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永梅
【摘要】目的:对应用优质护理干预模式对住院接受治疗的精神科患者在治疗期间实施护理的临床效果进行研究。方法:将我院收治的88例住院接受治疗的精神科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平均每组44例。采用常规精神科护理模式对对照组患者实施护理;采用优质护理模式对观察组患者实施护理。结果:观察组患者家属对精神科疾病治疗过程中护理服务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不良事件发生例数明显少于对照组;治疗计划实施总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结论:应用优质护理干预模式对住院接受治疗的精神科患者在治疗期间实施护理的临床效果非常明显。
【关键词】优质护理;精神科;安全事件
精神疾病具体指的是在各种因素的共同作用下产生的一种心理功能失调现象,在感知、思维、情感、意志等心理过程和人格方面与正常人群出现严重的偏离,且已经没有能力按社会认为适应的方式进行行动,不能够正常的适应社会。该类人群在接受治疗期间可能出现自杀、走失、伤人等安全事件。本次研究对住院接受治疗的精神科患者实施优质护理干预的效果进行研究。现汇报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2年2月-2014年2月我院收治的88例住院接受治疗的精神科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平均每组44例。对照组中男性患者25例,女性患者19例;患者年龄22-86岁,平均年龄(46.7±1.5)岁;精神类疾病患病时间118年,平均患病时间(2.4±0.7)年;观察组中男性患者24例,女性患者20例;患者年龄21.88岁,平均年龄(46.9±1.4)岁;精神类疾病患病时间1.9年,平均患病时间(2_3±0.6)年。上述三项自然指标两组研究对象组间无显著差异(P>0.05),可以进行比较分析。
1.2 病例入选标准
(1)患者病情经临床诊断后已经确诊为精神类疾病。
(2)患者家属同意参与本次研究。
(3)患者年龄在20-90岁之间。
(4)患者精神类疾病患病时间在10年以内。
(5)排除患者合并患有其他疾病的可能。
1.3 方法
采用常规精神科护理模式对对照组患者实施护理,接受统一模式的生活、心理、健康教育护理;采用优质护理模式对观察组患者实施护理,主要措施包括:
(1)护理人员分层分级管理,分组护理,责任到人。每名责任护士负责为自己所负责的患者提供连续的、全程的护理服务,主要护理服务内容包括基础护理、病情观察、安全管理、心理护理、健康教育等。对护士长、责任组长、责任护士的照片、姓名等情况进行公示。
(2)针对患者自知、自理、自护能力欠缺的特点,对其病情进行正确评估,实行人性化、专业化护理质量标准,实行一条龙的护理服务,包括晨间护理、晚间护理、日常生活护理,帮助患者养成讲卫生的良好生活习惯。
(3)巡回护理:把工作地点由护士站移到患者的病房,贴近患者,以便能够获取更丰富、更直接的病情相关信息,及时发现存在的问题,了解患者实际需求,提供切实帮助。
(4)健康教育:根据患者认知功能受损情况,开展健康教育,通过护理评估收集信息,对患者生理、心理、社会、文化和精神等综合因素进行了解,拟定初步的教育计划,在具体实施的过程中根据患者需求进行相应的改进。
1.4 观察指标
选择两组患者的治疗计划实施总时间、不良事件发生例数、家属对精神科疾病治疗过程中护理服务的满意度等指标进行对比研究。
1.5 满意度评价方法
在治疗计划全部实施完毕后,通过不记名打分问卷调查的形式,对患者家属对精神科疾病治疗期间的护理服务满意度情况进行调查,问卷设置满意、基本满意、不满意三个等级,总分为100分。满意:得分超过80分;基本满意:得分超过60分没有达到80分,不满意:得分没有达到60分。
1.6 数据处理方法
用SPSS18.0统计学软件处理数据,计量资料用均数加减标准差(x±s)形式表示,实施t检验,计数资料实施X2检验,P<0.05,则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不良事件发生例数
对照组患者在住院治疗期间有8例发生自杀、走失、伤人等不良事件,观察组患者在住院治疗期间有1例发生自杀不良事件,该项观察指标数据组间差异显著(P<0.05)。
2.2 家属对精神科疾病治疗过程中护理服务的满意度
对照组患者家属中有12例对护理感到满意,24例基本满意,8例不满意,满意度为81.8%;观察组患者家属中有28例对护理感到满意,15例基本满意,1例不满意,满意度为97.7%。该项观察指标数据组间差异显著(P<0.05)。
2.3 治疗总时间
对照组治疗方案共计实施(25.88±3.51)d,观察组治疗方案共计实施(19.80±2.56)d,该项观察指标数据组间差异显著(P<0.05)。
3 讨论
过去精神科护理服务工作往往只注重对疾病本身进行护理,优质护理服务模式的开展可以更加适应现代化健康模式的实际需要,不再单纯对患者的疾病实施护理,更注重广大精神科疾病患者的心理需要和社会功能恢复,对不同患者实施具有一定差异的护理服务,健康宣教工作和护患沟通有意识加强,使医疗和护理存在的一些不良问题能够被及时发现,从而将护理工作变被动为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