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少芳
(福建华南女子职业学院 福建·福州 350108)
我国作为五千年文明的东方古国,拥有悠久的历史和文化,从新石器时期的萌芽,到多元邦国时期,再到一体王朝时期,最后发展到近现代,传统服饰中蕴含了丰富的社会文化内涵。在不计其数的传统服饰中,从装饰纹样、面料织造到制作工艺各方面均体现出古代工匠们精益求精、坚持不懈、精雕细琢的工匠精神。纵观现代服装产业,多为工业化及大批量的生产模式,让众多企业忽视了服装的高质量与文化内涵。想要为广大消费者带来更好的体验,就需要在接续继承传统服饰的文化内涵和制作工艺的基础上,不断创新,寻求突破,创作更具有融合性的现代服装设计作品,以此来彰显我国的文化自信。
传统服饰是民族文化的重要载体之一。我国传统服饰历经五千年的演变,已形成了特定的中华民族服饰文化体系,蕴含着深厚的社会历史文化内涵。
我国传统服饰具有深刻的象征内涵。进入多元邦国时期后,服饰制度作为礼制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辨等级”的重要作用。《周礼》中“享先王则衮冕”要求帝王在祭祀大典时必须着冕服。而冕服制度,产生于信天命、事鬼神的多元邦国时期,其形式有利于统治阶级,进而成为礼制的重要组成部分,昭显着服用者的社会身份等级。创于周朝的冕服是“玄衣纁裳”制,上身服饰主要是玄色,象征着天;下身服饰主要黄色系,象征着大地。而装饰在衮冕上的“十二章纹”,则是广取自然界中的景物,再赋予其特定的内涵,成为帝王、诸侯冕服的专用纹饰。在最重要的场合,天子着“十二章”,而诸侯则因身份依次为九章、七章、五章递减,以表示身份地位[1]。一体王国时期的服饰,样式丰富,都遵循着当时的礼制要求,既有大同又有不同。不同朝代的服饰在色彩、款式、纹样、材质上都和服用者的身份等级和社会地位相契合,且都以不同形式融合了儒家礼制与美学要素,是客观生活环境与深刻文化内涵相碰撞形成的产物。而外来的服饰文化,通常会与本地的服饰文化相互的融合而形成新的文化形式。例如,清代是由马上民族—满族开创的,其成熟期的服饰在款式上继承了本民族的“缨帽箭衣”,这是长期在白山黑水的游牧生活中形成的适应狩猎需要的服装款式。入关后,面对先进、强大的汉文化,为了江山永固,清代统治者明智地选择了继承与发展,把“十二章纹”绣饰于冕服之上,这正是接受中原汉文化中传统君德思想的显性体现。
我国传统服饰在形成和发展中,具有强烈的生命意识,充分体现出中国人对自然的敬畏和对美好的向往。民间的传统服饰既展现了中国人对生命敬畏及生生不息的思想,也传递出中国传统文化的美学思想。从河姆渡文化背景下,人们穿着的服饰中能够经常见到四叶花苞的纹样,该图案中的四片叶子是阴阳的代表,而被叶子所包围的那朵尚未完全绽放的花苞则象征着新生命,整个纹样预示着世间万物世代相传、繁衍生息的命运发展规律;到民间服饰中经常看到的瓜瓞延绵、长藤环绕,隐喻代代相传、儿孙满堂;再到明朝年间,服饰在充分继承并弘扬先前的服饰风格的基础上,创造出更多的谐音纹样、寓意纹样,几乎到了“图必有意,意必吉祥”。人们在传统服饰中装点了各种吉祥纹样,这些纹样源自自然生态万物的无限之美,经过超越自然的艺术再演绎,形成具有一定实用性与欣赏价值的服饰图案,展现出忠孝仁义、治国齐家、平安幸福的情感与思想。
我国的传统服饰文化是围绕汉民族文化,同时不断融合其他少数民族的服饰文化而形成的,服饰本身以物质的形式表现文化内涵,而且越是要充分表达丰富的内涵越是需要具有工匠精神。历代工匠师傅们追求完美、注重品质、积极探索、勇于创新的工匠精神,成为了我国传统服饰接续继承的根本推动力。
