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逃课核心原因及对策分析

2018-04-03 01:44:18陈耀龙蔡卡宁
宿州教育学院学报 2018年3期
关键词:隐性思政因素

陈耀龙 蔡卡宁

(肇庆学院美术学院 广东·肇庆 526000)

思想政治理论课(以下简称“思政课”)作为传播马克思主义的重要课程,对构建大学生的核心价值观至关重要,现主要研究思政课的学生两种逃课行为,分析学生的听课情况。逃课有两种形式:显性逃课与隐性逃课。显性逃课,就是常见的逃课,指学生不正式请假,无视学校纪律的旷课行为。隐性逃课,主要指上课时学生从事与课堂教学无关的行为。[1]大学生隐性逃课现象显著,与显性逃课一样,可将隐性逃课概括分为两种类型:理性隐性逃课和惰性隐性逃课。[2]理性隐性逃课即学习型(阅读专业或课外有益的书籍、做作业等);惰性隐性逃课包括无聊型(睡觉、发呆、看八卦新闻等)和娱乐型(玩游戏、聊天等)。(备注:下文若没注明是什么类型的“逃课”,则“逃课”一词代表“显性逃课”,与调查问卷一致)。

一、调查基本情况

本次调查对象是广东某高校 (二本)在校大学生,调查内容包括学生基本情况、显性逃课与隐性逃课的课程性质、课堂行为、原因分析、建议以及可接受的思想政治教育渠道等。大一至大四共有918名的同学完成了调查,有效答卷917份,有效答卷比例为99.89%,其中男生263人,占28.68%,女生654人,占71.32%。

二、大学思政课逃课调查结果与分析

(一)大学生逃课严重,思政课在各类课程中逃课排名第三

调查发现,回答“如果您逃过课,您逃课较多是?(多选题)”时,有62.27%同学选择“视情况而定”,选择选修课的占29.12%,排第三的是思想政治教育等必修课,占8.83%。与10年前喻刚勇对华中科技大学的调查结果非常相近。[3]另外,在单选题中,有67.39%的同学从来没有逃过思想政治理论课,22.36%因特殊情况逃过思政课,合计89.75%,这表明他们绝大部分同学愿意上思政课,有时候因特殊原因不得不逃课。但是,有1.09%的同学承认基本没上过思政课。

(二)思政课男生比女生逃课严重很多,年级越高逃课越严重

数据显示,男女生以及各年级的逃课情况有显著差异,从来不逃课的女生比男生多出14%,其他的逃课情况女生也比男生要低不少;而年级越大,逃课情况越来越严重,大一从不逃课的同学为90.59%,而大四已经下降到42.11%。

(三)理性逃课是惰性逃课的两倍,但大部分同学不反对逃课

将“逃课的时候做什么”进行归类,若将上自习、参加团学活动、兼职以及学习其他视为对个体有积极影响的因素,把它归到理性逃课类别,则理性逃课占80.58%,接近惰性逃课42.85%的两倍,可以理解为,在某些情况下,大部分将自学其他知识、学生工作以及兼职视为比上思政课对自己更有利的行动。超过一半的同学并不反对逃课,甚至有12.56%的同学认为有些课不得不逃,4.69%的同学认为不逃课不算大学生。

(四)隐性逃课非常严重,惰性隐性逃课尤其突出

调查显示,大学生在上思政课时认为听课的同学仅有16.47%,将“听课偶尔开小差”和“有时听课有时做其他事情”合并在一起,占75.14%,即大部分大学生在听思政课过程中难以全程集中精神听讲,容易受其他诱惑从而转移注意力。吸引他们注意力的事情很多,其中,看本专业书籍占44.82%,用手机和朋友聊天占41.22%,对该多项选择题分类汇总后显示,理性隐性逃课 (看专业或其他书籍等)只占75.24%,惰性隐性逃课(包括:消遣、聊天、玩游戏、看新闻、网购)占163.90%,课堂上大学生的惰性行为比理性行为高出一倍有余。而且,仅有一小部分大学生对隐性逃课感觉到很自责,仅占17.88%。

三、影响思政课逃课(包括显性和隐性逃课)的决定性因素

站在学生的角度,学生有多种因素导致他逃课或者隐性逃课,笔者利用并改进喻刚勇的分类方法,将影响逃课(包括显性逃课和隐性逃课)的因素归为以下六类:学校课程设置、教师教学、学生个人因素、学校管理或学生个人因素、教师与学生相互影响因素以及环境影响因素。根据调查结果显示,最重要的影响因素是教师教学因素,占74.26%。其次是学生个人因素,占63.68%,学校课程设置因素占46.24%排第三,环境影响因素占18.65%,影响最弱。

从另外几个问题的统计分析,也可以看出最重要的影响因素是教师教学因素,当问到“您认为怎样才可以使大家减少逃课?”时,72.85%的学生选择“改变教学方式”,选择“大力提高老师教学水平”的占53.76%,排第二,这两项都直指教师教学水平。可见,教师教学水平极大的影响了大学生的上课积极性及听课专注程度。这与多个历年来的调查结果相似,如2004年田正学等人的调查,若喻刚勇将相关因素归类进行修改,其调查结果与本次调查也非常相近。

