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广州市增城区荔城街第二小学 刘映桃 朱其康
校长既是德育的 “主心骨”,又是德育的践行者。做有生命的德育,做美好德育是我追求的目标。关注学生有生命的德育,才能为学生的健康成长护航,创出有特色的教育。
激活德育队伍。校长要做到“放手、放权、放心”。放手,搭建德育平台,让他们独立开展工作,适时适度 “帮扶放”;放权,弱化层级管理,建立多元互动管理格局,树立 “人人是德育主人”的意识;放心,鼓励创造性开展德育工作,尊重教师的个性优势,建立奖励机制,满足他们对职业发展的追求。
建构德育文化。创建一个合理、向善的德育环境至关重要。校长要主旋律引领、过程把脉、赏识激励,创建优秀的校风、学风、班风。我校实施 “荔”教育,完善“忆荔” “育荔” “赏荔” “品荔”“颂荔”五个模块。 “忆荔”:了解学校历史和增城的发展史,增强归属感。 “育荔”: 培育荔枝,增强劳动意识和实践能力,建立强烈的责任感。 “赏荔”:欣赏荔枝,了解各种荔枝的特性,增长知识。“品荔”:品尝荔枝,分享劳动成果,品味践行荔枝精神。 “颂荔”:称颂荔枝品格,宣扬荔枝文学,促进学生多读书,读好书,提高文化修养。师生们认知荔枝精神,也认同学校文化,体验家乡情怀。
关注 “不起眼”的德育。一个学校既是充满教育内容的物理空间,又是盈满美好向往的精神世界。正所谓 “学校无小事,处处是教育”。校长要善于发现并敏锐捕捉到这些 “不起眼”的人和事,让其成为教育环境,并发挥其应有的教育效果。
走进百年二小,老榕荔枝,虬枝苍劲;石刻诗词,意蕴流传;小径石墩、古朴雅致……绘荔楼、品荔楼等蕴含着师生美好的期盼。以荔枝为标识构建的班级文化、班级奖牌、校徽等,其内涵丰富,庄重中又不失童趣。雕塑画廊,古韵悠长,激情励志;宣传展板,尽展风采,弘扬人文。 “荔韵书吧”……配合“午间快乐读”等活动的开展,彰显着浓浓的书香氛围,孩子们一走进校园就能与书为伴,浸润书香。
“不起眼的角落”竟然成了孩子们乐此不疲的地方。 “荔韵书廊”等为孩子们提供了随时、随地阅读的平台。孩子们看书、交流……其乐融融。夜幕降临,书本又完整无缺地回到原位。
“不起眼的人物”竟然成了孩子们可亲可敬的人。保安每天笑迎学子,指引规范出入校,遵规守章;保洁师傅以行动告诉孩子们“清洁环境,从我做起”……
“不起眼的事”竟然成了孩子们自我教育的平台。风雨过后,师生们忙而有序地做着各项清理,舒心合作,协调有序,既展自我价值,又显集体智慧。
校长要明确德育课程的教育价值和育人立场,坚守培养完整人的使命。校长要结合学校实际研究开发校本课程,体现德育无处不在的特点。我校围绕 “荔”教育的实施,构建了 “荔风” “荔香” “荔艺” “荔文” “荔健” “荔苑”“荔研”等特色社团。德育大课、户外拓展……孩子们兴奋地参与,用最喜欢的方式展示着学校的美。
德育课程要体现遵从性。校长要明确国家对德育的要求,在学校办学思想中全面落实德育目标。将本校办学理念融入课程开发中,渗透在所有的课程中。引导师生认识并践行 “教学是一种道德行为,学习也是一种道德行为”,明白认真写好一段话、做对一道题也是一种道德责任。
德育课程要具有适切性。校长对学生德育现状要有一个客观敏锐的分析,找到学生最需要的德育内容。学生不自信,我们就设计丰富多彩的展示平台让学生进行锻炼;学生有独特的爱好,我们就开设《灵动的数学》 《多彩的英语》《好玩的科学》等适合的校本课程,让他们彰显个性;家长渴望参与学校管理,我们就让家委会参与课程建设和实施,自主开设家教论坛……
“德育即育德”。我们所说的评价是校内评价,是针对每一个学生的评价。
校长要敢于 “导”。善疏则通,能到则安。校长要敢于去掉只关注结果评价的制度,建立 “导”出正能量、 “导”出成长动力的评价制度。以评价成长过程为主,以个体单项评价为重点。我校建立的心理健康工作队、心理潜能开发室,服务于学生,针对学生心理问题,及时研究、辅导;实施阳光评价,让每个孩子自信抬头走路。引导教师、家长捕捉学生的闪光点,给予肯定,及时宣传;月份分享会,让更多的孩子走上领奖台……为学生筑起一道健康长城,促进学生身心和谐发展。
校长要善于 “齐”。坚持教育引导与规范管理,建立适应学生、社会发展的规则意识。要求教师依据学生年龄特点进行规则教育,营造氛围,感受规则的重要意义,动之以情,晓知以理。学科渗透,逐渐形成规则习惯,塑造学习榜样,激活齐礼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