壮族舞狮的生存现状研究

2018-04-02 13:50:51
福建质量管理 2018年4期
关键词:田阳舞狮壮族

(百色学院体育学院 广西 百色 533000)

壮族舞狮是壮民族社会运作的产物,也是中华民族共有的财富。壮族舞狮是壮民族社会经济发展的产物,起源于广西区内壮族主要聚居地区百色市田阳县,是壮族人民在长期的劳动过程中,融合了武术、编织、绘画、音乐、杂技、刺绣等劳作的主要动作,形成了一种惊险奇美又极具难度的艺术形式,具有十分强烈的地域文化特性和民族色彩,是中华民族共有的民族特色文化财富,需要世代传承发展。对于壮族舞狮这种民族性和艺术性都十分特殊的艺术形式进行深入研究,探寻其起源、发展现状,从中发现问题,找出解决问题的对策建议,能够为进一步发展和保护壮族舞狮提供参考。

一、壮狮在广西发展现状

(一)总体情况。壮族舞狮的代表是田阳壮狮,主要分布广西百色市田阳县河谷一带,坡洪镇及周边地区,田阳壮狮比较著名的表演艺术团队有田阳舞狮艺术团(事业编制单位,由世家组建,后由县政府改制为现名,列为事业编制单位进行管理)、坡洪舞狮队以及秣马乐英舞狮队,这3支舞狮艺术团队拥有壮狮表演的一定规模,有比较固定的教练以及队员,团队队员经过一定时期的训练后专门从事舞狮表演行业,参加各项舞狮比赛,并获得了较多的赛事奖项,具有一定的知名度。田阳壮狮中还有其他一些规模相对较小,影响力还相对较小的舞狮队,这些舞狮队大多分散于乡镇村屯,没有固定的人员,不从事专门的舞狮表演,而是逢年过节或有表演时才临时组队。2010年,入选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扩展项目)名录。田阳壮族舞狮以期独特的壮民族文化代表,日益受到社会的关注和政府主管部分的重视,自2005年以来,田阳县政府每年拨付专项经费支持田阳壮族舞狮艺术团的日常运营,大力培养舞狮人才,传播壮民族舞狮文化。

(二)人员队伍情况。在教练人员中,仅有个别教练文化水平达到中专学历,其他的则为小学文化程度,舞狮队员大部分均为年轻人,学历也仅为初中程度。在舞狮人员方面,经过调查发现,从事壮族舞狮的教练一共有12人,舞狮队员人数为230名左右,且这一数目并不稳定,其中有63%的是业余人员,并不专门从事舞狮这一行业,只是在逢年过节舞狮表演节目较多的时候临时组队上阵,日常空闲时间才进行训练。由此可以看出,田阳壮狮从业人员队伍文化水平不高,从业人员队伍并不稳定,大部分为业余从业人员,队伍的人员流动性较大。这就导致了田阳壮狮表演中的关键技术传承十分容易出现断层的危险。

(三)制度、经费、训练场地器材等后勤保障情况。精湛的舞狮技术是需要长期反复练习才能达到的,这就需要舞狮者长期反复的练习,需要配备固定的训练场所及相应的训练器材。通过对田阳壮族舞狮训练场地、器材装备等后勤保障情况进行调查发现,田阳舞狮运动深受当地政府重视,对当地发展条件较好的世家组建的舞狮队进行改组,成立田阳舞狮艺术团,并列为事业编制单位管理,并为其提供了专门的训练场地及相应的配套设施供舞狮队使用,从2005年开始,每年划拨5万元专项经费扶持田阳壮族舞狮艺术团发展,2007年开始,增加至12万元转款,为培育舞狮人才,发展舞狮事业提供了保障。2008年,田阳县挂牌成立了田阳壮族舞狮技艺传承保护基地,并以田阳职业高中为平台开始招收舞狮学员,保证了田阳壮族舞狮人才培养。

(四)创新和传承情况。一直以来,田阳壮族舞狮都是以世家相传维持舞狮技艺的传承,因而其民族传统的特性得以相对完整地保留和延续。到近代,田阳舞狮受到越来越广泛地关注,在奔走各地表演献艺的同时,田阳舞狮也在不断进行创新,不仅提高了舞狮的技术含量,优化了表演套路,增加了动作难度和刺激性,也提高了光赏性,比如田阳舞狮在传承传统舞狮套路如腾、跃、翻、滚等基础上,通过不断挖掘、整理、改革和创新,形成了“双狮戏球”、“刀尖狮技”、“高桩舞狮”等数十类新颖别致的舞狮套路,大大丰富了舞狮的动作,提高了观赏性。

