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 萍
(沈阳师范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辽宁 沈阳 110034)
东北老工业基地曾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的摇篮。作为老工业基地、共和国的长子,辽宁为新中国的经济发展作出了历史性的贡献,辽宁工业体系成为国家经济体系的重要支柱。但是,粗放型的增长方式,形成了辽宁地区可持续发展的壁垒。2003年10月,国家开始实施老工业基地振兴战略,促进辽宁经济社会的发展。我国经济步入新常态后,因体制积弊等原因导致辽宁经济不振甚至断崖式下跌,不仅加大了与沿海地区的距离,也影响了国家总体经济发展进程。2016年4月26日,随着《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的若干意见》发布,新一轮东北振兴再次正式起航。
针对东北地区经济萎靡的现实,党中央、国务院和东北各省都在不断探究促进东北地区振兴发展的思路。2015年,辽宁省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打造辽宁经济升级版,解决辽宁体制机制和产业结构问题,让创新、改革、市场、开放“四个驱动”协同配合,共同发力,激发出老工业基地发展的内在动力和活力。2015年7月,习近平在长春座谈会上就推动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提出了“着力完善体制机制、着力推进结构调整、着力鼓励创新创业、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的要求。2017年3月,习近平在参加全国“两会”辽宁团审议时又强调,要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进国有企业改革发展,推进干部作风转变,深入实施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战略,全面做好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各项工作。
“四个着力”“四个驱动”和“三个推进”是辽宁新一轮振兴发展的战略思想。三者之间具有内在的有机关联。第一,三者有着共同的实质和目标,即发展,目标是实现辽宁老工业基地的真正振兴,使辽宁走出困境。第二,三者的核心是改革和创新。辽宁老工业基地振兴发展的根本之策和决胜之举,是改革和创新。改革就必须创新,创新需要改革;不改革就无需创新,没有创新就谈不上改革。第三,三者的终极目的都是保障和改善民生。保障和改善民生是发展的目的,也是改革创新的出发点和最终归宿,一切都必须聚焦“惠民富民”,使民生改善和经济发展有效对接、相得益彰。第四,三者各有侧重。“四个着力”是新一轮振兴任务的维度,“四个驱动”构筑了新一轮振兴的动力系统,“三个推进”明确了新一轮振兴任务的主要抓手,使辽宁老工业基地振兴的方向更明确、思路更清晰。
辽宁老工业基地全面振兴战略具有深刻的思想内涵,它既坚持了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又坚持了实事求是的原则,是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实践的有机结合,是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中国化的具体体现;它既坚持了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又赋予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以新时代的内涵。
1.全面振兴战略思想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对转型发展实践进行了理论升华,为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增添了转型发展的思想内容。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以生产关系为研究对象,通过对资本主义经济运行过程的剖析,揭示了资本主义经济规律,预测了社会主义社会的经济模式[1]。但是,马克思认为,社会主义社会是建立在生产力高度发达基础上的计划经济体制,马克思没有想到历史上所有的社会主义国家都建立在落后生产力基础上,也没有经历过社会主义国家从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变的实践,其他社会主义国家也没有现成的转型经验。因此,像我国这样生产力水平参差不齐的社会主义国家,存在以公有制为主导的多种所有制经济成分,存在纷繁复杂的国际环境和国内矛盾,我们要在这样的现实状态下进行社会主义建设,这是一种全新的社会实践。对老工业基地的改造,推动老工业基地转型,就是研究如何调整这些多种类、多层次的生产关系,使它们更和谐、更科学,更能最大限度地促进生产力的发展。我们需要在改革中转型,在创新中发展。老工业基地全面振兴战略思想是对这种全新的社会实践的经验总结,也是对我们所处的时代发展的总结,其思想体系对于马克思经济思想而言是崭新的内容,它为马克思主义理论增添了时代内容,是对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的丰富和发展。
