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琳
退耕还林工作的开展不仅关系着林业的发展,更加关系着乡镇经济的繁荣。乡镇更加需要对退耕还林工作的开展予以高度重视,结合乡镇发展情况有步骤地进行退耕还林工作的推进,从而让乡镇发展予以可靠开展。随着生态理念的发展与渗透,乡镇做好退耕还林工作的推进提上日程,乡镇政府的组织实施,基层林业站的调查、上报等等工作开展,都需要落到实处,切实发挥乡镇政府、基层林业站的作用,让退耕还林工作的开展造福乡镇,让荒山荒地得以切实改善,让退耕还林工作真正为百姓造福。
1 优选树苗,植树造林
要想做好乡镇退耕还林工程的工作,首先需要做好树苗的选种,建议从三个方面优选树苗,制定植树造林的具体方案。
1.1 選定合适的造林地
1.1.1 应该把退耕地还林的地方作为造林地的首要选择。
第一,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区:在此地区上,应以超坡耕地和水土流失的地块为主进行退耕还林工程的建设。
第二,水源涵养林建设区:只要是规定的退耕还林规划的地块范围内,必须要提前一年以上停工,这样能够保证树苗中残留的农药等物质有效分解,能够为幼树的正常生长提供良好环境,有利于幼树成长。
1.1.2 荒山荒地造林也是退耕还林工程的一种措施。具体方法是在荒山荒地以及非承包的耕地上造林。政府负责造林计划内造林地的安排和规划,安排的顺序是,集体“两荒”的村屯安排在集体“两荒”中,“两荒”面积不足没有“两荒”的村屯,则都安排在国有耕地中。
1.2 要合理的清理造林地
乡镇的林业站应该指导对造林地的清理,割带工作。一般而言,割带宽五米,保留带宽一米。还有利用价值的物体按规定下山,而没有价值的其他树木则堆放在保留袋内。基层林业站也要发挥作用,做好林苗种植后的剩余物清理工作,清理割带剩余物要进行集中管理,做好剩余物的检查,验收无异之后运输到相应场所进行统一处理。
1.3 整地植苗并举
1.3.1 造林时间:一般在4月11日到5月10日之间,这种地造林的时间可以适当提前,应该按照先阳坡,后阴坡,先岗地,后洼地的顺序。
1.3.2 造林方法:明穴栽植法是退耕还林造林的一般方法,首先应该用铁锹挖穴,穴的深度必须超过苗根的长度,把心土和表土取出来,放在穴的两侧,然后将树苗插在穴的正中,同时疏缓苗根,先排表土后培新土,然后踩实。
2 记录备档,高效管理
2.1 工作人员要恪尽职守,加强管理
一方面需招聘能力强,素质高的专兼职档案人员,保证档案干部队伍的优越性。另一方面应该执行领导责任制,并且保证档案所需要的资金,设施和设备的安全。
2.2 各个工作实施人员需要履行自己的职责
首先应该贯彻执行国家档案工作的总体方针和法规,其次,要对退耕还林工程文件的材料的收集,整理,归档工作进行负责,工程文件的提供和移交工作也需要保证。另外,要负责工程档案的管理制度,完善制定工作标准,信息公开,保密协议,档案销毁等工作。
2.3 加强档案文件材料的管理和完善
2.3.1 做好文件材料的形成,积累,整理与归档工作,并完善岗位责任制,确保档案的完整与准确。
2.3.2 确保归档的文件材料要图样清晰,字迹工整,签字手续完备。对于关键环节的档案,要注明编制人,调查人,验收人,树苗领取人,批准人,以及时间。
2.3.3 对于录音,录像,照片等非纸质材料,应该密闭存放,不同的材料还要进行不同介质的承载和保存,避免资料毁损。在保存的材料之上还要进行详尽的说明,必要的情况下还要做好目录制作。对于照片、图片等资料还要进行相应的说明,标明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等相关内容,便于后续的查看。
3 勤于维护,预防隐患
为了更好地保证退耕还林工作成果,还需要在后续工作中做好相应的林地维护,为树苗的成长提供更好条件。比如,乡镇政府可以对退耕还林的山林实行封禁政策,做好封山育林工作的维护,尤其需要对非经营者和牲畜的进入,对于误闯进入山林的人员要予以明确告知,并要求其立即离开山林,对于拒不执行政策者,还需要对其予以一定惩罚。
日常需要就灌溉时间予以控制和把控,夏季时候(六月份前),可以进行4小时喷雾,但是在上午十点半至下午三点时间段内,则需要停止喷水。天气干旱的情况下,土壤则需要进行大量灌溉,一般在早晨或者傍晚进行较为适宜。
施肥对于树苗的成长也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一般来说,对于树林的施肥需要在树苗根系开始生长之后进行,一般为树苗种植后六个月,尿素、复合肥等根肥更为适宜。如果涉及到灌木种植也可以追施叶面肥。
天气干燥气候时候,还需要做好森林火灾的防患,避免森林火灾的发生。不同的树苗其可能涉及的病虫害也并不相同,这就需要乡镇政府结合所移植、种植的树苗进行有效病虫害的防治,以保证树苗成活、成林,营造更好的生态环境,发挥生态效益。各乡镇都需要对林木的维护工作予以高度重视,采用多种维护措施,推动林木工作可靠发展。
乡镇政府要对退耕还林工作的开展予以高度重视,通过行之有效的措施推动退耕还林工作的切实开展。为了更好地保证退耕还林工作的进行,还需要做好政策的倾斜,要坚持补植补造和森林抚育工作的融合,让绿色充满各个领域,让我国退耕还林工作的开展为国家经济的腾飞助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