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张华阳
影视资源是指借助感光胶片等物质材料,利用摄影或摄像和放映或放像等技术手段,最终在荧幕或视屏上生成的视觉形象,是现代艺术的综合形态,包含了电视、电影、节目、动画等内容。军事理论教学中的影视资源是直接用于教师与学生的教与学活动等所有视频资源的统称。影视资源其实是一种教辅资源,已经成为课堂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获得了理想的教学效果。
我国《国防教育法》明确规定:学校国防教育是全民国防教育的基础,高等院校应当设置适当的国防教育课程,并采取有效措施保证其质量和效果。教学视频就是其中一种较好的形式,教学过程中首先应该是信息传递的过程,信息的有效传递与接收,能使教学效果不断提高,对于全面提升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是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校国防教育的有效途径。
影视作为一种综合艺术,融文本字幕、语音、图像等多种信息传播介质于一体,通过创设动态的教学情境,形声兼备,令学生仿佛置身其中,从而刺激学习者的思考以及实践热情。传统大学军事理论教学中,师生以课本为载体,教学内容局限于课本知识,偏重于知识的单向传授,单纯依靠教师的口头讲解,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学生听觉和视觉等方面的感知力。简短清晰的军事类影视素材在军事理论教学中的渗透性运用,突破传统的文本教学模式,将各种元素的教学信息整合起来加强信息传递,使学生对学习内容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从而有效提高教学效率。
首先,利用视频教学可以节省老师的板书时间,在有限的时间内给学生传递更多信息,还能创造出一个生动逼真的教学环境,让学生更加生动、形象地学习知识,引导学生进入一种积极的思维状态,激发学生学习的内在动力;其次,视频教学可以使师生更好地把课内和课外两种课堂有机结合在一起,方便老师优化教学课件,也使学生课后能够进行扩展学习,学生由被动的知识接受者变成新知识的探索者,丰富学习内容;最后,视频教学要具有良好的效果,必须通过老师课前教学情境创建,充分准备、巧妙编排、预设学生参与及效果评估、反馈等,才能达到课堂流程重组优化的目的。
教师滔滔不绝,学生却毫无反应,教学目标无法实现。首先精选的影视素材往往会吸引大部分学生的注意力。看前提问,看中留白,看后讨论,让学生有思考,憋不住有话想说,这样课堂教学才会生动有趣。其次从技术讲解的不适应到通过运用影视素材改进教学手段,不仅是教师提高教学能力、教学理解水平的升华,而且还能促使学生更容易去了解我国国防的发展现状趋势,激发大学生的爱国热情。最后对教师的综合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为军事涉及大量的自然科学、人文社科知识,视频播放前、播放中、播放后对整个课堂的把控能力,能够促进教师不断学习,不断对课堂进行更深入的研究。
军事理论教学中应用影视资源具有独特优势,但是也存在一定的问题,比如忽视板书的作用,使得教学过于程式化,学生无法全面的理解;教学节奏加快,导致师生缺乏交流;过度运用视频,信息量大,难以消化吸收等。因此必须认识到影视资源的利用是一种辅助教学手段,是一种渗透性的运用,是不能在课堂上起到主导作用的。课堂上还有很多其他教学手段,要综合运用教学方法,加强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现代教育技术已经取得长足进步,影视资源层出不穷,内容丰富且信息量巨大,制作、加工简单化,有大部分被转换成新的教学资源。各高校教师大都采用“个人使用”的模式,个性化突出理论教,较好地满足了军事学需求。其中,视频的正确选取至关重要,否则不但无法达到提高教学效果的目的,还会影响教学目标的实现。根据课堂探索与实践,笔者认为,影视资源在军事理论教学中的渗透性运用,特别是视频的选材还要把握以下几个原则:
近年网络涉军谣言不断,“中国维和部队弃营逃跑”“退役军犬被做火锅”“解放军澳门救灾抢劫杀人”等,损害了军队形象,造成恶劣影响。军队因其职业的特殊性,历来是网络舆论场的热点,学校国防教育是全民国防教育的基础,高校作为国防教育的重镇,国防教育工作者有责任曝光别有用心者的丑恶嘴脸,为广大学生擦亮眼睛。因此在选择视频时应选择国家官方、军方的媒体资源进行辟谣。比如国防部、央视军事、中国军网、解放军报记者部、东部战区、西部战区等。选材的权威性不仅有助于及时辟谣、以正视听,也是讲好军事理论的内在要求,具有使人信服的力量。
军事理论是一门特定范畴的综合性科学,选材时要特别注意相关性,要从完成教学目标和教学任务的角度出发,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和教材重点、难点进行选材,而不是片面地将它割裂开来,一定要正确把握教材内容紧扣“国防”主题,选择每个片段的目的要明确,要选取军事以及与军事相关的内容,如政治经济与国家战略、文化渗透与大国外交、生物化学与武器、物理电子与军事科技等,采集的视频也必须具有这种相关性,这样才会对学生的学习有提高作用,否则就偏离了主题。