2.全面振兴战略思想强调科技、创新、管理、制度、环境等无形生产要素在价值生产和经济发展中的地位,坚持并丰富了马克思劳动价值论。劳动二重性奠定了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科学基础。马克思劳动价值论认为,劳动是价值的源泉,附着于具体劳动之中的抽象劳动是价值的唯一实体;具体劳动作为具备一定条件的实在活动,承载着抽象劳动,是价值形成和价值创造同时不可或缺的,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是合二为一的。只不过,在马克思的年代,马克思更多关注的创造价值的劳动,是直接参加生产的物质生产劳动;且以往我们所理解的马克思劳动二重性中的具体劳动,往往更多关注的也是生产某种特定商品的、需要具有特定条件的实在活动。在知识经济时代,无形生产要素在价值生产和经济发展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它会大大改善具体劳动的各种有形条件,也会极大提升抽象劳动所创造的价值。全面振兴战略思想强调科技、创新、管理、制度、环境等无形生产要素在价值生产和经济发展中的地位,一方面坚持了马克思的劳动二重性学说;另一方面,又赋予劳动二重学说以新意:一是科技劳动、创新劳动和管理劳动也是创造价值的劳动,而且是创造更多价值的劳动;二是制度、环境等无形生产要素在价值形成和经济发展中是更加重要的具体生产条件,有形要素和无形要素共同组成了劳动的具体性。因此,强调科技、创新、管理、制度、环境等无形生产要素的意义,是马克思劳动价值论在老工业基地转型发展中的具体运用。
3.全面振兴战略思想强调供给侧调整,强调改革、创新和市场驱动,遵循并强化了价值创造和价值实现的价值规律。价值规律是商品经济的基本规律。价值规律表明,商品价值量规定于由社会平均技术水平等决定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商品价值量能否实现、实现多少则取决于社会需求状况。“如果说个别商品的使用价值取决于该商品是否满足一种需要,那么,社会产品总量的使用价值就取决于这个总量是否适合于社会对每种特殊产品的特定数量的需要,从而劳动是否根据这种特定数量的社会需要按比例进行分配在不同的领域”[2]。由此看出,马克思是从两个角度强调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一是社会平均生产条件,二是社会对商品的需求量。因此,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包含个体技术和客体需求两个含义,它具有决定企业生死存亡的意义,由价值创造和价值实现所构成的价值规律是通过市场机制发挥作用的。在我国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当长的时期内,虽然我们也强化竞争,强化市场调节,但在市场主体特别是国有企业那里,对通过革新技术取得市场优势的意识比较淡漠,往往采用的是一些非正常非经济的手段抢占市场,也并没有意识到必须紧紧围绕着市场需求调整生产的重要性,因此造成了竞争力弱和库存压力大等发展困境。全面振兴战略思想强调改革、创新驱动发展,就是遵循价值量规定的理论,强调企业通过改革和创新提高技术水平,掌握技术和规模优势,降低企业生产商品的个别劳动时间,提高创造财富和获得财富的竞争力;强调市场和供给侧改革,就是警示市场主体掌握并深刻理解价值实现理论,真正做到经营和管理必须以市场需求为选择导向,以市场容量为规模数量,以市场变化为调整方向。所以,着力创新,推进供给侧结构改革,以市场驱动调整和发展,是市场机制在战略思想上的体现,是马克思经济学说中价值规律在老工业基地改造转型中完整的运用与深化。
