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榴炯
摘 要:经营效益是任何企业快速发展并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占据有利地位的基础,商业银行在市场竞争中的程度也并不亚于企业,经营效益的保障和提高是我国商业银行健康有序发展的关键。国内商业银行的现状是各商业银行已经开始改变自己的经营理念和方法,不断升级经营模式,优化内部管理水平,逐步形成自己的核心竞争力,以保持良好的市场效益,提高经营效率,盈利水平保持在高水平状态。本文采用DEA的分析方法首先了解我国商业银行经营效率的现状,其次对影响我国商业银行的因素进行回归分析,得到所起决定性影响商业银行经营效率的因素。根据实证分析结果给出改善建议。
关键词:商业银行;经营效率;实证分析;改善建议
经营效益是任何企业快速发展并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占据有利地位的基础,商业银行在市场竞争中的程度也并不亚于企业,经营效益的保障和提高是我国商业银行健康有序发展的关键。20世纪初,国内银行随着对外开放性更加全面,四大行也采取了股份制改革以及上市完成,市场格局产生了较大的变化,国内除了四大行之外的其他小商业银行随着市场经济的繁荣逐渐发展壮大,影响了中行、农行、工行以及建行所占有的市场份额,另外随着我国加入世界经贸组织,外资银行不断进驻国内并逐步加强投资,业务及其客户量的扩大加剧了国内四大行和小商业银行的竞争激烈程度。我国商业银行如何才能占据有利地位,保持市场份额及其良好的运营盈利能力,成为现代商业银行及其附属机构所关注的热门焦点。国内商业银行的现状是各商业银行已经开始改变自己的经营理念和方法,不断升级经营模式,优化内部管理水平,逐步形成自己的核心竞争力,以保持良好的市场效益,提高经营效率,盈利水平保持在高水平状态。本文采用DEA的分析方法首先了解我国商业银行经营效率的现状,其次对影响我国商业银行的因素进行回归分析,得到所起决定性影响商业银行经营效率的因素。进行回归分析所采用的模型如下:
式中yi表示被解释变量,X为解释变量,β表示动态系数,εi表示随机扰动参数。根据取值大小进行选择性代表值,在0至1范围内的数值则采取删截方法。
一、我国商业银行的经营效率现状实证分析
1.定义变量
首先进行DEA模型中的银行投入与产出指标的选择,银行之所以注重存款的数量作为考核指标之一,银行的存款收入在工业行业内的原材料的作用基本是一致的,因此本文将存款总量定义为投入的界定范畴。其次便是定义贷款的数量及其质量作为产出范畴,之所以贷款质量作为变量之一,就是因为不良贷款即不能收回贷款和风险投资问题,银行每年的不良资产率与贷款呆账准备资金之间存在正向相关关系。另一方面银行还普遍存在有其他的投入要素,最后定义投入变量主要包括员工数量、固定资产净值、呆账准备;产出变量的定义方面,我国商业银行的主要资金收入来源于存款与贷款之间产生的利益差来实现,中间业务以及表外业务资金收入所占比重较小,因此选择贷款作为解释变量指标之一,选择税前利润作为贷款之外的另一项产出指标,其目的是为了更好的表现商业银行利润最大化的经营运作情况。本文解释变量的定义情况如表1所示。
2.影响我国商业银行经营效率的因素
我国商业银行的规模通常由银行总资产、总收入、贷款总额以及收入总额来代表该商业银行的总体规模,由上所述变量定义选择已经包含除总资产之外的其他三项指标,因此本文在此选择能够反映商业银行总体规模的总资产作为其指标;安全程度方面选取权益比率用以衡量该商业银行的资本是否充足以及安全性高低的指标;银行的运营盈利能力是衡量该商业银行的发展以及收益水平的稳定性和提高性的指标,商业银行良好盈利能力的保持有利于其发展的持续性以及在市场竞争中保持有利地位和稳定的市场份额,因此本文选取ROA作为我国商业银行在运营盈利方面的能力指标;资产配置情况,由上文所述,我国商业银行的产出额主要存在于存款与贷款之间的利益差额,有效的资产配置有利于盈利能力的提高以及实现利润最大化,因此本文选取存贷比作为商业银行资产配置方面的放映指标;运营创新程度方面,我国商业银行现阶段尚处于改革创新的初期,其中间业务的表外业务的发展以及所占有的比重与国际水平相比存在着较大的差距,国内的商业银行的利润收入方面还是主要由傳统的资产负债业务产出,所以在国内商业银行运营创新程度方面的体现主要在非利息收入,突破传统资产业务,提高非利息收入的营业比重,选取非利息收入占银行总收入的比例作为银行运营创新程度的指标;商业银行内部结构管理方面采用营业外支出比例即营业外支出额与总收入的比值作为该商业银行内部结构的管理现状指标,反映管理层所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而导致的收益损失,管理层的自身利益与股东利益之间呈现出显著的反向相关性关系,该项指标越高则说明该商业银行的内部结构管理现状越糟糕;我国商业银行现阶段的运营盈利方式的特点决定了存款市场所占据份额为指标以反映银行所处市场外部环境状况以及商业银行的产权结构。综合如上所述,如表2统计影响我国商业银行经营效率的因素:
3.实证分析结果
本文对中行、农行、建行和工行以及小商业银行等作为考察对象,选取银行在2007年至2011年的数据,数据来自于《中国统计年鉴》以及各商业银行的年报,以此来研究我国商业银行的经营效率的影响因素实证分析。分析结果如表3所示:
如上表所示,各商业银行的技术效率在2007年至2008年处于较低的水平状态,在2009年存在较大的提高,以后也都处于较高的水平;管理效率在2007年和2008年两年处于较好的水平状态,所以这两年商业银行的经营效率不高主要是因为规模效率低下引起的,至2009年规模效率上升之后,经营效率开始有所好转,并持续保持于此水平状态。规模效率指的是各商业银行的总体规模对经营效率的影响,研究发现,银行的总体规模对经营效率的影响是比较大的。
二、我国商业银行的经营效率影响因素实证分析
本文研究我国商业银行的经营效率影响因素实证分析的数据来源与上述一致,对解释变量X1、X2、X3、X4、X5、X6、X7、X8和被解释变量Y经营效率的统计如下表4所示:
表中X1的数值是商业银行总资产的自然对数取值,X8中0代表国有银行,1代表股份制银行。
本文运用Eviews5.0对以上所述的数据进行Tobit模型如式1所示进行回归分析,在1%显著水平下的结果如表5所示:
如表5所示,分析结果的R2以及调整之后的R2值都是比较高的,所以可以认为整体数据的拟合结果较好,拟合水平较高,对结果分析如下:
首先,商业银行的安全程度以及运营盈利能力和资产配置这三方面的指标在1%的显著水平下的影响是比较显著的,所以可以得出银行的安全程度越高、运营能力越强就越有利于提高我国商业银行的经营效率,另外良好的资产配置对提高经营效率也存在一定的促进作用。
其次,商业银行的内部结构管理及其产权结构对银行经营效率的影响也是显著的,与实证分析之前的预测是一致的,营业外的支出越高,对银行的经营效率负影响率则越高,对于股东利益的损害就会越大,就越不利于银行内部结构管理的理想状况,通过实证分析发现,股份制的小商业银行的经营效率比国有商业银行的效率一般较高,但是随着多元化的产权结构在国有银行运营中逐渐扩展,两者的经营效率有所迫近,这说明产权结构多元化有利于商业银行经营效率的提高。
第三,运营创新程度对我国商业银行经营效率的影响并不显著,主要原因在于国内商业银行的传统资产收益模式,创新性较差,但是近几年随着创新程度的提高,经营效率也随着略微提高,所以我国商业银行应该加强对运营创新程度的关注,并积极创新,推动商业银行经营效率的提高。
第四,银行的整体规模以及市场外部环境对商业银行的经营效率提高方面没有显著的影响。银行的整体资产规模和在市场存款份额并不是影响其经营效率的关键因素,所以,建议我国商业银行不要盲目的扩大整体规模以及过于关注存款和贷款在市场中所占据的份额。
三、改善政策建议
首先,对于我国商业银行在其安全性、动态性以及盈利性上的加强有利于资产配置更加合理和内部结构的有效管理,进而提高商业银行的经营效率,不断扩大自身的运营盈利能力,进行多元化的产权结构管理,特别关注资产安全程度,逐步加强资产资本的安全系数,加强资产的充足性,进而促进自身抵抗风险的能力,合理加强贷款和存款比率,充分发挥自身资源优势,进行资产和资源的更合理配置及其利用,通过资产流动性的加强,提高我国商业银行的经营效率。
其次,国有银行应该注重多元化的产权结构,解决员工过度、内部机构设置臃肿的诟病,分析结果发现,银行的整体规模银行的整体规模以及市场外部环境对商业银行的经营效率提高方面没有显著的影响,所以国有银行应该积极合理地缩减资源和机构配置,以实现整体经营规模的合理化,充分发挥自身优势,积极发展产权制度的改善,不断加强拓宽贷款和融资渠道,改变经营方式的同时严格监控股东利益受损的情况,控制机构或者个人的利益最大化现象的出现,实现运营效率最大化。
第三,现阶段,我国商业银行存在在整体上的生产经营全要素效率逐年下降的现状,我国商业银行在加强稳定投入的同时,逐步加强深化改革力度,促进运营创新程度、不断引进高新技术人才促进技术上的创新,优化升级金融服务方面的质量和实现形式,调整经营模式向着多元化产权结构方向发展,完善股权结构,提高我国商业银行经营效率。
四、总结
本文对于我国商业银行经营效率的实证分析及其影响因素方面的研究,分析结果得知,国内商业银行可以不断加强自身的改革力度,优化金融服务质量,升级产权结构的多元化发展,提高内部结构管理水平,逐步提高抵抗风险的能力,杜绝机构或者个人的利润最大化,降低股东的利益损失,进而降低内部管理成本的支出,提高银行的经营效率。另外我国股份制的商业银行较国有银行较容易受到宏观经济的冲击,效应波动率较大,所以唯有不断加强内部管理水平,提高自身抗风险能力,还应该重視人才引进,加强自身的技术创新,只有不断加强自身实力,才能够在激烈的市场经济竞争中保持稳定的收益和持续性的市场份额以及自身的经营效率。
参考文献:
[1]孟令余.我国商业银行经营绩效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J].金融与经济,2013(2):55-58.
[2]李飏,陈志芳.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的成因及控制对策[J].特区经济,2016,(11):65-66.
[3]王泽乾,骆志芳.我国上市商业银行经营效率的实证研究--基于DEA方法[J].重庆三峡学院学报,2016,32(5):44-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