冉景丞
梵净山,位于贵州省铜仁市江口县、印江土家族苗族自治县、松桃苗族自治县三县交界处。原名“三山谷”,佛教兴盛后,喻义“梵天净土”,取名梵净山。在明朝初期还被尊为“名岳之宗”,是与山西五台山、浙江普陀山、四川峨眉山、安徽九华山齐名的中国第五大佛教名山。在贵州更是威名赫赫,号称“贵州第一名山”“武陵第一峰”。1978年建立梵净山自然保护区,1986年经国务院批准晋升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同时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人与生物圈”保护区网络成员,2017年被国家确定为中国申报世界自然遗产的唯一提名地。
亿万年的风雨侵蚀,雕琢了老金顶附近的高山石林峰群,諸如“蘑菇石”“老鹰岩”“万卷书”“将军头”等。新金顶孤峰高耸,直刺云天,金刀峡将新金顶从峰顶至山腰劈为两半。援铁链攀上峰顶,时而千里风烟,一览无余,时而云瀑笼罩,佛光环绕,变幻万千,神秘莫测。面对此景,清代有诗云:“转眼风云相会处,凭空移步作神仙。”每逢雨后初晴,在与太阳相对的云雾中常出现五彩佛光,还隐约可见人影晃动。这些自然风景和现象,已经成为梵净山主要的旅游资源,每年有大批游客从四面八方赶来,都想一睹梵净山的秀美,探索深藏在山里的秘密。原本为香客而修的上山小路,早已经踏满游客的脚步。就算那条不停运转的索道,也难以满足游客的旺盛需求,总是早早地就停止售票。
人们都知道梵净山的美,却无暇思考它美的内涵。赞叹它的壮丽,却很少知晓它壮丽的来历。
“蘑菇石”地貌的由来
地球已存在了46亿年,较生物之伊始,已是非常久远,但对于天体宇宙来说,也还算年轻。为了便于计算地球的年龄,人们将地球划为冥古宙、太古宙、元古宙、显生宙4个地质历史时期。虽然冥古宙后期细菌就出现了,但直到显生宙才开始出现众多的生命体。人类祖先的出现,不过是500万年来的事,相比地质历史,就是一瞬间,所以人类是地球上极年轻的生命。我们今天对大自然的认知,主要是借助各种地质遗迹和隐藏在土壤、岩石、海洋中的各种信息,如元素、分子或化石,通过比较、推测、相互验证、分析,得出一个相对成熟可信的理论。
早在14亿年前的元古宙,一次海底火山喷发,形成了一个巨大的岩体。它浸泡在海底接受着古海的洗礼。7亿多年间,在岩体外包裹了厚厚的沉积物,有死亡动植物的残体,而更多的是海洋中的碳酸盐,形成了厚层的白云岩和石灰岩。就像给古岩体穿上了保暖内衣,新旧岩体浑然一体。显生宙的三叠纪末至侏罗纪初期,距今约2亿多年,在印度板块和欧亚板块的剧烈撞击过程中,整个古洋底抬升,被巨厚的碳酸盐岩包裹的火山古岩体就像荷包蛋一样,与巨厚的海底沉积层一起隆升出水面形成陆地。在侏罗纪至中新世期间的又一轮印度板块与欧亚板块撞击中,这块陆地再次隆起形成喀斯特高原。随之而来的侵蚀作用逐渐将外层的碳酸盐岩层剥离,露出镶嵌在内的古岩体,形成穹隆状山体的阶梯结构,从此诞生了武陵山系。青藏高原在全新世的快速隆起促使古岩体周围的喀斯特岩层的侵蚀作用加剧,古岩体最终宛如一座巨大的孤岛从喀斯特丘陵形成的“海洋”中浮出。它,就是如今的梵净山!在此过程中,中国南方和东部广大区域成为降雨充沛的季风气候区,又受到冰期的影响。梵净山顶部在流水、冰川侵蚀、风化作用的影响下,岩层剥落,形成标志性的“蘑菇石”地貌。
“九十九溪”一路欢歌
