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推进民国史料的整理与研究

2018-04-02 18:35:37苏智良上海师范大学人文与传播学院教授
上海高校图书情报工作研究 2018年3期
关键词:慰安妇难民日军

苏智良(上海师范大学人文与传播学院教授)

一、从事民国史研究的3个史料故事

(1)日军“慰安妇”的档案

据关东军老兵菅原幸助回忆,当时在新京(长春)的少佐们从关东军上级那里得到命令,特别要将情报、731部队资料、毒气战、化学战和“慰安妇”等资料销毁。所以,他推测,要寻找到与关东军司令部相关的“慰安妇”档案是很困难的。

2013年,中央批示日军暴行应予以研究,从而成立专家组,作为专门研究“慰安妇”的专家,成为中央专家组成员之一,得以开启“慰安妇”档案宝库,查阅到很多珍贵的“慰安妇”遗留档案。

吉林省档案馆保存的日军档案文献反映了日军建立慰安所的普遍性。1938年2月,江南各地的日军慰安所遍布南京、下关、镇江、句容、金坛、常州、丹阳、芜湖、宁国、上海等地。档案文献中还记录了各地驻兵员数、“慰安妇”数、“慰安妇”一人应对士兵数等历史铁证。

据1938年2月28日日军华中派遣宪兵队司令官大木繁《关于南京宪兵队辖区治安恢复状况调查的报告(通牒)》记载,芜湖“慰安妇”人数一旬内增加84人,共有109名“慰安妇”。报告共分12项内容,其中的第11项以表格的形式汇总了南京地区8个市县军队慰安设施状况。2月19日所报表格与其基本相同,可以看到其中中国人“慰安妇”有25人,朝鲜人“慰安妇”有36人,占芜湖“慰安妇”总数的近二分之一。丹阳二月中旬“慰安妇”一人所应对士兵数为267人,因“慰安妇”人数不够,要在当地招募“慰安妇”。当时丹阳人口由南京大屠杀前的6万锐减到5千,且为返乡的难民,在这种情况下“招募‘慰安妇’”,强征的手段昭然若揭。

内蒙古自治区档案馆所藏的《满洲宪兵团高等警察期报》上有“未婚者因为有被征用为护士和慰安妇的制度”,以及日军用军费建立慰安所的汇款,经过关东军第四科批准的电话记录等材料。

金华市档案馆藏《金华鸡林会会则及名薄》记载有武义县武阳镇慰安所人员名单。实地调查发现,该慰安所地址很可能在城头巷和花园殿巷之间,当年有一家如意旅馆,据知情者回忆,慰安所的妇女有日本本土的,也有从韩国、中国掳掠的;既有年少美貌者,也有中年色褪者。

《金华鸡林会会则及名簿》中可见金华地区各处慰安所名称、地点、慰安所老板、慰安妇人数以及细节备注等,如菊水楼慰安所、金泉馆慰安所、雅堂街38号慰安所等,共计慰安所老板为7人,管理人员5人,而“慰安妇”的人数竟高达130人。

(2)中共中央特委会会议记录

上海市档案馆主编、上海人民出版社1983年出版的档案资料《上海工人三次武装起义》,全部是中共中央的会议记录辑成,当时属于非常珍稀,因此该书作为内部出版,据说只有省军级证明才可购买。

据该书记载,为了组织和领导上海工人武装起义,中共中央专门成立特别委员会。1927年2月28日晚上7时,中共特委会在租界里秘密开会,出席者有中共中央总书记陈独秀、瞿秋白、罗亦农、赵世炎、尹宽等。特委会委员、上海市总工会委员长汪寿华(一名何松林)报告了与杜月笙联络的结果。3月2日晚,中共中央特委会一连开了两个会议,一是讨论工会和军事工作,二是研究群众运动、宣传和军事。陈独秀、罗亦农、赵世炎、周恩来、彭述之、王若飞等参加,汪寿华报告与杜月笙交谈的新进展。杜月笙主动约法总巡捕于3月3日与汪寿华见面,并准备筹款5000大洋支助共产党准备的武装起义。

如果没有这些白纸黑字的会议记录,我们再有想象力也是想象不出历史的细节的。

(3)重建上海南市难民区的历史

这是一段尘封已久的往事,由来于南市难民区监察委员会制作的英文版《饶家驹的故事》。该书记载有1937年11月3日饶家驹写给市长俞鸿钧的信及1937年11月5日日本总领事冈本季正写给饶家驹的信。难民问题是抗战时期中国的重大社会问题之一,而饶家驹在上海建立的难民区,以及他推动南京国际安全区的建立、筹划汉口难民区,不仅保护了数十万中国难民,更重要的是,建立了一种战时保护平民的模式,并催生了1940年《日内瓦第四公约》,即今天的国际人道法的前身,可见其所做的贡献,是人道主义的光辉典范。

近年来我们申请中法友好年项目,主办国际会议;倡议在南市难民区遗址建纪念碑;出版著作、制作纪念章、拍摄纪念片等等,以此纪念上海市难民区的历史,并拜访了原江苏省委难民委员会主任、后任中共上海市委组织部部长周克,还拜访过“难民皇后”黄慕兰等。1937年9月至1940年6月,南市难民区救助难民30万人,使得他们得以保全生命,避免了被屠杀的命运。

这些历史的再现都得益于史料文献的保护和收藏,可见史料对于历史学的重要性。

二、如何推进民国史料的整理与研究

(1)开放,与国际接轨

例如“文革”资料的搜集与研究应该持有开放的理念和态度,对于当代史的研究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不应缺位,应与国际接轨,海外这部分资料相对较多,应开阔视野。

(2)电子化,共享的理念

国内民国文献的电子化进程已陆续展开,如国家图书馆《远东军事法庭庭审记录》。2014年,中华书局“中华经典古籍库”发布,4年来已从初期的2亿字扩展至10亿字,从单一的局域网版扩展到在线版和微信版。“中华经典古籍库”的特点是基于古籍整理成果和规范的海量合法数据,可供征引。2018年4月,国家级古籍整理出版资源平台“籍合网”上线,这是一个基于古籍整理与数字化的综合性知识服务平台,由中华书局旗下的古联公司负责建设和运营。2013年起,第二档案馆档案电子化,目标为5000万页。还有中国近代史研究所数字化工程、国家档案馆系统抗战史料数字化工程等等。曾建议促成了解放日报馆所藏申报馆简报,由上海书店出版社出版并逐步电子化。

(3)合作共赢

民国文献的整理与研究应该寻求包括档案馆、图书馆、学界在内多方合作以及中外合作,大家共同努力,合作共赢。

猜你喜欢
慰安妇难民日军
150万乌克兰难民涌入邻国
环球时报(2022-03-08)2022-03-08 22:22:18
世界难民日
——聚焦各国难民儿童生存实录
中外文摘(2019年15期)2019-08-19 02:54:14
侵华战争中的日军“三羽乌”
“慰安妇”幸存者黄有良离世
南方周末(2017-08-17)2017-08-17 12:54:09
为让小难民开心 他冒险送去上万个玩具
作文中学版(2017年5期)2017-07-05 15:31:09
韩慰安妇拒绝日本“治愈金”
环球时报(2016-08-27)2016-08-27 06:35:26
叙利亚难民去往何方?
台湾慰安妇纪录片《芦苇之歌》赴日首映反响热烈等6则
海峡姐妹(2014年5期)2014-02-27 15:09:21
日军“特攻战之父”大西泷治郎
军事历史(1999年2期)1999-08-21 02:58:08
对日军编制和军衔称谓的商榷
军事历史(1988年6期)1988-08-21 01:57: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