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向樱
(钦州学院 广西·钦州 535011)
互联网的普及改变了人们沟通交流和获取信息的方式,然而在快速传播的信息中也掺杂了很多不良内容,很多人利用网络的非实名制,运用语言对他人进行人身攻击,“互联网上没人知道你到底是谁”,在我国网络监管还没有完善的今天,网络语言暴力除了有其存在的特殊土壤原因之外,也与其特殊的心理机制分不开关系。
网络语言暴力是指依赖网络环境而产生的语言暴力行为,主要表现为谩骂、诋毁、侮辱、嘲笑他人,或者运用歧视性语言攻击他人。网络语言暴力经常在互联网的博客和论坛中出现,近几年随着互联网技术的更新,微博、视频网站等交互性较强的社交载体也成为网络语言暴力的高发之处[1]。网络语言暴力主要分为原发性语言暴力和继发性语言暴力。所谓原发性语言暴力指的是个体在某一论坛或博客中自主发布攻击性文章,文章内容多为对公众人物的“炮轰”,这种原发性语言暴力常常会成为引起网络轩然大波的“暴风眼”。继发性网络语言暴力指的是,由普通网友组成的集体性攻击行为,网友主要通过回帖的方式对个人或事件主角进行恐吓、嘲讽和谩骂。随着事态的发展继发性网络暴力也会延伸到线下,产生例如人肉搜索等线下人身攻击行为。
当下网络语言暴力在经过遏制后仍然存在,几乎每一个热门帖子下面都会伴有情绪化的非理性盲从谩骂。网络语言暴力具有非常强烈的非理性成分,很多网友在参与网络语言暴力的过程中可能并不了解整个事件的来龙去脉,仅仅凭借主观认识进行评价,进而发展到无端地谩骂,在叫骂的过程中,网络语言暴力还会一步步升级。网络语言暴力的问题也反映出网络把关人在职能上的缺位,网络传播机构对于网站内容的审核机制仍然不够严格,把关意识不强。随着自媒体时代的发展,传播主体呈现多元性,然而法律文件对于侵权和语言暴力的判断标准、执行细则仍不明确,也造成了语言暴力的蔓延。
荣格理论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就是 “阴影原型”,阴影属于集体意识下的原型,主要是指个体人格中被压抑的邪恶成分,属于人格的阴暗面。阴影有着极大的破坏力和冲动力量,平时隐藏在潜意识之中,随时伺机冲破潜意识获得人格上的控制地位[2]。阴影一般会在个体处于虚弱时出现,而且暴发的速度很快,呈现一种不可控制的巨大力量。当周围是相对宽松的环境时,这种阴影的破坏力量会更大,虚拟的网络空间正是这样的一个“自由”环境。每当网民的理智约束力量变得薄弱时,阴影部分就会占据支配作用,在虚拟空间中以谩骂、诅咒的形式出现,最终呈现为网络语言暴力。
自卑在阿德勒眼中是形成人类所有行为的最终出发点,人类的行为都是出于对自卑的克服。在克服自卑的过程中,容易出现两种心理。一种是积极地肯定自己,用行动不断完善自身,以获得自我肯定;另一种是消极对待,因为自卑所以否定自己的一切,同时也会将这种心理投射到周围的事物中。在网络语言暴力的形成过程中常常反映出网民的自卑心理,例如当有人发出对某一群体的评价时,很多网民会从“歧视”的角度进行分析,然后煽动其他网友的情绪,对该评论人进行辱骂和攻击。此时理性的探讨几乎不存在,只有非理性和冲动弥漫在语言暴力中,这种对评论文章的“恶意揣测”也和自卑心理分不开关系。
对于整个社会的发展进程来说,由于不能满足每一位个体的需求,所以就造成社会中的压抑领域,这些领域也逐渐发展为“社会无意识领域”,“社会无意识”和“社会意识”相对应,指的是一种暗涌在表面之下的力量,就像人类的潜意识一样。社会也会因为“社会无意识”的存在在某些时刻支配社会成员的行为。当一个社会出现较大变动时,“社会无意识”就获得了登上历史舞台的机会,相应的“社会意识”也会让步,这种变动对于整个社会心理来说是至关重大的。互联网的出现无疑相当于是一次对社会结构的改变,此时很多原本停留在社会无意识层面的东西会上升到意识的层面上[3]。例如,在网络的社区中,人们的身份都是彼此模糊的,聊天谈话的门槛也很低,人与人的关系被重新定义,语言成为每个个体展现自我力量的工具。于是,在这个不同于现实生活的世界中,很多网民会将在实际生活中受到社会意识压抑的部分投射到网上。为了重新证明自己的力量,网民在网上通过非理性、情绪化、低俗化的行为,宣泄隐藏的“社会无意识”。有的时候,这种宣泄的无意识也是其他网民想要表达的,于是一石激起千层浪,成为整个网络的语言暴力“狂欢”。
