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文钎 凌芸 黄海波 陆珊
摘要:甘蔗产业是田阳地区的重要农作物,是助力当地农民实现经济增收的主要方式,甘蔗螟虫作为种植甘蔗期间必须面对的主要虫害,一直是田阳种植甘蔗时需要考虑的重要问题,无论是甘蔗种植方式,还是化学农药的使用,都有可能引发甘蔗螟虫,进而降低甘蔗的种植产能。本文对田阳甘蔗种植展开分析,并对田阳甘蔗螟虫的发生情况、防治对策提出个人看法,希望为关注田阳甘蔗螟虫防治的人群带来参考。
关键词:田阳;甘蔗;甘蔗螟虫;螟虫防治
0 引言
近些年,随着田阳地区对甘蔗种植重视程度逐渐提高,甘蔗已经成为了田阳地区的关键经济作用。为了给甘蔗提供良好的种植环境,甘蔗螟虫是田阳种植甘蔗时必须考虑的重要虫害威胁,只有将甘蔗螟虫对甘蔗种植的影响降到最低,才能够让甘蔗在种植期间发挥出应有的价值,并为地方特色产业发展提供帮助。因此,有必要对田阳甘蔗螟虫发生情况与防治对策展开研究。
1 甘蔗螟虫综述
甘蔗螟虫是一种常见虫害,我国大多数种植甘蔗的地区都要面对甘蔗螟虫所带来的影响。对于甘蔗种植而言,可以将甘蔗螟虫看作所有虫害中最为普遍且危害最严重的一种虫害问题。而且因为甘蔗螟虫的蔓延能力极强,在一年中可以出现多代螟虫,因此世代重叠的情况十分严重。在甘蔗种植区域,常见的螟虫有条螟、二点螟等。田阳作为重要甘蔗产地,必须在种植甘蔗时解决甘蔗螟虫所带来的危害。
甘蔗螟虫在种植甘蔗的不同阶段,所带来的危害各不相同,在甘蔗的生长期,全阶段都会受到不同程度的螟虫危害。例如在甘蔗种植的苗期,甘蔗螟虫的出现便有可能造成枯心苗的问题,而生长期则能够造成螟害节等危害,这些影响将会导致甘蔗种植期间的产能、质量大幅下滑。据统计,在广西的全部甘蔗种植地区,每年平均约有40%左右的甘蔗会受到螟虫所带来的影响,因为螟虫而造成的产能损失超过了10%。而田阳地区同样会受到螟虫危害所带来的影响,只有加强对螟虫危害的防控,才能够为当地甘蔗产业的长期发展提供更多帮助[1]。
甘蔗螟虫作为能够严重影响甘蔗产量的虫害问题,除了能够对甘蔗造成钻蛀危害以外,螟虫蛀孔还有概率引发甘蔗赤腐病等病害问题,即甘蔗螟虫将有可能造成间接危害。由甘蔗螟虫所带来的直接、间接危害都将会导致严重的经济损失。而且因为螟虫幼虫的钻蛀位置具有非常高的隐蔽性,所以蔗农在面对螟虫时,很难通过直接防治的方法彻底解决螟虫问题。就目前而言,蔗农在种植甘蔗期间,通过会利用药物防治来解决螟虫困扰,但是由于常年连续使用化学药物,将会对环境造成严重影响,并导致螟虫出现抗药性,所以单一的化学药物防治无法保证防治质量,只有在种植甘蔗时采用组合防治的方式,才能够让防治效果真正得到保障。
2 甘蔗螟虫的习性分析
在甘蔗螟虫中,大螟的食性相对较为复杂,这类螟虫不仅会对甘蔗种植造成影响,还将会影响到水稻、玉米等作物,大螟通常会对稻底蔗、稻后蔗造成影响。二点螟通常会出现在旱地蔗中,同样对其他农作物有影响。而黄螟组作为单食性害虫,则只会对甘蔗种植造成影响。不同种类的螟虫习性存在差异,通过对螟虫习性进行研究,有助于提高甘蔗螟虫的整体防治效果。
大螟幼虫通常会聚集在叶鞘内吃农作物的表皮组织,而在大螟达到1龄之后,则会开始分散,此时的大螟将会从地表1cm位置钻蛀进入甘蔗苗的内部,大螟具有转株危害,大螟一生大概能够危害到3~5株甘蔗苗,因此若没有及时解决大螟带来的影响,就容易导致虫害在短时间内蔓延。与此同时,大螟将会随着甘蔗的生长,逐渐提高危害部位,直至达到3龄之后,大螟的食量将会大幅提高,此时的危害也将进一步上升。
