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交流实践方式的胶东饽饽

2018-04-03 03:55:28魏甜甜
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集刊 2018年0期
关键词:供品饽饽面塑

魏甜甜

(山东大学儒学高等研究院 山东济南 250100)

饽饽是荣成市院夼村的主要面食,而花饽饽则是一种可食用的民间面塑,也是节庆场合重要的礼俗用品,已被列入山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无论是春节祭祖、谷雨节祭龙王,还是红白喜事、乔迁过寿,都少不了花饽饽的身影。巧妇们将一块块平凡无奇的面团,经过揉捏镶滚,嵌上喜庆的红枣,将对日子的期盼、子孙的疼爱、神灵祖先的敬畏揉进这面团中,蒸制出可赏玩可食用、喷香扑鼻的胶东饽饽。

一、从面塑到饽饽:胶东饽饽的发展概况

“民以食为天”,足见人们对食物的依赖,其中主食更是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小麦和水稻的种植,极大程度上解决了中国古代人民的饮食问题,同样形成了以面食和米饭作为划分标准的饮食圈。华北地区早在新石器时代就已经开始种植小麦(甘肃民乐曾发现5000年前的小麦),在甘肃、山西、山东等地曾出土过新石器时期的石磨盘、石磨棒等,可见当时人们已经掌握了小麦磨粉、蒸煮的加工方法,从此开启了华夏儿女食用面食的悠久历史。

秦汉时期我国的面食发展迅速,并逐渐形成了南方食稻、北方食麦的饮食格局,汉代面食以饼类制品为主。汉朝史游《急就篇》中记载“饼饵,麦饭,甘豆羹”,后人注解《急就篇》时认为“溲面而蒸熟之”,可见,这种“蒸饼”类似于如今的馒头。鲁汉考证,“馒头即民间面花的滥觞”,“民间面花应该起源于汉代”。[注]鲁汉:《民间面花》,江西美术出版社2006年版,第1—2页。

魏晋南北朝时期,面食的种类增加,面塑开始出现。北魏贾思勰的《齐民要术》记载了十余种饼类的制作方法,发酵方法在这个时期也已经开始广泛使用。晋人何曾有言“饼不坼作十字不食”,这种“坼作十字”的饼即是后来花馍的雏形,这说明人们对面食的期待不再仅仅停留在果腹上了,而是产生了审美的需求,这是面食向面塑艺术发展的第一步。[注]唐家路:《民间面塑艺术的源流与技艺特征》,《湖北美术学院学报》1999年第12期,第31—50页。相传三国时期,诸葛亮率兵南征孟获,当地人多用人头祭神,诸葛亮发明了面包裹肉制作“人头”祭神。由此可见,魏晋南北朝时,面塑已经开始用来祭祀神灵了。

面塑,是“面花供”和“面人”的统称。隋唐时期是面塑艺术的形成时期。宋人所著《唐语林》对唐朝的面塑有“宴诸司以面及蒟蒻之类,染作颜色,用像豚肩、羊、脍炙之属,皆逼真也”的描述,显然这一时期的面食已经向装饰化、艺术化方向发展,真正意义上的面塑由此产生。[注]苗晟:《山东民间面塑艺术的传承与发展》,山东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0年。

宋代是面塑艺术的成熟时期,很多民俗习惯和面塑称谓延续至今。孟元老的《东京梦华录》记载:清明节“用面造枣锢飞燕,柳条串之,插于门楣,为之‘子推燕’”;七夕“以油面蜜糖造为笑靥儿,谓之果实”;寒食节食枣糕、馓子、乳饼等“炊熟”;九月九重阳节食粉面蒸的“重阳糕”等。[注]苗晟:《山东民间面塑艺术的传承与发展》,山东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0年。

到了明清时期,岁时节日、人生礼仪时所食用的面塑基本定型,也融入更多的民俗文化内涵,现在流行的面塑花样在当时就已经存在。从春节、元宵节到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从乔迁过寿到红白喜事,都离不开面塑的装饰。面塑作为一项珍贵的传统民间手艺发展到今天,主要集中在长江流域和黄河流域的省份,并且呈现风格迥异的特点,长江流域的面塑一般比较细致、精巧、优美,以上海为代表,而黄河流域的面塑则古朴、粗犷、豪放,山东面塑便是黄河流域民间面塑艺术的典型代表。[注]同上。

