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浩文,张壬癸,林 奇
高等职业院校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需求研究*——基于深圳职业技术学院的问卷调查
方浩文,张壬癸,林 奇
(深圳职业技术学院,广东 深圳 518055)
中国高等学校文化素质教育方法上存在不足,缺乏对学生实际情况的文化素质教育需求研究。本文通过对深圳职业技术学院学生的问卷调查得出高职院校大学生对文化素质教育的需求,探索适合高等职业院校大学生的文化素质教育内容和实施方案。
高等职业院校;文化素质教育;通识教育;需求
自1995年原国家教委在全国52所高校开展文化素质教育试点工作以来,我国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的实践和探索已经走过了二十多年的历程。在这期间里,文化素质教育理论研究也不断深入,在许多基本问题上已经达成了广泛的共识,但就目前文化素质教育研究的整体水平而言,还不能很好地满足实践的需求。以往的文化素质教育,重在强调教育者对文化素质教育的顶层设计,以此进行各种不同的文化素质教育,更多强调的是文化素质教育的说教功能,较少实际考虑学生自身对文化素质教育的需求,以及文化素质教育的实际效果。本课题研究的意义在于实际调研学生需要何种文化素质教育,以及学生对以往文化素质教育的评价,在总结调研结果的基础上,结合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探索适合高等职业院校大学生的文化素质教育内容和实施方案。
西方国家对文化素质教育并没有统一的提法,他们倡导的是通识教育,目的是培养高素质的人才,这与我国的文化素质教育有相通之处。通识教育,又称为自由教育,经历了从自由教育、人才发展教育再到新的自由教育模式的发展过程。自上世纪八十年代起,美国、加拿大、英国、德国、法国、意大利、日本等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开始意识到文化素质教育与科学技术教育的比例在高等教育中严重失衡。于是,这些国家相继提出了改革教育模式,大力实施通识教育。
英国的学校教育十分重视学生“团队精神”的培养,如果学生在集体活动中一味去展示个性突出自己而连累到团队时,则会被认为是“没有团队精神”的学生。在美国,人文教育被当作美国教育之魂。美国的人文教育是一种人文精神教育,人文精神本质上是一种崇尚自由、自觉、批判的精神,同时也包含人和自然的和谐相处,是培养善恶、美丑、是非的判断能力,是一种宽容合作的精神。美国的学校教育重视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结合,以学生的人文素质作为衡量教学质量的重要指标。美国和加拿大的通识教育主要特点是建立了一套明确的通识教育目标;通识教育的方式灵活多样,不同层次不同类型的高校,其要求不尽相同,通识教育的课程结构有名著课程型(哥伦比亚大学)、核心课程型(哈佛大学)、分步修读课程型(西北大学、约克大学等);通识课程的内容上不仅强调基础性、全面性,更加强调课程的整合性和融通性;重视组织和管理,重视名师的作用。日本的大学把人文素质教育称为教养教育和一般教育。2004年,东京大学制定了“平民化的精英”的教育目标,其目的是把东京大学变成实现社会公正、科技进步、为文化创造作出贡献的“平民化精英”的培训基地。
台湾于1984年开始全面推行通识教育,其特点是由教育行政机关规定共同必修课程,各大学在课程设置方面的自主性不足,所开课程之间关联性不大。香港通识教育课程的内容主要涵盖自我与个人成长、社会与文化、科技与环境三大方面。
2005年,中国政府出台了《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的文件,明确提出要“以服务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为宗旨,培养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数以千万计的高技能专门人才”。2012年,教育部发布了《职业学校学生顶岗实习管理规定(试行)》(征求意见稿),要求职业院校组织学生开展顶岗实习,实施素质教育,坚持教育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遵循学生成长规律和职业能力形成规律,培养学生职业道德、职业技能和文化素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就业。同时,《教育部2012年工作要点》中,也将加快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作为今后教育工作的重点之一。由此可见,加强文化素质教育,培养综合型的高素质人才,已成为世界职业教育改革的热点。
