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拟现实技术在高校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2018-04-03 01:44:18
宿州教育学院学报 2018年3期
关键词:虚拟现实实验教学图书馆

张 帅

(滁州学院 安徽·滁州 239000)

先进信息化技术在高校教学工作开展方面的普及,使高校基础教学质量得以切实保障,尤其是虚拟现实技术在专业化教学方面的科学化运用,进一步改善现有教学环境,为高校基础性建设完善及多元化教学体系应用提供了有效的技术支持,从根本上解决教学实践困难及实验教学真实性不高问题,使现阶段的高校教学工作开展更符合现代社会发展及学生综合知识学习的基本需求。

一、虚拟现实技术概念及特点

虚拟现实技术又称VR技术,是现阶段模拟仿真图像成像技术之一。该项技术具有渲染性强及交互效果较好的基本特点。能够根据不同的模拟环境,进行虚拟空间创设,利用虚拟空间还原真实视觉感受,从而实现VR技术立体化应用。现代VR技术应用已具备模拟、仿真及触觉感受等相关功能化特点,相关的技术内容也较为成熟,在军事、教育及医疗等有关领域应用广泛。该项技术利用与实现环境的实时交互,实现触觉互动,从而提高虚拟环境设置真实性,同时具备信息互通及数据模拟的基本功能,可在实际教学方面,将相关的教学信息进行录入并创设实际的虚拟教学情境,以此为现代信息化教学工作的开展提供科技技术支持。

二、虚拟现实技术在高校教学中的应用途径

虚拟现实技术在高校中的应用方向相对较多,目前的主要应用内容为基础性课堂教学、多元化实践教学及资料图书馆教学等相关方面,对激发学生实际学习兴趣,改善教学环境,提升学生知识积极主动等均有良好帮助,是现代高校教学工作开展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高校基础教学应用

虚拟现实技术的高校基础性教学应用主要指理论知识教学及实验知识教学方面。理论知识教学对于虚拟现实技术的应用多体现在建筑结构建模模拟、医疗远程模拟控制等多个专业。高校学生虽然较为沉稳,但猎奇心理仍然较强,虚拟现实技术的应用有效改善传统枯燥无味的教学环境,为学生提供便利的交流空间,并巩固知识内容,帮助学生建立完善的知识体系构架,从现实环境模拟方面,让学生对有关理论知识内容有较为深入的了解,从而为教师更好的进行教学引导提供辅助教学支持。在实验教学方面,部分实验内容存在一定的技术难度及相关安全风险,而虚拟现实技术应用则可有效解决以上问题,确保各个实验环节与理论知识学习内容保持一致,创设合理化虚拟实验环境,做到实验问题的尽早发现及尽早解决,帮助学生克服实验知识学习困难,以此通过虚拟现实技术应用为学生创造有利的专业知识学习环境。

1.课堂教学

传统课堂教学内容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即便选用多媒体教学设备开展教学工作,相关的基础性教学资料也主要以二维图像为主,学生对于电子设备接触相对较早,二维图像资料内容在实际教学方面的运用难以有效的激发学生学习热情,从而导致相关教学工作的开展失去其本质意义。虚拟现实应用成像内容更为丰富,细节化处理更为到位,且技术应用较为新颖,能够在现有课堂教学方面调动学生知识学习积极性,使学生能够主动的参与到课堂知识学习实践。例如在对建筑结构的模型构造方面,虚拟现实技术可根据教学需要,对所创设的虚拟建筑模型在计算机中进行改变,并呈立体化及三维化转变,使学生身临其境,对于每一个建筑细节均可了然于胸,从而帮助学生加深相关的知识印象,提高学生知识记忆力,改变学生对传统专业知识课堂学习的认知。实现虚拟实现技术的课堂教学应用

2.实验教学

实验教学其目的在于更好的对学生所学的理论知识内容进行验证,传统的实验教学由于学生对于理论知识掌握不扎实,导致其出现实验操作无从下手的情况,同时对于后续阶段教师所讲解的教学内容也易出现学不懂及学不通的情况,严重影响实验教学质量。虚拟现实技术应用虽然主要以三维空间结构进行实践模式,但同时亦可提供有效的实验信息数据资料,帮助学生明确实验操作内容,并指明实验操作方向,使学生在实际实验方面对理论知识内容进一步巩固,帮助基础学习能力较差的学生度过知识学习困惑期,确保学生所学的各项知识内容均可运用于实验知识学习方面。教师在虚拟现实应用方面,可有效的提高教学效率,无需逐一的进行实验引导,通过虚拟现实技术即可实现一体化教学,从学生基础学习能力、实验操作问题等相关方面,能够有针对性的制定教学引导方案,进而使学生在虚拟实现技术应用环境下实验学习能力得以提升。