二、如何促进壮族舞狮在广西更好的发展

(一)政府加强对壮族舞狮的支持和投入。壮族舞狮是壮民族社会经济发展的产物,具有十分强烈的地域文化特性和民族色彩,是中华民族共有的民族特色文化财富,需要世代传承和发扬。壮族舞狮得到了政府主管部门的支持和重视,但壮族舞狮还未能形成完整的产业化发展道路独立运营和盈利的能力不足,加上舞狮市场需求狭小,壮族舞狮依然需要政府进一步的扶持和投入。

(二)加强对传承人才的培养。目前,广西政府明确了两名田阳壮狮代表性传承人李永茂和廖军民年纪已经比较大,迫切需要更加年轻和专业的人才继承和发扬这一传统民俗文化遗产。因此,政府主管部门应当积极引导,加强对舞狮技艺传承的支持,加强与学校、舞狮艺术团的合作,物色优秀的学员加以培养,挖掘更多的优秀人才继承和发扬光大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

(三)加强宣传,提高群众的参与度。人民群众的认可和参与是对田阳壮狮传承和发展的的最大支持,当地政府应当成立相应的领导小组或专门机构,整合政府、民间、学界的宣传资源,加大对田阳壮狮的宣传力度,利用媒体、互联网、报刊的渠道加以宣传报道,使更多的人了解田阳壮狮文化的内涵,在社会上形成对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保护的意识,让田阳壮狮家喻户晓,更多的人参与到舞狮运动会中来。打造田阳壮狮的文化品牌,提高品牌知名度,促进田阳壮狮走出去,鼓励田阳壮狮参与外省市的比赛,加强与其他省市舞狮活动的切磋和交流,在参赛经费上予以支持,把田阳壮狮的名声不断传播出去。

(四)扩建场馆设施。政府要加大对场馆设施的规划投入,完善相应的场地秩序维护设施,根据体育赛事项目的自身特点与需求,逐一建立完整的场馆,对田阳壮族舞狮划拨相应的表演专用场所,提供比赛所需要的专业器材设备,以便促进田阳壮族舞狮更好、更快的发展。

三、结语

结合壮狮的发源地百色市田阳县的总体状况进行调查。研究发现,目前壮狮运动生存发展空间有限、经费不足、人才流失、宣传力等诸多问题。这些问题直接影响了壮族舞狮发展,针对壮狮发展中的问题,这不仅需要政府主管部门加强对壮族舞狮运动的保护和挖掘,统筹宣传并打造田阳壮族舞狮的品牌知名度,也需要田阳壮族舞狮的艺术家们不断融合创新,探索田阳壮族舞狮产业化发展道路,不断运用市场化手段,走出一条自主经营循环发展的市场化发展路子,促进田阳壮族舞狮传承和发展。

[1]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N].民间中国,2003.lO.24.

[2]杨尚春.广西田阳舞狮运动的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百色学院学报,2009(5).

[3]张声震,农冠品.壮族神话集成[M].南宁:广西民族出版社,2007(06):179.

[4]秦炜棋,梁玉凤.“壮族舞狮”生存环境与文化适应研究[J].湖北体育科技,2012(3).

[5]秦炜棋,钟国友.论社会环境变迁对壮族舞狮发展的影响叨.百色学院学报,2011(12).

[6]饶云鹏.舞龙舞狮运动的文化探源及其发展[J].军事体育进修学院学报,2007(1):90-92.

[7]刘静,徐汉桥.从文化看民族传统体育舞龙舞狮运动的现代化发展[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7(7):889-891.

猜你喜欢
田阳舞狮壮族
田阳甘蔗螟虫发生情况研究及防治对策
新农民(2022年5期)2022-03-27 21:39:10
壮族嘹歌文化研究的回顾与展望
壮族民歌“喜”的情感表达
田阳书画作品
迷宫弯弯绕
广西田阳现代舞狮文化发展动因研究
运动精品(2018年6期)2018-11-25 14:55:17
“壮族三月三”来对山歌
舞龙舞狮进校园
舞狮
西江月(2017年4期)2017-11-22 07:24:16
试论广西田阳古美山歌的风格特征
长江丛刊(2016年18期)2016-11-25 23:59: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