盾共存。黄河三角洲水资源短缺。地下水主要是微咸水、咸水和卤水。特别是农业用水高峰期,工农争水、城乡争水矛盾突出。

3.农业生态基础相对脆弱。目前,尽管近年来黄河三角洲林木覆盖率增加较快,但林种结构比较单一,生态功能的稳定性有待加强。另外农业基础设施老化失修严重。

4.高碳排放、粗放经营及资源消耗型增长模式与农业低碳、生态、高效、安全的矛盾突出。

5.农业产业结构层级偏低与现代农业要素整合的矛盾。总体来看,黄河三角洲地区农业产业结构仍较薄弱,农产品附加值和优质化水平不高,一二三产业融合程度较低。

(三)黄河口三角洲生态农业机会分析

1.战略机遇千载难逢。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建设已上升到国家战略推进实施。而生态农业建设是高效生态经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2.发展路径更加清晰。目前我国现代农业转型的关键期当前,这就需要按照现代农业的架构进一步优化,调整农业产业结构。

3.支撑政策更加有利。既党中央出台一系列生态农业支持政策后,省和黄河三角洲地区各级党委政府也相继出台了大力推进现代高效生态农业产业发展的配套实施意见。可以预见,在有利政策的支撑作用下,黄河三角洲地区必将加快实现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

(四)黄河口三角洲生态农业威胁分析

1.国际经济形势的不确定性,增加了高效生态现代农业发展的风险。农产品贸易方面,通过制定苛刻的技术标准和环境标准形成的绿色壁垒,为我国农产品出口带来巨大挑战。

2.生态环境保护与资源高效利用并重。为高效生态现代农业发展提出了环境挑战。黄河三角洲地区土地盐碱化程度高,生态环境相对脆弱,环境和资源保护任务艰巨。

3.局部多发的农业自然灾害是高效生态现代农业发展的天然挑战。黄河三角洲大部分地区适合各种农作物生长,但海水入侵和风暴潮使近海区域频繁发生自然灾害。

四、基于SWOT分析的黄河口农业发展策略

(一)进行区域性综合开发治理,合理幵发利用农业资源。黄三角地区盐碱化土地面积大,首要任务是对盐碱地进行改良,降低土地盐碱化程度,其次,优化农业生产布局,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

(二)充分运用现代科学技术,提高农民文化素质水平

1.加大科技投入力度,重视农业新技术创新。增加对黄河三角洲农业科技研究与推广的资金投入,鼓励和吸引社会资金用于生态农业科技开发推广,逐步形成多元化的农业科技投资体系。

2.提高农民文化素质水平,加强对农民生态技术培训。在农村举办多种形式的文化培训班,对农民进行文化教育。其次,要对农民农业进行农业科技培训。只有加强农民对现代农业科技的认识水平和接受能力,培育出具有现代化农业思想的新型技术农民。

3.完善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建设农业技术推广队伍。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要建立一个自上而下的农技推广体系,由高校到农户,另外要鼓励农技推广人员下基层,进田间。

(三)创新农村有关机制,促进生态农业发展

1.创新和优化农业产业化经营机制。创建新型的农业经营方式和组织形式;鼓励支持实力强大的龙头企业进行区域间、行业间的合作。(张宪法,2003)

2.建立农产品安全监督机制。建立安全监督机制,要完善农产品的检测、认证、标准、监管体系。逐步的建立对农产品的产地、种类、市场准入建立统一档案,做到批批可检、批批可查。

3.探索生态农业金融支持新机制。在经济区生态农业建设的过程中要积极探索新的农村金融的服务形式,打破城乡金融的界限,促使农村资金回流,保证在生态农业建设中可以获得充足的资金支持。

(四)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为生态农业发展提供保障

在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建立完善的农田基础设施。最重要的是要建设和完善水利工程设施,做好灌区的配套工程,对农田的水利设施新建或改造,提高灌溉和排水的标准。经济区的水利工程建设要科学规划、合理布局,注重水土保持,同时与节水技术相结合。发展生态草场,提高水土保持能力。

猜你喜欢
黄河口黄河三角洲生态农业
跟您走向黄河口
黄河口的小康图景
悠悠黄河口,浓浓黄河情
黄河三角洲保护区自然资源的开发与保护
黄河三角洲东路梆子的传承发展与价值探究
第八届“一带一路”食品安全与生态农业论坛
一位90后的生态农业梦
城镇化与生态环境交互协调行为研究——以黄河三角洲为例
安乡县发展生态农业的实践
保证粮食安全,发展生态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