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普通话口语教学的创新策略探讨

2018-04-03 01:44:18
宿州教育学院学报 2018年3期
关键词:普通话口语水平

董 军

(滇西科技师范学院文学院 云南·临沧 677000)

1994年,我国推行普通话水平等级测试制度,普通话的重视度得以在全国范围内提升,各高校开始加设普通话口语教学课程,对于提升大学生的普通话口语水平具有一定的作用。但是,在高校的普通话口语教学课程中,也存在一些不足和问题,阻碍了课程高效教学目标的实现,不利于大学生普通话口语水平的有效提升,需要进行普通话口语教学改革和创新。

一、普通话口语教学的必要性

(一)学习普通话是提升大学生普通话口语水平的必然要求

目前,大学生的整体普通话口语水平还有待提升,很多学生因为来自不同的地区和民族,在进行普通话口语交际中,会自带很多的方言成分,普通话的口语表达缺乏规范,有时候在口语表达中还存在一些语病和方言词,导致理解的偏差。在高校开展大学生普通话口语教学,能够有效规范大学生的汉语言口语表达,纠正大学生的不正确口语发音,提升大学生普通话口语交际水平。

(二)学习普通话能够提升大学生汉语言掌握和运用能力

在大学开展普通话口语教学,实际上就是通过语言的一种规范化、标准化的教学,促进学生更好的把握和理解语言,以便在今后的口语交际中更准确、更有效的应用语言,规避社会交往过程中的无效沟通,促进学生对于语言运用规律的把握,提升学生的综合表达能力

二、高校普通话口语教学现状分析及存在问题

普通话口语教学,实际上是对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进行专项训练,提升学生的普通话口语交际能力。虽然我国在推出普通话水平测试后,高校开始重视普通话口语教学,也增设了普通话口语教学课程,但是,数据显示,2010年在我国全面推行计算机辅助PSC后,我国大学生的普通话口语测试成绩反而下降了,这就意味着我国普通话口语教学需要进一步调整教学方案,创新教学途径,根据新时期的大学生特点,有效设计教学,促进普通话口语训练课程的成效提升。

(一)缺乏教学针对性

目前高校开设的普通话口语教学课程主要是集中在大一年级,这门课程的开设中,并没有较强的教学针对性,主要是通过普通话口语训练来提升学生的口语表达的标准性和规范性,但是这种教学没有较好的针对性,也没有突出普通话教学的重点,加上学生的普通话口语水平存在很大的差距,这样过于统一化、同步化的课程教学下,学生的普通话口语水平难以得到显著的提升。

(二)缺乏良好的语言文化氛围

随着教育网络化以及其移动终端设备的应用不断扩大,网络生活成为大学生日常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网络文化也带来了很多不良的文化影响,网络中的流行语对标准的普通话口语提出了巨大的挑战,很多学生追求潮流,讲究跟风,在口语表达中深受网络语言文化影响,导致普通话口语水平得不到提升,甚至还有退化的现象。这种不良的网络文化影响要求高校必须重视语言文化环境的创造,而很显然,目前大多数高校并没有做到这一点。

(三)缺乏专业的普通话口语教师

目前,高校高水平的普通话口语教师比较匮乏,课程专业水平较高的普通话教师很少,其他课程中,很多教师还带有比较浓厚的乡音,不利于学生普通话口语水平的提升。没有良好的教师引导,学生的普通话口语训练实践难以取得成效。

三.高校普通话口语教学水平提升的有效对策

(一)找出普通话口语表达错误的集中点和重难点

普通话口语教师应该在日常教学中重点分析导致学生口语水平下降的主要原因,找出学生在口语表达过程中存在的干扰因素,再进行有针对性的口语教学,针对干扰因素进行语音辨证和引导,帮助学生纠正方音和方言词汇,带领学生学习普通话水平测试大纲中的基础语音(单音节字、多音节词、儿化、轻声),结合独立教学对特别学生进行一对一语音辅导。指出在咬字、吐词中的不足之处,并讲授普通话测试技巧、辨证易读错的字词、练习普通话的标准发音作有针对性的讲解。通过这样的普通话口语课程教学,真正做到解难点,针对教学,能够有效帮助大学生在标准化的普通话表达中提升普通话口语表达水平。

