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速铁路-中国的新名片

2018-04-02 08:58:50
福建质量管理 2018年9期
关键词:复兴号时速高速铁路

(山东中医药大学 山东 济南 250355)

曾经有一段视频火遍了全球,在300公里时速的中国和谐号列车上,一枚硬币在窗边的台子上屹立了整整九分钟不倒,这段视频向全世界展现出了当今中国高速铁路技术的发达。

2017年6月26日,两辆复兴号在北京南站和上海虹桥站分别驶出,这是复兴号动车组在京沪高铁的正式双向首发,上档时速400公里、标准时速350公里的CR400此次运行,标志着我国再次成为世界高铁速度最快的国家。而在国务院2018年2月26日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宣布了我国正着力于开发时速400公里的变轨距列车并正在努力研究时速600公里的磁浮列车。

世界上第一条高速铁路是日本于1964年修建的新干线,连接首都东京和关西中心大阪,时速是210公里。由于发现了高铁带来的巨大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随后法国、德国也研究高速铁路技术,欧洲、北美洲和亚洲的许多国家和地区纷纷开始修建高速铁路。我国的高速铁路技术,从最开始的学习、模仿他国技术,到十几年后的独立创新研发,已经成为了中国的一张新名片。我国的高速铁路以极高的安全性、平稳性、最长的运行里数以及耐寒又耐热,在地形复杂、沙漠、高原、严寒之地也出现了中国高铁而闻名世界。在习近平总书记和李克强总理的对外国的多次提及和推荐下,土耳其安伊高铁、莫斯科-喀山高铁、墨西哥高铁、印尼雅力高铁都将以中国高铁技术为核心修建。中国高铁也将帮助法国的TGV系统加强其运行的稳定性,新加坡、印度也希望可以高价引进中国高铁的核心技术,这些都证明着,我国的高铁技术正在“走出去”,以领先世界的技术,登上世界的大舞台。

在当今社会,高铁已经成为了一种大众交通工具。高铁和谐号的时速为300公里,复兴号的时速为350公里,是长途大巴的三倍,飞机的时速虽然更高,但是由于机场距离市区较远以及机场等候的时间很长,所以高铁的耗时是最少的。高铁较长途大巴的载客量更高,一列车可以载1280位乘客,而较飞机而言,其车次更多,乘客的选择性更大。高铁的能耗、安全性和正点率也远远超过大巴和飞机,其座位宽敞舒适,隔音效果很好,运行稳定,近年来高铁已经成为我国旅客出行的首要选择。通过修建高铁,极大的缩短了城市之间的距离,以高铁核心城市带动周围城市的同步发展,促进我国工业化和城镇化的完成,促进旅游业的发展。为了更好的促进经济和社会的发展,我国的铁路规划已经从“四横四纵”延伸成为“八横八纵”。2013年,国家提出了“一带一路”发展战略,从古丝绸之路到新丝绸之路,这是中国外交的新战略、新思想。[1]高铁正是我国“一带一路”出口的核心产品,它是改变我国出口产业结构、实现国内经济转型升级的重要突破口,同时也能够满足世界范围内蓬勃发展的高铁建设需求。[2]高铁的发展是由其内在的动力机制和运行机制保证的,国内市场的刚性需求、国内外的技术推力、国家的规划和扶持、企业自我发展的追求等构成了高铁的动力机制,技术学习过程、员工队伍建设、全面创新管理、创新生态系统的相互作用等构成了高铁的运行机制。

尽管我国的高速铁路技术已经十分发达,在2011年7月23日,D301次列车和D3115次列车在浙江温州境内相撞,共造成212人伤亡。事故发生后,设计最高时速为350公里的和谐号,降速为300公里行驶。此次事故反映出在高铁的实际建设中依然存在问题,列控中心设备的设计严重缺陷、使用时的监察不利、发生故障后调度室的监管调度不利导致了事故的发生。在未来高铁技术的研发中,安全始终应该被放在首要位置。

据统计,我国已经投入使用的高铁总里数已经达到6800公里,成为世界上高铁运营里程最长、运行速度最高同时也是在建规模最大的国家。中国高铁已经成为了中国制造中最耀眼的成果,体现出我国的制造业正在从劳动密集型向技术密集型转变。中国高铁的发展速度,就如同正在铁路上奔驰的复兴号一样,飞速前进,成为中国展现给世界的一张新名片。

【参考文献】

[1]“一带一路”战略背景下的中国高铁外交探析[J].袁玉青.南京大学2016

[2]中国高速铁路的创新机制及启示[J].工程研究.赵建军;郝栋;吴保来;卢艳玲2012

猜你喜欢
复兴号时速高速铁路
时速90KM的追尾碰撞,这辆国产MPV带来“100KM/H”的惊喜
世界汽车(2022年11期)2023-01-17 09:31:30
复兴号
大灰狼画报(2022年2期)2022-11-19 22:30:58
《高速铁路技术》征稿启事
《高速铁路技术》征稿启事
我的“复兴号”
时速600km高速磁浮运行控制系统关键技术研究
江苏新增两条120km时速高速
石油沥青(2019年1期)2019-03-05 08:25:42
复兴号
“复兴号”提速
南方周末(2017-08-24)2017-08-24 07:50:29
时速600千米磁悬浮列车真的来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