二点螟幼虫在刚孵化时便能够在甘蔗叶片上爬行并通过吐丝的方式随风飘到周围的甘蔗植株上,二点螟会从甘蔗苗基部叶鞘部位侵入。1龄时的二点螟幼虫与大螟一样,都会在叶鞘中集群并造成危害。而在二点螟达到2龄之后,便会分散钻蛀进入甘蔗苗内部并造成转株影响。这一类甘蔗螟虫对苗期的影响非常大,尤其是幼苗分蘖前期,更是容易造成甘蔗缺株问题的发生。而甘蔗生长的中后期则能够造成的损失会有所下降,正因为甘蔗苗期危害大,所以二点螟的1代以及2代危害性最大。尤其是1代影响,因为1代螟虫将会更多的危害到母茎苗,并造成甘蔗缺株断垄的情况发生,甘蔗有效茎数下滑将会严重影響到最终产量。
黄螟作为单食性害虫,因为其习性偏向于潮湿,高温与干旱将会影响到黄螟的生长,所以这种螟虫通常会更多发生在水田以及相对较为潮湿的甘蔗地。黄螟在幼虫孵化之后,将会爬行潜入叶鞘,黄螟通常会在芽部以及根带等相对娇嫩的位置进行钻蛀。在面对幼苗以及分蘖柱时黄螟幼虫一般会选择从泥面下方侵入,所造成的蛀道往往会比较曲折,一只黄螟幼虫一般会危害一株甘蔗苗。
3 田阳甘蔗螟虫发生情况
3.1 甘蔗螟虫发生情况
在广西地区,甘蔗螟虫的危害可以追溯到20世纪80年代,而且从最初的4.98万hm2次逐年递增,直到进入2000年后,甘蔗螟虫所造成的危害程度更是达到了中等偏重的程度。不同甘蔗种植区所发生的情况各不相同,而田阳地区同样遭受了较为严重的螟害问题。近些年,田阳地区甘蔗种植时的枯心苗率大约为3%~10%。从广西整体出发,螟虫发生地区的覆盖面积基本囊括了种植总面积的50%,而田阳地区的螟虫问题则相对较轻,只要能够克服螟虫对甘蔗数量造成的危害,就能够让当地的甘蔗产量得到大幅提高。需要注意的是,不同品种的甘蔗对于螟虫的抵抗能力存在明显差异性,通常早熟高糖种类的甘蔗在种植期间更加容易遭受螟虫所带来的危害[2]。
3.2 螟虫危害逐年提高的原因分析
3.2.1 甘蔗种植原因
田阳甘蔗在连年规模化连作期间,将会逐渐降低土壤中的养分含量,土壤地力的下滑将会严重影响到甘蔗的种植质量。而且螟虫还会在连年连作中因为寄主而出现大规模繁殖的情况,当螟虫数量达到一定程度后,便会导致甘蔗螟虫所带来的危害逐年上升。除此之外,由于田阳甘蔗种植品种相对比较单一(新台糖22),单一种植时间长久,抗虫性逐年下降,所以发生螟虫虫害的概率还将会得到进一步提高。因此在开展甘蔗种植时,应该注意克服连年连作所带来的影响,并通过丰富甘蔗的种植品类等方式来合理减少螟虫数量。
3.2.2 螟虫越冬虫源数量多
螟虫越冬后的虫情发展非常快,短时间内便可以实现螟虫的大规模蔓延。田阳地区近些年的暖冬问题较为频繁。由于种植区的无霜期在暖冬的影响下有所增加,年降雨量正在逐年减少,所以螟虫的越冬虫源基数正在逐年上升,这种恶性循环加快了螟虫越冬后的繁殖能力。为了解决虫源数量问题,可以通过加强翻耕等方式来杀灭越冬虫卵,避免因为虫源基数过多而影响到甘蔗的种植质量。
3.2.3 螟虫监测体系不全
不仅是甘蔗螟虫监测,包括其他虫害问题在田阳都存在测报难度偏高的情况。因为虫害监测预警系统并未完善,所以在螟虫问题初发无法及时控制,而当螟虫问题大规模爆发之后,则螟虫防治难度将会有所增加。而且大规模爆发的螟虫必须使用化学农药才能够抑制,这样会导致环境污染变得更加严重。因此要适当加强监测体系管理,通过全面开展螟虫预警制度,能够让甘蔗以及其他作物的种植质量得到更多保障。