中国的快速发展为互联网的发展营造了环境,也让个体有机会发声,然而“不明内情”的发声则会造成严重的负面反应。有时,一些居心不良者也会就互联网民众不知情的问题,进行恶意炒作,形成严重的负面反应。例如网络上会有很多对个体的极端谴责,对夫妻忠贞问题的零容忍,导致很多个体深受网络暴力伤害,集体中的成员都通过假借“正义”之名,对触碰集体道德准则的个体进行人身攻击,并不会考虑事件背后的其他因素。虽然集体的道德出发点是好的,也应当受到一定控制,避免因为情绪放纵导致正义出现扭曲。
作为社会中的一员,当个体在认识上和社会其他群体出现分歧时,个体往往会放弃自己的意见,在群体的压力之下改变自身看法,向群体靠拢,这种心理倾向也被称为“从众心理”。在个体趋向群体的过程中,个体可以从责任感中解脱出来,同时获得来自群体的认同。在网络空间当中有一个非常奇特的现象,经过深思熟虑的推理结论并不会引起人们的认同。相反,那些独树一帜的言论反而受到追捧,并获得集体的认同[4]。于是,很多网友就开始利用这种“反向”做法吸引他人注意,这些“独树一帜”的语言中就包括着对他人的人身攻击,这些攻击可能是偏激的、刻薄的,但一定是引人注意的。在这样的言论影响下,多数人会保持和这些言论一致的态度,加入到攻击的大军中。如果有人对这个行为不认同,则会受到大多数人的孤立和讽刺,为了获得认同,这些人最终也会从众,加入到网络语言暴力的大军中。
互联网中的社交平台,就像一个个热闹的、人山人海的广场一样,人们在平台上通过展现自我让别人看到,如果只是冷冰冰的理性行为则很难让他人看到自己。互联网的广场性质,让人们也形成了一种特殊的语言表达形式和风格,只要能够让他人看到广场中的自己,就等于在互联网中找到了立足之地,于是“骂人”“讽刺”“毒舌”开始有了存在的理由。在人来人往的广场上,人们并不在意你的发言是否逻辑缜密,只要你的声音够大、够有煽动性、能够说出别人想说又不敢说的话,你就是这个广场上的中心。互联网营造了这样一个广场,很多人在这个广场中感受着不一样的快感和痛感,在这个无论对错的广场中以“道德”的名义,释放着自己的情绪和人性的阴暗面。
首先,网民们应当认识到,网络社区和实际生活并无本质上的区别。作为由社会中不同群体的人组成的空间,在网络社区中同样需要遵守现实生活的规则。每个人都拥有话语权,但没有“语言霸权”。网民们应当尊重网络社区中的每一个人,在表达上要将对方看做是同一个社会生存的人,给予必要的尊重。其次,网民们也要着重提高自身的素养。互联网作为公共平台,网民应当积极利用网络的便利性多多学习,而不是将之作为情感宣泄、无人监管之地。网民只有不断地提高自身素质,才能有利于网络语言健康发展。
我国当下十分看重网络安全的问题,很多社交平台都开启了实名制时代。网络的安全机制和规章制度也在逐步建立。在所有制度法规健全之前,网站的管理员和运营商,也要发挥一定的正向舆论引导作用。对于侮辱性的发言要及时抵制,屏蔽谣言和煽动性发言,加强对互联网语言暴力地监管,营造出和谐向上的网络环境。例如,倡导网络语言的文明用法,形成话题,官方也可以适量采用文明网络用语进行正面倡导。
网络虽然对人们提供了便捷,但应对网络语言暴力倾向加以控制。在扼制网络语言暴力的过程中,首先网民需要进行自我道德管控,养成文明上网、文明发言的习惯。当个体道德意识薄弱时,则需要法律出面进行约束,对道德的不可操作性进行管控[5]。法律应当告知网民应当为自己的网络发言负责,并且需要承担责任,法律对于网络暴力形式追究权利。同时,对于网络运营商也应当进行责任和义务教育,提高互联网各个环节的法律意识,这样才能遏制住互联网的不正之风。值得注意的是,对网络的管理和规范应当注意方法,不应当为了规范而损害网络语言的正常发展以及网民的言论自由。
网络语言暴力对个体的伤害具有很大破坏性、在诸多悲剧事件中,我们应当积极反省,加强对自身素质的提高,通过心理学重新认识自我,进而改善行为。网络暴力地解决需要较为漫长的时间,它不仅依托于个体素质的提高,也需要全社会的努力,需要更多人参与其中进行有效治理,这样才能营造出积极健康的网络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