聂海荣 陈 晓 戎晓剑
(石家庄铁路职业技术学院 河北石家庄 050061)
随着高等教育的改革与发展,我国高等教育已从“精英教育”走向了“大众化教育”,这也很大程度上满足了广大人民群众对高等教育的普遍需求,在这一过程中高职教育功不可没。目前高职在校生规模已占我国高等教育的一半强,其规模庞大,但整体质量在下滑,文化成绩普遍较低,大多数高职院生源为普通高校招生筛选后的学生,其学习力和个人发展能力远不如普通高校学生。此外,高职院校的学生结构复杂,有高考生、单招生、对口生,学制上有三年专科、五年制专科,他们的学习能力参差不齐,这些都不利于学生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
当前高职院校的学生大都是90后、00后,他们从小在溺爱的环境中长大,处事往往以自我为中心,合作能力普遍较低,崇尚个性鲜明,喜欢独来独往。他们的普遍表现是:缺乏成熟的心理素质,缺乏吃苦耐劳的精神;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约束意识淡薄。大多数学生在学习上有自卑和惰性思想,一入学就想等着毕业。进取心差,也不愿接受组织纪律约束,自律性就更不用说了。
当前高职院校学生大部分来自农村,前期的基础教育环境较差,教学质量较低,社会信息量小,学生兴趣爱好普遍较少。因此,有相当一部分学生没有太多的业余兴趣爱好,面对丰富多彩的大学校园文化生活,一时不知所措,不愿主动参与。少数学生因家境贫寒,不愿或不能够参与课外活动,甚至影响正常的人际交往,这些都会使学生产生自卑心理。
有相当一部分学生来校学习是不得不来,有一部分是被父母逼着来上学的。所以,这部分学生一到学校就表现出努力方向模糊,自己也不知道为何而来,将来到哪里去,从事什么样的工作,更谈不上人生职业规划,人生奋斗目标严重缺失。他们在校无论干什么都提不起兴趣,学习上随大流,课外活动随大流,人云亦云,随波逐流。这部分学生,管理起来难度更大,要让他们步入正途需要做极其艰苦的努力,采取更为细致的手段,更加人性化的思路,才能有所收获。
综上所述,在高职学生管理工作中,都必须把当前学生自身固有的特点考虑进去,才能在人才队伍建设、制度建设、管理手段创新等各个方面有所建树。
(1)学生管理理念落后。现代社会,大学生的思想和思维愈加活跃,他们强调有独立的思想,有独立的人格,他们不再盲目地崇尚师道尊严,对自己不认同的东西敢于说不。这就要求管理者更加要关注大学生的内在需求,给予他们更多的人文关怀。可目前许多高职院校的管理制度规定中:“不得、不许、必须、应该、不可”等的词句比比皆是,这种“管、卡、压”的管理很难深入人心,当学生出现这样那样问题的时候,管理者动辄搬出制度对号入座,给予学生相应的批评教育或纪律处分。
相当一部分学生管理者认为,学生管理重在管,只要在一定的制度框架内,保证学生循规蹈矩,按制度规定行事,不出漏子,不出乱子,学校各项工作按部就班正常运行就可以了。岂不知,学生首先是一个具有现代意识的人,他不是按照一定程序运行的机器,我们在行使管理的时候,要以学生为根本,必须考虑学生的情感,学生的需求,管理者重在思想的碰撞和引导,不是在管上。
(2)学生管理体制不严谨。只要提起学生管理工作,每个学校都说自己是全员参与,全方位育人。仔细分析各个学校的情况,大都是学院党委副书记主管学生管理工作,学生处具体落实各项工作,系部配备专职副主任从事学生管理事务。但是,学生管理涉及方方面面,包括党团、教务、宿管、社团、医疗、保险、奖学金等等,不是一家部门就能完成的,这样就造成指挥协调不一致的情况,导致管理混乱,管理效率低下。
