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雅君
新媒体是一个相对的概念,与人类科学技术水平发展有密切的联系,因此是历史的产物。在当前主要是指相对于报刊、书信、电话、广播、电影、电视等传统媒体而言的以数字技术、互联网技术、移动通讯技术为支撑的媒体形态。新媒体时代就是以数字信息传播为主导的这一历史阶段和时期。新媒体时代信息的开放性和相互性空前发展,网络成为人们生活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据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CNNIC)在京发布第38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16年6月,中国网民规模达7.10亿,互联网普及率达到51.7%,超过全球平均水平3.1个百分点。大学生群体所占比例相对较高。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的重要讲话中强调:“很多人特别是年轻人基本不看主流媒体,大部分信息都从网上获取。必须正视这个事实,加大力量投入,尽快掌握这个舆论战场上的主动权,不能被边缘化了。”①可见,新媒体时代给高校的法治教育带来了机遇更带来了挑战。
1.传播主体的虚拟化和平等化
新媒体时代不再像传统媒体那样有固定的专业传播媒体和专业的传播者,传播的时间、地点甚至传播的形式都需要相关职能部门审核批准,流程固定、形式严谨,主体固定而单一。新媒体时代传统媒体保留,但海量的信息由普通的大众提供,人们通过微信、微博、QQ等方式,把身边发生的、看到的、听说的信息发布出去,由于网络的虚拟性,人们可以自由的表达自己的主张和言论,每个人既是信息的传播者又是信息的接受者,传播主体都是平等的。传播主体的虚拟性和平等性,带来大量的信息资源,大众不再只是无条件的接受,而需要仔细的加以遴选和甄别,不被无用的甚至反面的信息所干扰和蒙蔽。
2.传播途径的多样性和开放性
当今新技术的发展和应用,使得传播途径突破以往的固有模式,不再单一的依靠电视和广播,这些都要受到时空条件的限制。电脑、手机的普及拓宽了信息传播的途径,人们随时随地都能利用网络和手机短信接收和传播信息。随着手机研发技术的发展,人们使用微信、飞信、微博更为快捷和方便地分享信息,沟通没有时空的限制。网络的应用和技术的创新,使得各类事务的处理都可以在网上进行,工作和沟通不再受时空限制,变得简洁。传播途径的多样化使得信息广泛的交换,它包含两层含义:一是信息发送者和接受者之间的信息交流是双向的;二是参与双方在信息交流过程中都有话语权和控制权。②信息的交互性为信息的接受和理解创造了便利的条件,这是新媒体时代最显著的特征。
3.传播的内容丰富而芜杂
新媒体时代传播信息的内容可谓纷繁复杂,从大学生的角度来看,可以查阅国际国内新近发生的重要事件、可以参看各专业新领域的研究成果、可以学习新开设的网络课程、可以研究新的语言风格、可以欣赏新的影视作品、可以观赏各国各地的自然风光、可以参与各类型的讨论,这讨论大可以涉及到世界和平小可以谈及宠物喂养等等,可以说信息的种类和数量非常的丰富。大学生可以突破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进行自主的学习,自主的选择学校选择教师,拓宽了学习的渠道,更扩大了学习的广度。当然海量的信息也有硬币的两面,虚假、暴力、色情的信息也会充斥其中,让大学生难以辨别,如果没有很好的鉴别能力,很容易被误导。
4.传播效果的不可控性
新媒体时代的另一个显著特征就是虚拟性,科技的发展和运用,创造了“真实的”场景和环境,颠覆了传统思想中的“眼见为实”,在新媒体包围的时空里,“真与假”更加地难以分辨,可以说徜徉在新媒体时代,时空的概念已然不可与传统媒体时代相提并论,每个人作为新媒体时代的一员,运用新媒体技术生活和交流,虚拟的与现实的世界不再泾渭分明,界限越来越难以界定。因此任何信息都有可能是不真实的,虚假、错误信息的广泛传播,必定会对大众产生误导,而被误导的人经过自己的加工再次传播,这样的传播产生的效果无法控制,反过来对更多的人产生不良影响。因此说新媒体时代信息传播产生的结果有诸多的不确定性,往往超出可控范围。
