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背景下我国体育文化发展的价值取向及路径选择

2018-04-03 02:37◎孙
三门峡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8年4期
关键词:体育文化

◎孙 彬

(三门峡职业技术学院 公共教学部,河南 三门峡 472000)

“体育文化是人类在历史发展进程中,在体育方面创造的一种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的总和”,“它以身体的活动为基本形式,以身体的竞争为特殊的手段,以身体的完善为主要目标的体育活动过程中有关人的精神生活”。由此不难看出,任何一个国家和民族的体育文化,都要服从和服务于时代需要,服从和服务于当代意识形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背景下,赋予了体育文化新的内涵,新的特色,新的发展平台。如何推动体育文化在新时代背景下的大发展,使其融入我国不断发展的先进文化之中,从而真正实现体育文化对社会发展的核心价值,是亟待解决的现实课题。

一、新时代背景下我国体育文化的价值取向

任何一种文化,都具有自身的主旋律,才可能具备广泛的适应性和传承性。正如每一个民族文化各具其魅力一样,它所昭示和显现出民族特色就是其独特的文化。体育文化需要在普及和推广的过程中,使人们自觉或不自觉地分享到精神上的快乐和进取,并由此对其产生吸引力和感召力。这也就是我们常常提到的,追求的是什么、领略的是什么,思想境界上分享到了什么。毛泽东同志曾经讲过这样的话“发展体育运动,增强人民体质”;“友谊第一,比赛第二”;“身体是革命的本钱”等。如中美建交前的撬动中美两国冰冻关系的就是乒乓球比赛,我们今天称之为乒乓球外交。纵观国际关系,许多通过体育比赛和交流来促进国与国之间关系,改善和提升交流水平的例子举不胜举。我们不否认体育比赛有名次、有奖励因素的刺激,但张弛有度,科学把握则是避免体育比赛走向纯金钱和私利的重点。一项体育活动必须有自己的文化魅力。古人发明篮球比赛、竞跑比赛,也是在劳动中创造、为生产服务提高效率而倡导的风尚。“人总是要有精神的”。任何一项事业,离不开信念的支持。这个时候,注入文化的内涵是非常重要的,它既能引导该项事业朝着健康良性的方面发展,同时又具备了深厚的凝聚力和广泛的群众基础。

从事体育工作,我们要培养什么样的人才,确定什么样的目标、通过体育运动达到什么效果、树立什么样形象、倡导什么样的风尚等等,都是体育文化要研究和确立的内容。如团队协作精神、顾全大局的理念、团结友爱互相帮助、共同提高等等。例如,2015年12月,在西班牙举行的自行车比赛中,车手伊斯梅尔.埃斯特万在距离终点只有三百米时不幸遭遇爆胎,为了坚持自己的信念和追求,他扛起自行车跑向终点。而跟在他后边的竞争对手奥古斯汀·纳瓦罗却没有为自己夺得奖牌而超越他,反而是刹车放慢速度,跟在爆胎的伊斯梅尔·埃斯特万身后,当然,取得奖牌的依然是伊斯梅尔.埃斯特万。赛后,人们询问奥古斯汀·纳瓦罗为什么不去争夺奖牌时,他真挚地说,自己不想超越一个爆胎的对手取胜,这是不可理喻的,也是不道德的。人生比的不是冠亚军,而是胸怀与境界。大家纷纷称赞纳瓦罗的举动,认为他的做法是对竞争对手的尊重,这才是真正的体育精神。

那么,我们应该倡导什么样的体育精神来繁荣和发展体育文化呢?笔者认为,以“爱国,敬业,友善”为基本原则,以“强身健体,爱国爱家,团结友善”为主题的体育精神应贯穿体育文化的始终,时时不断赋予新的形式,创新内容,才能确保体育事业健康发展。