对于加强文化素质教育,国内外的学者提出了许多方法和途径。杨叔子院士[1]指出学生来到大学,要做三件事,一是学会如何做人,二是学会如何思维,三是学会掌握必要的知识及运用知识的能力,这已成为很多学生的座右铭。他要求自己的博士生读老子、读论语。周济院士提出了“育人为本,三足(教学、科研、服务社会)鼎立”的办学思想。其次,他提出将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相结合中的结合改为融合。深职院原校长刘洪一[2]认为,我国高职院校实施文化素质教育,要在正确认识和深入理解文化素质教育的本质和内涵的基础上,从育人理念入手,因材施教、因地制宜地探索有效路径与方法,走出一条符合中国国情、高职教育特色的文化素质教育之路。石亚军(2003)[3]认为,特色是文化素质教育的点睛之笔,大学文化素质教育的特色包括理念和思路,特色项目和举措两种类型。裴印山和武士勋(2007)[4]认为高等院校对大学生加强文化素质教育有三个途径,分别是加强对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的领导,拓宽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的途径,加强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的师资和教材建设。
“文化素质教育”这一说法在国外不多见,国外接近的说法就是通识教育或者人文教育。王义遒教授(2006)[5]指出,通识教育可以当作我国高等院校发展文化素质教育的一种手段,但并不应该当成一种教育模式;国内高校可以将文化素质教育的发展作为通识教育的先导。杨叔子和余东升(2007)[6]的观点认为,结合了我国本土特色进行创新得来的文化素质教育模式,仅仅适合我国而已;而美国实施的通识教育也仅仅是适合美国的,这也因为通识教育是美国教育的本土创新,是根据它教育体系发展的情况而实施的一种教育模式,并不适合我国。国内高校不能完全摒弃通识教育,而要取其精华,借鉴它的先进管理方式,来发展我们的文化素质教育。巫阳朔(2011)[7]的观点是,在社会需求、历史发展传统及教育实践经验基础之上,美中分别提倡通识教育和文化素养及政治教育。以该观点来看,若从一个国家的社会需要、历史传统和教育实践出发的话,由于文化素质教育和我国目前的教育形式相符,所以更适合我国发展的需要。汪为春(2012)[8]阐述了高职院校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的理论认知,高职人文素质教育要结合高职教育教学的特点,通过对高职学生加强人文学科教育以及育人环境的熏陶,使之逐步形成稳定的内在品质和价值取向,以达到提高高职学生的文化品位、审美情趣、人文素养和科学素质的教育。
梁丽萍等(2012)[9]认为文化素质教育嵌入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的制约因素在于:思想观念障碍、组织机构障碍、功利主义教育倾向、文化素质教育自身的不足等,根据创新型人才培养的主要突破口提出文化素质教育应如何嵌入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张宏海(2014)[10]认为,把传统文化的教育思想已有对教育的平民化、教育的普及化、素质教育与职业教育相结合,其丰富而深刻的教育理念和人文主义教育思想值得深入挖掘和传承,对当今我国高校素质教育与职业教育的创新有着启示、借鉴作用。
综上所述,研究者基于国内外教育环境和实际情况,一致的观点是目前在我国更适合而且可以普遍实行的是文化素质教育,而不是通识教育。
我国高校大规模开展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是从1995年开始的,主要是针对当时高等教育中所存在的重理轻文、培养模式单一、专业面窄、人文教育薄弱等弊端提出的。文化素质教育强调高校通过一系列措施使大学生在掌握专业知识、技能的基础上,进行包括文、史、哲和社会、艺术等人文科学和自然科学知识方面的教育,以提高全校大学生的审美情趣、文化品位、人文素养和科学素质,进而达到整体素质和全面能力的提升。