(3)学生管理模式单一。目前大部分院校学生管理还是以班级为单位,由辅导员、班主任、班干部进行班级管理。“校企合作、产教融合”工作的大力推进,使得原有的管理模式不再适应当前的形势,好多生产性实习实训,都是打破了班级限制,重新组织学生奔赴不同的实习场地而完成的。这就要求我们学生管理者随机应变,改变单一管理模式,创新方式方法,学生走到哪里,管理服务就跟到哪里。
(4)学生管理队伍不稳定。近年来,高职院校学生管理队伍建设有了很大进步,但问题依然存在,主要表现在:辅导员数量偏少,学历层次偏低;辅导员知识结构、理论功底、业务能力不适应新形势和新要求;辅导员队伍稳定性差,许多人当作过渡岗位对待;辅导员管理制度不健全,对辅导员这一岗位不重视,进修提高机会少;辅导员队伍整体水平不高,这是辅导员队伍建设的现状。
(5)学生管理的手段相对落后。目前,我国高职院校学生管理工作手段单一,学生管理者缺少“以人为本、服务为本”的理念,管理方法僵化、呆板,常以“说教”和“处罚”为手段,以管理学生为目标。使师生间缺少和谐、融洽的教育氛围,导致学生产生抵触情绪。
针对部分高职学生感觉低人一等的现状,学生管理者要及时掌握学生思想动态,加强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培育,多角度、多层面与学生接触,建立起良好的信任和交流渠道,开展全方位的交流。可以通过书信、网络、QQ、微信、朋友圈等建立起“一对一”、“一对多”、“多对多”的交流渠道,及时了解和掌握学生的思想状况,帮助学生正确认识高职教育的意义与作用,使他们认识到高职教育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实现人生目标不可或缺的教育类型,引导他们正确对待高职校园生活,明确自己的职业定位,客观把握自己,树立自信,通过高职教育一样可以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学生是学校的主体,是学校最为活跃的因素,同时也是各种矛盾的制造者和载体。“以人为本”的管理,就是以学生为中心,把学生看成一个个活生生的人,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帮助学生人人成才为目的,把学生的情感和需求放在首位,多从他们的角度考虑问题,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尊重学生的个性、特征及特点,针对他们的不同需求,管理者提供有温度的引导和帮助,做学生的良师益友,为他们提供差异化的指导与服务,从而保证管理目标的达成与实现。学生管理者要把工作放在引导和指导学生成长上,而不是把他们一个个管起来,让他们在既定的制度框架下走设定的路径,完成指定的学习任务,不出事就是完成了任务。
要高度重视学生管理队伍建设。学生管理队伍由职能部门管理干部、辅导员队伍、班主任、学生干部组成。如何建设好这样的队伍,是做好学生管理工作的根本保证。
对专职辅导员的选聘,必须坚持“政治挂帅、业务精通、纪律严明、作风正派”的标准,把“德才兼备、乐于奉献、热爱学生管理工作”的人员选聘到辅导员岗位上来。要从学历结构、职称结构、年龄结构和学识水平、业务能力上切实保证辅导员的队伍的质量。
同时,坚持“全员育人、全方位育人、全过程育人”,在教师中选聘思想素质高、业务能力强、奉献精神足、具有专业背景和较强管理能力的人员为兼职班主任,打造专职为主、专兼职结合的学生管理队伍。加强学生干部培养,努力实现学生自我管理。学生干部是学生管理工作的主要落实者,是联系师生的纽带,在学生管理工作中发挥着巨大作用,没有他们的参与,学生管理根本无从谈起。要选拔学习成绩好、思想素质高的学生担任学生干部,建立动态选拔机制,制定考核激励制度,定期对学生干部进行选聘。有一个好的学生干部集体,学生管理工作就成功了一半。加强学生管理队伍的培训、培养工作是建设好管理队伍的关键。高职院校要制定学生管理队伍培训规划,建立分层次、多形式的培训体系,做到先培训后上岗,坚持日常培训和专题培训相结合,提高他们的政治觉悟和业务素质。
