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言今音解读《诗经》用韵示例

2018-04-02 15:12高菊梅
三门峡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8年3期
关键词:硕鼠秦风韵脚

◎高菊梅

(三门峡职业技术学院 师范学院,河南 三门峡 472000)

《诗经》(以下称《诗》)作为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是中国现实主义诗歌文学的源头。它的内容、思想、意象、语言、创作方法对后世的影响深远。其三百篇全是乐歌,歌辞(诗)配合乐曲歌唱,尽管后来乐曲失传,但它本身的韵律、节奏仍然保存。尤其是160篇国风,十五个封国的民间歌诗,各以其所在封国得名,大部分诗歌语词上重章叠句,回环往复;节奏上一咏三叹,跌宕生姿;读音上,今音古音差别不大,读来朗朗上口,饶有味道,如《周南·桃夭》《邶风·式微》《邶风·静女》等。但是有一部分《诗》的读法,使用今天的雅言——普通话去朗读,有些章节韵脚并不押韵。

一、部分诗章节韵脚字今音不押韵原因考:

如《秦风·蒹葭》第二章中的韵脚字“萋”、“晞”、“湄”、“跻”、“坻”普通话里读音并不押韵。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蒹葭萋萋,白露未晞。所谓伊人,在水之湄。溯洄从之,道阻且跻。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

蒹葭采采,白露未已。所谓伊人,在水之涘。溯洄从之,道阻且右。溯游从之,宛在水中沚。[1]再如,《魏风·硕鼠》:

硕鼠硕鼠,无食我黍。三岁贯女,莫我肯顾。逝将去女,适彼乐土。乐土乐土,爰得我所。

硕鼠硕鼠,无食我麦。三岁贯女,莫我肯德。逝将去女,适彼乐国。乐国乐国,爰得我直。

硕鼠硕鼠,无食我苗。三岁贯女,莫我肯劳。逝将去女,适彼乐郊。乐郊乐郊,谁之永号?

第二章中的“麦”“德”“国”“直”,每章换韵,与第一章和第三章章节内部一韵到底的情况应该相同。可是今音普通话里这几个韵脚字读音并不押韵。

究其原因,有三:

其一,《诗》创作和传承经历了自下而上的传递和自上而下的采集两个阶段,使得其中部分读音产生了变化。

风、雅、颂三部分内容,尤其是国风,是怎样由乡间野调、市井杂唱登上大雅之堂,从而与正统文学一样流传千古呢?夏传才先生在《先秦诗鉴赏辞典·序二》里说:

《汉书·食货志》:“孟春三月,群居者将散,行人振木铎徇于路以采诗,献之太师,比其音律,以闻于天子。”《艺文志》:“古有采诗之官,王者所以观风俗,知得失,自考正也。”这说的就是王官采诗。何休注《公羊传·宣公十五年》:“男女有所怨恨,相与而歌,饥者歌其食,劳者歌其事,男子六十,女子五十无子者,官衣食之,使之民间求诗。乡移于邑,邑移于国,国以闻于天子。故王者不出牖户,尽知天下所苦”。这说的是各国献诗。《礼记·王制》:“天子五年一巡守,岁二月东巡守,命太师陈风以观风俗”。这说的是太师(乐官)陈风。可以认为十五国风通过王官采诗、各国献诗、太师收集整理等各种渠道采集集中到主管部门配置乐曲或校正音律,予以应用和流传。[2]

无论是自上而下的王官采诗,还是自下而上的各国献诗,还是最后太师的收集整理,其目的都是“王者可以观风俗,知得失,自考证”。客观事实是来自民间的“风”与王室的“雅”、“颂”并存,野俗的民谣俗曲给朝廷的正统音乐带来了清新的气息,宫廷音乐得以丰富。

然而采诗者在搜集过程中,采集者必然按照自己的理解将口语转化成可以记录的官方语言,里面必然有穿凿附会之处,使得其中的字音更加扑朔迷离,难以分辨。郭沫若在《奴隶制时代》中说:“南北东西有各地的方言,音韵有时相差很远。但在《诗经》里面却呈现着一个统一性。这正说明《诗经》是经过一道加工的。”[3]

其二,年代久远,语音的发展变化甚大,古音与今音的不同。虽然使用当时的通语,但成书至今毕竟已经过了二十五六个世纪,今音与古音已经大不相同。

其三,经学家的主观解读也使得某些内容穿凿附会,读者无所适从。自汉至今,解诗者何止千家,又使得语音变化甚大,何况书经秦火,原简难觅,口传手记,错讹不免;而古人习用假借,风诗时杂方言,诗的主旨解法,也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二、方言解读秦风、魏风《诗》用韵示例

