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 华
(福州市长乐区实验小学,福建 福州 350200)
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互联网+”已经席卷全球。它对教育最大的冲击就是教学方式的转变。如何适应互联网时代学生的学习特点,如何增强课堂教学的吸引力,如何将传统的教学模式与现代的教学技术进行有效整合,成为教育工作者不得不关注的问题。“互联网+”教育凭借信息化之力重新解构了传统的学习模式。
教师通过网络终端推出跟知识点相对应的微课,给予学生学习方法的辅助、课程资源的提供、兴趣激发和思维方式的引领。学生可以在家里或课外自行预习和准备学习的内容和要点,带着问题进行听课和提问,内化知识,拓展能力。教师为准备回答问题,既需要课前备课,也需要在课后查阅资料进一步答复问题。事实上,很多问题也许会超出教师的备课范围和知识范围,那么,教师需要降低姿态、端正态度,与学生共同研究。在这样的课堂教学模式中,教师成为学生学习的同行者、辅助者。
如六年级下册教材外国名篇名著这一个单元中收录了《鲁滨逊漂流记》和《汤姆索亚历险记》这两篇长篇小说,编者用心良苦地将课文以内容梗概和精彩片段相结合的方式予以呈现。教师可以将《鲁滨逊漂流记》作为切入点。在《鲁滨逊漂流记》的课前导学中,学生借助互联网观看“介绍梗概”的微课,快速高效地对“梗概”这个新名词的定义和运用范畴有了准确的认识。同样,在中高学段的概括课文主要内容方面,可以在这些课文的课堂教学前,通过课前导学,学习相关的段意合并法、抓六要素法、扩充课题法、抓重点词句归纳法、抓体裁归纳法、问题概括法等系列微课,进而逐步掌握概括课文主要内容的方法。
在实际操作中发现,课前微课导学既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又从不受时空限制,学生在自主学习的基础上,质疑、探索、发现,亲历“学语文”的过程。而在课堂上,结合自主学习任务单学习并交流自主学习成果,在相互交流中不断碰撞,获得“用语文”的体验。这样的语文课堂模式,突出以学为主,聚焦言语实践,关注问题意识,积极引导课外阅读,由单一的书面答题训练向听说读写综合运用转变。
阅读除了需要理清文章的内容和表达顺序外,还需要分析和思考。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引导学生运用思维导图理清文章结构,通过写、画的过程,加深对文章的理解和记忆。应用思维导图,架起文章的框架,然后在每一部分相应地补充、添加内容。继而梳理逻辑,理清条理。
如在《鲁滨逊漂流记》课堂教学中,教师首先引导学生运用整合、归纳的方法梳理故事的情节;接着利用思维导图,根据学生的概括归纳,及时地绘制出层次分明的内容结构示意图;并听取学生的建议,依照课堂进程及时增加或删除相关节点;最后让学生对着结构示意图介绍梗概的主要内容。有了结构示意图的帮助,再加上教师的适时引导,学生能够毫无障碍地说出故事的主要内容。接着教师让喜欢同一个“精彩片段”的学生组成新的学习小组,小组成员一起讨论精彩之处,记录学习成果。教师根据课文特点,创造性地运用微课、思维导图及合作学习的课堂模式,既突破了教学难点,又教会了学生梳理长文内容的一种新方法。课后,学生兴致盎然地阅读原著,运用本节课所学的归纳方法,轻松地自学本单元的另一篇课文《汤姆索亚历险记》以及相对应的选读课本,并通过资源公共服务平台在班级空间展示各自摘录的精彩片段、撰写的心得体会、绘制的阅读图示,召开班级读书会,学生的汇报精彩纷呈。
多学科融合的课堂学习,打破教材的束缚,聚焦各学科教材中相关联的知识点,发现其中可探索和操作的节点,通过知识的跨界调取与组合运用,达到相辅相成。“互联网+”教育的开放性,能够让学生在开放、积极的学习环境中,以主动的姿态去探索和尝试。
如在“抓特征,绘肖像”的美术与语文的整合课堂上,将美术与语文的知识、能力、素养融为一体,在核心素养的目标上达成一致,一个课堂完成两个学习任务,多学科、跨界高质高效。针对同一个主题“抓特征,绘肖像”,从美术学科上看,“绘”指学会观察,抓人物的特征,以线造型;而语文学科的“绘”则是抓住人物特征,用语言文字来表达。两个学科的教师共上一节课,美术教师从学生的三言两语中,几笔就勾勒出人物的肖像,不露痕迹地教给学生绘肖像的夸张方法,也教给学生仔细观察的方法,这其实就是为语文课上的习作描写做好铺垫。基于学生观察同学面貌、体态等各方面的容貌特征的基础上绘制肖像,教师用手机及时记录课堂,随时抓拍生动的画面直接在屏幕上展示,做到即时反馈,课堂生动活泼。基于交互式电子白板的学科融合,将美术课堂和语文课堂无缝连接,美术教师的板书成为语文课的延续。语文教师很好地利用了美术课上观察的素材,不再浪费观察的时间,让学生很快进入人物肖像描写的情境中。语文教师巧妙地融合美术课上的教学重点,并进行提高、深入,抓住人物的“招牌”特征绘肖像,美术课的夸张方法在习作课中得到很好的应用。课后引领学生将“抓特征,绘肖像”这些材料运用到六年级毕业季的相册中,既可以永久地留住同学的身影,体现同学的特征,又可以体现语文描写,图文结合,贴近学生,贴近生活,贴近校园,贴近师生的情感。
