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成都市人口老龄化现状及对策研究

2018-04-02 08:58:50朱梦
福建质量管理 2018年9期
关键词:老龄成都市人口老龄化

朱梦

(西南交通大学 四川 成都 610000)

一、四川省成都市人口老龄化现状

根据2017年市委市政府发布的《成都市2016年老年人口信息和老龄事业发展状况报告》数据显示,截至2016年12月31日,全市户籍总人口数为1398.93万人,其中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为299.53万人,占总人口的21.41%;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为202.74万人,占总人口的14.49%。根据联合国关于人口老龄化国家(地区)的统计标准来看,显然成都市已经人口老龄化地区,且人口老龄化状况比较突出。

在养老政策体系发展不完善及养老设施不足的情况下,提前进入人口老龄化会对经济建设与发展带来巨大的压力,特别是在当今的“四二一”的家庭结构下,造成家庭负担过重,社会赡养系数增高,养老保障不足等一系列问题。

二、四川省成都市人口老龄化特点

(一)老年人口数量大,增速快。2016年成都市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为299.53万人,占总人口的21.41%;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为202万人,占总人口的14.49%,比2010年分别增加了3.79%、2.23%。由此看出,目前成都市老年人口数量规模在增大且老年人口比例增长速度较快[1]。

(二)低龄老年人口比重较高。2016年成都市60-69岁人口为167.72万人,占老年人口的55.99%;7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为131.81万人,占老年人口的44.01%。

(三)空巢老人比例高。从实施计划生育政策以来,成都市的家庭小型化以及独生子女父母数量不断增加,逐步形成了以“四二一”为主的家庭模式。另一方面,由于年轻人与老年人的思想、生活方式差异及年轻人的工作经济压力,导致空巢老人越来越多[2]。

(四)患病老人数量大。根据相关报告显示,成都市56.5%的老年人患有老年慢性病,主要包括脑血管病、糖尿病、心脏病、气管炎或者支气管炎等疾病[3]。其中高龄老年人(》=80岁)生活不能自理、半自理情况比较突出。

(五)未富先老。成都市在养老政策体系及养老设施还不完善的情况下已经提前进入了人口老龄化社会,未老先富情况比较突出。根据成都市老龄办数据显示,2016年成都市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的退休人员数量为167.35万人,月平均养老金为1990元。如果患病情况比较严重或者需要进养老机构的话,维持开支会比较困难。

三、成都市老年人生活的基本状况

(一)子女养老,身心幸福。受中华传统文化“百善孝为先”的影响,子女赡养的养老模式也是目前中国最普遍的情况,这种情况的老人通常至少由一个子女家庭赡养。有2015年的家庭调查数据显示,家里有两个老人的比例最高,为39.7%;其次是家里有一个老人,占18.2%。由于拥有比较好的家庭环境和氛围,这些老人一般身心比较愉悦。

(二)独居养老,由个人储蓄存款维持生活。这种情况的老人也是只有独自一人或者夫妻两人居住,但与上一种情况不同的是这部分老人没有稳定的收入来源,由年轻时攒下的积蓄维持老年生活,也有一小部分生活能够自理、身体硬朗且个人储蓄不多的老人迫于生计仍然在外做着一些零散活计维持生计。

(三)生活由医保低保基本维持。这种情况的老人通常没什么存款,生活物资相对贫乏,身体状况不佳,勉强能够自己照料自己,依靠政府发放的城镇居民生活最低保障金维持基本生活,生活环境和质量较差。

四、成都市人口老龄化所带来的问题

(一)消费结构发生改变,经济增长放缓。随着成都市人口老龄化程度加重,城市居民消费结构也随之发生改变,主要表现在交通及通讯消费减少,医疗保健消费增加等方面。且截至2011年末,四川省60岁及以上老龄人口已占常住人口总数的17.52%,高出全国约4个百分点,老龄化程度居全国第二。随着近年来成都市人口老龄化程度逐渐加重,地区经济增长速度明显放缓。

