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应德
西红柿属于喜温性作物,对光合作用的要求较高。为此,在西红柿种植过程中,必须要高度重视栽培技术的运用与田间管理工作的开展。基于此,文章将云南省德宏州盈江县旧城镇西红柿种植作为主要研究内容,重点阐述具体的栽培技术与田间管理措施,希望对同行有所帮助。
1 西红柿的栽培技术阐释
1.1 栽培土地选择与处理
栽培西红柿的过程中,对于地质而言,应尽可能选用平坦地势,而且土层要深厚,保证栽培土地的水源与交通方便。选择土质的时候,需要将沙壤土与壤土当做首选,坚决不应选择湿度较高的栽培地块。另外,地块的自然肥力要理想,田地有机质的含量超过1%,速效磷要超过6ppm,碱解氮含量超过60%,土壤的总含盐量不允许超过0.6%。通常情况下,在栽培西红柿的过程中,对于土壤通气条件提出了较高要求,要想确保沙壤土有机肥的充足性,所选土地就不允许出现迎茬或者是重茬的情况。与此同时,也不允许与茄果类或者是马铃薯等作物重茬栽种,以免诱发病虫害,对西红柿后期种植产生不利影响,提高西红柿早衰几率。
1.2 栽培品种
选择栽培西红柿品种的时候,要尽可能选用抗病能力强且结果相对集中的早熟品种。在实际栽培期间,要求结合当地的气候条件与土壤性质,保证栽培的时候,沟心距离控制在1.4-1.5米之间,而且膜上的行间距应控制在40cm,同时株间距离在30-33cm之间。每亩的保苗数量要控制在3000株,结合实际需求,积极开展移栽工作。
西红柿可以选用膜下条播方法。当西红柿的幼苗已经生长至2-3片真叶情况下,即可根据28-30cm的株距标准破膜并放苗,且每个穴内留下2-3株西红柿苗。另外,膜上点播要求破膜放苗的及时性,且各穴内部要预留2-3株西红柿苗。在西红柿的真叶数量达到4-6片的时候即可定苗,而且每公顷的保苗量要控制在2800-3500株之间。通过对膜下条播方式的运用,使得灌溉过程中有效限制了土壤的板结与杂草丛生。在这种情况下,应在西红柿苗期开展两次中耕作业,首次的耕作深度是16-18cm之间,而第二次的耕作深度是14-16cm之间,尽可能保证不对西红柿苗造成伤害。
2 西红柿的田間管理措施
在西红柿栽培的过程中,结合当地自然条件,积极开展水肥管理工作、严格防治病虫害、及时开展采摘工作,有效增强西红柿田间管理质量与效果。
2.1 水肥管理工作
笔者结合长期西红柿种植经验,根据当地栽培的环境与市场供应、需求状况,在西红柿种植水肥管理工作中制定了与当地栽培情况相适应的水肥管理方案。在栽培西红柿的过程中,若需要施肥可以采取随水施肥的方式,考虑不同生产发育环节西红柿对于养分的需求,严格遵循少量多次基本原则供应水肥,进一步提高水肥利用率。为节省用水,可以选择使用膜下滴灌技术,为保证溶于水的肥料向土壤中充分滴入,就应当在滴水后的一个小时之内滴肥,完成滴肥后一小时即可停水。
在利用该技术栽培的过程中,要及时补水灌溉。但需要注意的是,在滴水灌溉之前,应系统检查滴灌系统,尤其是输水管道与首部安装的情况。同时,在完成播种工作后,必须保证膜下5cm的地层温度满足14℃才能够滴出苗水,要求每亩地块的滴水量控制在15m3,于育苗移栽以后的4-5天再次滴灌缓苗水。随后每间隔7-8天滴灌一次水,且每亩地块的滴水量应控制在12-15m3,但要求采摘西红柿的一周前停止灌水作业。
2.2 严格防治病虫害
防治西红柿病害的时候,要对抗病害能力较强的品种加以引进,通过轮作倒茬栽种的形式,贯彻落实田间管理工作。与此同时,密植要合理且避免田间积水问题的发生。处理西红柿种子的时候,应选择高锰酸钾浸种的方式。如果后期出现西红柿病害,对于药剂防治工作而言,应选择在发病初期阶段亦或是连续阴雨天的条件下尽早喷药。可以使用浓度为64%杀毒矾溶液,也可以选择浓度为50%的百菌清溶液等等。要求每间隔7-10天就喷一次药,同时也需要考虑西红柿的病害程度连续喷施2-3次即可。
防治西红柿虫害方面,应选择春季与秋季,针对农渠两侧展开铲草和除蛹的工作,从根本上减少虫害发生的几率。需选择使用高压汞灯诱蛾的方法,播种西红柿以后的3-5天挂出,对棉铃虫以及地老虎等多种成虫进行诱杀。在此基础上,如果采用药剂防治的方法,则要结合西红柿药剂防治的具体标准,选择使用速杀沙丁乳油喷洒在西红柿叶面,防治菜青虫与蚜虫等虫害。
2.3 采摘工作
采摘西红柿的时候,需要遵循红一批摘一批原则,一旦西红柿的自然成熟程度超过95%,同时其表皮鲜红或者是大红,就可以进行采摘工作。需要注意的是,所采摘的西红柿不允许出现病害果实,如果是直径不超过3cm的果实是不允许采摘的,另外黑斑果或者是裂果等也不得采摘。在实际采摘的时候,也不允许出现翻秧的情况出现。若西红柿的播种时间不长,则需要在霜前的15-20天,选择温度条件是20-25℃的情况,向西红柿喷施乙烯利水剂溶液,加快果实成熟的速度,保证西红柿栽培产量与品质的提高。
综上所述,西红柿栽培过程十分复杂,为不断提高西红柿的产量与品质,就必须要综合考虑栽培的气候条件、土壤条件、水肥条件,积极贯彻并落实病虫害的防治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