梵净山的水是梵净山的又一奇迹,从山顶发育了数十条小溪,号称有“九十九溪”,一路欢歌,奔向四方。沟谷深邃,瀑流跌宕。这些溪流汇成黑湾河、马槽河等11条主要河流,呈放射状奔腾而下,沿途多急流险滩、断崖沟谷,跌水瀑布不胜枚举。一些汇入乌江,一些流向沅江,所以梵净山又是乌江和沅江的分水岭。不管是梵净山上流下来的小溪还是发育于梵净山的山泉,水质都呈弱碱性,PH值都在7.35-7.45之间,这与健康状态的人体酸碱度正好吻合,是最适合人类饮用、最利于保持细胞运转和生命活力的水。当然,这种水会加速细胞的新陈代谢,增加人们饥饿感的频率。
我曾经有过一次经历,住在梵净山下,每天到山里去调查野生动物的活动情况。第一天到达时,看到宿营地养的两只大狗,各守着一只大盆,狼吞虎咽。听到人声,那猪圈里的猪,好像打了兴奋剂,狂躁地在圈里转来转去,那食槽已经舔食得干干净净。我还在笑话这些动物怎么这么好吃,没想到我们就餐时大家也是一样地大快朵颐。第二天我们吃完午饭去山上考察,才三四个小时,就已经开始饥肠辘辘。这时当地群众才告诉我,因为这种水呈碱性,被称为“竹根水”,虽然好喝,但容易让人饿。我因此对这种水的功能有了更深的体会。
成功庇护第三纪古植物
梵净山地区受东南亚太平洋季风控制,属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区,夏季受东南海洋季风影响十分显著,冬季受寒潮影响一般较小,年平均气温13.1℃-14.7℃。总的特点是:气候温和,光能充足,雨量充沛,无严寒酷暑。但在冬季,高大的山体接受着来自四面的寒气,在1700米左右形成的雾凇与山上的冰凌,晶莹剔透,形态各异。这时游人少了,却是山上最美的时节。
梵净山在地形地势上属于中国第二阶梯云贵高原向第三阶梯江南丘陵梯过渡的斜坡地带,也是风景奇秀、闻名于世的武陵山脉主峰所在地。这座喀斯特海洋中的孤岛宛如东方落叶林生物地理省中古老孑遗物种的诺亚方舟,其地理位置和地势使它一方面具有中国南亚热带向北亚热带气候过渡的性质,另一方面也形成了典型的山地垂直气候带,为众多孑遗、特有或濒危物种提供了庇护所和演化空间。经历了第三纪、第四纪期间的地质运动和气候变化,梵净山成功庇护了许多第三纪古植物,并不断接受东西南北各方物种,演变为兼具独特性和多样性的复杂生态系统。
拥有4.2万公顷原始森林的梵净山,植物种类丰富,有国家重点保护植物红豆杉、珙桐等21种,且珙桐分布面积相当大。其复杂的生态系统、较高的生物多样性,是多种植物区系地理成分汇集地,也是世界上罕见的生物资源基因库,还成为我国西部中亚热带山地典型的原生植被保存地,真是得天地之独宠。
梵净山处于中亚热带,属喜马拉雅一日本植物区系核心地带,在区系成分上热带和温带比例相当,具有典型的热带向温带植物区系的过渡性。梵净山冷杉在梵净山形成了珍贵而独特的珍稀濒危植物群落,具有不可替代性。而梵净山的水青冈林又是另一奇迹,它处在全球四大水青冈林扩散演化线路(北美分支、欧洲分支、日本分支、中国南部分支)之一的中国南部分支,其水青冈林集中连片,并在不同海拔地带生长着不同的物种,是研究水青冈演化发育的博物馆。目前,梵净山拥有超过4000种维管束植物和超过2000种动物,是东方落叶林生物地理省中物种最丰富的热点区域之一。黔金丝猴、梵净山冷杉等特有物种的唯一分布,充分展示了梵净山在濒危物种就地保护方面具有不可替代地位。经历漫长岁月雕蚀的山体,尤其是形态奇特的岩峰、奇石,与云雾流水、茂林奇卉、珍禽异兽一同构成了中国西南的一处胜境,它不断激发出人类对自然美和精神信仰的新体验。