二、新时代背景下我国体育文化的路径选择

奥林匹克的精神是“互相理解、友谊团结和公平竞争”,它的最终目的是为了建立一个和平美好的世界。奥林匹克运动文化的价值是“更高、更快、更强”。因此,体育文化和其他文化一样,通过一定的比赛竞技形式,弘扬一种精神,倡导正能量的价值观念,影响着人们的道德建设、思想建设和精神风貌建设。参加比赛的运动员都要具备克艰攻难、积极拼搏的精神,不服输,不怕输,敢为人先,勇争第一。这是体育文化的魅力所在,也是体育文化深刻影响人生观的重要所在。

中国体育文化的建立,在建立和完善体育文化体系的过程中,做到文武兼备,刚柔同济。所谓的文武兼备,刚柔同济,讲的是在以身体为竞争的体育活动推广过程中,要同时注意体育文化的普及,如运动的渊源与发展,比赛与荣誉,个人与团体,交流与切磋,研究与发掘,规则的制定与改进等,改变人们认为体育运动就是“五大三粗,四肢发达,头脑简单”的印象,即通过文武之举传业布道,又使得参加体育运动的人文武双全,德才兼备,这正是体育文化要达到的境界。

(一)通过精心规划设计,使自觉体育运动思想深入人心

因人施教,因材施教。也可以称之为课时计划,在这个计划里要有教育目的,教育对象,教育手段和教育效果的设计。如球类运动,在提高个人体能与技能的同时,更重要的是团队协作精神,避免个人英雄主义;对抗技能比赛中,要突出精神风貌给人们带来的分享等。凡事须有一定的规则,体育活动也不例外,如禁止服用兴奋剂。禁止黑哨和假球等等,无不体现了诚信平等公正的规则和要求,精心设计的活动是体育文化的传播过程,更是践行先进文化的过程,公平竞争、诚信守约、团结友爱的主流价值要通过表彰和奖励精心进行褒扬,实现体育活动的成效与社会经济效益的最佳结合高效统一,使得精神文明在潜移默化中根植于每个人的心中,从而变成一种自觉自愿的行动。

(二)通过不断创新引导,培养民众终身体育教育理念

体育文化如同国民教育一样,应着力打造立德树人、教育教学、课堂教育与社会实践、公益和交流比赛等多位一体的教育平台,主动站位,主动作为,在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建设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社会主义接班人的工程中奋发有为。既要讲比赛成绩、体能技能、更要渗入道德实践。如诚信公平、修身养性、崇德向善、礼让宽容、礼节礼仪、爱国主义等文化教育内容,要通过丰富多彩、喜闻乐见的形式,搭建全民参与的平台,开辟全民参与渠道,培养终身体育教育观念。

按照辩证法的观点,时代是在不断发展变化,不同时期有不同的生产方式。人们总是生活在不断发展变化着的特定环境中。由此不难看出,环境对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同样的,由于文化是有特定性的,它的内容和形态必然要表现出不同的、鲜明的时代性和社会性。要做到人、文化和社会三者有机统一,文化就必须时时创新,以适应人们和社会的需求,这样的文化才会具有影响力和感召力。因此,体育文化的创新引导显得十分重要。

文化的显现方式需要满足社会大众的普及和推广心理。它不能以一种单纯的竞技方式或一成不变的模式去影响社会和大众,必须用适应不同层次、不同年龄、不同群体等喜闻乐见的形式影响和引导人们的自觉行为。所以,体育文化形式的多元性,决定了他要吸收历史、国外、民族、区域、习惯、现代发展等许多方面,许多领域的积极因素和有效方式。作为体育文化传播者,应当主动借鉴、不断创新,使体育文化不拘泥于呆板单一,僵硬守旧,要把体育文化融入精神文明建设的内容,五彩缤纷,朝气蓬勃,充满活力和魅力,是融知识性、趣味性、艺术性、竞技性、道德观念、诚信观念、公平公正、博大包容、征服大自然、勇于进取、克服困难等于一体的独特魅力的文化建设。它既是统治阶级的文化要求,也是每一个体育工作者应遵守和传承的基本守则。

