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重叙事语境与妈祖文化的阐释
——评纪录片《天下妈祖》

2018-04-03 03:55:28潘路路景秀明
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集刊 2018年0期
关键词:妈祖华人乡土

潘路路 景秀明

(浙江师范大学文化创意与传播学院 浙江金华 321004)

一、安慰与寄托:个体化语境中展示妈祖的个体认同

2012年央视推出的美食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曾采用一种个体化语境的叙事模式,不单讲美食,而是通过将每一集5到6个不同时间和不同空间的人物故事串联,在同一主题下更接地气、更具艺术表现力地彰显涵盖更广阔时空范围内的不同行业的普通人的精神风貌。《天下妈祖》与之相似,该片主动避免纪录片宏观叙事通常所带来的空泛之弊,而采用有故事、有情节、接地气的个体化语境叙述方式,以普通人为切入口,穿越时空界限,讲述与妈祖有关的平凡人的种种信仰故事。“不问神迹,只问苍生”,以人间烟火实现信仰祛魅,带妈祖回到人间。

《天下妈祖》将妈祖与个体受众互为平台,通过妈祖讲述个体受众的故事,又通过个体受众讲述妈祖文化的流变。例如,杨德信作为船长,每一次出海捕捞黑鲔鱼都是一次豪赌。其间原委不仅仅是黑鲔鱼捕捞难度极大,更有台风接二连三的影响。在对杨德信的采访中,他表示“人本来就是很渺小的东西,大自然威力太大了”,影片正是通过讲述人与海的世代拉锯博弈,从渔民自信面对台风,从出海前与出海期间的祭拜,将妈祖落于实地,在接地气的表达中体现妈祖对于个体生命的意义,尤其对于讨海为生的渔民,妈祖是一种生活的依靠、精神的安慰、心灵的寄托。《天下妈祖》以“渔船神位”的方式,讲述与妈祖息息相关的每一个人的故事,从而论证了妈祖文化的起源,讲述妈祖分灵的形态。分灵的本意,是指将香火鼎盛的大庙里的神像请到本地供奉,通过分香割火,分享神明灵气的一种宗教行为。纪录片《天下妈祖》中,通过分灵,立足于个体层面,从平凡受众的生存、发展与精神等方面展示妈祖对个人的意义。其体现的不仅是个体对妈祖的尊重,更多的是妈祖作为个体生命历程的催化剂和生存事业的助手,让每一个个体都有能力克服恐惧,挑战不确定性,从而在生活中以更积极正面的态度迎难而上,坚持奋斗,创造幸福生活。

纪录片《天下妈祖》通过符合当下受众收视习惯的碎片化叙事模式,从湄洲出发讲述了妈祖信仰流布台湾地区、大陆乃至全世界的故事,在分灵、过海、香火、民心、天下的人世历程中再通过落地于每一个具体的个体受众,讲述妈祖对个体的意义,从而让妈祖的故事生动形象,富有可看性。百万受众徒步三百公里的绕境途中,一路有无数的义工搭起长棚,为前来的每一个人提供免费的餐食。沿途还有许多茶水站和沐浴车,参与绕境的人们衣服被汗水湿透了可以上车洗个澡。路上还有许多流动的临时休息车,体力不支的可以上车休息片刻再走。腰酸腿疼了,还有人义诊帮忙推拿上药。一场绕境,把这个社会的细致与周到展现得淋漓尽致。每张脸上灿烂的笑容,那是给予带来的快乐。甚至许多很小的孩子,在父母的带领下,给路过的人送水和食物。这种互相帮助和满足体现得不仅是立德、行善、大爱妈祖精神教化,更是每一位个体受众对这种友善包容精神的最好实践与传递。且在妈祖流布海外的故事中,菲律宾妈祖的艰难落地、澳洲妈祖庙的选址修建、圣诞节游行会妈祖像的出行以及二十四节气鼓的表演,每一个篇幅短小而又生动真实的故事都和妈祖息息相关,个体生命在妈祖的关照下不再渺小,在熠熠生辉中再次拉近了苍生与妈祖的距离,赋予妈祖周身缭绕的浓浓人世情味。

