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 原
(福州第三中学,福建 福州 350 0 0 3)
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教师普遍认为最困难的,依然是作文教学。尽管自福建省高考自主命题改卷以来,在高考导向下,学生作文的写作水平有了一定的发展,作文的风格从偏重抒情走向了理性分析,各地各校的学生,在如何进行理性分析上也都有一定的体系、思路,但是,无论是高考的临场表现,还是平时的写作训练,学生的作文依然是精彩者寡、平庸者众。虽然大部分学生摆脱了空洞华丽的感性抒情,但却好似又走进了空泛无魂的理性分析。这无疑与教师作文教学的思路与方法有着密切联系。语文特级教师王立根作为闽派语文的倡导者,其作文教学实践与经验之丰堪称大家,《作文智慧》一书更是他多年教学思想之结晶。书中所写到的作文教学心得,至今读来,依然有许多是当下高中语文议论文教学值得借鉴的法宝。
每次高考结束,语文教师最关心的往往便是今年高考的作文优卷,倘若本省的优卷没有公布,不少教师也热心追逐于外省的优卷。于是,作文教学对临场优卷的分析与模仿成了最普遍的教学思路。这是因为优卷是高考评卷标准的直接反映,其写作形式与内容和学生日常的写作训练最为接近,对其优点的仿效可以让学生起到依样画葫芦、提高相似度的训练作用。市面上许多的作文辅导用书或是谈论高中生作文的专著,其格局也多是以应试审题谋篇,以遣词造句的指导为纲目,以学生的优文为典范。正因如此,作文训练的意义限制在了应试上,学生对好文章的概念限制在了优卷上。写久了,或许学生对“观点先行”或是“起承转合”等行文套路、写作技巧了然于胸,但难免在言说风格、话语内容、写作思路上产生千人一面的问题。
然而,这个时代真正的好文章大多是学者名家写就的,是经过岁月淘洗保留下的作品,这些作品往往是见诸报端或出版成书的。如果把这些名家的作品看作是海洋,那么高考优卷就不过是一个小小的游泳池。严羽在《沧浪诗话》中说:“学其上,仅得其中;学其中,斯为下矣。”学生写作的天分不尽相同,以学者名家为仿效对象尚难以学成其精髓,若仅以应试的文章为学习对象,那么写作水平的发展就更是受到了限制。而且,作为优卷,展现在学生面前的是一份写作的结果,多读优卷固然可以知道改卷教师的口味大致如何,但其好处是如何得来的方法却难以窥见。梁启超在《中学以上作文教学法》中写道:“教员不是拿所得的结果教人,最要紧的是拿怎样得着结果的方法教人。”[1]而这“怎样得着结果的方法”显然是优卷中不可呈现的。
与许许多多的作文指导书籍不同的是,王立根在《作文智慧》一书中,并非仅仅根据考场作文的需要,从审题立意、谋篇布局等分项展开解说,而是选择了以名家学者访谈的形式来揭示不同写作者的写作奥妙。这些访谈对象中,既有学者如谢冕教授、孙绍振教授,又有小说家曹文轩、叶永烈、北村,还有散文家张晓风,诗人高洪波、梁小斌,甚至还有导演江浩。这些人物,皆是文字大家,是最适合“取法乎上”的对象。在访谈中,围绕他们创作的心得出发,为学生们揭示了不同体式的文学创作的内在奥秘。譬如,在与孙绍振的对谈当中,孙老师谈到了写作要注意观察这一点。可能一般的教师在提示学生写作要注意观察之后,这个指导就结束了。但孙老师结合自己的经验,更深入地指出这种观察要有一定的目的性。而这个目的性就是观察事物不同于同类事物的那一点。继而他以指导自己女儿写作文的经历,形象地说明了这种观察的操作方法。学者名家的写作思维不仅停留在技巧的演示、审题的方法上,而是能够更高卓地从写作的动机、内在的准备条件等方面结合自己的创作经历,有可操作性地一一道来,这相较于对优卷的机械模仿是更有益于写作教学的。近年来,有一些教师开始选择一些著名评论员和学者撰写的优秀时文作为学生写作的学习范例,也体现了这样的一种教学思路。
自从议论文写作成为高考作文的主流,理性分析的重要性,在议论文教学中越来越得以凸显。要进行理性分析,首先要有理性的语言素养,能够有逻辑联系地说理,能够用概念来阐释概念。而从高中学生大量的写作实践来看,大部分学生理性分析的薄弱原因在于理性语言的贫乏,因为缺少一定的理论修养,就很难将对问题的分析,从简单的价值判断上升到理性层面的分析。因此,在议论文的说理中,时常可以见到,当学生在论述某一做法的优点时,往往只能从“对个人好,对社会好,对国家好”的层面来进行论证。至于具体好在何处,就鲜能说得具体了。而为了解决这样的问题,便有教师指导学生多积累一些与时代现象、社会文化相关的专有名词,抑或是从一些看似高深的书中记住一些理论性较强的语句,以此填充作文,以弥补学生理性语言的不足。于是学生大凡讲到时代背景,便会扣上一个“在这个被物质化浪潮席卷的时代”的帽子;对某一社会现象的分析便也不明就里地扣上一个“道德绑架”“信仰缺失”,或者是“娱乐至死”的帽子。虽然这些问题是社会现实存在的问题,但是,学生不顾其中逻辑联系的生搬硬套,欠缺相关分析的引经据典,而故作高深的忧国忧民,凌空蹈虚地反思社会实际,反映出的是思想的浅薄与语言的贫乏。
