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昭通学院 云南 昭通 657000)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征地规模越来越大,失地农民日益增多。由于失去基本生产资料,居住变化、经济压力、就业不足与保障不力等原因,失地农民陷入“有路可走,无地生存”的困境。因此,失地农民成为城市化进程中的边缘人和弱势群体,极易产生心理不安、焦虑、自卑、封闭与抵触环境等失衡心理。
随着楚雄市经济迅速发展,城市化建设步伐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公路建设、招商引资项目、工商业经营性项目、地方公益性项目等的建设,处于近郊的鹿城镇大量农村土地被占用,产生了大批的失地农民。据调查,鹿城镇被大规模征地的有10个村(居)委会、116个村(居)民小组、7617户农户,涉及30598人口,占该地区总人口43%,其中已部分失地失业或即将失地失业。鹿城镇失地农民主要分布在万家坝、彝海、栗子园、大东、富民、平山等片区。该地区经济发展水平落后,使得当地失地农民面对生产生活既有别于农民,又不同于城市居民,成为一个边缘群体,由于征地补偿模式、保障制度、区域内城乡差距、偏见与歧视、自身人力资本质量难以再就业等原因,造成失地农民心理健康存在诸多问题。
首先,对再就业的担忧与抵触心理。农民失去赖以生存的土地,就意味着失业,对长远的生计存在担忧,对未来没有信心。对于再就业持一种抵制的情绪,甚至会对生活、社会深表不满,心理不平衡。其次,经济压力过大导致焦虑不安。失地农民进入城市生活颇感日常生活开支的剧增。吃、穿、住、行等生活成本增加,收入来源减少,部分人感觉到了生活的压力,充满了担心与焦虑,对能否生存下去感到不安。再次,人际交往导致的封闭与自卑心理。失地农民习惯与熟人交往,少与市民交流,与外界环境交互存在封闭性、被动性,导致部分人出现封闭与自卑心理。
大多数失地农民的收入较低,甚至没有工作,收入没有保障,他们承受着来自社会、家庭和自身所带来的多重心理压力。为了有效地解决失地农民的心理困惑,减轻他们的心理压力,需要政府、社区和相关的社会团体等的有效的支持。
失地农民应积极参加政府组织的相关心理、业务的培训,转变心态,适应社会发展需要,学习更多的知识文化,提升自己的科学技能水平,转变陈旧的思想观念、落后的生活方式、不文明的生活习惯,提高自身素质,提高就业能力。努力寻找适合自己技能的工作并做到尽快适应、融入日常上班的生活,这样才能最终真正融入城市。此外,失地农民应该学会利用法律武器,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同时认真学习、理解国家的土地征用政策以及相关的补偿办法等。失地农民应该抓住机遇,敢于挑战,勇于创业,开拓新的就业途径,解决生存大计。树立大胆创业、艰苦创业、诚信创业、开拓创业的理念,努力拼搏,过上幸福的生活。
政府加大资金投入,依托街道和社区强化对失地农民的资金和政策的帮扶。第一,提升政府征地的科学性、合理性,考虑失地农民长远利益,政府在推进城市化进程的时候一定要结合当地的经济发展状况、文化生活水平,要让各方专家学者参与多次论证和研究才能做出积极的、科学合理的决策,做到真正的以人为本、科学发展。第二,建立失地农民就业服务平台,拓宽就业渠道。政府的再就业服务中心应成立相应的分支机构,专门为失地农民提供与就业和自主创业相关的信息服务、咨询服务,并运用计算机网络技术使各个劳动力市场能相互连通,为劳动力供求双方提供迅速、准确、完全的就业信息,为择业者增加选择的机会,使失地农民能够尽快找到适合自己劳动技能的职业。第三,加强对失地农民的就业培训,增强就业竞争。加强创业技能培训,鼓励失地农民自主创业,并在资金、税收、场地、收费等方面予以扶持,增强他们的自主创新的信心。第四,政府提高政策执行力,并贯彻落实相关政策。
调试失地农民心理问题,需要建章立制,完善运行机制。首先,提出相关规定、政策,保障失地农民权益。社会专门的法律援助机构应当为失地农民提供多种方式的法律援助,为其提供平等的享有行政救济、司法救济权利的渠道和机会,确保其在合法权益遭到侵害时能够得到法律的保护。其次,完善社会保障制度。制定具有针对性的“失地农民社会保障条例”,对社会保障的项目、对象、社会保障金的经营与管理等以法律的形式予以确定。这样就以法律的形式赋予了失地农民社会保障权,将他们纳入我国的社会保障体系。再次,建立健全失地农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医疗保障制度,完善农民再就业机制。政府或用地单位为失地农民提供多样化的安置途径,通过招工安置等方式稳妥安排失地农民,以解决他们的后顾之忧。
加强社区失地农民心理服务体系建设,开展社区失地农民心理学研究,提升社区管理水平成为促进其心理健康最基础和最有效的途径之一。社区采取培训、讲座和心理咨询等方式,侧重培养失地农民的社区意识和自我管理,推进失地农民的归属感的形成,使社区成员之间互相关心与帮助,互相依赖与照顾,从而使每个社区成员感受到自己的价值,提升社区成员的生活质量与身心健康水平。为建设平安社区、和谐社区、创新社区提供专业援助。
失地农民问题不仅关系到农村的安定,甚至涉及整个国民经济和社会的健康发展与长期稳定。解决失地农民心理问题应深刻领会和贯彻落实国家调结构、促发展、惠民生的政策措施,抓住处地区发展优势,齐心协力安抚失地农民心理问题、安置失地农民发展问题。
【参考文献】
[1]王作安.中国城市近郊失地农民生存问题研究[M].经济科学2007.6:6,15-17
[2]刘卫春,王靖.城市近郊失地农民心理困惑的个案研究[J].枣庄学院学报2012(6)
[3]张莉曼,汤夺先.城市化进程中失地农民心理适应问题论析[J].三门峡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6
[4]黄善明,黄砾卉.失地农民心理健康问题的实证分析与政策建议[J].经济2011(9)
[5]曾永利.失地农民心理健康状况调查[J].现代保健医学创新研究2007,4(12)
[6]彭媛翠.促进失地农民充分就业的对策——以楚雄市鹿城镇推进城市化建设为例[J].农村经济学.2017(15)
[7]高飞.城镇化进程中失地农民心理问题冲突的动态演进与化解冲突[D].浙江财经大学硕士论文.2015.12
[7]解晓燕.扎根理论视阈下城郊失地农民城市社会心理融入问题研究[D].浙江财经大学硕士论文.2016.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