俗话说:“近代面塑出山东。”处于黄河中下游的山东,自古就是小麦的主要产区,早在几千年前,已经开始用面粉调和后捏成的三牲代替真实的动物,在祭祀中供奉神灵,这被称为“花供”。当代山东面塑可分为四大地区,每个地区都有着鲜明的地域特色,分别是以菏泽为代表的鲁南地区、以冠县郎庄为代表的鲁西北地区、以济南为代表的鲁中地区以及以莱州为代表的胶东地区。

胶东地区的面塑又被称为“胶东饽饽”。胶东地区,指的是胶莱河以东的半岛地区,三面环海,胶东饽饽既有农耕文化特征,也有着鲜明的海洋文化特征,尤其是祭海仪式供品中必有饽饽的出现。莱州饽饽来源于祭海,随之渗透到百姓生活的各种民俗活动中来,例如,春节时他们会制作供奉祖先神灵的“大圣虫”,元宵节制作“十二生肖豆面灯”等。在春节后举行“上网节”,供品便是用面制成的背插红枣、口衔硬币的彩绘“渔龙”,表达了渔民在新的一年里出海平安、满载而归的愿望。[注]苗晟:《山东民间面塑艺术的传承与发展》,山东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0年。荣成市院夼村是典型的渔村,其饽饽同样有着鲜明的海洋文化特征,谷雨节龙王庙祭海活动的供品中,开口笑的胶东大饽饽是必不可少的。

荣成市院夼村位于黄海之滨山东半岛的东端,北依巍峨葱郁的槎山,三面环山,南临黄海,形成了一个依山傍海、风景秀丽的渔村。院夼村依山而建,现今村内没有耕地,南面为渔船港口,村民世代以打渔为生,是一个典型的胶东渔村。院夼村虽然没有土地,但是周围村落都有耕地,粮食作物主要是小麦,因此渔民们主食是面食,这也为胶东饽饽在院夼村兴起奠定了基础。

二、日常交流实践中的胶东饽饽

院夼村民将馒头等面食花样均称为“饽饽”,饽饽是渔民日常生活中的主食之一。胶东饽饽不仅是村民们的重要主食,还是岁时节日、人生礼仪、祭祖敬神以及其他生活中重大场合的民俗食品,是人们日常交流实践的重要媒介,表达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祖先神灵的敬畏、子孙健康快乐的期盼。

(一)岁时节日

1.春节

过了小年之后,年味在制作节庆美食的忙碌中逐渐浓郁起来,春节食物主要分为三类:熟肉、饽饽、油炸食品。

院夼村家家户户都有蒸饽饽的习俗,即使现今年轻人不会蒸饽饽,家中会蒸饽饽的长辈也会代劳。春节饽饽的种类有很多,有米饽饽、豆饽饽、枣饽饽、元宝饽饽、糕饽饽等。元宝饽饽,形似元宝,有发财之意;豆饽饽是将红豆蒸熟,搽成粉,蒸成饽饽;枣饽饽是镶嵌红枣的饽饽;米饽饽是包黍米的;糕饽饽是米面蒸制的,分为白黏米蒸的白糕、黍米面蒸的黄糕、高粱米蒸的红糕。除此之外,家中有孩子的还会蒸些卡通造型的饽饽,比如小刺猬、小猪、小兔子等,来逗孩子开心。[注]资料来源:1.李凡、王玮:《威海市荣成人和镇院夼村春节调查报告》,《中国节日志·春节(山东卷)调查报告》。2.被访谈人:人阿姨。访谈人:魏甜甜。时间:2018年4月18日。地点:荣成市院夼村。3.被访谈人:王艳红。访谈人:魏甜甜、尚小芳。时间:2018年4月19日。地点:荣成市院夼村。侯成业[注]被访谈人:侯成业,女,1948年生,荣成市院夼村人。访谈人:魏甜甜、尚小芳、陈科锦。地点:荣成市院夼村。有两个孙子两个孙女,孙子孙女小的时候,侯成业会根据他们属相捏饽饽。俩孙女属猪,就捏两只猪;俩孙子属马,就捏两匹马。现在孙子孙女都长大了,有的在外地打工,有的还在上学,都不再像小时候那样对奶奶捏的生肖饽饽充满热情,不愿再吃,侯成业也不再为孙子孙女蒸制生肖饽饽。生肖饽饽一般是祖父母蒸给孙子孙女的,侯成业的孙子孙女是有福的,而侯成业的婆婆不会蒸生肖饽饽,所以侯成业的两个儿子也没有吃过饱含奶奶疼爱的生肖饽饽。