湄洲岛上凝视远方的妈祖像作为妈祖祖灵的象征,多次出现在纪录片《天下妈祖》的镜头中,反复出现的妈祖像从受众敬拜的神像中抽象出来,成了个体生存意义中的温暖与依靠的精神载体。创作者将信仰意义的阐述语境落入实地的个体受众中,不谈妈祖神迹,只问苍生生存,不仅实现了信仰的祛魅,而且强有力地体现了妈祖之于个体安身、安心、安定的伟大精神力量。通过个体生命的生存状态,驻足于每一个受众的生活故事,从个体情感出发,体现当下受众的内心情感与精神生活,向观众纵向地展示世间的百态、个体受众的生存图景。纪录片呈现的受众与妈祖相关的一系列故事,都是以故事发展中的“爆点”作为起始,展开叙述,例如塑像、建筑的规制、仪典的流程、休渔结束后的祭海亮旗、雕刻塑像的四十年坚守、手工制香的传承创新、交趾陶文创园的建立、水族斋菜的潜心研究和农历九月初九妈祖升天日乡民们带上自家做的琳琅满目的供品前往妈祖庙拜祭等。种种图景,皆是普罗大众将妈祖落实到个体生活的最好诠释。妈祖是个体受众精神层面的灵魂寄托,也是处于自然与人类生存之间的中介,更是凡尘众生通过生活中的平凡器物与海神妈祖沟通的最朴素最直接的通道。

作为一种传统的民间信仰,妈祖文化并没有建立起系统的价值体系。每个生命个体从自己内心出发,在生活中感受妈祖,体悟生活,妈祖源于个体的生活,又归于个体的生活。妈祖作为每一个个体与自然、与社会对话交流的中介,个体受众通过这种方式与妈祖对话,从而实现与自己的对话。就如出海的渔船不论是在海上还是在回到陆地后,都会自发地敬拜妈祖;北方冬季休渔期,船工造船上“上大鼻子”时祭拜妈祖[注]大鼻子指船的首柱。“上大鼻子”意味着船的主体工程全部建完,掌作的要把一块大红布用大钱钉在大鼻子上,以示吉祥如意。;“掷筊问卜”时遵从妈祖的教诲,在祭祀过程中舞龙舞狮和三太子、将军等协伴出游等传统仪式无一不体现了个体受众对妈祖信仰的虔诚与敬畏。妈祖是个体生存的精神寄托和灵魂依靠,妈祖同时也给大众提供了一个对人生和世界的解释系统,人们通过这个系统,“试图实现天神人之间关系的整合与心理的适应过程”[注]庄孔韶:《银翅:中国的地方社会与文化变迁(1920—1990)》,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0年版,第366页。。

妈祖和每一个个体生命一样,也是人间烟火养大的,而正是这天下苍生的人间烟火,赋予了妈祖信仰平平淡淡但又生生不息的人世情趣,从而使妈祖成为个体受众的自我观照和精神寄托。

二、原乡与认同:民族化语境下阐述妈祖的民族认同

传统妈祖文化的生成是基于海洋文明的拓荒与垦殖,而中国先民对海洋探索的缘起从本质而言是小农经济的社会结构基础下地域区划限制所导致的土地人均面积不足。明代冯梦龙在其《醒世恒言》中曾指出:“自古道,靠山吃山,靠水吃水。”福建省素来有“八山一水一分田”之称,可耕地面积少,砖红壤肥力低,毗邻海洋等客观因素导致闽南人多数转向海洋讨生活。尽管从农耕文明向海洋文化的变更使得闽人的生活形态与之农业社会的主要样式产生了极大的差异,但骨子里源于乡土的认同和归宿却并未改变,乃至于这种海洋文明的拓展依旧是骨子里“乡土性”的变体和异化。因而妈祖文化的生成更像是海洋文化和农耕文化的集成。

