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新闻翻译中功能对等理论应用研究

2018-04-03 03:31:20
山东农业工程学院学报 2018年4期
关键词:语句短语原文

(九江学院 江西 九江 332005)

我国改革开放的深入,促使我国与西方国家之间的交流与合作日益频繁,世界对中国的了解以及中国对世界的了解是推动世界与中国共同发展的必由之路,在此过程中,许多有价值的信息都通过新闻媒体进行传播。在此背景下,对英语新闻的翻译工作扮演者信息中介的作用,而确保信息的准确传达则成为了英语新闻翻译者需要坚守的第一出发点。因此,对翻译领域中的功能对等理论做出了解,对英语新闻的特点做出把握,对于提升英语新闻翻译水平具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1.功能对等理论概念

1964年,美国翻译家尤金·奈达通过《翻译的科学探索》提出了翻译中的动态对等与形式对等的概念,之后,尤金·奈达对这两个概念作出了进一步的完善,并将其整合成为“功能对等”理论。这一理论在20世纪80年代引入我国,并成为了翻译界热衷研究和应用的重要理论之一。在功能对等理论中,尤金·莫奈提出了两个层次,其中最低层次的对等是指译文读者能够和原文读者一样对翻译完成的内容作出欣赏与理解,最高层次的对等则是要让译文读者获得与原文读者同样的反映。在文化差异影响下,最高层次的对等较难实现,但是最低层次的对等应当作为译者开展翻译工作的底线。在英语新闻翻译中,不仅需要传达出新闻内容所包含的信息,同时需要对受众的阅读体验做出考虑,而这正是功能对等理论所强调的。因此,在功能对等理论的指导下,英语新闻翻译不仅要做到语句的流畅与信息的在线,同时要让译文读者在阅读过程中获得与原文读者相同的阅读体验。这要求译者在英语新闻的翻译中需要对新闻原文与原语文化做出了解,并认识到英语新闻的特点,只有如此,翻译完成的译文才能够带给读者与原文读者对等的信息和感受。

2.英语新闻的特点

新闻语言具有灵活的句式与简洁明了的基本特征,这种特征在英语新闻中同样具备。为了能够在较短的篇幅内展现出尽量多的信息,英语新闻具有中经常会出现能够进行扩展的简单语句,并且为了体现出新闻内容的客观性和真实性,被动语句与引语也是英语新闻中重要的组成部分。

2.1 具有较多的简单扩展句型

英语新闻具有着时效性的特征,因此,在英语新闻的编辑工作中,需要对大量新闻内容进行整合,而受到英语新闻篇幅的限制,在英语新闻的遣词造句方面多使用可以扩展的句型。这种句型表现为使用分词短语、形容词短语、从句和名词短语等结果来补充、修饰语言主干部分。简单扩展句型的使用解决了只用单个谓语动词出现在句子中的问题,而可以使用介词短语、不定式短语和动名词短语等非谓语形式对句子进行修饰。在这种形式中,英语新闻的句子不仅具有谓语动词,同时会出现一些非谓语动词,这些非谓语动词对新闻英语意义和内容的拓展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而在翻译过程中,这些词汇和句子所具有的含义并列,即便是采用顺序翻译的策略也可以让读者对句子所要表达的内容作出良好的接受。当然有些句子的翻译为了更加符合汉语读者的阅读习惯,则需要对句子结构做出一定的调整。

2.2 形象特征

在主语并不明朗的情况下,英语新闻为了确保表达的准确性,经常会出现被动句,这种句型的使用不仅能够让英语新闻的主题更加突出,同时能够让英语新闻的立场更加的客观。如在 “obama has been flayed with headlines like ‘Unmitigated disaster’and ‘Barack Hussein Bush’.”这个句子中,就使用了被动句的形式,可以翻译成为“奥巴马被冠以‘十足的灾难’和‘巴拉克·侯赛因·布什’的称号,登上了头条新闻。”其中,两个称号被放在句子的末尾,让这一重点信息得到了突显。在此基础上,读者的注意力也能够得到很好的吸引。虽然大多数英语新闻中的被动句都将“被”字省略,但是为了让新闻主题得到突出,并让翻译完成的语句与汉语表达习惯相符合,在翻译构成中往往将“被”字表达出来。

2.3 具有较多的引语

在英语新闻报道中,引语的运用十分广泛,这是因为引语不能能够强化新闻报道内容的真实性与客观性,而且能够增强新闻的说服力与可信性。并且,当英语新闻报道对一些重要人物的观点和讲话做出引用的情况中,新闻内容也能够凭借自身的权威性给读者留下更为深刻的印象。当然,在英语新闻的引用中,不直接引用的形式也是重要的组成部分。相对于直接引用而言,不直接引用则是强调对话语人意思和内涵的表述,而并不是对原话的直接使用。不直接引用的好处在于能够强化语言的表达效力,从而突出报道内容的真实性与客观性。在对这些内容进行翻译的过程中,可以将引文插入到翻译的句子内,插入位置则具有灵活多变的特点。为了符合汉语语言表达习惯,引语一般被放在句子的开端或者末尾,从而确保语句表达的完整性和连贯性。