春节期间所蒸的饽饽一部分供自家人食用,食用的时间和场合没有禁忌,另一部分用来敬神祭祖,如枣饽饽、元宝饽饽等,撤供之后,再供家人食用。春节敬神祭祖的场合主要是除夕祭龙王、祭财神、祭祖先。除夕上午,院夼村的村民带着大饽饽到龙王庙祭祀龙王。下午,村民们上坟请祖先回家,然后在家中摆供桌供奉祖先,现在有的家庭供类似家堂的纸质家谱,有的家庭只摆放已故父母的照片,供品有三种点心、三种水果、两盘饽饽、饺子和米饭。到了晚上11点吃完饺子之后,在院子里摆祭财神的供桌,供桌上摆的供品有饽饽和水果,然后燃放鞭炮,烧纸请神,称为“发纸”,祈求平安发财。除了龙王庙上供的大饽饽必须八斤八两之外,其他饽饽的重量和大小没有规定,一般都是馒头大小。供自家人食用的饽饽并非一次蒸成的,而是随蒸随吃,只有过年之前蒸得多一些。

2.元宵节

元宵节是春节后另一个重要的节日。院夼村的元宵节有摆供祭祖的习俗,正月十五清晨摆上,正月十六一早撤供,供品中同样有饽饽。在院夼村,元宵节的习俗中,最具有标志性的文化是元宵上灯。这个灯,不是灯笼,而指的是在祖先坟前点燃的豆面灯儿。

豆面灯儿也是胶东饽饽的一种,由玉米面与豆面混合,或者掺入白面,揉捏成生肖的形状,中间再制作一个凹槽作为灯碗,灯碗中放置灯芯灯油的一种面塑。豆面灯儿出现在各地正月十五的挂灯习俗中,挂灯的习俗起源于东汉明帝永平年间(58—75)。而点“豆面灯”则在晋代宗懍的《荆楚岁时记》中有记载:“正月十五用豆糜,加油膏其上,以祠门户。”[注]王江:《中国民间面塑艺术研究》,河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6年。院夼村的豆面灯儿应与《荆楚岁时记》中的豆糜相同。正月十五,院夼村民根据自己家人的生肖制作豆面灯儿,点上灯挂在门口,祈求家人平安,被称为“上灯”。在过去食品匮乏时期,过了元宵节,老百姓会把豆面灯儿切成片当成“肉”来吃。现在会做豆面灯儿的村民已经很少了。

除了制作豆面灯外,村民还会用面制作一条鱼,做好后会把鱼放在水缸的水瓢里旋转,等水瓢停止后看鱼头所指的方向。村民会根据鱼头所指的方向预测来年打渔的方位。但随着人民科学水平的提高这一习俗现在也基本消失了。

“渔民除了要捏这个属性灯,他们还要捏一条鱼,这就是我们渔民和其他农耕文化不一样的地方,他们要做一条鱼,用面做的,制作成一条鱼,那么这条鱼他们把它放在瓢里边,那水瓢过去都是葫芦做的,它在水上面是漂着的,漂在水上面。他要把这个鱼放在瓢里边,过去每一家都有一个水缸,我就把这个装鱼的瓢放在水缸里边,渔民要把这个瓢转一下,等待这个瓢什么时候停下来,停下来看鱼头朝哪个方向。一看朝南,他明年打渔的地方就要离我们岸边远一些;鱼头朝北,就靠岸近一点;朝东的话就是打渔位置朝东一点,就是自己为自己指示一个方位,但是现在,这个东西逐渐没有了。”[注]被访谈人:王巍岩,男,64岁,院夼村前书记,渔民开洋谢洋节传承人。访谈时间:2018年4月18日下午。访谈地点:院夼村委。

3.清明节

清明燕归来,院夼村民在这一天蒸老燕儿吃。老燕儿其实是一种饽饽,早在宋朝就有清明蒸“子推燕”的习俗。孟元老在《东京梦华录》中提到,清明节有“用面造枣旗飞燕,柳条串之,插于门楣,谓之子推燕”。院夼村的老燕儿不是插于门楣的,而是给孩子吃的,除了老燕儿,长辈们还会蒸刺猬等小动物,逗孩子们开心。