3.2.4 管理积极性问题
甘蔗是田阳的重要经济性作物,但是由于生产效益相对较低。低效益将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农民对甘蔗的种植积极性,粗放式管理正是很多蔗农所选择的种植管理方式。较为粗放的种植管理无法保证甘蔗的种植稳定性,螟虫虫害的发生概率将会有所提高。若要加强螟虫防治,就必须激活农户的防治积极性,例如通过补贴、价格调节等方式来为农户坚定种植甘蔗的信念。
3.2.5 化学药剂施药不严谨
很多中小型散户在开展螟虫防治时,通常会沿着原有习惯来使用农药,农药使用是否科学、严谨是保证防治效果的关键,如果未能在合适的时间点使用相对应的药剂,就会导致农药的效果大打折扣,并导致甘蔗园区的生态环境得到进一步恶化[3]。若在频繁施药期间,养成了螟虫的抗药性,还有可能影响到益虫的成长。化学药物是田阳地区种植甘蔗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只有在加强药物管理的同时主动掌握严谨的施药模式,才能够让施药效果在甘蔗种植期间得到应有的保障。
4 田阳甘蔗螟虫的防治对策分析
4.1 螟虫农业防治
4.1.1 田地清理、减少虫源
在农业防治过程中,需要重点强调对甘蔗田的处理,避免田地中残留过多的越冬虫源。在甘蔗收获后,蔗农需要第一时间对甘蔗田中的残叶、茎等进行清理,并通过集中烧毁的方式减少虫源。在此期间,还可以通过翻耕整地来杀灭虫卵,为第二年的甘蔗种植提供帮助。除此之外,播种期间还应该注意加强土壤消毒,这样能够进一步降低越冬虫源所带来的影响。
4.1.2 苗期检查,初代虫源防治
甘蔗种植在苗期阶段,需要经常开展田间检查,如果在检查时发现存在枯心苗、苦心鞘,就需要及时清理拔除病苗并烧毁。与此同时,还可以选择利用铁丝刺虫等天敌来杀灭甘蔗中的幼虫、虫蛹。若水田甘蔗地中的枯心苗相对较多,则可以利用灌水浸田的方式来水淹2~3d,这样能够将水田中的螟虫幼虫淹死。
4.1.3 合理选择甘蔗品种
在甘蔗种植期间,必须重点关注甘蔗品种的抗虫性,抗虫性较高的甘蔗品种本身便能够有效降低虫害问题所带来的影响。在甘蔗种类选择完成后,应该注意清理病株、弱株,植株高大无虫孔的甘蔗是第一选择对象。需要注意的是,无论选择哪种甘蔗进行种植,都需要注意播种前开展浸种消毒。可选抗虫性较好的品种,比如桂糖30、31、42号、柳城05-136等。
4.1.4 轮作、套种
据统计,甘蔗宿根年份与螟虫害的发生概率有关,宿根年份越高,则意味着虫害发生概率越高。通常1年宿根的虫害几率在3.4%~7%以内,而当宿根年份达到3年时,最高虫害发生概率便会达到9.9%。所以在种植甘蔗时,要尽量避免出现连茬的情况,通过合理耕作来缩短宿根年限,能够大幅降低螟虫带来的危害。
4.2 物理防治
4.2.1 灯光诱杀
灯光诱杀是利用螟虫生活习性的一种防治方法,螟虫在灯光的引诱下将会集中起来,此时便可以将螟虫集中杀灭。为了让灯光诱杀发挥出应有的价值,应该将灯具光源设置在螟虫密度大的连片甘蔗田中,由于诱杀时机将会影响到诱杀效果,所以应该注意点灯时间控制。在此期间,还可以选择利用频振杀虫灯来进行螟虫诱杀[4]。
4.2.2 不育技术