清代梁章钜在《退庵随笔》中言:“少年作文,以英发畅满为贵,不宜即求高简古淡。”[2]在前人看来,文章的朝气、流畅、饱满是青少年作文的首要之义。在《作文智慧》中,王立根也指出“年轻人往往率直,敢于敞肺腑于直陈,剖心之意,不愧不忤,不遮不掩,因而在议论时,常常有真知灼见闪烁其中。”[3]对于十六七岁的高中生而言,囿于年龄,其阅历和视野毕竟有限。提倡高中生要广泛地阅读,深入地思考,但毕竟高中生还不可能有着超越他们年龄的理论积淀,也难以完全像成年人一样来思考问题。正如前文梁先生所说的,更应倡导的是他们在写作中表现出的朝气、文思的流畅与论证的饱满。所谓朝气,应该是写作论点所表现出的鲜明与正直。不应像老江湖似的和稀泥,或发表四平八稳的陈词滥调,或是看似理性客观的各言其利弊,却无自己的观点和态度。立论应是站在一定的立场上,有自己的判断和属于青年的正直,即便不说是代圣人立言,但也应表现出敢做有为的态度。所谓文思的流畅,则在于议论逻辑的周密。当前的语文教学,对于逻辑的教学十分缺乏。如何有条理地打开思路,如何进行思维训练,应该是议论文教学的重点。《作文智慧》中,王立根指出的“可利用横向思维,由此及彼地想;也可以用纵向思维,由表及里地想;或者用逆向思维从相反的方向想”[3]即是一种思维展开的有效指导。而“饱满”,笔者认为体现在有话可说,言之有物。不是简单的喊口号,也不是进行仅关乎好坏的价值判断,而是真正有理有节地来表达对某一观点的态度。这其中,更需要的不是用孩子的嘴来说大人的话,而是在自己的知识体系内找到对应的材料来支撑自己的观点,或发现他人观点中的谬误之处。这需要的不仅仅是写作的训练,还包括学科的综合,从各学科中汲取养料。
高中生的议论文写作最为缺乏的是素材。由于不断提升的高考压力,各个学科的学习压力都在提升,在日常的学习生活中,大部分学生应付各科作业的时间尚显不足,就更遑论分出阅读的精力了。这就导致了学生视野的狭窄与阅读选择的功利。为了在议论文写作中有话可说,《作文素材》《作文独唱团》等以归纳素材为主旨的期刊就成了学生案头的常规武器。提倡学生有时代针对性地展开议论和分析,而学生往往是把时代的热点事件堆砌在文章中,或是仅仅就时代中的某个单一的事件来就事论事。以应试为目标的积累所缺乏的便是有机的使用。
何谓“有机”的使用?王立根曾说:“议论文所要说的理,是客观事物本质的反映,是事物之间的内在必然联系,只有对事物对象等‘条分缕析’,找出其本质属性及其内部外部的联系,才能找到所包含的理。”[3]也就是说,对于学生在积累素材上的指导,应该跳出主题对应式的应试记忆,引导学生广泛而深入地对积累的素材进行联系思考。
广泛,即是指从不同的角度,包括不同的主体、不同的受众等角度,来了解某一事实的真相;而深入,则是在广泛的基础上,能够类比联系相关的人物、事件,去思考素材现象的成因与解决方案。这样学生就有可能把单一的作为素材记忆的时代事件融入到时代。背景当中,探讨这一事件背后所折射出的更深广的社会问题。例如,讲到阿尔法狗战胜了世界围棋冠军这样的一个素材的时候,让学生了解的不仅仅是这样的材料可以对应在“创新”“超越”这样的作文话题上,还应该引导学生想一想类似的例子还有一些什么?比如工业4.0时代将带来的机器人的广泛使用,比如美国设计的聊天机器人相互间聊天的内容已经超越人类理解。然后从这些现象中引导学生归纳思考人工智能对科技伦理的冲击问题。学生对时代问题有了一种宏观的认识,才有可能在议论中用理性审视现实,真正实践“文章合为时而著”。
素材的积累,不是学生对素材孤立记忆的过程,而是教师对学生的思维引导的过程,更是一个积累创造的过程。每一个时代热点事件素材的背后必然都联系着社会的某一些现实问题。学生积累素材的过程,也是了解、走近社会的过程。而教师所侧重的应是引导学生往什么方向思考,在什么地方搜寻。在知识网络化的时代,还应引导学生如何通过网络搜寻到相关的信息,阅读什么样的网站或杂志,可以获得对一些素材现象的多角度原因与内涵的了解。这种阅读的过程其实也是丰富理论语言的过程。这样在真正使用素材的时候,才能让文章带有现实的针对性与时代的鲜活性。
以大师的智慧化解对优卷的执着,以青春的智慧表达对人生的思考,以思维的智慧点亮积累的过程,这便是王立根的作文智慧对教学的启发。什么是“作文智慧”?“智慧”是一个形容词,它真正转换在教学的实践上需要可操作性来实现,这种可操作性并不仅仅体现在对具体的文章细节的写作方法的指导上,还体现在如何获得写作的动力,如何做好写作的思维储备,如何认识写作的趣味与重要性。王立根认为,写作的目的不是高考,考试只是一种手段或过程。语文教师应该“在平时的作文中做到陶冶性情,发挥潜能,张扬个性,培育心智,让作文活动成为人的发展的一种需要”,[3]这或许便是写作教学真正应追求的大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