如果民风用官话、雅言歌唱,必会失去它清新独特之风,不仅不押韵,也不知所云。而方言是口耳相传、约定俗成的读音,虽然历史在发展,新名词不断出现,一些词的发音也产生了变化,但在方言中仍保留了不少原始的读音。我们试以十五国风的产生地,如周南、召南、秦风、魏风等的源发地现存今音方言,比如秦风所在地方言来读秦风;使用魏国现存地——山西芮城话来朗读魏风诗歌,竟然很押韵。

而且我们依然能从现有的方言中找到《诗·国风》中某些诗歌语音的庐山真面目。如《秦风·蒹葭》第二章韵脚字“萋”“晞”“湄”“跻”“坻”,今音读来并不押韵。

秦原来占有今甘肃天水一带,平王东迁时襄公曾派兵护送到洛阳,平王遂封襄公为诸侯,秦由周之附庸提升为一个诸侯国,秦地也随之扩大至西周王畿和豳地,即今日陕西和甘肃东部。故南宋王应麟著《诗地理考》中云:

秦仲之孙襄公,平王之初,兴兵讨西戎以救周,平王东迁王城,乃以岐丰之地赐之,始列为诸侯。遂横有周西都宗周畿内八百里之地,其封域东迁至迤山……至玄孙德公,又徙于雍云。[4]据此,我们可以从陕西话和甘肃东部一带的方言来看《秦风·蒹葭》的韵脚。

第一章韵脚为苍、霜、方、长、央,均属于《诗韵常用字表》[5]里的下平声【七阳】部,且今音也押韵,这没有争议。(另,王力先生的《诗韵常用字表》根据《诗韵合璧》及《广韵》《集韵》等韵书进行排列)

第二章韵脚是晞,【五微】部,萋、湄、跻、坻,脂部,脂微合韵。 “湄”字在普通话中的发音是“méi”,而在陕西话中,“mei”的许多时候都读“mi”,比如,眉毛读“mímáo”,而 ei音发 i音的情况也有很多,如刘备读“liúbī”;被子读“pìzi”等等。

第三部分的韵脚是采、已、涘、右、沚,之部。

再来看《魏风·硕鼠》:

硕鼠硕鼠,无食我黍。三岁贯女,莫我肯顾。逝将去女,适彼乐土。乐土乐土,爰得我所。

硕鼠硕鼠,无食我麦。三岁贯女,莫我肯德。逝将去女,适彼乐国。乐国乐国,爰得我直。

硕鼠硕鼠,无食我苗。三岁贯女,莫我肯劳。逝将去女,适彼乐郊。乐郊乐郊,谁之永号?

关于古魏国的确切地址,王应麟《诗地理考》说的很明确。

地理志曰:魏国亦姬姓也,在晋之南河曲,故诗曰:“彼汾一曲,置诸河之侧”吴札闻魏之歌,曰:“美哉,沨沨乎。以德辅,此则明主也。”河东郡河北县,诗魏国。郡县志:“魏城在陕州芮城县北五里”《舆地广记》河中府永乐县,古魏国,汉为河北县,唐分芮城,置永乐。[4]

因为古魏国尽管在不同时期,归属陕州、河东郡、河中府,汉唐以后也被称河北县、永乐县,但其北依中条,南临黄河,地带狭长,唯此一县也。黄河之北,今亦有永乐镇,驰名世界的元明两代道教壁画永乐宫壁画遗址即在此,后因20世纪兴修三门峡水利大坝,遂将壁画整体搬迁至芮城县城以北。而,芮,通“汭”,即水边之意。

所以,我们就来用芮城方言看看诗经《硕鼠》的押韵情况。

第一章的韵脚分别是:鼠、黍、女、顾、土、所。这些韵母在芮城西部方言中也不尽相同。方言中应读都是 u;“土”在芮城话中单念读“tù”,可是在和其他字结合的双音节词中有读“tóu”的音,如:土块,就读“tóu”,而不读“tǔkuài”;而“所”字,也读“sòu”,比如“派出所”的“所”就读“sòu”,第二组韵脚“土”和“所”韵就是ou了。可是按照现代普通话的读音,是不押韵的。

第二章“麦”字的发音在芮城县西话中的发音是“mēi”,“德”的发音在县西话中是“děi”,国发“guī”;这是很押韵的。

关于“直”字,芮城话现在也读“chí”。此处的“直”和普通话读音相同,王力先生在他的《古代汉语》教材里,《古汉语通论》(十五)《诗经》的韵部里,用系联法对这些字进行讲解:

《关雎》中“得”“服”“侧”三字押韵,在上古同属一个韵部;而《伐檀》第二章里,“侧”字又跟“辐”“直”“亿”“特”“食”押韵,那么,“得”、“服”、“辐”“直”“亿”“特”“食”也应该同属一个韵部,《伐檀》中的“直”字在《硕鼠》里又跟“德”、“国”押韵,那么“德”“国”也就和“得”“服”同属于一个韵部了。“得”字和“服”字又各自联系其他的字,这样相互联系,越联越多,就成为一个相当大的韵部了。清人通过归纳《诗经》的用韵,发觉同《广韵》的出入很大,于是打破《广韵》的拘束,该合的合,该分的分,逐步建立了《诗经》的韵部系统。[5]

也就是说此处的“直”字在诗经《伐檀》中和“得”、“特”都属同一韵部,而这两个音在芮城话中读“dēi”、“tēi”,据此分析,它应读“zhēi”才对,芮城话中 ei、en 不分,第三章方言押韵与普通话押韵一致,不赘述。

《诗经·伐檀》:

坎坎伐檀兮,置之河之干兮。河水清且涟猗。不稼不穑,胡取禾三百廛兮?不狩不猎,胡瞻尔庭有县貆兮?彼君子兮,不素餐兮!

坎坎伐辐兮,置之河之侧兮。河水清且直猗。不稼不穑,胡取禾三百亿兮?不狩不猎,胡瞻尔庭有县特兮?彼君子兮,不素食兮!

坎坎伐轮兮,置之河之漘兮。河水清且沦猗。不稼不穑,胡取禾三百囷兮?不狩不猎,胡瞻尔庭有县鹑兮?彼君子兮,不素飧兮!

所谓“饥者歌其食,劳者歌其事”,劳动人民在田间地头的诗源自口头创作,真切而直率,他们在喊“杭育杭育”之歌时,必用方音唱才更能唱出胸中的喜怒哀乐。《论语·子罕》中言:“吾自卫反鲁,然后乐正,雅、颂各得其所”看来,孔子对风的改动较少。司马迁也说:“三百五篇孔子皆弦歌之,以求和韶、武、雅、颂之音”。所以遵循原创者的原始音,用方言解读诗经会更贴切诗的本意。

这种方法实际上是从实地考证语言的衍变关系,很多诗词中作者为了押韵,就遵从方言的读音,比如:杜牧的《山行》:

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深处有人家。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此处的“斜”(xiá),和后文“家”“花”两个韵脚,均同属《诗韵常用字表》下平声【六麻】,作者杜牧是唐朝京兆万年人,即今陕西西安市人,西安话中的“斜”字就读“xiá”,不读“xié”。

还有“孤篇横绝,竟为一家”的初唐诗人张若虚在其《春江花月夜》云:“昨夜闲谭梦落花,可怜春半不还家。江水流春去欲尽,江潭落月复西斜。”从上文押韵情况来看,此处的韵脚“斜”也当读“xiá”。与杜牧的《山行》中的读音可谓如出一辙。

三、方言解读诗经与叶韵(谐韵)不同

当然,以上只是举了《诗经》秦风、魏风个别诗篇句尾的韵脚来说明语言的发展变化。所以《诗经》的韵尾不押韵也只是说明了古今语音的发展变化,这种方法是科学的实事求是的考证,而非古汉语专家所批评的叶韵,即谐韵。叶韵即:“为了说明《诗经》押韵和谐,于是认为某字该改读某音。”这种现象产生的原因主要是早期作品书面语言保存完好,因而滞后,而口语却不断地发展、更新,原著中的韵脚到六朝时期已经不和谐了。当时的人就根据前后文的意思,主观臆断认为此字该读什么音,就读什么音。到了宋代有的人甚至更全面采用“叶音”(即谐音)的办法来说明诗经的用韵。例如:朱熹在注《关雎》第四章时说:“采,叶此礼反;友,叶羽已反。”简单地说,他的意思就是:在这里,“采”要读作“妻”字的上声,“友”要念作“以”字的声音。而他在《匏有苦叶》第四章时又说:“友,叶羽轨反。”就是说,“友”在这里又要念作“委”字的声音了。看来,叶韵是随着上下文变化,所规定的谐音是随意的,不规则的,当然也是不科学的。

总之,《诗经·国风》的创作地不同,方言读音随着时代变迁也千变万化,研读《诗经》古今字音的发展规律实非易事。笔者所谈方言解读《诗经》因地域所限,对其他《诗》国风的地域内容在方言今音中的保留,还不够深入和广泛,尚需假以时日,以及同好携手共进。个人浅见,但愿管中窥豹而非一叶障目,能给方言今音解读《诗经》押韵提供一些有意义的借鉴。

猜你喜欢
硕鼠秦风韵脚
硕鼠
说安大简《诗经·秦风·小戎》的“五备桹”
《诗·秦风·晨风》的再讨论
国风·秦风——《蒹葭》或许,从来都只是一首爱情诗!
秦风
《笠翁对韵》韵脚分析
韵脚怎么押?
还诗歌教学的本义
锤炼汉语发音的三种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