从基层上看,中国社会是乡土性的。[注]费孝通:《乡土中国》,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5年版,第1页。乡土性意味着人口很少流动或是流动也极为缓慢,而这种近乎停滞的流动所带来的对故土家园的怀恋与依赖是渗入华人骨子里的。尽管海洋文化的兴盛使得越来越多闽人乃至华人奔赴海外,但民族文化的痕迹印刻并不随着物理距离的增长而消亡,近乎执着的乡土怀恋始终牵动着心理上对自身、对民族的文化寻根。中国基层的乡土社会的影响贯穿每一个华人身心,更造就了每一个华人对乡土社会难以割舍、近似固执的深刻留恋。妈祖的诞生源于海洋文明,但又基于农耕文明对家国故土的怀恋而得到巩固乃至繁荣。进而言之,伴随妈祖文化的地域性空间壁垒在千年传承中被其信仰中割舍不断并不断积淀的家国情怀所突破,妈祖从地域性的传统民间文化转化为民族情感的载体。这种民族情感的象征符号,类似于长江黄河、长城故宫一般,承载着民族的共同记忆与情感体会。妈祖在分灵出走中,渐渐成为海外华人心中共同的民族符号与文化标识。文化是社会共同积累的经验,是团体的个体行为,这种行为的延续依靠的是记忆。两岸乃至全球的妈祖庙共同祭奠与“请迎”妈祖的文化现象背后,承载的正是中华民族同宗同族的情感记忆与民族认同。妈祖作为民族文化深处的共同记忆,血浓于水的血脉联系与历经千年的精神纽带联结,使妈祖成为全世界华人认同的共同民族符号。纪录片将妈祖融于中华民族,与中华民族互为平台,通过中华民族阐述妈祖的民族意义,解读中华民族的人文内涵和精神面貌,借以妈祖安身、安心、安定的力量,进入华人精神世界,读懂中华民族的传统乡土情怀,触摸中华民族的古老灵魂。

此外,妈祖的分灵更像是一种文化出走。出走,是刻在闽人骨子里的遗传基因,包含了对未知世界的好奇,为生存艰苦卓绝的努力,对梦想永不磨灭的热忱,而正是妈祖给了以闽人为代表的华人远渡重洋的勇气和毅力。从乡土到海洋,尽管身在海外异乡的华人已经远离了故土,但无论“乡土性”如何异变,其深入骨髓的乡土文化烙印愈发加深了每一个华人心中历世不移的“原乡”情结。

“原乡”是早年的中国台湾客家人对于大陆故乡的称呼,原意是指一个宗系之本乡,是指祖先未迁移前所居住并传承着祖先的历史记忆和原味生态环境的地方。中国台湾作为与闽南文化同根、与中华民族同祖的华人聚集地,从某种程度而言,原乡情结的内涵即是妈祖内涵的文化传递与中华民族的族群认同。《天下妈祖》中展示的湄洲岛上的妈祖石雕像与中国台湾北港朝天宫的妈祖像同源同工,两尊雕像同高14.35米,由365块花岗岩雕成,寓意着妈祖诞生地湄洲岛面积14.35平方公里,两岸人民在妈祖护佑下,一年365天天天和平友善、吉祥平安。两尊雕像隔海相望、遥相呼应的背后不仅是中国台湾人民对故土情怀的留恋,对中华民族的身份认同,更是两岸文化同宗同源的象征。鹿港天后宫旁雕刻神像的老人,在那里静静雕了40年,雕出的妈祖像有1000多尊,问他心目中最好的是哪一尊,他说当然是鹿港天后宫里那尊,学到老都学不到那种程度;来回300公里的绕境途中,每一个人既是个体受众,同时也是整个妈祖文化照拂下华人族群的身份象征,绕境行进的每一步都是内心深处民族文化认同的深刻烙印。除此之外,还有谢东哲的交趾陶文创园、李金林的水族斋菜,种种奇景都是妈祖文化的衍生和民族情怀的认同。而1989年5月,中国台湾宜兰的南天宫224名受众搭乘20条渔船,从宜兰千里迢迢赶赴福建湄洲朝拜,这次轰动世界打破40年隔绝坚冰的民间首次直航,依靠的也正是引起华人共同情感体验的民族记忆与文化认同。与此同时,《天下妈祖》并未局限于表达中国台湾地区的妈祖文化奇观,而是把眼光投向了全世界,在那里寻找中华民族的文化痕迹。