文化素质教育在我国高校实施20年来,大体上经历了试点探索、实施推广和普及提高三个阶段。到目前为止,文化素质教育工作取得了显著进展,已经建立了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文化素质类国家级精品课程、国家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等等。近年来,各高校越来越重视文化素质教育,并尝试将文化素质教育嵌入到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之中,并进行了大胆而有益的探索。但是,总体上文化素质教育仍然游离于创新型人才培养之外。
有些高职院校简单地把文化素质教育等同于人文课程,以为多开设几门公共课就是实施了文化素质教育。还有的把文化素质教育等同于校园文化活动,用一些校内外课余活动代替文化素质教育。
纵观近二十年来我国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的研究状况,虽然取得了一定成绩,但整体上讲我们对文化素质教育这一新的教育思想仍处于探索阶段,理论研究与现实需求之间尚存在着明显的差距,表现为:第一,在研究内容上,不少研究是对一个学校或地区文化素质教育经验的总结,还没有深入提炼并上升到理性思维的高度,从规律这个角度去探讨文化素质教育实施和运作的文章还不多见;第二,对一些重要问题的研究深度还有待加强,这些问题包括:思想政治教育与文化素质教育的有机结合,文化素质教育与高校人才培养模式的关系,文化素质教育课程体系建设,文化素质教育师资队伍建设等等;第三,在研究方法上,缺少细致调查基础上的个案研究,比较研究太少。
以往的文化素质教育,一般都是自上而下,按照顶层设计者对文化素质教育的理解,进行各种不同的文化素质教育,缺少实际调查学生需要的文化素质教育。随着社会多元文化的发展,特别是90后、00后的新生代,他们的生长环境和接受的教育和以前大不相同,导致他们对不同文化的理解和接受也大不相同。因此我们需要依据新生代的心理特点和行为特征设计出合理的文化素质教育调查问卷。另外,文化素质教育的调查,涉及到很多定性内容,如何把定性问题变成可以测量的指标,也需要课题组成员探索,讨论和潜心设计。问卷从当代大学生对中西方文化的偏好、对中西方传统文化的认识、对中西方文化的认同、对洋节在中国盛行的看法以及是否需要继续学习并发扬中国传统文化等问题进行了设计。本课题组向深圳职业技术学学院各专业学生共210人发放了问卷调查表,收到有效问卷190份,并对问卷调查的结果进行了统计和分析。
调查结果显示,两种文化都喜欢的学生的比例占66%,两种文化都不喜欢只占4%,偏好喜欢中国文化的学生为21%,偏好喜欢西方文化的学生为9%。这样的结果令人感到喜悦的是:一、中西文化都有其优秀的一面,能够吸引大部分学生,二、在中国的大环境下,虽然西方文化影响力很大,但是喜欢中国传统文化的学生大有人在,说明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力还是持久而广泛的,中国在传播优秀文化方面的能力是见成效的。
同时也有令人担忧的方面:一、有少数学生对东西文化都反感,原因可能是在我们在传播文化时,采用的方法比较生硬,强调灌输文化而不是启发学生思考优秀文化的内涵,导致少数学生对中国文化和西方文化都产生抵触心理。二、喜欢中国文化的学生还没达到30%以上,因此,在未来的文化素质教育的布局中,中国文化的比重应该加强。
认为传统文化精华与糟粕参半,我们接受时要有所扬弃的学生比例66.67%,认为要以继承发扬为主的学生比例为28.89%,认为过时和保守的学生比例仅占2.22%,不关心的仅占2.22%。这样的比例说明:绝大部分同学(96%)认为传统文化有其可取一面,需要继承和发扬,然而有较多同学(66%)认为传统文化中仍然有糟粕一面,需要批判继承。少数同学(4%)认为过时和保守了,或者不关心。我们认为在春秋战国之后,很多学者为了王权服务,扭曲了占据主流的儒家思想。例如宋代的理学家把仁义道德规范化,导致活泼泼的儒家思想变成了思想禁锢,束缚了思想的发展。另外,历史的局限性,导致中国保留了很多怪力乱神的思想。这些历史原因,使得新时代学生对以往为王权服务和陈旧的思想很反感。我们建议在传播传统优秀文化时,重点放在百家争鸣的时代,而不是王权稳固,思想文化已经被当成统治工具的时代。也就是说把中国文化中儒家经典,道家思想,佛家思想等的精华部分,而不是被后人根据自己的理解修改之后的部分,进行传播和推广。