4.全面振兴战略思想强调着力调整经济结构,推进供给侧结构改革,坚持并完善了马克思社会资本再生产理论。马克思的社会资本再生产理论阐明,社会总产品由第一部类(即生产生产资料的部门)生产的物质产品和由第二部类(即生产消费资料的部门)生产的物质产品构成;社会总产品的实现,是社会资本再生产的核心,其中总产品的价值补偿是社会资本再生产的前提,总产品的实物补偿是社会资本再生产的关键。马克思社会资本再生产理论的实质是供需均衡问题。全面振兴战略思想及其实施意见中着力调整经济结构的部署,要求推动现代农业发展,做好做精传统制造业,培育与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促进生产性服务业向专业化、高端化发展,推进生活性服务业向优质化、便利化提升等。将生产性服务和生活性服务等服务业纳入两大部类之中,承认服务劳动在价值创造中的地位,强调产、学、研、服相结合,是对马克思社会资本再生产理论的完善,是在劳动创造价值的基础上,扩大了马克思关于创造价值的劳动的内涵与外延,也拓宽了两大部类的链条与节点,将以往的生产资料生产的部门即第一部类和消费资料生产的部门即第二部类,扩展为生产资料生产和生产服务提供的部门为第一部类,消费资料生产和生活服务提供的部门为第二部类。其次,推进供给侧结构改革中,去产能、去库存要求供需数量均衡;去杠杆、降成本要求提高市场主体的市场竞争力,缩短产品价值实现时间,提高资本循环速度;补短板要求供需结构吻合。供给侧结构改革,符合马克思社会资本再生产理论的要求,强调在供需数量均衡的同时更加强化了供需结构均衡,使马克思的均衡理论内容更加充实。老工业基地全面振兴战略思想强调着力调整经济结构,强调推进供给侧结构改革,是遵循马克思社会资本再生产理论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理论要求与实践结果。
5.全面振兴战略思想强化以民生为目的,是剩余价值理论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新境界。剩余价值理论是马克思的理论贡献之一。理论显示,在生产资料资本主义所有制条件下,资本主义生产的目的是获得剩余价值,资本主义生产过程的实质就是价值增值过程;剩余价值获得的方法是绝对剩余价值生产和相对剩余价值生产;资本所有者因为全部占有工人的剩余劳动,导致贫富差距加大;资本所有者因为对剩余价值的追求而进行资本积累,造成相对过剩人口等,剩余价值规律是资本主义经济的基本规律[3]。必须承认,在生产资料资本主义私有制度下,因为资本家对剩余价值的主观追求,客观上确实增加了社会财富,推动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里指出“资产阶级在它的不到一百年的阶级统治中所创造的生产力,比过去一切世代创造的全部生产力还要多,还要大。”[4]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社会性质决定了必须大力发展生产力,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和文化生活需要;市场经济决定了经济主体对经济利益和价值增值的追求;生产力状况决定了多种所有制经济成分的必然存在。那么,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如何较好地将三者有机地契合呢?全面振兴战略思想对此问题给出了明确的答案。推进国有企业改革,着力调整经济结构,推动与扶持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激励不同所有制的经济主体充分发挥力量、充分施展才能,积极努力地创新、创业、就业与经营以创造更多的财富;着力完善体制机制,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让发展的成果更多地惠及广大的民众。一切调整和改革都不能侵害人民的利益,一切调整和改革都为了人民的利益,一切价值增值和财富的创造都为了人民、都用于人民。围绕民生的改革与发展,是剩余价值理论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实践中的具体应用,是剩余价值理论在新时代的新境界。
21世纪初,党中央、国务院为推进我国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作出了振兴老工业基地的战略决策。十多年来,辽宁振兴发展取得了一些成绩,积累了一些经验,为新一轮振兴奠定了基础。
1.明确发展规划,循序推进实施。在振兴过程中,辽宁落实国家部署,根据省情制定了沿海经济带、沈阳经济区和辽西北三大区域发展战略;设立自由贸易试验区和沈大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组建沈抚新区,省内全方位多个改革和发展示范区及重大项目建设正在进行并成效显现;对资源枯竭型城市阜新进行转型试点,建立装备制造、农产品加工、煤化工等接续替代产业。十多年来,规划实施已见成效。
2.寻求体制机制改革,探索改造、转型、升级的新举措。完善的体制机制是发展和营商的保障和最优质的环境。为促进转型发展,辽宁不断冲破既往行政思维,理顺行政体制,精炼行政制度,规范行政管理。推进政府职能转变,在权力下放上有所突破,在体制机制改革中寻求转型和改造新思路[5]。
2002年,沈阳市作出铁西区与沈阳经济技术开发区合署办公、合署收益自主支配的决策,同时市级审批权限下放至区里,大力支持铁西老工业区改造。铁西区与沈阳经济技术开发区合署后,综合实施“扩权强区”“东搬西建”“壮二活三”战略,成功破解了老工业基地改造中“钱从哪里来、人往哪里去、产业怎么摆、企业怎么改、包袱怎么甩”等普遍性难题。