在“互联网+”时代,教育不再局限在教室内,不再仅局限在课堂45分钟的有限时间里,只要有网络,随时随地都可以学习新知识,借助互联网可以构建课内与课外多维的学习空间。这就要求教师转变传统的教学方式,采用问题导向式教学。在课内,主要强调基础知识,学生根据教师的指导和自己的水平,选择感兴趣的内容;在课外这个维度中,鼓励学生在实践中学习,通过互联网上大量的教学资源,进行自主学习,学生要想获得满意的学习效果,必须借助图书馆、互联网等查找资料,进行开放式学习。教师围绕预先设定的教学目标,选择、截取需要的文章片段进行重新组合,从某种意义上实现跨越时间、空间的自由组合。跳出课本和课堂的限制,丰富、增加、扩充教材内容,此时的语文阅读内容完全可以填补单纯依靠教材教学的不足。
在学习《清平乐·村居》这篇课文时,教师为了指导学生感受词中最能表现词人心声的“醉”字,可以利用网络平台,打破教材编排的局限,截取作者辛弃疾的《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念奴娇·用东坡赤壁韵》《西江月·遣兴》等篇目中有关“醉”的章节语句,重新组合到一个文档中,然后发布到资源公共服务平台,作为学生这一主题阅读的新资源,引导学生反复品读、思考词人总是“醉”的原因,在对比中品词,在诵读中悟情,挖掘词所表达的内涵。教师再给学生提供新的信息,引导学生结合《文豪武将辛弃疾》这本书中对辛弃疾的介绍,寻找词人“醉”的答案。学生结合这些资料明白:“辛弃疾因报国无门、壮志难酬,只能借酒消愁,他醉里梦里都想着征战沙场,醉着醒着都盼望收复失地,当他看到和谐的乡村生活时,他‘醉’了。”这样让学生多方位地了解了辛弃疾这位伟大的豪放派词人,从而升华主题。
校际远程协作学习为语文教学开拓出一个全新的学习之路,将信息技术、互联网作为学习和交流的工具,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形成跨校学习小组,根据列出的学习提示,围绕某一个共同的主题开展相关的阅读、实践活动:可以合作上网查询、搜集、整理信息;可以通过视频交流阅读心得;可以与异地同学说说自己喜欢的故事情节或文章内容;可以远程合作制作电子阅读卡;可以分享自己读过的相关作家的文学作品;可以不受时空限制地畅所欲言,进行习作的互评互改;可以对教师及同学的评价发表自己的不同看法;可以多角度、多层次、多维度地得到指导。
笔者所在学校与周围的几所学校,围绕共同的主题“童年的游戏”,开展多样化的语文实践活动。如寻找老游戏,汇总经典的老游戏,在网络平台的学习讨论区,以学习小组的方式积极参与交流,分享各地经典老游戏的玩法。组长把小组成员调查的游戏种类进行汇总,从中挑选一个老游戏进行体验并全班展示。“开展老游戏与新游戏的对比”辩论活动。充分利用合作学习版块,让学生按自己的意向组成两大跨校辩方,先分别搜集资料整理,再按照辩论的规则进行网络辩论。创编游戏。学习编创游戏的方法,合作编创一个游戏,“诸葛借鉴、彩虹床、小小爱心房”等新游戏应运而生。既培养学生合作交流分享的态度与能力、勇于创新的精神和实践操作能力,又激发编创游戏的兴趣,在活动中体验到分享成功的乐趣、与人协作和沟通的快乐,激发学生勇于实践、乐于探究的积极情感。习作《童年的游戏》的互评互改。学生在前面系列实践活动的基础上,直观具体的习作素材,能比较顺利地完成习作并在个人学习空间中推送习作,供校际其他师生在线阅读、点评。由于自己的习作要被评价,绝大多数学生都很认真地对待写作,习作的结构、文采及佳句都有所提升。教师可以随时对需要帮助的学生进行个别化指导,突破以往作文评改中同一时间内只能进行单向交流的空间限制,教师可以跟多名学生进行交流,学生间也可以同步交流,通过吸收有益的评价,充实和修正自己的看法。在互评中,学生进入教师的角色思考问题,通过换位思考、角色转换,更能理解读者的心理,习作时能站在更高的角度来构思、谋篇、布局,从而提高习作能力。
在“互联网+”时代,信息技术的应用无疑为语文课堂教学注入一股新的活力,通过微课导学、思维导图与交互式白板融合应用、交互式电子白板环境下的跨学科教学、融合网络平台的混合教学、远程校际协作学习等课堂教学模式,形成语文课堂教学的崭新合力。借信息技术这股春风之力,提高学生学习语文能力,积淀语文素养,从而推动语文课堂教学模式的改革与创新。
参考文献:
[1]何更生.语文教学论[M].合肥:安徽师范大学出版社,2013.
[2]何克抗.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目标与意义[J].教育研究,2002(4).
[3]王湘英.MOODLE平台下高中语文课外阅读优化的研究[J].语文月刊,2014(4).
[4]段连鑫,李晓兰.信息技术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应用与思考[J].中国教育信息化,2013(12).
[5]卢子洲.国际互联网上,教育科研信息的搜集与评估[J].教育研究,2000(1).
[6]黎建红,周志平.课内学法赏课文,课外用法读原著[J].江苏教育,201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