认为现代西方的价值观,如自由、平等、民主、法治等,已经深入民心的学生比例为34%,认为需要批判的继承的学生比例为60%,认为不适合中国国情的学生比例为5%,不关心的仅1%。这些选择情况说明:绝大部分同学(94%)认可现代西方的一些主流价值观,例如民主,自由,法治等,也就是说我们依法治国有了极其深厚的群众基础。2014年10月,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第四次全体会议的主要议题是研究全面推进依法治国重大问题。这是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第一次以依法治国为主题的中央全会。我们对学生的调查结果,也从一个侧面支持了依法治国的深入开展。
另外,有超过半数的同学(60%)认为虽然西方文化有其优秀一面,但是同样存在其他问题,需要批判继承。例如西方文化虽然张扬了个性,有利于创新与进取,促进了自由和平等的观念,但却导致了自私自利,自由涣散,唯我独尊以及无政府主义。我们建议,在宣传西方文化时,注意取其精华,剔除糟粕。
大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同,一般会选择从古代先哲思想和古代历史文学、传统书画艺术、传统音乐、民间工艺(如剪纸、刺绣等)、饮食(八大菜系、民间小吃等)、舞蹈武术气功等、民俗文化(如民族地区文化、堪舆即风水文化等)等方面去学习和了解,而对中国传统地方戏曲、古代建筑、服饰、传统科学(如中医药、天文、地理、农业等)等方面则不感兴趣。
而在对西方文化认同上,大多会选择从西方经院哲学、人文主义、文艺复兴等方面去学习和了解,也有部分同学愿意去了解天主教、犹太文化等,而新教则不被学生所喜欢和接受。
部分同学从商家宣传营销的角度出发,认为“节日的意义更多偏向商业化,成为商家宣传的噱头,年轻人对于西方节日更为热衷”,“中国人过节可以丰富我们的生活,但是也给了商家谋利的机会,并非纯粹的节日文化,还有商业氛围”;个别同学从阴谋论的观点出发,认为“洋节流行是对中国进行资本主义社会的文化渗透,在某种形式上可以称之为‘和平演变’”,“西方节日与文化是一种文化入侵,改变人们的价值观,忽视了中华文化”;部分同学从年轻人贪玩的角度出发,认为“不理解洋节的内涵,纯粹是为了在节日当天吃喝玩乐”;许多同学认为“我国对中国传统文化节日仍然不够重视,仅仅设为法定节假日并不能加深大众对传统节日的了解与其内涵的学习”;“学校可以加强过传统节日,并开展关于传统节日的各项活动。
大部分同学认为不论社会怎样发展都需要发扬传统文化,并认为是有用的。如有同学认为“中华文化首先要百善孝为先,以礼待人,谦虚做人,这些都是普世价值,不会过时”,“精髓流传千年,并不断得到改造,适应每个朝代,当今社会需要传统文化来维系社会道德体系”,“现代物质至上的社会更需要中国传统文化来平衡,有利于人们理性的做出判断”,“传统文化有千年的积淀,没用的话早就会被淘汰掉”。这些积极的看法表明同学们受到了积极正面的教育,肯定了传统文化的作用。
也有极少数同学认为传统文化“没有多大用处!在当代社会,物欲横流,大家都以自己的利益为主,在涉及利益方面,大家不顾及传统文化的制约,而破坏社会道德,污染社会环境”,“中国传统文化对生活实际意义不大,现在中国生活太忙、节奏太快,没有时间和精力搞这些”。我们认为,由于受到多元文化和实用主义的影响,大学生中或多或少都趋向实用主义和功利主义,对此作为学校的教育工作者应对他们加强正确的价值观教育。
依据以上调查结果和分析,我们认为在高等职业院校进行文化素质教育要“以中国优秀文化为主体,以西方文化为辅助”。中国有着五千年未曾中断的发展历史。在漫长的、不绝如缕的繁衍历程中,我们的祖先创造了光辉灿烂的文化,形成了本民族特有的思维方式、价值取向、审美情趣、行为模式、德行素养和社风民俗。通过开展“中国传统文化素质教育”,系统整合教育资源,形成德育特色模式,全面提升学校办学的核心竞争力,全方位提高育人质量。在以中国优秀文化为主体的前提下,也不能忽视西方文化的作用,西方文化对现代社会的科技发展和社会发展,起着核心作用。虽然西方文化和中国文化有其不同一面,但是中国文化是一个兼容并包的文化,是可以把西方文化的精髓融入我们的文化体系之中的。
以“中国传统文化导读和西方文化介绍”为主线,以人文性管理为手段,以养成教育为途径,以德育活动为载体,以“合约式”评价为终结,引导高等职业院校的学生树立民族自尊心、自信心、自豪感,从中国传统文化和西方文化中挖掘和寻求熠熠生辉的精神瑰宝,从而继承和发扬传统的美德、良好的风范、高雅的情趣、昂扬的气概、坚韧的意志、顽强的追求,逐步形成“明理厚德”的德育体系。