大连金普区同时进行行政机构、行政运行机制等改革,集中审批事项,建立健全政府权责清单,确保“清单之外无权力”,实现“大厅之外无审批”,为新区项目引进、孵化和发展提供绿色通道。
3.强化新型工业化主导方向,坚持不懈推进结构转型升级。辽宁老工业基地在改造中推进传统制造企业资源整合,并进行技术创新,推进产业关联度高、具有优势互补和战略协同效应的国有企业联合重组,打造在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的领军企业;建立工业企业集群,推动高端装备制造、高新技术和新兴产业的发展;围绕战略性新兴产业主题,建造主业特色鲜明、产出投入比高的优势产业聚集区。沈阳机床集团兼并重组了沈阳第一机床厂、中捷友谊厂和沈阳第三机床厂,获得新生。近年,又陆续并购了德国希斯公司、重组云南机床厂、控股昆明机床厂,形成了国际化、世界级的机床企业[6]。
沈阳铁西区坚持“搬迁、并轨、改造、升级、就业”并举原则,改造中着力解决企业的冗员、内债和办社会等问题的同时,重新整合工业资源,推进资产向优势企业集中,促进优势企业做强做大、推进基础工业向专业化生产集中,提升专业化生产水平、推进企业向产业集群集中,打造产业发展新高地;在老城区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完善城市功能,提升城区的核心竞争力,彰显了以科技创新引领结构调整和推动转型升级的战略导向。在工业改造同时进行城市改造,在开创新事业的同时解决旧矛盾。
大连金普区则通过招商引进一些重大现代优势项目落户新区,在招商引资同时形成了装备制造、生物医药、新能源汽车、汽车及零部件、电子信息、保税物流等支柱产业;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大宗商品及权益类交易中心等金融、类金融机构等国际商务区已具规模,现代多元产业结构落地金普[7]。
4.改造老工业区与改善民生紧密结合。辽宁在振兴过程中坚持以人为本、尽力改善民生。通过调整财力分配结构,率先在全国实现了城镇居民和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全覆盖,率先进行了对城市连片棚户区全面彻底的改造。沈阳铁西由原来的“工人村”转变为“度假村”。大力推进就业和再就业工程,确立了“政府+市场+劳动者”的机制,着力解决下岗群体的就业难题。大力整治环境,在全国率先启动秸秆焚烧防控问责机制,推进“煤改电”项目,加强对水域环境、绿化环境和农村环境的治理,努力构建和谐辽宁。
5.完善基础设施体系,优化经济发展环境。十多年来,辽宁持续加大基础设施建设投资,推进了一批关系长远发展的重大基础设施项目,包括铁路、机场、高速公路和地铁等通道建设;能源、水利等重大基础设施建设;信用环境和金融生态环境改善等,为老工业基地振兴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
作为老工业基地,辽宁经济发展几十年来一直表现不凡。但中国经济新常态后,辽宁经济出现急速下跌态势,经济增速由2014年全国排位第七跌至2015年倒数第一,2016年甚至负增长,仍然垫底全国。目前,辽宁经济依然处于困境之中,表现为:经济颓势转变迹象不明显;资源约束与生态环境双重压力较大;人才短缺与人才流失严重制约经济振兴;人口增速过缓与人口老龄化问题使经济发展雪上加霜等。
反思十几年辽宁老工业基地的改造与改革,不可否认在提升经济实力、调整经济结构、转变体制机制、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等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与此同时,也不得不承认还有许多问题和矛盾亟待解决,主要是:投资营商、创新创业和人才造就环境亟待改善,新旧动力转换的矛盾亟待解决。国有企业离做大、做强、做优的要求还有相当差距,民营经济发展不充分,科技、教育对产业的支撑不够强。生态环境依然脆弱,民生保障压力较大,在就业、就学、就医、住房等方面与群众的期盼还有距离。特别是少数干部不担当、不作为、不负责,个别地区和部门办事效率低、服务质量差,没能达到企业和群众的要求和满意等。
十几年辽宁老工业基地振兴的实践,为新一轮辽宁振兴、转型发展提供了经验教训,也带来了深刻的启示。
1.没有良好的营商环境(主要是行政环境),就没有激情蓬勃的市场。优良的环境,才能壮大生长的因子,而净化行政环境才是经济发展最优良的环境。如果政府不守诺、领导不作为、工作人员不尽力;如果没有依法的行政、去垄断的行政,取而代之的可能就是习惯于任性管制的行政;如果不从企业和人民的角度和利益出发,官僚行政、形式行政等,这样的环境必然会封闭区域市场,阻碍企业发展,阻挡民营经济发展,阻滞投资者和创新创业者的开创行为,必然压抑高素质人才的积极性。这样的环境,不能让企业家施展才华,发展动力不能形成,市场活力不能绽放。