4.谷雨节

院夼村有着“谷雨百鱼上岸”“鱼鸟不失信”的说法,谷雨节是比春节更为隆重的节日,在这一天,渔民们会带着胶东大饽饽和猪头到龙王庙祭拜,祈求平安发财。胶东大饽饽是谷雨节祭祀中必不可少的供品,重量一般要求八斤八两,形状似馒头,大小接近一个八英寸蛋糕,与馒头外形不同的是饽饽的顶部像成熟的石榴一样张开三道裂缝,被称为“开口笑”,每两道裂缝中间都镶嵌三到五颗红枣,看上去十分喜庆。

祭祀用的大饽饽要求每五个一组,一艘船一般要准备十个大饽饽,因此,大饽饽准备起来要比日常食用的饽饽复杂得多,往往需要提前一天开始准备,且需要几位妇女共同配合。

一位老船员回忆说:“在困难的时期,人都吃不起猪肉,哪里有整猪作供品?只能用大饽饽祭海。那时的大饽饽也不比现在的讲究。”可见,相比供品猪,大饽饽是使用时间更长、范围更广的一种祭海供品。这种供品由渔家妇女亲手制作。因为院夼村至今仍延续着女人不出海、女人不上船的习俗,妇女“名正言顺”地参与到祭海活动中的最重要途径就是准备献祭用的饽饽。过去,小船捕捞时期,一艘船由五到六名船员组成,妇女们会以船为单位准备大饽饽作为供品,一艘船上的一家或几家人共同准备一起祭海。进入大船捕捞时期,准备供品的活动由船老大的家庭成员承担。大船捕捞时期的渔船一般都是成对出海,因为船只十分昂贵,几家人凑钱才能拥有一对渔船的这几家人就自然形成了生产共同体,男人们一起经营渔船,每逢祭海女人们就共同为两条渔船准备大饽饽。[注]于晓雨:《山东荣成院夼村龙王信仰与祭海仪式研究——以民间信仰发生、功能论为视角》,山东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6年。制作精美、“开口笑”成功的大饽饽不仅是妇女们比拼技艺的重要标准,而且还被认为是对龙王的尊敬,能够换来家人出海平安。

一方面,胶东大饽饽是人与神沟通交流的重要媒介。渔民出海所面临的危险不计其数,难以预计,增强了他们对大自然的敬畏和对龙王信仰的虔诚。这一虔诚的表达,不仅表现在磕头上香这些方面,而且表现在供品的制作上。重量大小的严格要求、复杂的制作过程,增强了大饽饽的神圣性,精心制作的大饽饽被认为是取悦神灵的有效工具,因而也会得到神灵保佑。另一方面,大饽饽是人们日常生活交流的重要媒介。大饽饽体量大,制作不易,往往需要多名妇女的共同完成,尤其是几家共同拥有一艘船时,更需要几家妇女共同准备,这一过程便是妇女们的交流实践,她们互相学习,点评手艺,交流谈论生活琐事,实现了有效的村落信息交换。

5.七月七

七月七,乞巧节。村民有烙花、烙糖饼的习俗。“烙花”是用蒸饽饽的木头模子将和好的面刻出各种形状后烙制而成的食物。模子形状有鱼、莲花、桃花等。此外还会蒸小饽饽、点心、莲子花等。

除了以上几个节日之外,院夼人日常也会蒸制饽饽,只是比较简单,花样形状都比较少,基本类似于馒头。

(二)人生礼仪与重要民俗场合

婚丧嫁娶、看喜过寿,是院夼人一生中非常重要的人生仪礼,其中也离不开饽饽的身影。另外,乔迁等重要民俗场合同样是胶东饽饽大放异彩的时候。

1.看喜

看喜指的是庆祝生子添丁之喜。在孩子出生的第7天或者第9天或者第12天,姥姥会带着饽饽和礼物来看望新生儿,谓之“看喜”。看喜时的饽饽由孩子的姥姥制作,奶奶不做。主要是制作句子、老虎等。句子,又称为句句,中间呈船型,两头各有一个面球,是院夼村看喜必备的饽饽,除此之外,还会蒸老虎,寓意孩子像老虎般健康强壮地成长。