[1] 杨叔子.科学文化与人文文化交融——兼论全面素质教育[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5(10):10-11.
[2] 刘洪一.文化素质教育缺失影响人才培养质量[N].中国教育报,2012-12-12(5).
[3] 石亚军.关于大学文化素质教育如何走向成熟的思考[J].中国高等教育,2003(07):21-23.
[4] 裴印山,武士勋.加强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的方法与途径[J].教育与职业,2007(08):80-81.
[5] 王义遒.大学通识教育与文化素质教育[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6(03):2-8+188.
[6] 杨叔子,余东升.文化素质教育与通识教育之比较[J].高等教育研究,2007(06):1-7.
[7] 巫阳朔.美国通识教育与我国文化素质教育、思想政治教育比较研究[J].继续教育研究,2011(10):174-176.
[8] 汪为春.高职院校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研究[D].安徽工业大学,2012.
[9] 梁丽萍,宋燕.浅议创新型人才培养中的文化素质教育嵌入[J].中国大学教学,2012(04):17-19.
[10] 张宏海.传统文化对现代高校教育理论的启示——以先秦教育思想为例[J].中国高校科技,2014(08):57-59.
Demand for Cultural Quality Education of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 Students: Based on Questionnaire Survey from Shenzhen Polytechnic
FANG Haowen, ZHANG Rengui, LIN Qi
()
This article uses the comparative analysis research of college students' cultural quality education from schools home and abroad. It points out the deficiency in China’s college cultural quality education. It also indicates the lack of research on students’ actual demand for cultural quality education. After having a questionnaire survey on students from Shenzhen Polytechnic, we analyze the cultural education demand of vocational college students and explore suitable approach for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 students’ cultural education and implementation of the program.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 cultural quality education; general education; demand
10.13899/j.cnki.szptxb.2018.04.013
2017-04-28
深圳市教育科学规划课题:现代教育技术应用及教育资源建设研究(课题编号:Zdfz16017);2014年校级教育教学教研项目,高职院校学生文化素质教育需求调查研究(编号701422J22037)
方浩文(1977-),男,湖北武汉人,金融学博士,研究方向:金融经济学、金融文化。
张壬癸(1980-),男,广东揭阳人,博士,副教授。研究方向:金融工程与经济发展、创新驱动发展研究。
林 奇(1985-),男,浙江台州人,博士,讲师,研究方向:金融经济。
G718
A
1672-0318(2018)04-0075-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