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水稻用上了卫星 他们为粮食丰产增效插上科技的翅膀

2018-04-03 05:01中国水稻网
福建稻麦科技 2018年4期
关键词:南京农业大学氮量丰产

眼下正是粮食丰收的季节,今年的水稻收成如何?水稻种植什么时间施肥最为合理?你见过种植水稻还要动用卫星的吗?10月21日由农业农村部组织召开的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粮食丰产增效科技创新”重点项目现场交流会在江苏兴化举行,来自全国农业院校、科研院校专家、学者聚焦南农大的水稻生产新技术,助力我国粮食丰产增效。

过去,种植水稻施氮量大,而且要施四到五次,不仅增加了种植成本,还对环境造成了不同程度的污染,南京农业大学通过科研试验,成功研发出新型缓混肥料。配合机插侧条施肥技术,整个水稻生长过程中仅需施肥一次就够了,施氮量比常规施肥的减少30%左右,省了施肥的用工,节约了种植成本。最终产量不降低,氮肥利用率明显提高。

李刚华教授介绍说:“我们从2012年开始着手研究一次施用后,可分次释放,而且释放规律和水稻的吸引规律同步的缓混肥料。现在我们研发的缓混肥,基本可以达到这一个效果,这几年已经在江苏全省示范应用”。

无人机洒药、无人机播种、激光平地机、多功能开沟施肥播种机等各种农业现代化机器在园区里随处可见。由该校程涛教授团队研发的基于卫星、无人机、地面多平台的动态监测预测技术,更是为农田精确管理和粮食安全决策提供了农情信息支撑,该技术目前已在我省多个县市区试点使用。

南京农业大学教授程涛表示,运用农业物联网技术,用地面设备、无人机、卫星对植物的长势进行监测、进行诊断,然后可以推荐施肥量,这样可以把水稻生产,实现定量化、智能化。

十三五以来,南京农业大学共牵头组织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9项,课题74项,牵头实施3个“粮食丰产”专项项目,在全省各地都设立了相关科研机构,为保障粮食安全、丰产增效、乡村振兴提供了智力保障。兴化农业局推广研究员沙安勤表示,通过先进技术的推广与应用,兴化多年来的粮食品质在年年提高,粮食产量每年增长都在5%以上,为农民增加收入每亩在50到100元,从全市来讲每年增产增效在5亿元以上。

猜你喜欢
南京农业大学氮量丰产
主编寄语
——庆祝南京农业大学建校120周年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数据库收录和获奖情况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获评“第七届华东地区优秀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数据库收录和获奖情况
吃好采后“月子餐”葡萄来年得丰产
抢收抢种藜麦 确保丰收也丰产
苹果园能否丰产 秋季管理很重要
板栗丰产栽培技术
高、中、低产田水稻适宜施氮量和氮肥利用率的研究
不同地力水平下超级稻高产高效适宜施氮量及其机理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