妈祖的每一次出走,都是一次乡土精神世界的裂变和拓展,从一个故乡到另一个故乡的变迁途中,从乡土到海洋,原乡的依恋和民族的情怀始终如一。《天下妈祖》通过拍摄电影、访谈等方式展现了妈祖文化从湄洲出发,远播世界五大洲三十三个国家和地区的盛况。不论是马来西亚华人为妈祖的延续努力兴修办学,菲律宾华侨为坚守妈祖付出血泪斗争,开普敦、墨尔本、巴黎华侨异地仍不改对妈祖的虔诚,还是旧金山的华人自豪地讲述自己修建妈祖庙的往事,每一个地区妈祖文化的兴衰体现的都是中华民族筚路蓝缕、荡气回肠的传奇创业史。马来西亚华人兴办的中文学校排演二十四节气鼓,泰国普吉和澳大利亚墨尔本修建天后宫从中国迁运材料,圣诞节的妈祖游行,每一座海外的妈祖塑像不仅是湄洲妈祖的象征,更是海外华人对民族文化的认同,对原乡的怀恋与思念。而这种“原乡”的诞生与延续恰是妈祖信仰在乡土社区扎根之深、在海洋文明散播之远的最好印证,从乡土到海洋,妈祖文化像是一根贯穿世界每个角落的精神连接线,把中华民族的每一个华人都紧紧联系到一起。每一个伴随文化走出的中华民族子弟的身上都有着一股来自于遥远东方古老文明深处的文化向心力,这股深刻而永恒的民族文化影响力,将指引着每个华人回归乡土中华,回到内心所认同的民族文化的怀抱。不论他们身在何处,他们的心都和妈祖息息相关,不论文化样式如何变换,时空几多间隔,他们都和中华民族紧紧联系在一起,通过妈祖回望自己身后的中华大地,在回忆家园故土、怀念中华民族的情思中不断确信,“原乡中华”依旧是他们的衣锦荣归处。

三、包容与向善:人类化语境中透视妈祖的世界认同

值得一提的是,《天下妈祖》不仅讲述了妈祖的民族文化认同,更彰显了妈祖作为人类文明共有的精神财富所具备的世界认同。2009年妈祖被列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和平、向善、包容、和谐等人类文明共同的美好价值观促使妈祖突破民族界限,转而成为全世界、全人类共有文化遗产的组成部分,其内涵的立德、行善、大爱的妈祖精神和人类对和平、向善、安定的追求无疑是相同的。纪录片将妈祖与全人类互为平台,通过妈祖感受全人类对于善与和平的追求,从而在全人类的语境下透视妈祖文化内涵的世界认同性。

妈祖庇佑着华人奔赴世界五大洲三十三个国家和地区,在世界的每一个角落都留下了以天后宫为载体的妈祖文化,受众也从原先统一的黄皮肤的华人变得逐渐丰富起来。毫无疑问,每一位出走的华人传递的是艰苦奋斗、和平友善的中华民族传统美德,而背后更是大爱行善、和平包容的妈祖精神在全世界的晕染流淌。在这种共同追求向善和平的朴实价值观的影响下,观众看到了一幕幕多元文化和谐交流、包容与共的美好画面。马来西亚的兴安会馆天后宫每年都会举行“妈祖元宵”,海外华侨的乡情共聚和当晚的二十四节气鼓的表演,不仅是凝聚同宗情谊的纽带,更是中华文化与当地文化友好交流的媒介。法国福建会馆天后堂,每周都有一位白人受众前来上香祭拜妈祖。他原是一名海船水手,曾在世界各地的港口见过妈祖,并在巴黎的中国新年妈祖游行中再次见到妈祖,从好奇到认同,这期间所呈现的普遍生存价值和多元文化的包容,再次印证了妈祖精神内涵深处所蕴含的人类对美好生活希冀的共通性和普遍性。美国的妈祖庙建立,不仅得到当地民众的认可,更得到了州政府的认同和鼓励;圣诞节迎新游行上,妈祖塑像与当地文化象征一同出街游行,体现的就是这种超越民族、国际与文化界限的全人类文化多元包容、共同追求向善和平的主题。开普敦的朝天宫吸引非洲受众舞龙舞狮,并赴中国台湾敬拜妈祖,亦是人类多元文化的包容性通过妈祖得到了很好的传递和交流。有妈祖的地方就有华人,有华人的地方就有中华文化。每一次中华文化与当地文化的交流,都是包容和合、向善和平精神的传递。纪录片正是通过全世界对善与和平的追求,从全人类角度展现妈祖的世界意义。

