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银芬 雷中怀 邓燕
建立和完善常态化长效化工作机制,让广大教师热心从教、安心从教、舒心从教、静心从教,是推进城乡教育一体化、提升乡村教育质量的迫切需要。黄冈市创新五项机制,突破发展“瓶颈”,探索出一条乡村教师队伍建设的“康庄大道”。
创新补充机制:畅通“2条主渠道”和“1条辅渠道”
补充乡村教师是促进乡村教育可持续发展的根本。对此,“黄冈经验”如下:
一是充分利用省招平台,建立义教阶段教师补充主渠道。严格执行“总量平衡、退一补一”原则,对当年空缺及教师自然减员空出的编制,列入招聘计划,纳入省级统筹,及时补齐。
二是加大县(市、区)本级教师招聘力度,建立非义教阶段教师县级政府补充主渠道。从2014年开始,全市及时核定补充公办幼儿园、普通高中教师编制,适当增加寄宿制学校、农村教学点教职工编制。在空缺编制内,按照“缺一补一”原则补充。每年年初,以市委、市政府督办名义,下发非义教学校补充计划通知。特别是在乡镇公办幼儿园教师补充上,市政府发文明确规定,由各县(市、区)政府主导,先核编,后分年度补充到位,建立地方政府主导的乡村公办幼儿园教师补充机制。具体补充办法是:依据《教育部关于印发<幼儿园教职工配备标准(暂行)>的通知》的配备标准,取其下限1∶9,每园按360名幼儿办学规模,逐步配齐40名保教人员(每班2教1保);每年补充乡镇公办幼儿教师不少于50人,直至补足配齐。
三是开展小学全科教师及乡镇公办幼儿园教师定向培养,建立乡村教师补充辅渠道。从2017年开始,黄冈市开展小学全科教师本土化定向培养工作,市政府专门印发《黄冈市农村小学全科教师定向委培方案》。在市政府统筹下,市教育局会同人社、编办部门,实行政府主导、定向委托、本土化培养方式,实行“县来县去,乡来乡去,村来点去”的培养模式,通过招收县市范围内本地乡镇户籍考生,带编学习,毕业后回本地工作,真正让教师“下得去、留得住、教得好”。“十三五”期间,全市每年定向培养300~500名。2017年已委托黄冈师范学院培养299人,2018年将培养500名(包括补充乡镇公办幼儿园教师)。
同时,以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解决工勤人员待遇问题,消除变相挤占教育编制现象。2001年原学校教职工编制设置分为三种类型,即教师岗位、管理岗位、其他岗位,其他岗位主要列入图书、教辅、实验及后勤人员,没有列入安保、寄宿制学校宿管员、校医、炊事员等人员。为此,市政府明确以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配备乡村学校安保、寄宿制学校宿管员、校医、炊事员等人员。
2013-2017年五年间,黄冈市共计补充教师6301人,其中2016、2017年补充乡镇公办幼儿园教师630人,给乡村教师队伍注入了一股强大的活力。
创新评价机制:坚持“三重导向”
多年来,因职称评审申报指标少、机会不均等、岗位设置改革不彻底等原因,导致乡村教师职称评聘“申报机会少”“评后难聘”等现象普遍存在。为彻底解决乡村教师这一“心病”,黄冈市不断完善评价机制,深化中小学教师职称改革,让基层教师看到希望。
一是实施“四个规范”,确保乡村教师职称申报机会的均等性。规范申报对象:对中小学、中职、电大、教育系统非教师岗位不同系列申报对象进行归口申报,防止违规占用中小学教师系列评审指标。规范申报条件:对学校民主评议“一度二率”、年均课时量、继教学时、申报学历、相关能力测试等申报条件进行明确规定。规范申报职数:指标分配向一线教师倾斜,向农村学校倾斜,向小学科倾斜;规定乡镇中小学(幼儿园)申报高级职称比例不低于本县(市、区)下达总数的50%。规范证书使用:对各项评比表彰奖项进行清理,明确36项有效证书范畴及其使用权重,遏制、打击“假证书”泛滥现象。并且改进职称评审方式,乡村教师和城镇教师职称申报评审工作实行分开申报、统一评审、分开淘汰,保障乡村教师评审通过比例。
二是坚持正确导向,指引教师专业发展方向。从2015年开始,全市将“重师德、重师能、重业绩”作为中小学教师职称评审的重要衡量标准,并倾斜于一线、倾斜于农村、倾斜于交流教师,打击假证书,已形成“三重三倾斜一打假”的工作机制。经过3年多的努力,不断完善修订量化评分细则,坚持师德与业绩并重、能力与效果并举,有效引导教师专心教学,将教师导向了课堂,回归本原。广大教师已逐步形成“重师德、重师能、重业绩”的良好评价导向。
三是以职称为抓手,促进师德建设,鼓励教师扎根基层。全市开通师德先进个人申报评审“绿色通道”,对乡村师德先進个人职称单列推荐。黄梅县对乡村学校从教30年及以上、中级职称20年及以上的学前教育、义务教育阶段教师高级职称指标进行单列,让更多的乡村教师“圆梦”。2017年全市申报高级人数446人,其中乡村教师221人,占49.6%,城镇、乡村教师申报比例大致相当。
在教师评价上,除将“三重”导向贯穿教师职称评聘、评先评优、职务晋升等环节外,还突出做好师德师风常规考核评价工作。考核结果作为教师职务评聘、岗位聘任、教师资格定期注册、评先评优、绩效工资发放等重要依据。
创新交流机制:推行“四种模式”
