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社区高额彩礼的成因分析
——以豫东A村为例

2018-04-02 14:37:54
福建质量管理 2018年5期
关键词:高额彩礼男方

(北京工业大学 北京 100124)

一、选题缘由

婚姻关系的缔结作为农村家庭事务的重中之重,对其有着极大负面影响的高额彩礼现象,是如何在农村社区的群体环境中产生的,又是为何越演越烈。而这些身处其中的当事人(即A村村民)又是怎么看待这个现象的,他们认为此现象产生的原因是什么。本研究不仅通过当事人的披露来了解农村目前存在的高额彩礼现象及其成因,丰富农村社会工作的知识内容,也致力于在了解高额彩礼现象成因之后用社会工作专业方法对其提出干预性措施,缓解高额彩礼给农村社区居民所带来的沉重压力。

二、文献综述

(一)婚姻补偿理论。婚姻补偿理论,是指女方嫁到男方,代表着女方家庭向男方家庭劳动能力和生育能力的转让,作为对这些能力以及女方父母养育之恩的补偿,由男方及其家庭支付的彩礼也就应运而生并不断发展。

(二)婚姻资助理论。婚姻资助理论认为,男方及其家庭所支付的彩礼和女方及其家庭支付的嫁妆,最终都流向了新家庭,成为新家庭最初得以建立的经济基础,婚姻支付的过程,也是亲代对于子代从大家庭中独立出去的物质上的支持。

(三)家产继承论。家产继承论和婚姻资助理论具有一定的相似性,同样是对新家庭的经济上的援助,家产继承论强调彩礼在家庭财产代际转移中的作用。

三、A村彩礼基本情况

(一)A村彩礼现状

笔者对A村近10年来的彩礼进行了调查,在对被调查者进行访谈的过程中,笔者了解到,在现阶段,A村及附近区域的彩礼的内容主要包括干礼和湿礼两个部分,其中干礼是单纯以货币形式表现出来的定金,也是彩礼支出的主要部分,湿礼主要包括为新娘添置衣服、首饰、为新家庭添置床上用品,给女方家庭送果子 和整箱的食用性礼品。

从调查所得数据来看,在2008至2012年这段时期,湿礼并没有发生太大的变化,干礼的波动幅度也相对较小,整体在一万左右,其中“万里挑一” 最为普遍,这一带着对女方及其家庭恭维之意的高额数目在A社区的彩礼市场中维持了三年之久,从2013年开始,A村的干礼以“万里挑一”为基点,以万元为单位,以年为阶段,三年之内,实现了一万到两万,两万到三至四万,四万到六万的跳跃。湿礼的种类也逐渐增多,从最初的果子到现在的包括果子、种类繁多的箱装食用性礼品、鸡鸭鱼猪肉,从无首饰到“三金”“四金”,从普通衣物到大品牌服装,彩礼花费的总数在三年之内不断蹿升。一直以来,彩礼的数目和种类并没有明确的规定,碍于情面,以及日后双方可能缔结的姻亲关系,女方家庭和男方家庭并不亲自出面讨论彩礼,而是通过媒人委婉地表达诉求。现阶段专业的媒人少之又少,扮演媒人角色的一般是村落中人际关系较好且能说会道愿意撮合姻缘的人。

(二)A村高额彩礼的影响

悔婚、骗婚等现象的出现。高额彩礼在当地婚姻市场中的诱饵作用也招致了悔婚、骗婚等现象的出现。

对生育意愿和生育行为的影响。女儿比起儿子,为青年夫妇省去了支付高额彩礼的压力,并且同样可以为他们的养老提供保障,所以二胎生育女儿的意愿更为强烈。但总的来说,农村家庭都有着对男性后代的偏好,对女孩的偏好建立在至少有一个男孩的基础之上。

亲代经济压力、精神压力和养老问题。高额彩礼的支付主体主要是中年夫妇,儿子娶亲的彩礼一般要花费父母之前所有的积蓄,很大一部分家庭要为置办彩礼背负债务,风风光光的定亲及婚礼结束之后,剩下的债务也理所应当的由亲代偿还,经济压力大的同时也无形中给他们带来了精神上的压力。

(三)A村高额彩礼的成因分析

1.传宗接代的地方性共识所导致的婚姻市场性别比失衡。传宗接代的观念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根深蒂固,尤其在中国农村地区表现的极为明显,特别是老年群体。这一观念提高了农村社区对于婚姻的重视,而且导致了农村居民生育观念中对于男孩的偏好。