我国的传统服饰的装饰纹样不仅是工匠精神的表现,更是礼制的物化和生活韵味的表达。从商周时期的青铜铭文及《周礼》、《诗经》的记载来看,周代建立的完备服饰制度在专门设立的 “司服”下严格运行。服饰制度要求人们按级别高低来使用纹样,以“十二章纹”为贵,分别为:日、月、星辰、山、龙、华虫、宗彝、藻、粉米、黼、黻。每一章纹都有一特定含义,如日、月、星辰喻照临,山形喻稳重,黼喻决断,黻喻明辨等,隐喻天子、贵族的风操品行[2]。周代的天子冕服,多以具象施纹,随着制作技艺的不断提升,将源于自然的具象实物抽象化,通过变形、演绎及组合,赋予了比原图案更美的形式,如云纹,后演变为如意卷云纹。到了清代,由于满洲贵族喜欢丰富、强烈且对比鲜明的整体着装效果,所以把“十二章纹”与八宝、八音、暗八仙等相搭配,再间以五色云或火焰,下配八宝平水或海水江崖纹,主图案与辅图案间巧妙过渡、对接,做到繁而不杂、多而不乱,服饰外观富丽堂皇、纹饰饱满、色泽艳丽。
中华民族的形成本就是一个相互融合的过程,华夏文化中凝聚着多种民族的思想文化,我国的传统服饰融合了多民族人们日常不同的生活习惯与思想内涵,通过服饰的符号形式展示出不同的民族生活习惯和审美理念,体现出我国观念文化的民族性、独特性以及风格化的发展形势。这种差异性,正是通过大量的精美艳丽的手工刺绣纹样、多种刺绣技法和制作工艺体现出来,如苏绣中所用的比发丝还细的8分丝,可以表现出激光照片还细腻的质感。
我国高超的丝织造技术、精益求精的织造要求本身就蕴含工匠精神。例如南京云锦是大型提花丝织物,十八种丝线配色,运用“色晕”的细腻手法层层推出主花,复杂织机甚至需要六人同时协调操作才能完成。云锦大量运用纯金线,织工繁琐精细、色彩浓艳典雅,宛如瑰丽的彩云,长期作为宫廷专用服饰面料。再如缂丝,利用通经断纬的特殊结构,由于丝线配置所形成的微小高度差,使画面的主体花与素地交界处若裂痕般界限分明,形成一种深刻、安静的美。繁琐的小梭织纬线的多元配置,可以因图案纹样的需要,交替运用梭子、随时变换不同的丝线,缂丝作品只看到纬线的组织点,看不到经线,画面感非常强。但因缂丝是由无数个点色块构成,要求精细,一个熟练的工人,一天也只能织出几寸缂丝,所以被誉为“一寸缂丝一寸金”,真正是花费心思和工笔之作。
我国传统服饰制作工艺必须具有工匠精神才能达到东方风韵的审美内涵。首先讲究规范化的操作,这是由严谨有序的周代服饰制度所创立,且一直被正统的儒家文化精神所维护,赋予了服饰制作中规中矩的理念。如先秦的深衣,上下分裁,每一个部位都有定寸,分毫不差。其次为平面结构裁剪,无论如何分裁,整体拼接完成后,服饰外轮廓多为直线,内结构为直线、斜线相结合,形成左右对称、前后一统的平面结构。再次手工工艺精湛,中国自西汉起就有镶拼手工技法,经过几千年的发展,已形成了包含镶、滚、嵌、盘、绣等一系列中式制作工艺,这些工艺的组合使用保证了中式服饰的装饰效果突出、结实耐用,从而形成了浓郁中国特色的服饰制作工艺技巧。
我们悠久的服饰文化在相当一段时间被忽视了,对于其中所蕴含的巨大的创作能量未能挖掘出来,这是巨大的损失。在这个创新发展的新时代,更需要传承我国传统服饰的精华,兼容并蓄,不断发扬、延伸传统服饰中的工匠精神。
中华民族的经典传统服饰众多,有西汉辛追夫人墓中的薄纱蝉衣,极其轻薄丝滑,总重量仅为48克;有始于六朝的百褶裙,每裥各画一色,色皆淡雅,风动色如月华;有唐安乐公主的百鸟裙,选各色鸟羽精工制成,正视为一色、侧视为一色,日中为一色、影中为一色;有南宋黄昇墓出土的华丽花罗,织造时提花束综与绞综装置相配合,十分费时费力。这些华服皆是工匠师傅们对于服饰之美的极致追求。在强调创新与个性的现代社会中,服饰想要有亮点,可以寻求新的服饰制作材料[3]。例如运用防晒抗菌的汗麻材料制作夏季服饰,不仅保留了材料原有的抗菌、吸汗属性,同时又使其变得更加柔软舒适,为夏季服饰的生产提供了崭新的方向。另外随着激光绣花机的智能化发展,模拟手工绣花的图案设计、制作一体化完成,精细度可以和手绣相媲美,使精美刺绣图案制作效率成百倍地提高。
