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国债市场总体发展状况比较

2018-04-02 17:58
福建质量管理 2018年11期
关键词:国库券国债

(青岛大学经济学院 山东 青岛 266000)

一、美国国债的发展历史

(一)美国国债的产生

美国建国伊始便伴随着国债的产生,最初发行的国债为战争国债。国债初期的发展十分缓慢,然而每次战争的发生都会成为国债迅猛发展的重要契机。20世纪30年代发生的经济危机使得个人和企业所得税骤减到历年最低点。联邦政府的财政收入也随之下降,但是由于战争引起的军费支出却导致财政支出迅速增加。时任美国总统的胡佛企图采取“赤字财政政策”救市。截止1933年,美国国债总额增至230亿美元。至罗斯福就任总统时,美国国债规模一直呈增长趋势。罗斯福进一步发展了胡佛的增加公共建设和福利项目的政策,使得国债总额飙至510亿美元。二战期间,美国的军费开支的60%来自国债融资。到1945年二战胜利,美国的国债增至2597亿美元。随着二战的结束,美国投入国内生产建设和经济的建设,军费开支减少,财政收入在30年来出现了首次盈余。

(二)美国国债的发展

20世纪50年代,丘吉尔“铁幕”演讲拉开了冷战的序幕,紧随其后的朝鲜战争使得国债的发行规模进一步扩大。1954年达到2940亿美元。1969年越南战争达到顶峰,国债规模也随着达到了3529亿美元。七十年代爆发的石油危机导致国内通货膨胀,经济开始走下坡路,只能通过发行国债来维持日益扩大的赤字危机。1985年,美国结束了其71年的债权国地位,转而沦为世界上最大的净债务国。1989年布什执政,继续执行里根时期减税和扩大财政支出以刺激经济的政策。克林顿的减少财政支出增减税收的以减少赤字的政策一定程度上控制了国债的增长速度。至2000年将2370亿美元的财政盈余全部偿还了国债债务,政府负债率降到34.5%,为历年最低点。

二、我国国债的发展历史

(一)改革开放前

1949年建国初期,国内进入和平建设时期,但经济发展缺少资金支持,于是发行了“人民胜利折实公债”和“人民建设公债”两种债券来筹集建设资金。这两种国债与1959年撤销。后来由于我国国债理念的转变,国债一度取消发行以保持政府的无负债状态。但在这种政策实行十五年后,出现了财政赤字,政府财政收入不足以供给财政支出。迫于这样的压力,国务院决定恢复国债的发行与流通。

(二)起步阶段(1981—1991)

我国国债起步阶段的两大特点即为国债的发行呈现了一定的市场化和初步形成了国债的二级市场。这个时期的国库券为实物券,以行政摊派的形式发行给国企和个人。虽然仍然在探索阶段,但国债的利率决定和期限结构已经呈现出一定的市场化。以1981—1984年起发行的国库券为例,要求自第六年起开始还本付息,并且每年会通过抽签的方式选取偿还其中的五分之一。而1985年发行的国库券在利率方面开始区分个人投资者与机构投资者,分别设置了不同的利率要求,国有企业等单位所购的国库券利率要比个人低4%。

国库券发行初期是禁止作为货币流通以及在市场上转手买卖的。直到1988年,这一局面才得以打破,该年四月份进行了国库券的第一批转让试点,这一举措奠定了国债二级市场的实践基础。沈阳、哈尔滨、武汉、重庆、深圳、上海、广州等七个城市成为了第一批试点的首选城市,尽管有所改革,但改革的步伐仍然十分谨慎,允许转让交易的国库券品种仅限于1985、1986年面向个人发行的国库券。两个月后又放开了其他54个试点城市。截止1991年在全国范围内普及了国库券的流通转让业务。这大大促进了我国二级市场的建立。

(三)发展阶段(1991—1998年)

在这个阶段我国国债一级市场正式建立,二级市场进一步发展。各个阶段我国国债的市场化程度进一步加深,改革继续深入。我国国债一级市场建立的标志性事件为1991年我国设立国库券承购包销试点。自1994年开始开始尝试使用招标方式发行国债。

在这个时期,国债二级市场发展迅猛,银行间国债交易日趋成熟。1990年12月,上海证券交易所挂牌营业,财政部在交易所经由一级自营商发行国债。由于各项规章制度仍然处于探索阶段,国债交易存在很大的风险,如1995年的国债期货的“3.27事件”,此次事件的发生使人们加强了对国债风险性的认识并开始采取相应的措施以降低风险,促进了交易所市场的改革。同年6月,人行通知规定,要求全部商业银行集体撤出交易所市场的国债交易,同时建立银行间证券市场专门用来为银行间的国债交易提供平台。

(四)成熟阶段(1998年—至今)

为应对1998年的全球经济危机,我国开始采取扩张性财政政策。下半年,新中央财政预算调整法案开始实行,中央财政较前一年增加了400亿元,增至960亿元,同时增加了1000亿元长期国债的发行。特别向四大国有银行发行了2700亿元的特别国债。由此,积极的财政政策拉开帷幕。2009年全球金融危机再次席卷全球,我国采取扩张性财政政策救市,大规模发行国债,首次执行由财政部代理地方政府发行地方债。

三、中美国债发展历史比较的启示

(一)将国债规模合理化。国债的规模应该与时代的发展经济的需要相适应

适度的国债可以合理调控流通市场上的货币量,促进市场利率趋于合理。发挥国债对投资的带动作用,激发投资者的积极性、增加消费需求,促进国民经济的发展。

(二)优化国债结构。国债功能发挥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国债的结构是否合理

此处的国债结构包括国债期限结构、券种结构、投资者结构、利率期限结构等。我国国债种类较少,投资者的选择空间受限制。且期限结构单一,不利于投资者进行多样的投资组合以规避风险,且使得国债的流动性降低,抗风险能力差。我国投资者结构不合理,个人投资者只占十分微小的一部分。

(三)国债流通方式多样化。促进我国国债的流动性需要做到以下几点

首先,要增加面向个人的国债的发行,减少金融机构在国债发行中所占的比重。因为向机构发行国债与向个人投资者发行国债的效果是不同的。我国居民的储蓄倾向高,大多将手中的资金存入银行而非进行投资,但国债由国家作保障,信誉较高,几乎不存在违约风险,若国债面向个人投资者发行必将会大受欢迎。

【参考文献】

[1]邱林卉.国债市场的经济功能比较研究.福建师范大学,2016,03,25

[2]邵莹,李珍玉.中美国债市场比较分析及启示.广西商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5,12,13

猜你喜欢
国库券国债
你知道什么时候买国债吗
财政部进行首次国债做市支持操作
挪用单位国库券同样是犯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