着力构建科学规范的义务教育学校校长教师交流机制,是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重要举措。全市根据“统一安排,兼顾统筹;精准帮扶,注重实效;严格考核,奖惩结合”原则,深入开展义务教育学校校长教师交流轮岗,不断创新交流方式。
一是推行校际团队式交流。统筹实施“农村学校启明星计划”,配套实施“县级启明星工程”,将工程实施与项目经费捆绑。建立县级交流团队38个,推行校际间团队式交流,加快了乡镇薄弱学校提档升级。
二是推行区域式交流。启动“学区制”“无校籍”管理体制改革,按照就近联盟、以强带弱的原则,合理配置师资,推行区域式交流。2016年黄冈市区16所学校已启动集团化合作办学,通过加强管理指导、互派教师交流、开展教学交流、教学资源共享等合作方式,逐步缩小校际差距。
三是推行城乡互动式交流。完善校际结对帮扶制度,在县直学校与乡镇学校之间开展对口交流。如麻城市、武穴市城区每所优质小学分片区分别与周边小学、教学点开展“一对多”、量身定做互动交流,已带动10余所学校彻底改变薄弱面貌。
四是推行激励式交流。探索建立地方农村教师岗位津贴制度,推行激励式交流。如武穴市依据任教地域,对全体教师按每人每月75元、100元、125元的标准发放岗位津贴,对教学点交流教师按每人每年2000元的标准发放交通补助。
为保障交流的顺利进行,市政府出台政策,对城区优质学校到薄弱学校或农村交流校长教师每年给予适当的生活、交通补助,所需经费由当地财政统筹解决。
创新培训机制:构建“五级网络”
加强教师培养培训,促进教师专业成长,已成为解决教师知识更新、提升专业素质及教学创新能力的重要保障。黄冈市注重打好培训资源的“组合拳”,实行各级培训资源共享,共同优化设计培训项目,已形成国家、省、市、县、校五级培训体系,为全面提升教育教学质量,不断夯实教师队伍建设的基础。
建立高端培训基地,高效执行国培、省培计划。依托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东北师范大学及省专家局计划等培训资源,大力实施“教师素质提升工程”和“黄冈名师工程”,精心组织大别山名师、名校长高端培训、教学点全科教师培训、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全覆盖等培训;坚持“及时部署安排、上报数据、督办通报、建立台账、反馈交流、跟踪管理”的“六个及时”工作法,不折不扣落实国培、省培计划,学员参训率达到99.8%。
精心设计“精英式”市级培训。按照“统筹兼顾、分层分岗、突出骨干、倾斜农村”的思路,创新培训模式,合理规划,总量控制,依托地方高校、市县培训基地,采取“请进来、走出去”的办法,重点开展中小学校长及骨干教师、骨干班主任提升培训。
扎实推进“特色式”县级培训。如黄梅县重点开展以打造特色学校为主题,开展教育特色理念培训;麻城市以有效开展中小学德育教育为重点;市直以高端培训为重点,着力打造教育领军人物等。
科学指导“普及式”校本培训。针对农村中小学教师年龄偏大、小学科教师少、培训经费不足、工学矛盾突出等现状,大力推进区域整体培训,加强培训资源整合,不断优化设计培训项目,建立长效教研训一体工作机制。实行“一校一品”,特色纷呈,效果显著。
3年来,全市共组织教师校长参加国培4.89万人次,省培1.98万人次,市县两级培训7.84万人次,建立省级名师工作室4个,名师工作室30个,开展名师送教下乡52批。113名校长教师先后赴美国、英国、日本等地海外研修。
创新激励机制:实行“六项”关爱
一是定期组织乡村教师体检。各县(市、区)人民政府每2年组织1次乡村教师到二甲及以上医院体检,对于条件艰苦的偏远乡村中小学和幼儿园,组织专家下乡巡诊。对重大疾病乡村教师提供援助,并建立绿色通道,做好重大疾病救助工作。
二是实行教学点、村小教师生活补助。自2016年7月份起,职前普通全日制本科学历到教学点、村小任教的,分别给予每年5000元、3000元基层生活津贴。
三是提高乡村学校中级、高级岗位设置比例。学生数在100人以下的村小、教学点教师专业技术职务优先聘任,实行即评即聘。
四是建立乡村教师奖扶机制。各级各类评先评优政策均向农村教师倾斜。全市一半以上县市成立了教师发展基金会,鼓励青年教师长期扎根乡村、奉献教育。
五是保障乡村教师入住教师周转宿舍。把改善乡村教师住宿、食堂、办公条件,纳入义务教育“全面改薄”、教师周转宿舍建设工程,统筹实施,整体推进,确保偏远乡村教师“教有所居”。
六是督办乡村教师生活待遇得到保障。从2013年开始,将乡村教师待遇落实纳入黄冈市委、市政府重点工作督查内容。依法依规落实乡村教师工资待遇政策,依法为教师缴纳住房公积金和各项社会保险费,保障乡村教师平均工资水平不低于当地公务员并逐步提高。重点督办各地农村中小学、幼儿园教师工资、基本医疗保险和住房公积金教师改革性津贴补贴、奖励性补貼纳入财政保障范畴。
通过以上措施,极大地调动了广大乡村教师工作热情。
路漫漫其修远兮,乡村教师队伍建设任重而道远。在未来的征程上,还需久久为功,破除机制体制的桎梏,建立长效工作机制。万丈高楼平地起,只要乡村教育基础牢固了,坚信基础教育的“大厦”一定会巍然屹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