从中亚热带到中温带的植被
梵净山最高海拔2570.5米,垂直高差大于2000米,“一山有四季,上下不同天”。按热量带划分,梵净山有明显的垂直分布带,从山脚至山顶分别是中亚热带、北亚热带、南温带、中温带。森林植被也随气候带而应变。从海拔500米左右的山麓地带到海拔1300-1400米地带,以地带性的常绿阔叶林为主,集聚梵净山森林的精华所在,不少林分仍处于原始森林的状态,植株密集,林内阴暗,生活着众多的珍稀生物。从鱼坳以上,海拔1300-1900米为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带;1900-2200米为落叶阔叶林带;海拔2200米以上属寒温带针叶树的针阔混交林和亚高山灌丛草甸带。在梵净山,举目所见都是合围粗的大树,好多树木直径达到了1米以上。其生态和环境,是目前国内森林中保持最为完好的。地球上15种植物区系地理成分中,梵净山就有13种。
山麓处有土家族和苗族居住,长期的人为活动,使原来的低山常绿阔叶林被次生林和针叶林所替代。保存较完好的常绿阔叶林中,低山乔木层树种主要由壳斗科的栲属、青冈栎属、石栎属,山茶科的山茶属、木荷属、柃木属,樟科的润楠属、樟属、川桂属、楠木属、木姜子属、新木姜子属,木兰科的含笑属,杜英科的杜英属、猴欢喜属,金缕梅科的蚊母树属、水丝木属组成,约400种。林间常有杜鹃花科、山礬科、冬青科、山茱萸科、酋草科、蔷薇科的树木伴生。在山坡上和山脊地带常可看见红豆杉、杉木、马尾松、三尖杉等孤傲地伫立着,而在山沟两侧也有大果蜡瓣花、大果山香圆、赤杨叶、南酸枣、野茉莉等靓丽的身影。有些地方由于长期人为种植或辅育,形成纯林、次生林和与阔叶树混交林,还有一些是强烈干预后更新的落叶阔叶林,如枫杨、赤杨叶、枫香、响叶杨等小块状次生林。
梵净山中部,中山针叶阔叶混交林占有重要比重,大明松、长苞铁杉是这种混交林的常客,它们总是相伴而居,又各自为营。大明松主要生长在较大片的坡地和岩石露头较少的山脊、山头,长苞铁杉则成片扎在立地条件差、岩石露头较多的悬崖陡壁。
中山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才是梵净山腰部的主要林型,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也是树种最为丰富的林型,包括水青冈林、贵州青冈林、檫木林、包石栎林等。珍稀孑遗植物水青树、钟萼木、白辛树、珙桐、天师栗等也随处可见,某些地方还有成片的珙桐林、野核桃林、金钱槭林、扇叶槭林、水青树林。当然,在一些人为活动强烈的火烧迹地上,也生有水马桑灌丛等次生群落。中山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生物多样性最丰富,被誉为“世界独生子”的最为珍贵的灵长类——黔金丝猴就主要活动于这种林型中,其数量比大熊猫还要稀少。珙桐则是恐龙时代遗留下来的古老植物,曾广泛分布于北温带,后由于地质与气候变迁,珙桐在地球上几乎消失殆尽,但在梵净山地区,至今仍有10余片大面积的珙桐分布。每当春末夏初,奇特而美丽的珙桐花纷纷开放,仿佛群群白鹤翩飞于林间,像是落入凡间的精灵。这种中国特有的古老植物被外国人命名为“中国鸽子花”,誉之为“北温带最美丽的花朵”。