2.没有科学周密的布局,就难以建立现代、合理的产业结构。在以传统制造业为主的老工业区域,只有全力对同类和相关企业资源整合,突出规模和现代技术优势,才能做精、做强传统产业,建立先进制造业;只有把握生产力发展趋势,充分利用自身优势资源,精准帮扶具有战略性的新兴产业,才能发展壮大高新技术产业;只有促进生产性服务业向专业化、高端化发展,推动生活性服务业向优质化、便利化提升,健全产业金融服务和行业协会与中介等体系,才能建立现代服务业;只有秉持绿色、生态、技术、特色、价值的原则,规范并引导农业发展,才能建立现代可持续的现代农业。
3.没有有效的激励机制,就不会有真正的创新。创新是转型发展的引擎。国内外的经验证明,如果不能真切地重视教育,不能真切地尊重教育、科研和管理工作者及其劳动教育、科研和管理人员的劳动及其成果不能公正地被认可并实现其应有的价值,没有行之有效的激励和保护创新的政策,就不可能留住人才,创新更无从谈起。
4.不树立共享和谐的理念,就不会有可持续的发展。满足人民日益提高的物质文化需求,是社会主义本质,也是社会主义的根本目的。如果发展为了形象,为了政绩,发展就失去意义;如果发展的成果没有惠及广大民众,没能让广大民众越来越安心地工作、越来越放心地生活、越来越安心地养老,就不可能有可持续的发展。
5.如果不能真正解决国有企业的问题,将会影响全省的振兴。国有经济在辽宁具有相当的比例,国有企业也是老工业基地转型发展的关键。就目前情况来看,国有企业改革并非重组和建立多元股权结构那么简单,如果国有企业不能建立科学合理的内部治理机制,没有系统完整的选人、竞争、研发、营销、监督等约束激励机制,国有企业就不会真正摆脱困境,就会影响全省经济实现全面振兴。
1.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决定了辽宁老工业基地全面振兴的长期性。我国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力基础薄弱,创新能力不足,沉积和新生的矛盾犬牙交错。在辽宁老工业基地,此类问题更加严重。因生产力水平限制,没有更多的可再生的劳动对象替代自然资源,造成了资源枯竭;没有形成完整壮大的新兴产业接续传统产业,造成长时间经济低质增长、人才流失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的限制;因聚集了众多的国有企业而需要较高的改革成本;因人口老龄化程度深造成高素质劳动力不足;因完善的体制机制的缺失导致科技创新不足和营商环境的混乱;因传统粗放式的经济增长方式终将不能再持续,造成经济低迷困境等。如此种种,决定了辽宁老工业基地的改造、转型和发展的长期性、艰巨性和复杂性。辽宁老工业基地改造、转型势在必行,而且极具紧迫性和急切性,我们必须紧紧立足国情、省情,脚踏实地、循序渐进地推进改造转型工作,坚决避免流于形式和形象的改革,坚决杜绝贻害民生和未来的所谓的“发展”。辽宁老工业基地的改造转型要在全面振兴战略思想的指导下,科学规划,周密布局,力求每一项措施都卓有成效,每一项工程都形成长久的正效应。
2.辽宁老工业基地全面振兴必须坚持新发展理念。新发展理念实事求是地反思了我国传统发展模式,实事求是地反映了我国的国情特点,实事求是地肯定了国外先进的发展经验,实事求是地指明可持续发展的方向和发展的旨归。全面振兴战略思想是新发展理念在老工业基地振兴中的具体体现和生动实践。新发展理念视域下的辽宁老工业基地改造,要求在改造的同时,实现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和人的全面发展;要求消除二元经济,促进各个产业齐头并进同时推进现代化建设;要求以实体经济为根基,推进实体经济、服务经济和虚拟经济的合理发展;要求兼顾集体与个人、当前与长远等各方利益,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要求以民为本,改革不能侵害广大人民利益,发展为了广大人民利益,让发展的成果惠及广大的辽宁人民,从老工业基地改造转型中真正体现社会主义的本质。
3.辽宁老工业基地全面振兴战略思想的实践价值。对老工业基地进行改造,促进老工业基地转型,实现老工业基地振兴,是保证老工业基地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是实现国家区域均衡发展所必需。老工业基地转型,是一项十分艰巨复杂的任务,需要周密部署,科学引领。辽宁老工业基地全面振兴战略思想是马克思经济理论与老工业基地转型发展实践相结合的产物,是马克思经济理论新成果的组成部分,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的具体体现,它明确了辽宁转型发展的思路、准度和举措,指明了辽宁转型发展的驱动力量源泉,规定了辽宁改革发展的根本原则。这一战略思想是辽宁老工业基地转型发展的实践指南,对促进辽宁实现再振兴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