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刘富武
校园安全问题是指高校校园内部和周边发生的公共危机事件、安全事件以及针对高校成员的暴力伤害刑事案件等。公共危机事件包括教学行政管理和后勤服务管理中出现的影响高校公共关系的危机事件,例如学生、家长与校园管理制度之间产生的矛盾导致的群体性事件,因专业文凭、毕业证书发放等引发的聚集闹事、上访等,因行政管理中教职工福利待遇不公导致的罢工等不安定事件,因后勤服务管理中承包租金或经营期限矛盾产生的冲突事件;安全事件是指学校组织的校内外活动中发生的各类安全事件,包括管理不严导致的意外事故、建筑物质量和设备陈旧导致的事故、体育课或实践操作课出现的事故、食物中毒、校内外交通事故等;暴力伤害刑事案件包括校园和周边环境之间发生的师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非校内人员对学校师生实施的违法犯罪活动以及造成一定伤害的暴力侵害行为等。
1.安全事件的增量化和突出化
有学者曾做过一项历史调查,结果显示我国每年有数以千计的大学生因各种违规、违纪、违法行为受到学校严惩甚至入狱。而另一项匿名调查结果显示,有13%的大学生曾参与过打架斗殴,有48.75%的大学生有吸烟史,且有20.5%的学生在校内吸烟,有饮酒史的学生则占70.5%。上述数据表明我国校园危险行为呈逐年上升的趋势,以违纪犯罪为主要表现的安全事件越来越多。
2.安全事件类型多元化
目前校园安全事件涉及的类型十分复杂,据谢宇等人的调查研究显示,显性恶性暴力事件是校园安全事件中的主要种类,具体表现为敲诈勒索、盗窃、性侵害、凶杀等;对高校大学生在押犯罪名统计发现,侵犯公民人身和民主权利罪占比为28.35%,具体类型排名由低到高依次为性侵害、故意杀人、故意伤害、诈骗、抢劫、盗窃,侵犯财产罪的占比则高达57.48%;而隐性精神诱因暴力事件则为校园安全事件的另一种类,具体表现为酗酒、出走、自杀等。
3.事件动机的不确定性和偶发性
人在短期内爆发出的强烈情感在心理学中称为“激情状态”,在这一异常状态下,人的大脑皮质会发生意识狭窄现象,判断力和自控力均减弱,正常认知范围缩小,容易在情绪亢奋和一时好奇冲动的状态下失去自制力,做出追悔莫及的事情来,这种安全事件往往没有事先计划和预谋,盲目性和偶发性较强。
4.作案途径的群体性
目前高校大学的人际交往纽带多以同属籍贯、院系班级、兴趣爱好和价值观为主,因此形成了许多有形或无形的团体组织,团体内的成员经常拉帮结派,但受到不同地域、传统观念、生活习惯、民族风俗的差异,各个团体之间会发生矛盾和冲突,从而导致群体性伤害事件。
1.学生个体认知和身心素质影响
首先,在社会转型变革、多元异质文化嬗变耦合的环境下,政治意识淡薄的倾向在高校大学生群体中十分常见,很多学生受不良社会环境影响,思想政治品质出现了滑坡,政治鉴别力和敏锐性不强,缺乏对繁复的社会现象和社会思潮的正确认识;其次,大学生缺乏道德自律性,在日常生活中对道德的要求低于利益要求,变得可有可无,甚至有些大学生将违背传统道德的行为当作炫耀的资本;最后,心理素质弱化。华东师范大学曾做过一次在校大学生心理素质水平抽样调查,结果显示有各种程度心理障碍的学生占比就超过了26%,不少学生人际关系差、耐冲击力差、抗压能力差、情绪经常不稳定。面对激烈的学业竞争和复杂的人际关系,很多大学生产生了自卑、焦灼、茫然、痛苦、孤独的多元心理,随着时间的持续和程度的加深会逐渐演变成心理障碍,严重者会做出损害个体或他人人身安全的行为。
2.高校教育管理的纰漏
高校自身改革过程中规模不断扩大、招生人数变多、院系合并、系科调整、办学方式复杂、后勤管理社会化,必然会导致校内流动人员增多、学生层次多变、教学资源分配不足,增加了不安定因素;高校教育培养目标的偏差导致长期以来对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达标水平缺乏制度化标准管理,心理预警和干预机制的滞后导致很多学生缺乏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途径;缺乏硬件和软件投入。在安全工作理念、管理制度、设备更新、排查机制、管理人员素质等方面存在很多纰漏,维护校园安全秩序、排查安全隐患、处理突发事件的能力亟待提高。