在梵净山,最为特殊的植被景观要数山顶苔藓矮林。由于海拔高,山顶气温低、湿度大、云雾多、日照少、山风强烈、多霜雪、凝冻时间长,这里的林木矮小,分枝低,主干不明显,枝干多弯曲,树冠平伏紧密,生长缓慢。能在这种环境生长的植物种类很少,主要是一些杜鹃、槭树、花楸、山矾、黔稠、黄杨等。一些上百年的亮叶水青冈胸径只有40厘米。苔藓矮林在地面上形成厚厚的苔藓层,就像一层绿绿的地毯。而有些苔藓长达数十厘米,附生在树干或枝条上,在寒风中飘逸,使这里的森林平添了几分神秘。
梵净山上还有一种重要的植被就是竹林,在山下有毛竹林、毛金竹林,或纯林或杂生在山坡上,像一排排站岗的士兵。在山的中部主要有狭叶方竹、箭竹、巴山木竹、龙头竹、箬竹等杂生在各种阔叶林内,正是这些方竹为苏门羚、林麝、毛冠鹿、黄麂、黑熊、野猪、猴类等食草动物提供了食源,为红腹角雉、红腹锦鸡等动物提供了理想的隐蔽场所。而到了山顶,就只有一些巴山木竹和箬竹的身影了。
仡佬族、土家族和苗族的庇护
梵净山,梵天净土,仅从名字就能感受到它厚重的文化气息。从“九皇洞”“太子石”“护国寺”“承恩寺”等这些地名中,还能感受到它与皇家的渊源。最早有记载的居民是“濮”人,那时还没有佛教产生,梵净山与佛顶山就已经是濮人的圣山。到了秦汉时期,山的西北面是夜郎国人的领地,而山的东南面是苗族先民的领地。井水不犯河水,隔山相安而居,梵净山又成了民族居住的分水岭。经历了2000多年的历史更替,直到今天,在山的两边可以明显地感觉出不同的乡土口音。后来夜郎王战败在石阡的河坝场,结束了夜郎不归的历史。当初的夜郎人分化为后期的仡佬族和土家族,仍旧生活在石阡、印江、思南、德江、务川、道真沿河一带,而苗族还是今天的苗族,只不过有了长角苗、清江苗、花苗、白苗的划分。但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点,都视梵净山为神山。
梵净山如今的良好生态,得益于人们对自然的尊重和敬畏。也许是长期与自然相处形成了特殊的自然伦理关系,当地人在思想深处就对自然有一种崇敬和感恩,如广泛流传于仡佬族和土家族的敬树神、敬鸟兽等已然以民族节日的形式固定下来。在梵净山居住的村民,至今还保留着春节“喂树”(又被称为“祭树”或“拜树”)的习惯,各家备好米酒、猪肉、鲜鱼、糯米饭等供品,带着红纸鞭炮,以亲友关系相约上山拜树。老百姓总是选择村寨附近高大茂盛的古树祭拜,预示顽强的生命力。不管是仡佬族的敬雀节还是苗族的敬桥节,内容和形式都是以敬树敬鸟为载体。有了这些禁忌,才使得今天的梵净山逃过一次次的劫难,使那些古老的物种得以保存,使尊重自然、保护生态的理念根植在当地人的心间。当地人不仅在精神世界树立起尊重自然的意识,在法礼上也将保护自然写入纲纪,在清《梵净山禁树碑记》中就明确“草木者山川之精华,山川者一郡之气脉”,提出对梵净山森林“永以为禁”,禁止“积薪烧炭”。所以从古时起,梵净山的很多区域就禁止人们涉足,一直保持着它的神秘,也使得许多物种得以完好保存。从这些方面,足以看出古人的智慧。
行走在梵净山,突然有一种冲动,想写一首诗的感觉。拙劣的文学功底怎么也写不出梵净山的美丽,不如模仿词的笔调,来一首《沁园春·梵净山》:
突兀秀峰,云征雾绕,气象万千。迎八方宾朋,男女老少。客栈饭店,山道索道。小桥流水,炊烟袅袅。无处不在传欢笑。当有闲,赏鸟语花香,不期疲劳。感十四亿年,沧海桑田。动植生灵,相继出现。红橙黄绿,森林草地,经历几多浪淘尽。在人间,看梵天净土,谁伴相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