不育技术(SIT)是通过辐射、杂交等方法致使害虫失去繁殖能力的一种防治方法,能够在使用后让害虫自行灭绝。这种防治技术具有防治效果好、环保等优势,因此在世界各地得到了重视,我国对昆虫不育技术的研究时间非常久,在甘蔗螟虫防治中,可以选择利用辐射不育以及化学不育的方式来实现对螟虫的处理。昆虫不育技术全面推广时的主要难题在于螟虫针对性不足,因为无法保证甘蔗螟虫的饲养规模,所以无法为不育技术提供足够的试虫样本,只有继续加强对螟虫不育技术的研究,以此来逐渐完善螟虫不育技术。
4.3 生物防治
4.3.1 赤眼蜂
赤眼蜂是螟虫的天敌昆虫,作为一种卵寄生蜂,能够通过寄生的方式消灭螟虫。赤眼蜂能够在螟虫防治中有效降低螟害节率,广西针对赤眼蜂的防治效果专门开展过相关试验,最终获得了良好的防治效果。赤眼蜂防治需要对赤眼蜂种类进行选择,例如螟黄赤眼蜂便可以在甘蔗螟虫防治中达到较高的寄生率,减少螟虫在幼虫期对甘蔗造成的影响,赤眼蜂是生物防治中最为常见的防治生物。
4.3.2 古巴蠅
古巴蝇同样可以通过幼虫寄生的方式来消灭螟虫。据统计,古巴蝇在古巴针对甘蔗螟虫的自然寄生率超过了40%。广东在引进古巴蝇进行螟虫防治试验时,获得了较为良好的效果。从试验观察出发,二点螟、条螟以及黄螟都可以利用古巴蝇来进行幼虫寄生。
4.4 提倡绿色防控与化学防治相结合
化学防治是出现最早的甘蔗螟虫防治技术,至今仍然在甘蔗种植中有所应用。这种方式具有良好的防治效果,但是因为化学药剂会对环境、土壤生态造成影响,所以必须对药剂使用方法进行限制。能够作用于甘蔗螟虫防治的化学药剂有很多,如丁硫克百威等,必须结合实际需求来选择合适的药剂,并采用合理的使用方法,才能够让化学防治与环境生态、螟虫抗药性之间达到平衡。
(1)新植蔗、宿根蔗沟施用颗粒剂,如30%氯虫·噻虫嗪颗粒剂、3.6%杀虫双颗粒剂、金龟子绿僵菌颗粒剂、吡虫啉缓释粒剂、3%辛硫磷、8%毒·辛或10%毒死蜱颗粒剂等。或结合中耕培土防治甘蔗螟虫。
(2)提早防治,实施甘蔗螟虫统防统治,在幼虫孵化盛期内组织蔗农或在“双高”基地开展甘蔗螟虫统防统治,有效控制甘蔗螟虫危害。
(3)生物农药+化学农药。生物农药:苏云金芽孢杆菌、球孢白僵菌、金龟子绿僵菌,化学农药:氯虫苯甲酰胺、阿维菌素、阿维·毒死蜱、四氯虫酰胺、氯虫苯酰胺·噻虫嗪、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甲维虱螨脲等。注意农药轮换。
5 结论
由于甘蔗生长周期较长且植株高大,所以甘蔗螟虫的防治难度相对较高,通过抓住关键防治时期,将1.2代螟虫杀灭在甘蔗生长之前,能够有效提高防治效果。相信随着防治方法的不断增多,田阳甘蔗螟虫防治质量一定会有所提高。
参考文献
[1] 李蓓蕾,朱德涛.1.6%氯虫·噻虫胺颗粒剂防治甘蔗蔗螟田间药效试验[J].上海蔬菜,2021(5):67-68.
[2] 张祥会,马晓晓,闫志烨.甘蔗螟虫生态防控技术研究进展[J].安徽农学通报,2021,27(17):127-130.
[3] 徐福生,廖锡华,许汉亮.无人机喷施性诱剂迷向防治甘蔗条螟应用示范[J].甘蔗糖业,2021,50(4):31-36.
[4] 程方晓,管楚雄,许汉亮.性诱剂水盆式诱杀及迷向飞防对甘蔗螟虫的防控效果[J].甘蔗糖业,2021,50(3):32-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