2.丧事

人过世后,第21天被称为三七,第35天被称为五七。三七、五七也蒸饽饽。当天,则是集体前往坟地祭拜,届时会摆上饽饽、猪肉等各色贡品,祭拜结束后则要宴请宾客。

3.过寿

老人过寿是人生的重要礼仪,侯成业的60岁大寿就过得十分热闹。她为自己蒸了八个寿桃,儿孙们都回家为她祝寿。孙子会吹萨克斯、葫芦丝,孙女会弹古筝,孙子孙女们都为她表演了节目。她的生日在6月,已经非常炎热,孙子为了给她买一个蛋糕,在没有空调的蛋糕店里等得汗流浃背,使她非常感动。如今,院夼村也有人开始用像蛋糕的饽饽代替奶油蛋糕,给老人祝寿。

4.温锅

温锅,意为乔迁后亲友聚在一起庆祝搬入新居之喜。前来温锅的亲友主要有舅妈、姑姑、姨、姥姥等近亲,她们会带着蒸好的饽饽去温锅,同样,主人家也会蒸制饽饽庆祝自己乔迁之喜。饽饽的种类有老财神、鱼、石榴等,老财神寓意着发财,鱼寓意着年年有余。

饽饽出现在院夼村的民俗活动的各个场合,是不可或缺的标志性食品,是村民们日常交流实践的重要媒介。

三、胶东饽饽的制作

胶东饽饽分为很多种,有体量庞大的大饽饽,有制作精巧的动物饽饽,也有简单的小饽饽。体量庞大的大饽饽需要几位妇女共同协作,而其他饽饽可以由妇女们独立完成。于晓雨在其硕士学位论文《山东荣成院夼村龙王信仰与祭海仪式研究——以民间信仰发生、功能论为视角》[注]于晓雨:《山东荣成院夼村龙王信仰与祭海仪式研究——以民间信仰发生、功能论为视角》,山东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6年。中非常详细地描述了胶东大饽饽的制作过程,本文不再赘述。下文将描述院夼村民侯成业家制作普通饽饽的流程。

(一)引子粑、饽饽模子

引子粑是院夼村的发酵引子,功能类似于老面,是用玉米面做成的饼状引子,平日晾晒在院子里。侯成业的院子里晒了很多引子粑。据她介绍,一个引子粑就可以蒸一锅饽饽,蒸出来的饽饽比酵母蒸的好吃。

首先用温水把引子粑泡开,泡开后用来和面,面发之后醒醒,再揉面,揉面之后再发面,第二次发面之后,面团才能使用。

面团发好后,侯成业将面团揪成一个个小面团,放进模子里开成形状。她家日常吃的饽饽是馒头大小,中间用刀划一道口,饽饽从中间裂开,像饽饽张开嘴在笑。

(二)土灶大锅

侯成业认为,好吃的饽饽必须得用大锅土灶来蒸,煤气蒸的饽饽不好吃。大锅里加上水,放上笼屉,揉好的一个个面团放在笼屉上蒸。蒸的时候必须用一整根木头来烧,火势猛,蒸出来的饽饽才会好吃。她家的饽饽喷香扑鼻,有着小麦独有的香甜味道。

四、胶东饽饽的现代化发展

山东荣成院夼村是一个城市化程度非常高的村落,村内有将近一半的外来人口,来自全国各地,村内城市社区化的单元楼林立,港口的渔船经常出国打渔,近处去韩国,远处能到达南非、南美等地。就连普通平房民居的布置,都已经添置了明厨亮灶、抽水马桶等现代化设施。可见,院夼村正在经历着快速的现代化进程,同样,胶东饽饽的制作也与村落现代化发展同步。

(一)机械化

轧面机的发明和使用,给妇女们提供了极大的方便。每次谷雨节祭海,一艘船都要准备十个体积庞大的大饽饽。十个大饽饽需要每一个面团都揉得均匀、到位,揉面成为费时费力的工作,过去妇女们都是轮番上阵,才能完成揉面。现在,电动的轧面机逐渐取代了手工揉面,妇女只需要将面片揉成团状放入轧面机即可。一位大娘说:“这种机器特别好使,我们女人的力气小,一个人揉面开始还可以,揉到最后就没力气了,两个人呢,力度又不一样,没有机器揉得充分。”从这里更不难看出轧面机短时间内得到大部分人接受的原因了。[注]于晓雨:《山东荣成院夼村龙王信仰与祭海仪式研究——以民间信仰发生、功能论为视角》,山东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6年。