3.功能对等理论在英语新闻翻译中的应用

不同的语言具有明显的差异,但是同时也具有一些共性,这种共性体现为不同语言在句法逻辑、表达顺序方面具有较小的差异,这让语言之间的转换能够利用顺译就可以实现功能对等。从汉语与英语的互译来看,由于中西思维方式与语言组织结构的差异客观存在,所以许多句法在翻译表达中都存在一定的差异与分歧,对这类句子做出处理的过程中,如果采用顺译策略,则难以取得良好的翻译效果。这决定了,功能对等是英语新闻句法翻译中需要遵循的重要原则,译者需要以功能对等为出发点对顺序翻译策略和换序翻译策略做出合理选择。

3.1 顺序翻译策略

顺序翻译策略是指在翻译过程中按照原文的语法结构来进行翻译,这种翻译策略的选取能够实现语言内容与形势的对等,因此与功能对等理论的要求是相符合的。如对“Anne Stevenson-Chang of J Ca Pital,a researeh firm”这句话,可以翻译为“J资本研究所中的杨思安提出”,其中“a researeh firm”是“J Ca Pital”的同位语,将这一同位语放在“J Ca Pital”的后面,可以将这句话进行直接翻译。在这种翻译中,翻译完成的语言与原文语言具有同样流畅的逻辑和相同的意义,在翻译过程中,译者只需要按照原文句子中的顺序进行翻译,并对语句做出适当的切分和连词、动词的添加,翻译完成的句子就能够与汉语中的表达习惯相契合。另外,在英语新闻的翻译中,“reportedly”是经常出现的词汇,这一词汇可以翻译成为汉语中的“据悉”,这一词汇的意义体现在能够让英语新闻报道突出真实客观的特点,从而有理有据的提升英语新闻内容的说服力。在英语原文中,这一词汇经常出现在句子的中间部分,但是在翻译过程中,译者则需要将这一词汇放在句首,只有如此,翻译完成的语句才能够符合汉语表达习惯。在翻译实践中,译者需要以在现原文思想为出发点,并在重新整合句子语句内容的基础上对原文逻辑进行理顺,同时可以通过一些添加一些连接词让句子变得更加流畅,从而确保中英文读者都能够从句子中获取相同的信息以及相同的阅读感受,这同样是功能对等理论在英语新闻翻译中的重要体现。

3.2 换序翻译策略

中英语言表达习惯的差异让译者无法对每个语句都进行顺序翻译,因此,换序翻译策略也成为了译者在功能对等理论指导下所能够使用的重要策略之一。在英语新闻中,被动句、拓展句等都与汉语的表达习惯不同,译者在对这些语句做出翻译的过程中只能够在了解原句内涵的基础上对原文句子的顺序进行打乱重排,从而适应汉语读者在阅读新闻过程中的语言接受习惯。如在 “Revelation after revelation suggests that Obamacare’5 awful first month reflects awful plann ing.”这个句子的翻译中可以翻译为“奥巴马医改计划计划步骤,出师不利,首月就状况迭出。”从原文来看,句子中并没有太多断句,但是为了表现出句子的内涵,在翻译过程中选择断句能够更好的让读者接受。另外,在这个句子的翻译中,采用四字短语进行翻译,也与汉语的表达习惯以及汉语受众的语言接受习惯相符。从表达特点方面来看,原文中重复的表达手法和叠词的运用表达除了原文对奥巴马医改工作所持有的否定与失望态度,而译文中的四字短语不仅具有着言简意赅的特点,同时能够传达出与原文极为相似的表达语气,因此,这种翻译策略不仅实现了语句含义的对等,同时实现了语句中所持观点和立场的对等,这能够在很大程度上体现出功能对等理论所发挥的指导作用。

4.总结

奈达认为,语言翻译工作是实现不同语言有效交际的重要手段,而在翻译过程中,需要让译文读者获得与原文读者相同的信息和相似的阅读感受。英语新闻翻译工作对于信息的传递和文化的交流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因此,英语新闻翻译者应当以实现功能对等为出发点,在功能对等理论指导下对英语新闻的翻译策略做出合理的选择,从而让英语新闻原文与译文真正实现功能对等。

猜你喜欢
语句短语原文
重点:语句衔接
精彩语句
让句子动起来
尝粪忧心
卖身葬父
Performance of a double-layer BAF using zeolite and ceramic as media under ammonium shock load condition
如何搞定语句衔接题
语文知识(2014年4期)2014-02-28 21:59:52
作文语句实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