法治在字面上理解就是“依法治国”,是相对于人治提出的概念。国外最早研究法治概念的是西方先贤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在其《政治学》名著中,他指出:“法治应该包含两重意义:己成立的法律获得普遍的服从,而大家所服从的法律又应该本身是制订得良好的法律。”③西方思想家对亚里士多德的思想广泛的接受。13世纪英国法官柯克认为“法律即国王”,推崇法律至上。虽然在不同时期法治概念的要点不尽相同,核心要义大体一致。英国法学家埃尔伯特·维纳·戴雪详尽阐释了法治的三个维度:法律享有至高无上的地位、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法律不是个人权利的渊源而是结果。④这一论述得到西方法学界的认同。在中国,法治和人治的争论在春秋时期就开始了,但中国古代的法治思想离现代意义的法治又相去甚远。发展到现代,《牛律法律大辞典》是这样解释“法治(R ul e of l aw)”的:“它意指所有的权威机构、立法、行政、司法及其它机构都要服从于某些原则。这些原则一般被看作是表达了法律的各种特性,如:正义的基本原则、道德原则、公平和合理诉讼程序的观念,它含有对个人的至高无上的价值观念和尊严的尊重。”⑤可以说,现代的法治是与民主联系在一起的。随我国“依法治国”方略的提出,学界对法治的阐释逐渐走向成熟,但依然没有统一的定义。课题组认为法治就是在良好法律的运行下,全社会有法可依、依法行使各项权利并产生良好的法律互动行为。
在我国,加强法治教育已经成为提升公民基本素质、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环节。要想明确法治教育的内涵,应该明确法治与法制以及法治教育与法制教育的区别和联系。先来看法制,它应该是法律制度的统称,是一个静态不变得概念,而法治强调的是一种动态的行为。法制教育是一种普法活动,通过一系列法律知识的讲授和宣传,达到人人对法律和相应规范充分了解、对权力义务相对明晰,也就是达到知法、学法、守法的目的。而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和我国逐渐参与国际竞争的今天,仅仅了解法律还远远不够,还应该培养法律素养、提升法律意识、培养法律情感、树立法治观念等,可见法治教育包含了法制教育,是法制教育的延伸和升华。综上,法治教育是培养公民法律思维能力、行动能力为目的的一项教育活动,包含了依法治国的思想、原则等内容,本质属于思想政治教育的范畴。
纵观国内外各地区各国家的法治教育模式,大体可以分为单列式和融合式两大类,其中美国属于单列式,新加坡和香港属于融合式。
首先,总结美国的经验。美国是有浓厚法治传统的国家,对法治教育的重视由来已久。其法治教育的目标就是培养具有法治意识、法治技能和价值观的美国公民。法治教育纳入中小学课程,从孩童时代培养公民意识、参与意识,任何年龄都要有自己的见解和想法,并得到充分的尊重。在教育途径上采用课程教育和社会参与两种模式,尤其重视实践教育对法治教育的促进作用。美国许多学者认为,单纯的法律规范的灌输无助于学生法律知识水平的提高。真正有效的教育途径就是实践。⑥注重学生的社会参与是美国法治教育一大特色。
其次,了解新加坡的法治教育。新加坡的发展和腾飞举世瞩目,一方面良好的学校教育促进公民规则意识的培养,一方面良好的法治环境促进了法治教育的推行。在学校教育过程中,把法治教育融入公民道德教育之中,中小学没有专门的法治教育教材,设立“好公民”标准,既有道德上的要求又有法律上的约束。同时在学校设立“训政科”,有专门的教师负责处理违反规范的学生,甚至还有鞭笞的处罚。让学生学会守法。不仅如此,还重视社会资源利用,不仅学校,社会各方面配合默契,积极营造良好的法治环境。值得一提的是新加坡还在全国设立了14所“警察与少年"俱乐部,为学生开展活泼有趣的法治教育活动。⑦