(二)养老问题突出,财政支出压力大。为了更好地解决成都市老年人口的养老问题,政府除了出台一系列政策完善养老服务模式,还需整顿养老机构,增加建设医疗保健设施,因此养老财政支出压力增大,由此也发现养老服务模式亟待改革,政府的城市公共管理行为和方式需要进行调整。

(三)人口结构发生变化,劳动力成本增加。随着老龄人口比重的增加,成都市社会人口结构发生变化,劳动人口与被抚养人口比例发生变化。劳动人口数量明显减少,需赡养的老龄人口数量显著增加,对成都市人口结构造成了一定的影响,使成都市劳动力水平下降,劳动成本增加。

(四)养老设施建设步伐缓慢,医疗保障不足。成都市人口老龄化程度日益加深与现有的医疗养老服务机构数量不足,医疗养老设施建设不完善,医护水平参差不齐,养老及医疗设施利用不充分、供需不平衡等形成矛盾,老龄人口医疗保障不足,这也是目前政府解决城市居民养老问题首先需要解决的问题之一,因此成都市养老工作任重而道远。

五、成都市解决人口老龄化问题对策

(一)深化养老模式,完善养老体系。目前成都市的养老模式主要以社区养老为中心,机构养老、居家养老同存形成多元化养老服务体系。将“智慧养老”融入现有养老模式中,实现城市养老服务效率型供给,进一步完善社会化养老服务体系。

(二)发展银色产业,满足老年需求。2016年成都市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达299万人,该群体有很强消费能力,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经济生活非常富足,退休后生活相对单调,市面上适合老年人消费产品并不多。现在应积极发展银色产业,这样既满足老年人口日益增长的物质和文化生活需求,还可以扩大内需,增加就业,促进经济发展。

(三)建立多元化养老投资体系。目前国内养老项目主要以政府投资为主,政府应该及早调整积累和投资结构,改变现有格局,形成以企业和个人投资为主的多元化投资,同时可适当引入国外资本,弥补国内资本积累的不足,这样可以减少政府在养老领域的投入,缓解财政压力。

(四)发挥老龄人才作用。成都市退休人员数量多达148万,大部分离退休人员文化层次比较高,工作经验丰富,其中蕴含丰富的人力资源,通过老年人力资源的开发,让具备劳动意愿和劳动能力的老年人实现再次就业。这样不仅扩大老年人力资源,丰富老年生活,而且缓解成都市因人口老龄化导致劳动力成本增加而减少的矛盾。

【参考文献】

[1]徐苑琳.成都人口老龄化问题及推进积极老龄化的对策[J].决策与信息,2016(11):1-3.

[2]刘茜,赵子博.成都空巢老人社区居家养老模式探究[J].青年与社会,2012(2):28.

[3]李茂全,曹利军,黄雅莲,丁杏,林琳.成都市机构养老模式下老年人患病及养老服务情况[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6(17):4346-4347.

猜你喜欢
老龄成都市人口老龄化
《老龄科学研究》(月刊)欢迎订阅
中共成都市第十四届委员会常委简历
先锋(2022年4期)2022-05-07 20:26:31
成都市青羊区:推行“一网通办”下的“最多跑一次”
老龄苹果园“三改三减”技术措施推广
烟台果树(2021年2期)2021-07-21 07:18:46
2019年1~6月成都市经济运行情况
先锋(2019年8期)2019-09-09 06:35:59
世界人口老龄化之住房问题
英语文摘(2019年11期)2019-05-21 03:03:28
技术创新视角下人口老龄化对经济增长的影响
智富时代(2019年3期)2019-04-30 11:11:14
2018年1—12月成都市经济运行情况
先锋(2019年2期)2019-03-27 09:31:22
《老龄工作者之歌》——老龄工作者的心声
福利中国(2017年4期)2017-02-06 01:18:47
人口老龄化背景下的财政支出与经济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