2.经济模式的转变给农村婚姻市场所带来的冲击。打工经济的兴起所带来的农村整体经济的发展。A村在近二十年之内完成了一个巨大的改变,村内几乎所有住户都翻盖了新房,整体生活水平有了巨大的提升。与此同时农村经济水平和消费水平的整体提高使得创建新家庭所需要的成本逐年攀升,彩礼也随着这股热潮而不断膨胀。

3.高额彩礼作为婚姻市场中的一种策略而出现。在A村与附近社区组成的婚姻市场中,彩礼支付和高低与男方及其家庭的状况有着极大的联系。男方儿子如果长相清秀且有稳定的工作和固定的收入,或男方家庭的整体经济状况在当地较好,女方家庭对彩礼的要价会相对低一些,相反,男方及其家庭则要用高额彩礼弥补家境或者男孩个人能力方面的不足。因为彩礼可能部分作为新家庭成立之后短期的经济基础,经济条件较差的家庭以高价彩礼作为诱饵,在婚姻市场中吸引女方家庭的关注。

4.村庄面子问题。由A村中的富裕家庭带头掀起的高额彩礼之风之所以会被整个社区所接受并且接龙下去,一方面是男方家庭出于在当地婚姻市场提高竞争力的考虑,更重要的是自家在村中的面子和地位的争夺。

5.网络普及后对外界婚姻市场的了解。截至2016年上半年,A村中已经有将近半数的家庭接通网络,目前已经实现整个村庄被无线信号覆盖,接触网络的群体已经从最初的青年一代扩展中年人,他们得以了解其他区域的彩礼状况,使得他们在自己儿女婚事彩礼中不仅参考本地的彩礼状况,在网络上的见识也在一定程度上助长他们哄抬彩礼价格之风。

四、A村高额彩礼的社会干预

(一)政府为主导。在高额彩礼问题上村民大多支持政府出面,对于农村社区婚嫁的这种较私人化的领域,政府无法采取强制性的手段去解决其中的问题,因此笔者认为国家应该引导遏制高额彩礼之风的舆论导向,并且在广大农村地区加强婚事简办的正面宣传。

(二)农村社区委员会为依托。政府关于农村高额彩礼方面的立法等举措的成效在短时期内是无法显现的,政策从高层向基层流动需要一个过程,农村村民直接接触的最基层的自治组织就是农村社区委员会。一来要通过农村社区委员会将上层政府的意志向下传递,使政策能真正落实到其所要服务的群体,二来也可以根据不同地方特色开展有利于改善高额彩礼现象的活动。

(三)农村居民是关键。彩礼消费虽说包含着被时代所逼的无奈,但也反映出部分农村居民重视炫耀性消费轻视实用性消费的消费观念,这种一次性的、为满足村民虚荣心和面子的消费不仅不利于提高婚姻消费质量,更不利于婚后生活。因此必须通过多种手段,包括社会干预手段和文化教育手段,加强对农民的婚姻消费教育。其次,要倡导农村居民改变重男轻女的传统观念,随着女性在农村家庭中地位的提升和话语权的增加,其对于原家庭中的父母的照抚能力不断增强,因此要鼓励农村年轻夫妇生育女孩,为日后农村婚姻市场增添女性资源。

[1]费孝通.江村经济—中国农民的生活[M].上海:商务印书馆,2001,54.197-199

[2]刘华芹,王修彦.婚姻支付对男方父母的文化心理意义研究,[J]广西民族大学学报,2010(2)

猜你喜欢
高额彩礼男方
高额彩礼产生的社会矛盾及解决对策的探讨
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的农村高额彩礼治理路径探索
活力(2021年6期)2021-08-05 07:24:36
该不该倡导“万元彩礼”?
今日农业(2020年19期)2020-12-14 14:16:52
男方拒不配合,婴儿出生证明能办理吗?
高额收益要谨慎,场外配资需辨明
我,结婚不要彩礼
海峡姐妹(2019年5期)2019-06-18 10:40:44
彩礼逐年涨,男娃不敢养——农村“天价彩礼”已成脱贫障碍
当代陕西(2019年6期)2019-04-17 05:04:16
自制
意林(2018年18期)2018-09-30 02:44:00
天价彩礼
杂文选刊(2017年3期)2017-03-20 21:14:19
女方有第三者,离婚时男方能否要求女方过错赔偿?
分忧(2016年3期)2016-05-05 02:06: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