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欣渝
(湖南省长沙市第十五中学 410000)
党的十八大报告以“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为题,独立成篇地系统论述了生态文明建设,将生态文明建设纳入到“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提高到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当前,我国面临着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等严峻形势, 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走可持续发展道路.高中生是祖国未来的接班人与建设者,其生态文明意识的高低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生态危机能否得到有效改善,并影响着我国未来环境的可持续发展.而物理学作为一门研究物质结构、物质相互作用和运动规律的自然科学,与人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与生态环境更是有着紧密的联系.高中生可以通过该门课程的学习,将物理知识的学习与环境保护知识的学习有效结合起来,提高自身的环保意识,养成良好的环保习惯,为生态文明建设贡献一份力量.
生态文明是人类文明发展的一个新的阶段,是人类社会继工业文明之后出现的更复杂、更进步、更高级的人类文明形态.所谓生态文明建设是指本着为当代人和后代人均衡负责的宗旨,转变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消费模式,节约和合理利用自然资源,保护和改善自然环境,修复和建设生态系统,为国家和民族的永续生存和发展保留和创造坚实的自然物质基础.具体而言,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理解和把握好生态文明建设的科学内涵.
首先,生态文明建设与时代发展紧密相关.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可以说,当前我国各项建设都要以生态文明建设为基础,而生态文明建设又要依赖各项建设的状况与水平.这既是时代发展的要求,也是我国一系列环境问题倒逼的结果.
其次,生态文明建设的核心是以人为本.生态文明的理念要求人类生存既要利用自然又要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所体现出来的关系是人与自然、社会系统以及生态系统的和谐关系,而在这种关系上,还是必须坚持以人为本.我们需要解决好损害群众健康的突出环境问题,从而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对良好生态环境、对优质生态产品的需求.换言之,生态文明建设的根本目的是通过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维护人类的整体和长远利益.最后,生态文明建设涉及到各个主体、领域与环节.一是,生态文明的建设需要全体成员的参与,包括政府、公民、企业以及非政府组织等;二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发展意识要渗透到我们现代生活的各个领域,比如水资源保护、森林和草原保护、城市噪声防治等;三是生态文明的建设需要确立生态文明的意识、建立完善生态文明的制度、加强对生态文明建设的规划以及满足生态文明的生产等.
1.人类实现可持续发展的迫切需要
目前,酸雨、臭氧层破坏、生物多样性锐减、海洋污染、全球气候变化、淡水资源污染、土地资源污染已经成为主要的全球性环境问题,人类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与生存威胁.而我国也成为全球环境问题最严重的国家之一,大气污染、水资源污染、土地荒漠化、水土流失以及工业污染等环境问题时刻威胁着我们的生活.在如此严峻的形势之下,我们必须在发展经济的同时,又要保护好人类赖以生存的大气、淡水、海洋、土地和森林等自然资源和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而环境教育可以使人们深刻认识到人与环境的相互依存关系,具备形成可持续发展所需要的知识、价值和观念.因此,在高中物理课程学习中融入生态文明理念,可以大大提高祖国未来接班人的环保意识.
2.物理知识与环境保护结合的重要举措
物理学在自然科学领域中一直是一门起主导作用的学科,近代物理学的几次突破性进展对人类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世界科技史上三次大的技术革命便可说明这一点.然而,物理学在推动社会发展的同时,环境中的物理性污染也日益严重,比如,我们现代生活经常提及到的光污染、噪声污染、放射性污染、热污染以及电磁污染等.如果我们能把物理学科知识与环境保护问题有效结合起来,一方面,了解和掌握好这些污染的产生及危害方面的相关知识点;另一方面,树立生态文明的理念,并将这种理念贯彻到日常生活行为中.那么,对于生态环境的保护就可以起到重要作用.
3.高中物理课程标准改革的必然选择
在我们现阶段高中课程学习中,很少有教材系统、完备地编写生态环境保护的内容,大部分与生态环境保护相关的内容都是分散在地理、化学、生物以及物理等相关学科的章节中.物理学探索分析大自然所发生的现象,以了解其规则,我们日常生活中的光、声、热、震动以及电磁等物理因素无处不在.最新普通高中物理课程标准的课程总目标就提出,高中生要理解科学、技术、社会、环境的关系,具有推动可持续发展的责任感.不仅如此,课程标准中能源与社会发展部分也明确指出,高中生要讨论能源利用所带来的环境污染问题,认识环境污染的危害,思考科学、技术和社会协调发展的关系,知道可持续发展的重大意义,具有环境保护的意识和行动.
1.在课本学习中融入生态文明理念
理论是行为的向导,高中生在物理课程学习中可以通过加强对课本理论知识的学习与掌握,正确理解人与自然的关系,认识到环境污染的危害以及可持续发展的重大意义,从而学会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形成生态文明理念.
例如通过学习《能量守恒定律与能源》这一章节可知,石油、煤炭及天然气等传统能源都属于非再生能源,随着大规模地开采利用,其储量越来越少,总有枯竭之时,并且石油和煤炭燃烧排出大量有害气体污染了空气,给生态环境造成了破坏,也严重影响到我们的生活.因此,我们需要不断努力开发和利用新的能源,同时在日常生活中做到节能减排,降低对生态环境的破坏.
2.在课外活动中渗透生态文明理念
课外活动是激发学生参与兴趣与求知欲的有效方式,因而我们可以通过课外活动,把物理所学知识与环境保护有效结合起来.比如:
(1)成立环境保护小组,让同学们利用课外活动时间宣传环境保护知识,开展环保知识竞赛,以环保为主题进行论文比赛、手抄报比赛等;
(2)在环保纪念日召开主题班会,如国际保护臭氧层日,以分组的形式让各个小组成员各司其职,通过查找与臭氧相关资料确定各自主题,并构思新颖的形式表现出来;
(3)组织学生考察校园受噪声污染的情况,让同学们找出校园受到噪声污染的主要来源,并提出防治这些噪声的办法.
3.在日常生活中贯彻生态文明理念
在了解生态文明建设的科学内涵以及物理课本中有关生态环境保护的知识后,我们更应将这种理念与知识贯彻到日常生活中.贯彻生态文明理念,从“我”做起.一是选择绿色出行方式,多乘坐公共汽车、地铁等公共交通工具,或者步行、骑自行车等,降低自己出行中的能耗和污染;二是时刻注意自己的行为,不乱扔垃圾,不随地吐痰,不制造噪音,注重对废弃物品的回收与利用,如废纸、塑料、玻璃以及金属等;三是节约用电,节约用气,节约用水,把日常生活中消耗的能量降到最低,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保护生态环境.
参考文献:
[1]谷树忠,胡咏君,周洪.生态文明建设的科学内涵与基本路径[J].资源科学,2013,35(1):2-13.
[2]杨朝霞,生态文明建设的内涵新解[J].环境保护, 2014 , 42 (4):50-52.
[3]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物理课程标准[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