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实课堂,关注生成,培养素养

2018-04-03 02:43广州市荔湾区培真小学冯咏红
师道(教研) 2018年8期
关键词:品德课文教学方法

文广州市荔湾区培真小学 冯咏红

《品德与社会》课程是在小学中高年级开设的一门以学生生活为基础、以学生良好品德形成为核心、促进学生社会性发展的综合课程。教师要积极创设情景抓住生活中的各类教育契机,不断激发学生学习 《品德与社会》课的兴趣,并在日常学习生活中体验感悟升华,只有这样才能达到预期的教育目的,收到良好的教育效果。

一、改变课堂,自主合作

《品德与社会》教学理念是:让学生亲历、体验、思考、理解、讨论、表达、交流、感悟、认同、运用,引导学生产生自己的思想,形成概念、道德判断和良好品德与行为习惯等,既是价值观引导,也是素养培养的过程,促进了学生的社会性发展。因此,让学生走进课堂,成为课堂主人;教学活动应该是相互交往的,师生交融,生生互动,让学生在活动中体验。

例如,我在教学 《记录成长的足迹》,采用小组合作交流形式学习,引导学生在小组互评和全班交流评选中对其他同学的故事进行客观、全面的评价,达到培养学生合作探究精神的目标。学生结合自己收集的资料,畅谈感受,分享童年难忘的故事,每一个学生都乐于参与其中,分享成长中的趣事,从中感受到自己的成长离不开父母、老师、和同学的帮助,萌生感恩之情。

二、创设情境,熏陶感悟

儿童的天性是幼稚的、天真的,他们对外界的认识与感知往往从具体形象开始。那些具体的情景、鲜明的图像、亲身经历体验的东西往往在头脑中频繁出现,激活了头脑中潜在的认知能力,从而使儿童获得丰富的知识能力和生活能力。但联系现实的教学过程看,有些内容和经验是无法或难以让学生亲历、体验的,怎么办呢?这就需要教师有目的的去创设一种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的体验。

例如,我在教学 《记录成长的足迹》,这一课题重要的是情感熏陶,要让学生懂得自己的成长和学校的发展息息相关,和老师与同学的帮助、影响不可分割,要懂得珍惜、知道感激、不断反思,才能使自己更健康地成长。教学前,我已让学生收集自己成长过程中的物品,如照片、作品、奖状等,回忆自己最难忘的事情,如最开心、难过、内疚……的事等,制作成长记录册。通过搜集成长中的资料,进一步学会以多种方式搜集、整理、选择信息的能力;还要使学生在活动过程中感受自己各方面的变化,小结自己积累的成长经验,为自己的成长感到骄傲,为后面写临别祝福,表达自己对母校、老师、同学的感激之情作好铺垫。

课堂上,我首先安排了播放学生的活动照片以引起学生的兴趣,学生看着一张张的照片,都沉浸在回忆中去,之后都谈了自己的感受,达到了预设的效果。紧跟着进行“难忘的第一次”和“一年级与六年级对对碰”交流分享环节中,学生准备充分,能分享自己成长中的小故事,能把自己想说的话写下来送给家长、老师或同学。气氛非常热烈,乐于分享,认真倾听,不时传来阵阵的掌声和笑声,让课堂进入了一个小高潮。

三、改进方法,整合资源

以往的 《品德与社会》教学方法非常的单调,就是老师单靠一本教科书教学,学生在课堂上听听。这种方法与现在学生所接触到的各类媒体相比,信息量过少,而且枯燥无味,不能适应现代发展的需求,对学生的成长不利。为了让学生更好地学习这门课程,我会根据课文的内容,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去教学。如,故事性文章,让学生阅读表演,在表演中感悟;在讲解某一个道理时,我会充分调动学生去思考,去讨论,从而去理解这个道理,并消化内化;当文中介绍一些学生没有见过的东西时,我会想尽一切办法去寻找实物或上网搜集,展示给学生。

除了在教学方法上进行改进,我还积极去整合教学资源,为课堂所用。生活中一切与课文相关的物品我都会带进课堂,也许是学生常见的东西,可是在课堂上的展示效果却是那么的好。我还会在课前搜集与课文有关的图片、音 频、视频资料,在课堂上使用多媒体进行教学。如教学 《记录成长的足迹》一课中,把学生成长的图片、学生的活动图片、录像、家长录音、歌曲 《童年》等制成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

不管哪一门学科的教学,作为一名老师,要灵活应用各种教学手段,要跟上社会发展进步的步伐,更好地去传道授业解惑。

猜你喜欢
品德课文教学方法
细读课文,让思路清晰起来
初中英语写作教学方法初探
背课文的小偷
抓细微之处 促品德养成
教学方法与知识类型的适宜
背课文
品德微视频评价的思考
品德
初中数学教师不可忽视的几种教学方法
关于初中课文知识拓展教学的若干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