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山西省康乐幼儿园 冯卫娟
作为一名一线的幼儿教师,十几年的工作经历早已在我身上留下了深深的烙印,无论是经验还是教训都是那么真实而深刻。在亲身实践中,原来接触过的书本名词有了实实在在的涵义,什么是“敏感期”、什么是“因材施教”,都变成了一个个生动的事例。
回忆中的那些孩子们,有的活泼、有的安静、有的敏感、有的憨厚……在和他们的相处过程中,我不断调整着自己的认知与方法,在与形形色色的家长的沟通中,我也学到了很多东西。慢慢地,我误以为自己是很“懂”孩子的,明白他们做一些事情背后的原因,知道应该如何引导他们。但是,真的是这样吗?
那一年,我又接了一批新入园的孩子。在开学前,我详细研究了每个孩子的基本情况,认真了解了每个孩子的特点,自信满满地准备迎接他们的到来。可没想到,这一批孩子中有个叫历历的小朋友超出了我们所有人的预料。他的各种行为、反应搞得班上的教师们焦头烂额,有时候为了保证大家的安全和活动的正常进行,我不得不把他从集体中隔离出来。似乎历历和大家处于世界的两极,彼此能够看到,却谁也无法走进去。
一次上午的区域活动,大家都在自由有序地游戏,历历也在建构区专心地玩插片。突然“哗啦”一声,他把所有的雪花片全都倒在了地上,拿着一节长长的插管在上面来回划拉。他的这种违反规则的行为引起了很多孩子的注意,有的来“告状”了,有的开始积极地收拾烂摊子。历历不干了,大声哭闹,嘴里嘟嘟囔囔着去推那些捡雪花片的孩子,眼看着一场“世界大战”要开始了。我赶紧劝说那些热心的孩子:“去做自己的‘工作’吧,我来帮历历收拾。”委屈的历历还是不肯捡,甚至把我捡回去的雪花片又倒出来,继续拿插管划拉。我拉着他的小手说:“来,我们一起把玩具捡回筐里。”他撅着嘴说:“那我怎么扫啊?”我问:“扫什么?”他拿起插管又划拉:“我扫地呢,捡起来就不能扫了。”噢,原来他在模仿成人扫地,插管做笤帚,雪花片做垃圾。原来如此,我索性真的拿来一把笤帚让他去楼道里扫垃圾,历历一下子就开心了。
就像找到了进入森林的小路一样,我开始发现历历的另一面。他和其他孩子一样好奇、好动、好模仿,就像《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提到的:“4-5岁的孩子常常动手动脑探索物体和材料,并乐在其中。”只不过他的方式有些极端,常常违背集体活动的规则。他会连续几天“徘徊”在卫生间,告诉我他要拉粑粑,其实是为了观察蓄水池里的水如何冲刷大便池。看着水流哗哗地倾泻而下,他每次都激动地鼓掌大叫。历历还会把固体胶抹到桌子上、衣服上,甚至是脸上,看看它们能不能粘住。还有一段时间,他沉迷于鱼缸,他把不同的东西扔进去,观察小鱼爱不爱吃,还插了一根长长的管子,搅动鱼缸里的水,看小鱼逃来逃去。
由于历历从小没有真正和其他孩子互动游戏过,对于“集体”“规则”的意识始终没有建立起来,他从来不觉得“别人的东西”自己是不能拿的,也不觉得自己的行为会影响他人。也正是这个原因,他沉迷于自己的世界不可自拔:一人一个红烧狮子头,他还要吃第二个,吃不到就嚎啕大哭;别的小朋友都睡着了,他突然开始唱歌,说“星光大道开始了”;有小朋友挡住了他的路,他什么也不说就拿起人家的胳膊狠狠咬了一口……
就像教婴儿一样,我拉着他的手慢慢走进集体生活,一点一点地摸索、尝试。集体活动时我把他带在身边,随时给予关注和引导,满足他的心理需要;讲故事时拉着他的手,当他坐不住开始乱晃或者要乱叫时,会轻轻摸摸他的背,或者搂住他,用自己的声音把他的注意力拉回来。区域游戏担心他沉浸于“自我”会影响到大家,会先把他送到他最喜欢的区角,布置一点小任务,用鼓励传递我的期待:“我一会儿回来看你啊,你一定会完成得很棒的!”
有一次做晨操,有很多家长围观,我把他放在第一排,悄悄地对他说:“宝贝儿,妈妈看着你呢,我们坚持做完,妈妈一定会很开心很开心的!”那天早晨,他破天荒地第一次没有乱跑,专注地模仿我的动作,脸上露出郑重的表情,让我心里满是感动:这个孩子,为了让妈妈开心能这么努力,那一定是很深很深的爱吧!一旁有位家长对历历的妈妈说:“你家的宝贝今天很棒啊,这么认真!”历历激动得脸都红了。
就这样,一天一天、一点一点,历历开始接受我了,活动中他会不由自主地寻找我的陪伴,当我因为他的小淘气对他皱眉头时,他就用大大的、深深的眼睛盯着我,仿佛在想:她为什么不开心?看着看着,我就忍不住笑了,看我一笑,他会抱抱我、亲亲我。唉,孩子啊,我知道你在长大,可是你为什么长大得有点慢呢?没关系,老师陪着你。他不会与同伴交往,我就拉着他的手一起去找朋友,告诉他:“想和小朋友一起玩,要用好听的声音问问他愿意吗。”“小朋友在工作,我们不要打扰他,轻轻走。”当发生矛盾时,先引导历历说出来他的想法,然后再用他的方式去劝说他,也要劝说旁边的孩子试着理解他。
渐渐地,历历从原来“游离”在人群之外到开始愿意旁观小伙伴在做什么,面对问话也不再是答非所问或置之不理,开始愿意与人交流。又一次,他抱着活动室里的地球仪转啊转,我问他:“你去过哪里啊?”他开始在地球仪上指他去过的地方,说到高兴处,会加上动作和声音:“我是坐飞机去的,我坐的是客机,还有直升机,螺旋桨转转转,突突突……”小伙伴们也不再排斥他,因为我告诉大家他很聪明,和他做朋友,他会想出很多很多好玩的游戏。历历就像一滴花瓣上落下的露珠,慢慢溶入了我们的怀抱,但是依然保持着他独有的芬芳。
和历历的相处给我上了一课,再遇到孩子的那些特殊行为,我都会努力去寻找属于他们的“正常”途径走进他们的世界,关注、观察、理解、帮助他们。人们常常把孩子比喻成美丽的花朵,但我认为每一个孩子更像一本书,他们的作者、排版、印刷、装订的方式各不相同,我们要轻轻地翻、慢慢地看,才能发现每本书的不同之处、精彩之处,也才能真正解读他们。
真正的教育其实就是浸润在日常生活中的春风化雨,点点滴滴留意、时时处处用心,“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身为一名幼儿教师,我常常为这些美好而纯净的心灵感动,能够走近他们,聆听他们,是一件幸福的事。希望每一个孩子都能在爱的阳光下尽情地舒展、欢笑,找到属于自己的天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