一是控制时间的长短。合理安排课堂,视频不应过长,原则上不超过3分钟,也不应过短,十几秒也不行,最合适的应该是1-3分钟,具体视长短、章节内容而定,要适当调节。一节课以3-5个为宜,播放太多就成了视频课了,不播放也不行,教学手段单一,教学任务完不成。二是素材要“新”。视频资源不可能一成不变,每学期有新的内容就要更新,增强时效性,过时的视频,达不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当然部分视频资源也不可能全部更换,首先是工作量太大,找视频、剪辑视频、文字添加、配音、视频深加工、对比舍弃等都需要投入极大精力。其次是有的不需要,如技术类视频,国防教育课有它的特性对深入讲解技术原理要求并不高,还有些如历史片段的视频对时效性的要求并不高。
选材要树立对比意识。一是素材的对比。权威声音也有不同角度的分析,我们要综合各种因素选取适合大学生课堂的素材。二是内容对比。比如讲到国际战略格局中的朝核问题,之前什么情况,现在怎么样,形成对比,这样就很容易让学生明白它的动态性特点,这是一个度的问题,要注意把握。剪辑视频时可以以时间为纵线,把剑拔弩张的半岛局势与“特金”的历史性峰会编辑在一起,还可以在最后打一个大大的问号,通过“教师讲解—播放视频—教师再讲解—视频再播放—最后总结”,引导学生去思考朝核问题的走向,取得良好的学习效果。
很多教师没有受到专业培训,吃不透内容,吃透了内容也难以用形象生动的语言进行描述。部分教材内容太难,学生看不懂,久而久之,就会对单调的教材失去兴趣。军事理论课是一门非常严谨的科学,该严肃时要很严肃,但带点幽默,能更有亲和力,更易于增强大学生的国防观念。因此选材时可以着重挖掘一些时下的军事热点,特别是能引起广大网友热烈反映的素材,比如国防部发言人的强硬、机智与幽默,“没有锁链能够锁住中国”“澳大利亚过高地估计了自己国家的实力”“在中国,霸权主义这个词是有特指的,指的是谁,谁心里明白”“航母不是宅男,肯定要去远航”等,具有较好的视觉性与观赏性,有利于营造更好的教学氛围。
视频素材多种多样,应紧密结合课堂实际需要,根据不同专业对象选择不同的影视素材。比如交通专业,可以选择国防交通素材,如“高速上也能起降战机”。比如建筑专业,可以选取人防设施的相关素材等。所以有必要及早地获得相关的教学信息,多准备一些专业类视频,创造真实的情景环境,提高学生的参与性。另外,也要鼓励学生采集素材,由教师进行鉴别,引导学生参与教学设计,如果学生采集制作的视频被教师运用于课堂教学,又会促进他们积极参与,提高学生动手操作的实践能力,使学生在自主学习中深化对相关知识的理解。
影视艺术创作是人类的审美活动,对调养人的情感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军事理论课的目的在于通过通俗易懂的语言介绍基本的国防、军事知识,以增强大学生的国防观念,激发大学生的爱国热情。如影视素材《南京!南京!》《拉贝日记》等具有更强的视听表现力和艺术感染力,可以起到情感的内化作用,可以给学生以视听感官的冲击,令学生在观看的过程中获得认识上的启迪和精神上的思考。在选材时,要力求避免以泛化、快餐化的影视素材刺激学生,而要以准确、鲜明、典型、生动的艺术形象化人养心。在实际操作中,要把握住一个原则,有利于教学目的的可以用,但也要适量慎用,不相关的一律不用。
要结合区域特点,特别是本省本校的实际情况,例如福建省,可以利用得天独厚的条件深挖福建军事历史素材、台海素材、海洋素材,相近的认知方式使得本省的历史被感受、被重新认知与塑造,强化大学生的爱国、爱校意识以及海洋国土意识。课堂上我们要主动穿插赋予各种本省“议题”不同程度的显著性方式,从原汁原味的内容出发,构建与现实生活重合的意象,影响学生对本省本地“大事”的判断,引起学生的重视,触碰真实,产生“共鸣”等。
准确选择视频是渗透性运用的前提,教师还要根据课堂的具体情况探索最佳的教学模式进行穿插、放映,使抽象的内容变得具体生动,将其融为一体。要提高教师应用影视资源的水平,关键还是要建立教师个人数据库,这样既能方便自己的使用,还能时常进行教学反思,挖掘最有利于提高课堂水平的视频,从而提高教学质量。
军事理论课教学内容是严格的,但教学方式可以很灵活,应大胆进行创新。影视资源的渗透性运用为学生提供了生动的语境,使学习内容更加鲜活,代替了课本中静止的画面,吸引学生兴趣,调动积极性。同时,影视资源题材丰富、形式新颖,具有极强的真实感与特有的感染力,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和观察事物的能力,促进更深层次的学习。因此,勇于打破传统的教育模式,合理地应用影视资源,适应了军事理论课程的教学特点,符合教学原则和教学方法,可以弥补传统教学的不足。影视资源的利用只是现代教学的一种辅助手段,要充分发挥教师的主观能动性,根据不同的课堂内容与其他教学方法有机结合互相补充,才能发挥影视资源的优势,才能体现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突出大学军事教学的特色,使课堂变得更生动,学生学得不苦,教师教得不累,以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