服饰原本就是利用衣料制成的一种装饰品,社会在发展过程中,离不开各种各样的装饰,而服饰上形态各异的图案则是服饰艺术中最为关键的装饰要素。我国历史文化中的吉祥纹样,形象生动,逼真传神,有着显著的民族特色韵味及鲜明的装饰性色彩,是传统艺术文化中的重要标志。由于传统纹样通常有着合乎礼制的象征含义和雍容华贵的姿态,因此在达官显贵的服饰中严格按礼制运用相应的吉祥纹样。一套精美繁复的帝后朝服,为了达到极致的效果,会采用湖丝的原料发往江宁做成织金妆彩面料,再发往苏州重工刺绣,通常由几十名技艺高超的工匠师傅,分时段分工序密切协作,花费数年时间共同制作,只为了最后的华服成品能够与穿着人的身份地位相匹配,同时也侧面突出工匠师傅的身份,展示他们精益求精的工匠品质。历代工匠艺人们用自己的智慧与大量的时间不断深入地探索与思考,不断追求服饰的创新品质,一针一线都凝聚着宝贵的工匠精神,同时也积极借鉴外来服饰文化中的精华,将其中西合璧,制作出独具特色的创新服饰。民国前后,中国的平面廓形结合西方的曲线裁剪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改良旗袍”。
从我国当代服装设计产业发展形势来看,制作工艺更加先进、装饰图案种类更加丰富,但缺少精雕细琢的作品,并且由于手工成衣价格昂贵,让许多企业相继转型到大批量、大流水的工业生产中。实际上,努力追求精致之美,深入地思考、不断地优化服饰中所蕴含的文化信息,并通过现代的技术手段把这些信息表现出来,这就是工匠精神的充分展现。在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的形势下,单纯的手工制作显然无法满足当代快时尚的大众消费需求,我国现代服装设计师应在传统服饰特色的基础上,做到古为今用、洋为中用,及时整合新时代的信息与技术资源,使服装设计朝着全球化、信息化、智能化的方向发展,使设计的服饰既体现出中华民族传统服饰的独特魅力,同时又能满足国际大众的审美需求。
高端品牌的产品质量不仅只是代表着产品的零瑕疵,同时也要为广大消费者带来新的惊喜。近年来,我国服装行业飞速发展,整体交易额在不断上升,但设计水平与服装质量还有待进一步提升,为了迎合市场、谋求更多经济效益,而忽视与放弃品质追求的情况依旧存在。从国外知名服装设计企业的发展情况来看,打造精品是他们的努力方向,能够为广大消费者提供更加优质与坚实的体验基础,只有这样,才能真正促进服装产业的长足发展。服装设计企业应将手工成衣作为当代服装产业的重要补充,这是展现优秀传统民族文化的一个有效途径。商品社会目前已经完全迈进了经济体验时期,服装企业想要让品牌及服务转变成切实的经济效益,使其具有更高的价值,就需要通过为广大消费者提供优质的个性化体验来维系客户。传统服饰较低的生产效率及过高的款式相似度已经无法满足现代快节奏的社会发展需求,但传统服饰精益求精的品质追求,为人们提供了精品及个性化的情感需求。
我国古代的工匠们在设计制作高品质服饰时,秉承精益求精的理念,极致地选材,从装饰纹样、织造技术到制作工艺都是精雕细琢,只有这样的工匠精神才能造就一件件非凡的华服。当前,国内服装行业正是需要这种对于精品质量不懈追求的工匠精神,在接续传承我国传统服饰中的文化内涵和制作技艺的基础上,不断融合新理念、新技术、新材料,设计出符合新时代消费者需求的新品种服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