(1)认真分析高职学生群体结构组成,根据学生不同家庭生活水平、不同教育背景、不同学习能力以及学生不同的人生目标,区别对待,分类管理。为他们提供差异化、个性化管理服务。
树立“以人为本,德育为先”的管理理念。管理者必须把学生放在管理工作的首位,多走进学生、多了解学生所需、所想、所急,充分尊重学生的思想,关心学生的想法,要多给学生表达自我的机会,让学生有话可讲、有话敢讲,让学生管理工作真正的融入到学生平常的学习、生活之中,培养学生在学习、生活中积极向上的良好心态。
学生管理的思维方式由“封闭型”向“开放型”转变,工作方式由“单纯行政管理”向“指导服务管理”转变,工作内容由“理论说服、管理约束”向“教育指导、服务引导”转变。这就需要管理者高度重视学情调查及分析,科学设计管理方案和管理计划,既要尊重学生的想法,又要吸引学生的意见和建议,同时也要建立良好的师生沟通、合作关系,进而使学生管理工作更具导向性。针对学生不同个性、不同需求“因人施管”,为学生提供学习、生活、心理、就业、社交等各方面的指导服务,用良好的管理服务唤起每一个学生的主体意识,使其发展不同的个性特长,造就不同类型的人才。
(2)创新学生管理制度,完善学生管理体系。要从学校层面对学生管理工作进行顶层设计,针对目前学生地域结构、综合素质、文化水平、学习能力、人生目标发生的巨大变化,要在制度设计上满足不同群体的需求。在制定具体条款方面变刚性约束为柔性指导,尽量避免“必须、不许、不要”等字眼的出现。
为了提高学生管理工作的有效性,制度建设尤为重要。在学生管理工作中最好的境界是实现学生的自我管理,但是自我管理往往无法达到预设的目标,部分学生缺乏自我约束能力。这就要求学校在努力实现自我管理的基础上,加强学生管理制度建设。在制度设计上使管理的重心前移,实行学生管理预警机制,把问题消灭在萌芽之中,改变过去学生出了问题,再按制度被动处置的局面。
建立较为完善的学生管理工作体系。创立符合学校自身特点的学院领导、职能部门、院系组织、专职人员、班主任、班干部等组成的学生管理架构,制定各个层面、各个环节、各个岗位的管理职责,建立相互沟通、信息畅通的交流渠道,实行定期汇报、定期调度、相互协调、共同提高的工作机制,有问题及时研究,及时解决。从人员配备、组织架构、工作机制、经费预算、制度设计等诸方面,建立起较为完善的学生管理体系,形成全过程跟进、全员参与、全方位育人的良好局面。
(3)搭建学生信息化管理平台,提高学生管理效率。随着高职教育的不断改革和发展,学生的管理与服务面临很多新的挑战。一方面学生数量不断增多,传统方式处理日常业务费时费力,导致工作效率低下。另一方面不同院系、不同专业学生上课时间分散,造成时间不统一,不便于学生管理部门和学生进行沟通。为更好地做好学生管理工作,学校要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依托数字化校园建设,建立符合学校实际的学生管信息化管理平台。将招生就业、出勤考勤、课程学习、课程考试、实习实训、评奖评优、学生资助、违章违纪、医疗保险、宿舍住宿等纳入到管理系统中。通过大数据分析,实行管理前置和问题预警机制,不同人员根据不同权限获取相应的信息服务,建立学校、家长、老师、学生有效沟通渠道,实现学生管理自动化、智能化,切实提高学生管理工作的效能。
总之,学生管理是高职院校内涵发展的重要内容,学生是高职教育的主要对象,也是学生管理的主体。学生管理工作能够直接反映出学校高质量发展的能力和水平。加强学生管理工作创新,不断提升学校服务学生群体的能力和水平,才能更好地适应新时期高职院校内涵式发展的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