(二)营造良好的语言环境,抵制网络不良语言文化影响

当前,互联网快速发展,应用普及不断拓展,网络语言成为新时期影响人们交际语言的主要因素之一,很多网络语言大胆创新,具有新意,体现了很强的时代感,具有很强的现代审美趣味。一方面,网络语言的确带来了丰富多彩的表达形式,使得语言更具创造力,另一方面,网络平台对于规范用语的监管力度不足,很多语言规范被忽视,导致很多不规范甚至是措施的网络语言依然成为人们所追捧和热议的词汇,很多不文明、不规范的网络用语体现的是一种粗俗,这种语言在一定程度上对于汉语言文化提出了挑战,对于社会产生了较大的不利影响,很多网络用语已经严重影响了人们的普通话口语表达水平,阻碍了普通话水平的提升,成为诱导大学生效仿和学习的不良语言因素,这些不良语言因素让大学生的普通话口语学习成为空谈,对于普通话口语教学十分不利。面对当前网络环境中众多的不良语言文化影响,高校要给予高度关注,明确当前网络语言文化的主要形势,在校园内开展有效的语言文化宣传教育活动。坚决抵制不良的网络用语、错别字在汉语言中的应用,肃清网络环境,还学生们一个干净、规范的语言文化环境,在全校范围内积极开展普通话口语交际周,普通话口语之星等校园文化活动,通过多样化的普通话口语活动开展,为大学生创造一种积极健康的普通话口语文化氛围,让学生在有利的语言文化环境中,实现普通话口语表达水平的提升。

(三)提升教师普通话水平,营造良好语言条件

为了进一步做好高校语言文字方面的示范作用,提升高校普通话口语教学水平,提高教师的普通话水平是必然要求,高校要重视各科教师的普通话水平,要求相关课程教师的普通话水平等级得到二级甲等以上水平,不定期对于对全院教师进行普通话培训。培训一般采用集中培训授课、“一帮一带”、校内测试三种形式。通过专业的普通话口语教师针对重点内容对老师进行指导培训,有效提升高校普通话口语教师的普通话表达水平,提升他们普通话的标准性和规范性。培训后,老师们还可以利用普通话测试题进行练习,并利用普通话模拟测试,检验学习成果。

培训要从普通话基础的声韵调入手,详细讲解普通话中平翘舌、儿化音、轻声等需要特别注意的要点。通过放音辨证、吐字归音练习等方式帮助教师纠正发音中存在的问题,及时发现一些教师的错误发音,规范教师的普通话发音,有效提升高校教师普通话口语表达水平,而且强化自觉运用普通话的意识,为大学生的普通话口语教学创造良好的外部条件,让学生有一个很好的普通价口语交际语言环境,防止错误的普通话口语发音和表达造成的学生普通话口语交际的偏差。

为了进一步规范教师教学用语,提升教师的普通话水平,省、市相关教育部门及学校内部应该不定期对教师的口语水平进行监督测查,以此督促教师保持普通话口语表达的规范性。

结论

当前,高校普通话口语教学中还存在一些问题,对大提升学生普通话水平造成了一定阻碍。新时期,要创新普通话口语教学形式,结合教学重点把握形式,积极应对网络时代普通话口语教学的新变化,从而在课程教学中不断创新形式和方法,实现学生普通话水平的显著提升。

[1]李泉,柳茜.留学生第二课堂:地方普通话和当地方言学习——基于常态汉语环境的对外汉语教学总体设计[J].语言教学与研究,2017(03):40-50.

[2]黄翠鸾.普通话口语技能提升的策略与方法研究——以高职旅游管理专业学生为研究对象[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上旬刊),2014(03):289-291.

[3]朱丽红.汉语母语教育用音节汉字词汇表考察——兼谈普通话教学对独字音节的应用[J].语言文字应用,2013(01):109-114.

[4]罗洁清.测试·教学·能力——谈测试促动下提高学生普通话口语能力的教学新模式 [J].柳州师专学报,2010,25(02):93-95.

[5]方友根.高校普通话教学与测试方式改革研究——基于安徽省普通话水平测试计算机辅助评测技术试点应用之后[J].皖西学院学报,2009,25(01):140-143.

猜你喜欢
普通话口语水平
张水平作品
加强上下联动 提升人大履职水平
人大建设(2019年12期)2019-05-21 02:55:32
酒中的口语诗
文苑(2018年22期)2018-11-19 02:54:18
我教爸爸说普通话
提高口语Level 让你语出惊人
学生天地(2017年10期)2017-05-17 05:50:44
口语对对碰
如果古人也说普通话
学生天地(2016年19期)2016-04-16 05:15:26
17
BUM-A-RIDE GUIDE 自助游必备搭车口语
汉语世界(2012年6期)2012-03-25 13:02:00
做到三到位 提升新水平
中国火炬(2010年8期)2010-07-25 11:34: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