反射式模式,是指纪录片拍摄过程中,把谁在拍摄、拍摄者的拍摄对象在拍摄过程中彼此之间如何运作、如何互动也在影片中加以呈现,这样的作品混合了观察、访问以及摄像机与人物之间的互动等众多元素,尼科尔斯把这种模式称为Refletivety(反射式的)模式,《天下妈祖》第四集《民心》运用这样一种反映创作过程的运作方式,将摄制者隐藏在摄像机后面,通过采访、跟拍等大量同期声的运用,把言说发声的权力交还给每一位被记录者,客观、直接、真实、平等、自由地展示了一场300多公里万人随行参与的大甲妈祖九天八夜绕境之旅,通过这样的模式,真实地记录了不同的受众与妈祖的多元对话和妈祖内涵的包容与丰富,更给予了观众在看纪录片的过程中一个自主的诠释天地,除了参与者,也同时让每一位观众都倾听了各自的内心。参加这场空前的徒步绕境途的,有身家千万的工厂主,也有仅够温饱的贫困户;有风里浪里打拼的渔民,也有跨国企业上班的白领;上至耄耋老人,下至襁褓婴儿。在这九天八夜里,所有人的身份通通归零。在这场近乎残酷的暴走中,人们卸下压力烦恼,忘记欲求杂念,重新学习谦卑,学习感恩,学习与周遭的世界和睦相处。每一个人都在立德、行善、大爱的妈祖精神抚慰下和社会通了家,每个人也在和平向善的妈祖精神照拂下与整个人类族群通了心。每一次的礼拜和祭祀,都是妈祖精神的传递,妈祖不仅是对个体的有力安抚,更是对所有人类的教化和关怀。

每次在采访中问到“在你心目中,妈祖什么样”时,受众们的回答无比一致——妈祖像妈妈。她是家里最亲密的一员。人生中的离合悲欢,首先想到的是会去“跟妈祖倾诉”。一位跟随妈祖绕境的大姐说:“不可能说,我跟随了妈祖娘娘,所有的事情都不会发生,那叫作‘迷’了。你的心是虔诚的,你的信念足了,你就会知道,怎么样去处理是最好的。今天我遇到这种事情,我希望,妈祖娘娘护佑我们的困难会过关,关关困难关关过。”正是这样一种具有普遍道德意义的文化内涵,促使了每一位妈祖受众在感受妈祖精神的过程中,不知不觉完成了和全人类的对话,并将这全世界共通的精神力量慢慢沉淀,逐渐融进人们的衣食住行,成为妈祖与世界交流的重要途径和通用媒介。

由此可见,妈祖不仅仅是一种单纯的精神信仰,她所承载包含的更是人类共同奉行的和平、向善、包容、和谐的普遍道德意义。妈祖作为一股跨越时空、超越民族的精神力量,贯穿了世间每一位人的内心,将个体和人类、世界和中国紧紧联系在一起。更多的时候,妈祖像一位全人类的亲善大使,为中华、为世界许一个和平的未来。

猜你喜欢
妈祖华人乡土
亲近乡土
科教新报(2024年23期)2024-06-16 07:17:01
何为“华人”?
英语世界(2022年9期)2022-10-18 01:11:58
妈祖之光
中华诗词(2021年9期)2021-12-31 08:52:48
妈祖祭典
海峡姐妹(2020年12期)2021-01-18 05:53:20
乡土中国
海外华侨华人咏盛典
华人时刊(2019年19期)2019-11-18 10:59:27
华侨华人庆“国庆”度“中秋”
华人时刊(2017年21期)2018-01-31 02:24:06
妈祖形像考——兼论妈祖服饰及妈祖形像复原实践
芬芳乡土行
“万国茶帮”拜妈祖
海峡姐妹(2016年7期)2016-02-27 15:21: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