3.社会环境的负面影响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一把双刃剑,在促进就业方式和利益分配多元化、唤醒公民独立人格和主体意识的同时,也引发了两极分化严重的社会倾向,很多大学生受贫富差距增大、分配不公等畸形社会现象的影响,出现了拜金主义、极端个人主义、享乐主义等倾斜的价值观和人生观,这也是大学生越轨行为的重要诱因。
安全治理理念是指在专门机关的专业安全管理活动的前提下,动员公众和社会组织多方参与,以实现安全秩序目标的全部过程,是专门机关和公众对安全的合作式治理理念,强调在多元主体互动合作的基础上进行协同供给。一是参与主体的多元性。从校园安全视角来看,师生个人、安全管理部门、社会组织、营利组织和非营利组织均可成为参与者和决策者;二是职责分担。在校园安全治理过程中,专门机关可将更多的职责分担给师生和社会组织,让参与主体共担责任,各居其位;三是参与的平等性。参与主体在事关校园安全和秩序的共同决策中属于平等地位,包括自愿、平等表达、真实意思表述等;四是参与主体的互动性。校园安全治理需安全管理部门正规化管理行为、公众和社会组织自发行为,以及二者之间的正和博弈;五是安全治理决策和行动的公开性。在进行校园安全治理时需对公共决策进行透明公开处理,谋求各参与主体之间决策职能的对称。
有计划有组织地开展在校生心理健康调研,组建心理健康协会和心理咨询机构,有区别、有针对性地进行心理疏导、心理辅导和心理治疗,同时为学生建立心理档案,定期跟踪了解学生的心理状态,有针对性地为存在心理问题的学生提供心理治疗和人文关怀。在课程设置方面需定期开展心理健康教育,让学生学习心理知识,通过动态管理解决心理问题。在实际法制教育工作中,可将正规普法教育和方式多样化的经常性法制教育联合起来,因地制宜、不拘一格地施教,在法制宣传过程中可由社会组织、法律部门、高校教师共同参与,让学生在知识性、娱乐性、趣味性的宣传中懂法、守法、护法,减少校内违纪违法行为。
在网络时代可将大数据技术作为高校安全治理的载体,构建灵敏高效的网络信息平台。以大数据构建安全事件防范体系,以学生为视角,通过感知、收集、挖掘、处理、分析大数据,预防安全事件;依托校内安全管理部门、公安部门、社会救援组织制定全面的应急预案,通过安全分析、防范风险演练等多个途径对安全事件的发生进行预防;融合社会、国家层面的公共安全信息资源增加大数据源的广度和宽度,为校园安全事件的处理提供数据支持;在改善传统监控、电梯、燃气、水电、消防、建筑物等硬件环境的前提下加强校园安全治理智能化建设,在消防预警、监控系统和网络安全预警等方面融入大数据技术,灵敏、高效地监测出安全隐患;由学生、教师、公共安全部门、社会组织组建网络思政工作小组,选取有网络和计算机知识技能的人员利用论坛、微信公众号、微博等网络途径进行网上宣传、引导、监督,切断校内网与其他不良网站的通道,杜绝精神毒品来源,净化网络环境。
首先,政府部门需采取政策关怀帮扶校园周围社区弱势群体,消除他们对社会的排斥心理,减少校外极端分子对校园的暴力伤害事件;其次,公安机关需对校园治安防控地理区域进行延伸,将周边环境纳入安全监测评估范围,及时震慑和打击侵害校园师生的违法犯罪行为;最后,组织交警、巡警、特警加强校园和周边的治安动态巡逻,在治安情况欠佳的区域设立专门的警务室和治安岗亭,严格执行门卫查验制度,谨防不法分子混入校园。
督促高校完善保卫组织、防护装备和保安力量的建设制度,推进校园警察制度,在职权上可采取派驻制形式,校园警察隶属于地方警察,管理体制上直接受学校安全管理部门和公安部门的双重领导,在职能分类上可细分为校园治安保卫工作者、从保安公司聘用的保安人员、具备治安处置权和刑事侦查权的校园警察。校园警察的日常工作任务为制止和控制校园违法犯罪行为、危机案件,并负责对校内外环境安全进行调查评估,负责安全事故的防控和救济工作。
在安全治理理念背景下,需以防控安全事件为逻辑起点和重点,完善高校安全信息平台建设和大数据预警体系检查,做好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思政教育和德育工作,并协同师生、校内安全管理部门、校外公安部门、社会组织共同提高安全问题的应对能力,促进科学决策、协同供给,为师生营造安全和谐的校园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