四、新形势下降低逃课率的核心方法

(一)革新教育理念,将传统的灌输式教育理念转变为服务式教育

我们习惯于把教育者看成主体,把学生看成教育客体。忽视主客间的平等交流与对话是当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机制运行的一大弊端,通过灌输方式过于强调教育者的主动性,这种灌输具有权威的强制性,学生的能动性只局限于认同性反馈和应激性反应等简单、低级能动性。学生对“权威理论”的讲解几乎没有质疑和反驳的机会,于是逆反心理和对抗情绪在思政教育中常常出现,这反过来给教育者带来了教育困惑。老师感到学生不尊重自己的用心,学生感到教师不理解自己的真实需求。

调查显示,最受学生欢迎的思政教育方式不是上相关的思政课程(单选题,只占11.56%),选择“用新媒体(微信、微博或其他网站或APP)传播”或“在学生活动中学习”的同学比选择上课要多出超过或接近一倍的同学,选择玩“玩相关游戏”的同学占比也跟选择上课的同学非常接近。假如,思政课不是必修课而是选修课,那本调查表明思政课并不是大部分学生学习思想政治内容的首选方式。

这更进一步表明,教育者必须用参与市场竞争的心态强化服务意识,还原学生是教育消费者的真正角色,充分尊重学生的真实需求。作为充实大学生价值观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传播给学生的思想政治理论必须经得起教育主客双方的批判性思考,我们教育学生的环境和方式也要在原有的基础上不断探寻进而迎合他们。例如,90年和2000后的学生更喜欢展现自我,更喜欢别人关注到他,所以小班授课比大班授课更有效。

(二)加强思想政治教师的培训,推行集体备课与个性备课相结合

正如调查显示,大部分学生最希望的是可以改变教学方式以及提高老师教学水平。作为思政课的教师,即使对本专业知识非常熟悉,也勤于学习,也不免会因为时间与空间的局限性导致自身所掌握的专业知识和授课方法难以真正与时俱进。有研究表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艺术运用中的问题包括:教学内容更新缓慢,教学方法和手段落后,教学语言平淡枯燥,考核方式不科学。存在这些问题的原因包括:教师思想素质和能力素质有待提高,教师教学任务繁重、工作量大等。解决这些问题需要学校与教师共同努力,除了别过分“重研轻教”,更有效的办法是让加强教师培训,让教师回归到学生的位置,学习最新的教学方法、前沿的专业理论以及与专业相关的其他知识。

(三)改革传统课堂教学模式,做到三个“与时俱进”,增强实用性和趣味性

调查显示,大学生最希望思政课的老师改善的三项是“更联系实际”、“更幽默”以及“与学生有更多的互动”,分别占到78.95%、74.48%、50.82%。由此可见,传统的单向的理论灌输式的教学方式不受学生欢迎。对此,思政课教师应该努力做到三个“与时俱进”:

第一、与时俱进,尝试不同类型的教学方法,构建多元互动的教学模式。如主题式小组讨论、辩论型讨论、实践教学法、翻转课堂教学法、美国巴纳德学院教授马克C.卡恩斯开创的“回应历史教学法”等。

第二、与时俱进,让授课语言表达现代化。思政课教师应该向习总书记学习,紧跟时代步伐,将较为枯燥的理论知识用大众化、民族化、形象化以及趣味化的语言表达。实现“从学术语言向大众语言转变,从静时态的传统语言向历时态的流行语言转变。”

第三、与时俱进,尝试将互联网 等新工具引入教学环节。目前,几乎每一位大学生都有自己的手机和电脑,即使是上课期间,不少同学都是“机不离手”,如何利用同学这个习惯,利用互联网等新工具配合教学使用,成为教学管理的一大课题。例如教育局正在大力推行的易班建设,其中就包括易班教学平台的建设;清华大学、人民大学等多所院校的思政课已经开始探索、开发并使用慕课教学。思政课的教师可以用不同的新技术的独有特点吸引学生或辅助教学,但切勿被新工具异化了。

除了以上三点,还有很多方面需要加强或改进,正如习总书记所说,“要用好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思想政治理论课要坚持在改进中加强,提升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和针对性,满足学生成长发展需求和期待。”

[1]周琦.目标与手段的背离——大学生隐性逃课的社会学分析[J].当代青年研究,2013(3):16-17.

[2]张娟,董方虹.国内大学生隐性逃课研究综述[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16(32):21-23.

[3]喻刚勇.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逃课问题及对策研究[D].武汉:华中科技大学,2008.

猜你喜欢
隐性思政因素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当代陕西(2022年4期)2022-04-19 12:08:52
关于国企党建与思政宣传有效结合的探讨
活力(2021年6期)2021-08-05 07:24:10
隐性就业歧视的司法认定
反歧视评论(2019年0期)2019-12-09 08:52:40
解石三大因素
中国宝玉石(2019年5期)2019-11-16 09:10:20
思政课“需求侧”
当代陕西(2019年15期)2019-09-02 01:51:54
思政课“进化”——西安交大:思政课是门艺术
当代陕西(2019年9期)2019-05-20 09:47:22
短道速滑运动员非智力因素的培养
冰雪运动(2016年4期)2016-04-16 05:54:56
刍议隐性采访
新闻传播(2015年14期)2015-07-18 11:14:05
新闻报道隐性失实的四种表现
新闻传播(2015年8期)2015-07-18 11:08:25
隐性但可预防的危险
世界科学(2014年8期)2014-02-28 14:58: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