三、重点打造校园体育文化的发展和繁荣

学校是教书育人的圣地。体育文化和其他文化一样,始终表现出时代、国家和民族的特征,并影响和规范着人们的体育行为,对人们的价值观念产生直接影响。所以,体育文化和学校的教育宗旨是同步的,属于国民教育的内容。应当将体育文化与思想政治、三观教育紧密结合,有利于学生形成积极的价值取向。

第一,学校是人们立志取向的决定环节,体育文化在校园的提倡、普及与强化,在一定程度上践行了先进文化的教育。如体育舞蹈、表演赛等形式,呈现出体育的柔性与美,通过身体形态,把人们对生活的热爱和理想的追求烙上深深的印记。

第二,体育课程的设计,需要留出相当比例的体育文化教育。体育文化不只是体育院校或体育专业的专利,应当普及所有学生。“人类的文化是通过人类的双手和大脑的思维创造出来的。早期的人类在求生存中学会了奔跑、跳跃等技能,并在追捕猎物等活动中发展了速度、耐力、力量、灵敏等各种身体素质”,从而逐步演变成了体育运动。我们是否可以得出结论:体育文化是劳动的产物,这和人类的起源、社会的发展是相互一致的。

第三,树立健康第一的教育指导思想,为推行素质教育服务。学生在成长期间,其生理和心理都要与社会责任要求相适应,学校对此承担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是培养坚忍不拔的意志和奋斗精神,还是任其个性张扬、自私无知;是培养健全成熟人格还是个人私欲第一、拜金思想严重等等。学校要从教书育人的高度出发,重视体育文化的研究和发掘,创新体育文化的内容和形式,从而培养学生的体育精神、体育技能、体育文化、体育意志,提高学生素养,增强学生身心健康,使之成为全面发展的人才。

第四,要注意体育文化的多样性。通过坚持社会主义办学宗旨的原则,精心设计,形式多样,有针对性的把体育文化弥漫校园、渗入灵魂。

一是要有时代性。即体育文化的内容和形态,必须与时代相适应,与时代的主题和群众的需求相适应。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体育竞技除了专业比赛以外,更重要的是要向全体民众普及,倡导全民健康运动。我们经常举办的群众性的体育活动,重在参与,重在倡导与引导,如户外运动、拓展训练、小区及单位的体育设施配备等。体育文化纳入文明单位、文明家庭、文明职工建设的考核考评内容,作为量化指标在规则和标准上形成制度。

二是要有社会性。体育不是个别团体或个人,而是面向全体民众的。所以,作为学校和体育工作者来讲,应将体育的普及面向所有师生,甚至要主动走出校园,承担体育文化传播的责任,使大众把体育文化作为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积极参与,广泛参与,形成制度,伴随始终。

三是要有创新性。地区间的差异,民族之间的差异,尤其是表现在经济发展发面的差异,还有历史的、传统的体育文化与现代发展的联系等。需要我们在吸收、借鉴、整理、发掘的基础上,结合实际情况,通过各种形式去适应不同需求阶层和区域的教育与传播,使之成为自觉行动和自我意识,树立终身体育精神,这些都是学校体育工作者在体育文化建设中应当承担的主要责任。

正如上层建筑中的文化建设一样,体育文化离不开全体大众,更离不开占统治地位阶级的规范和引导。自觉践行体能化,使其成为我国先进文化的重要组成,这既是体育工作者职能所在,更是其社会责任和历史使命的必然要求。它应当成为学校体育文化教育的重要内容,属于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范畴。

猜你喜欢
体育文化
文化与人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年味里的“虎文化”
“国潮热”下的文化自信
提倡体育100分 也需未雨绸缪
谁远谁近?
我为体育狂
论清末体育热
2016体育年
我们的“体育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