最后,分析香港地区的法治教育。香港的法治程度超过世界上许多国家,甚至是一些发达国家。但香港没有单列的法治教育,也是将其融入到公民教育中。2011年,香港将“德育与公民教育”科修改为“德育与国民教育”科,培养学生责任感、诚信、平等、守法等价值观。良好的公民教育贯穿在学生的学习生活、家庭生活、工作生活等各个领域,努力培养学生的守法、公德、权利意识,更有通识教育讨论法治精神如何保障公民权利和义务的实现等。不仅课堂教育内容丰富,校园活动更是多姿多彩,学生的参与度和喜爱度很高,一系列的活动对学生法治精神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
首先,法治教育需要全社会的合力。各国和各地区法治教育不仅只依靠学校,社会各界均广泛参与积极配合,共同推进法治教育的开展和实施。比如充分发挥政府部门和民间组织的作用,尤其是民间组织,他们建立网站、收集资料、制作节目,提供各类型的服务和活动,为学校法治教育提供人力物力等等,配合学校法治教育的脚步,与学校教育互相补充、相得益彰,助推法治教育产生良好效果。大学生在学校接受教育的同时,他们也会密切的关注社会。全方位的教育必将很大程度地让大学生感受到良好的法治教育氛围,感受到全社会对法治教育的重视,同时通过学习相关法律案例,大学生也更深刻理解法治教育的目的和意义,能很好地完成法治教育的任务,逐步提升自身法治素养。
其次,法治教育需要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相结合。我国的法治教育大都在课堂中进行,如果说解决了学生的认知问题,那么却没有解决学生的意识和行动问题。其他国家和地区的法治教育更多地融入到教学内容的各个方面,并通过大量的实践活动强化认知。大学生的心理和生理特点决定了他们接受教育的方式更倾向于实践教育。比如让学生参与学校管理条例的制定,充分尊重学生的意见,为学生维护自身权利和行使监督权利提供了实践的机会。因此隐性的教育更有利于法治教育目标的实现。国外的隐性教育广泛开展,巧妙地融入到学生生活的方方面面,更注重从娃娃抓起,从小培养孩子的法治意识,这些都是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的。高校的法治教育不仅要通过课堂的讲授更要通过生活的点滴,让学生生活在法治氛围浓郁的校园中,让学生体会到法治带给每个人的方便和舒适,只有这样,才能让学生在内心深处种下法治的种子,才能让更多的学生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第三,法治教育需要社会大环境的支持。上述几个国家和地区都拥有成熟的法治社会环境,这样的环境对法治教育的开展奠定了良好的社会基础。从国外的经验不难总结处,社会力量普遍支持法治环境的营造,能够共同配合共促共建良好的法治环境。这也是中国法治教育对社会大环境殷切的呼唤,每个社会机构、每个社会团体、每个个人都应该为营造良好的法治环境尽一份新,出一份力,让全体公民都生活在公平、正义、和谐的的社会大环境中,久而久之必将助推高校法治教育取得更好的效果。因此可以说,法治教育需要社会大环境的支持,需要人人从我做起,需要人人负起责任。
[1]杨扬,王为民.当代大学生法律信仰研究[J].法制与社会,2011,(5).
[2]夏源.新媒体政府规制研究[D].杭州:浙江大学,2012.
[3](古希腊)亚里士多德.政治学[M].吴寿彭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65:199.
[4]吴英姿,李华.法学教育实践基地建设探索[J].法学教育研究.2013,(3):28.
[5]朱子桐.对加强大学生法制教育的几点思考[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2,(17):86-87.
[6]张文显.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伟大纲领———对十八届四中全会精神的认知与解读[J].法制与社会发展,2015,(1):5-19.
[7]王甲成,张淼.大学生公民意识教育: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新使命[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