(二)虚拟现实的高校数字图书馆建设应用

图书馆是高校综合建设教育设施,为确保图书馆建设符合现代化知识教学的基本需求,对于基础设施建设先进性要求较高,现代化信息技术的引入虽然一定程度上改善学生缺乏读书兴趣的问题,但仍难以充分的突出图书馆在高校综合性教学方面的主体作用。虚拟现实技术应用则可进一步提高学生图书馆知识学习意识,从技术层面及思想层面帮助学生对图书馆资料知识阅读及学习有更为全面的认知,通过虚拟现实技术应用实现图书内容的真实化及立体化呈现,在为学生提供参考资料的同时,也有效调动学生图书知识阅读主动性。

三、虚拟现实技术在信息化高校教学方面的应用

(一)教案内容模拟

教案内容的模拟主要是针对不同的教学方向,为教师提供相关的教学意见参考,并将有关的教学内容及教学项目在虚拟实现技术应用条件下进行模拟实验。通过实验结果分析教案内容选择的可行性,以此为教师教案内容的优化提供分析建议。虚拟现实技术应用并非是单一的模块化教学,而是将重点教学内容及教学情境的创设相融合,从教学环境拟真实验方面对教学目标等进行调整,实现教案内容选择的科学化应用,帮助教学在实践教学方面更好的发挥自身教学优势,以此提高综合教学质量及教学有效性。

(二)模拟图书馆

模拟图书馆创设要根据学生基本图书阅读诉求及教师教学要求进行科学规划,不同的基础性教学项目应用相关特点均有差异,所以在模拟图书馆创设方面,要运用虚拟现实技术优势对不同的图书馆内容进行优化,同时选择适宜的图书内容进行虚拟情境创设,并为学生提供相关专业内容的检索功能,帮助学生在虚拟现实技术环境下,提供其所需求的图书内容,从基础设施方面对虚拟实现技术应用进行完善,提高虚拟现实技术应用有效性,确保师生与模拟图书馆创设的互动效益,进而帮助学生与教师间建立良好的沟通桥梁,及时的反馈相关的图书阅读信息,改善图书馆建设管理环境,使学生在图书阅读方面得心应手,以此发挥出虚拟现实技术在模拟图书馆建立方面所发挥的积极作用。

(三)虚拟实践培训

虚拟实践培训从字面意义上将是对理论知识教学的实践应用,而实际上理论知识实践仅是虚拟实践培训的一部分,相关内容包括灾害演练、实训教学及岗位模拟等各个方面,使学生对专业知识的了解更为深入,同时确保学生在基础知识学习方面形成良好的实践思维意识,从模拟的虚拟环境中认识到自身专业知识学习的不足,并在教师的实际引导下逐步进行自我完善,提高学生主卦能动性,从根本上解决学生专业知识学习不完善及专业实践能力不足问题,帮助学生按照本专业的基础特点,制定合理化实训方面,模拟学生专业岗位工作环境,为学生未来阶段更好的融入相关专业工作环境及深入学习专业知识奠定坚实基础。传统意义上的实践培训内容相对丰富,但实践培训执行方面却略有不足,需要采用虚拟现实技术加以弥补,从拟真的环境中使学生加入实践训练,避免专业知识学习仅停留在课本知识内容方面,要充分的让学生认识到知识实践的实际重要性,改变学生传统思维观念下的实践培训认知,继而为学生综合性学习能力及实践能力的提升提供现代化教学的虚拟现实技术支持。

结语

综上所述,虚拟现实技术在高 校教学方面的有效运用,对提高校园基础性建设及现代化教育水平影响颇深,是现代化教学的主要发展方向,使教学内容实现立体化及多维度呈现,有效弥补高校基础教学工作方向的诸多不足。在未来阶段的虚拟实现技术教学应用方向,要在实践探索方面对有关的技术应用进行完善与改进,使其符合高校现代化的基本要求,为高校后续阶段相关专业化教学工作的开展奠定良好根基。

[1]李玲,王非.基于网络的虚拟现实技术在高校实验教学中的应用[J].实验科学与技术,2014,12(3).

[2]刘莹.计算机虚拟现实技术在高校体育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无线互联科技,2017(1).

[3]何娜,温瑞虹.虚拟现实技术在高校地理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教育教学论坛,2015,(48).

猜你喜欢
虚拟现实实验教学图书馆
小议初中化学演示实验教学
甘肃教育(2020年4期)2020-09-11 07:42:36
电容器的实验教学
物理之友(2020年12期)2020-07-16 05:39:20
对初中化学实验教学的认识和体会
甘肃教育(2020年8期)2020-06-11 06:10:04
图书馆
小太阳画报(2018年1期)2018-05-14 17:19:25
风口上的虚拟现实
商周刊(2017年24期)2017-02-02 01:42:55
几何体在高中数学实验教学中的应用
虚拟现实技术向科幻小说借灵感
海外星云(2016年7期)2016-12-01 04:18:00
飞跃图书馆
HTC斥资千万美元入股虚拟现实设备商WEVR
IT时代周刊(2015年8期)2015-11-11 05:50:37
去图书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