(二)饽饽坊与制作群体精英化

制作群体精英化只是相对而言,不少有老人的家庭还是会亲自动手制作饽饽,尤其是日常食用的小饽饽。但是现在老人们纷纷表示,自己的儿媳妇、女儿都不会蒸饽饽。部分老人不愿制作那些复杂的饽饽,因此饽饽坊和饽饽艺人应运而生。

院夼村谷雨节开洋谢洋节开幕式当天,广场上聚集了不少民间工艺品摊位,其中不少是制作胶东饽饽的饽饽坊。饽饽坊雇用心灵手巧的饽饽艺人来制作,这些饽饽都是为了婚丧嫁娶、看喜过寿、春节谷雨节等节日准备的礼俗性饽饽,制作非常精巧,色彩鲜艳,根据客户的不同需要制作不同形状功能的饽饽,这些饽饽坊还改良了饽饽制作工艺,在面粉里添加牛奶等改良口感,做出来的饽饽更像是面包,并且可以通过快递送货上门,简单方便,很受当下年轻人的喜欢。

饽饽坊的出现,减轻了家庭妇女的负担,是村落现代化的一种重要标志。

结 语

胶东饽饽是院夼村重要的日常食品,也是节庆场合重要的礼俗用品,更是日常交流实践的重要媒介。

(一)饽饽手艺的习得,是代际交流的重要方式

当问起妇女们如何学会制作饽饽时,她们都不屑一顾地说,就是自然而然会的。当然,村里也有妇女不会制作胶东饽饽。这就意味着,胶东饽饽的制作工艺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在日常生活中耳濡目染的学习过程。饽饽手艺都是家庭妇女所拥有的,她们在制作饽饽时,女儿自然也会在帮忙或者观看,两代人甚至三代人在轻松的交流中完成了教学,既传承了手艺又增强了感情。

(二)互相学习,是村落妇女交流的重要方式

有的人手艺精致,制作出来的饽饽花样众多,就会有村内其他妇女去请教。手艺精湛的人会捏几个样子出来,让学习的人拿回去琢磨,这一过程,必然伴随着妇女的交往交流,甚至能够体现出妇女日常交流圈。

(三)胶东大饽饽的制作,是拥有同一艘船的妇女交流渠道

在20世纪80年代集体化结束时,村集体拍卖渔船给村民,有的几家共同购入一艘渔船,同在一艘船上的男人们必然结成了命运共同体,而家中的女人们也通过共同准备胶东大饽饽参与到这一共同体中来。

(四)饽饽的馈赠,同样是代际交流的重要方式

逢年过节,老人们会制作小刺猬、小老虎、老燕儿等动物饽饽给孙子孙女,表达出对孩子的疼爱和对孩子健康成长的期盼。孩子们也通过食用奶奶或者姥姥制作的饽饽,接受到来自祖父母的感情,形成了连接祖孙感情的纽带。随着孩子们年龄的增长、外出打工或者外出求学,他们不再食用奶奶的花饽饽,但是童年时的感情纽带不会断,甚至会延续到下一代。

(五)作为供品的饽饽,是人与神、人与祖先沟通的重要媒介

作为供品的饽饽多制作优良,程序复杂,增强了神圣性和信仰虔诚,通过这些饽饽,人们祈求神灵和祖先保佑,也认为精美的饽饽可以促使他们获得这种保佑。

猜你喜欢
供品饽饽面塑
跃然指尖的面塑
花饽饽“笑”了,年味浓了
金桥(2022年3期)2022-03-29 01:16:26
承地方面塑特色 探创意实践之路——以《面塑鱼趣》一课为例
少儿美术(2020年11期)2020-11-06 05:11:32
胶东面塑——花饽饽
少儿美术(2020年9期)2020-11-05 09:12:02
清宫饽饽桌
紫禁城(2020年9期)2020-10-27 02:05:46
宜宾面塑的保护、传承与创新探讨
蜡制供品
环球时报(2015-03-20)2015-03-20 13:57:35
抓饭还是饽饽——饆饠考
宋朝人祭奠祖宗时的“饮福”
麻生向靖国神社献供品
环球时报(2009-04-22)2009-04-22 12:49: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