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古诗词拓展教学策略研究

2018-04-02 12:53深圳市南山区向南小学
师道(教研) 2018年9期
关键词:思乡古诗词诗词

文/深圳市南山区向南小学 何 颖

关于 “拓展”的涵义, 《汉语字典》中给出了 “扩展、开拓”的解释,语文拓展教学的含义是指在教学过程中对语文进行开拓和扩展,向纵、横两个方面,将语文教材中的内容拓宽、挖深,将课外的资源引入课内,将课堂教学与学生课外学习活动联系起来以提高学生的语文学习能力、培养语文素养的一种教学方法。古诗词拓展教学就是综合运用拓展教学的方式和手段提高古诗词的教学效果,达到拓展教学目的的教学方法。

一、古诗词拓展教学的原则

(一)趣味拓展,激发热情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对于好奇心强的小学生而言,更是如此,兴趣是他们学习最好的动力。如果古诗词教学拓展的内容,丝毫不能激发学生的兴趣,便是毫无意义的。因此教师要在语言的组织、拓展材料的选择、多媒体呈现的方式上多思考,使拓展更有趣,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二) 以生为本,有效拓展

我国古诗词博大精深,对古诗词的研究成果也十分丰富。教师在选用拓展材料的时候,一定要明确古诗词拓展的目的是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积累、鉴赏诗词,因此一定要关注学生、立足学情,拓展教学要符合学生的实际需求,不能盲目拓展,选用的材料不能太晦涩难懂,加重学生的学习负担,还不能达到拓展的目的。

(三)恰到好处,适可而止

小学古诗词的拓展教学在深度和广度上都要遵循适度的原则。古诗词的拓展教学容可能涉及到历史、佛学、文法知识,还可能涉及到音韵学、文艺学,每一个内容都能成为单独的一门学科,如果教师在课堂上对某个方面过度延伸,则可能使古诗词课堂教学主次颠倒,又占用了大量课堂时间。在拓展的深度上也要慎重,例如对某个意象的挖掘,对词义、字音的辨析等,不要超出了学生理解的范围。

(四)着眼诗词,保留美感

诗词的美,美在文字,美在意境,美在情感,美在言有尽而意无穷。被选入教材的诗词,是被人反复解读与赏析的经典之作,教师在古诗词拓展教学中,如果为了教学更有深度,而侧重从文化传承、诗人思想、文学流派、注释辨析、修辞手法等角度去对诗歌进行解读,则会使诗歌的韵味和美感丧失。另外在多媒体的运用上也不能太泛滥,避免影响学生对诗词文字的体味、对深远意蕴的想象。

二、古诗词拓展教学的策略

(一)链接法

链接法是指在诗歌教学中,对诗歌的写作背景、诗人的写作风格、作品的背后故事进行介绍,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诗词。例如教授曹植的《七步诗》中的 “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一句时,只有在拓展介绍了曹丕对曹植的猜忌和迫害的故事后,学生才会了解原来这首诗是曹植对曹丕的控诉书,对诗中 “豆”和 “萁”的比喻义就能立刻理解了。又如陆游的 《游山西村》,写这首诗时,陆游刚被罢免官,但他没有悲观放弃,“山穷水尽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便体现了他的这种情感,如果教授此诗时,能拓展这一写作背景,学生更能理解这句诗以及作者的情感。

(二)分类法

分类法指根据不同主题,对诗歌进行分类拓展教学。如将诗歌分为送别诗、边塞诗、思乡诗、怀古诗等,根据诗歌的主题,进行拓展教学。如在中年级教到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时,可以复习低年级的 《赠汪伦》,拓展学习中高年级的 《送元二使安西》 《卜算子·送鲍浩然之浙东》等, “孤帆远影碧空尽, 唯见长江天际流”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均体现了作者对朋友的依依惜别之情。思乡诗也一样, 《秋思》中的 “复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和 《逢入京使》中的 “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这两首诗都是思乡诗,且均用 “书信”这个意象,来表达对家人的牵挂之情。同类诗歌拓展学习,可使学生对古诗词的学习更具系统性。

(三)桥梁法

桥梁法包括对节选诗的补全和一组诗的拓展学习。如 《草》是白居易 《赋得古原草送别》的节选,《游山西村》也只摘录了前两句,将诗词补全并不是要对整首诗进行学习,而是让学生对诗词有一个整体全面的了解。

有些古诗是有同题组诗的,比如李绅的 《悯农》、贺知章的 《回乡偶书》、白居易的 《忆江南》、范成大的 《四时田园杂兴》,都有共名的组诗,诗词都比较简单,风格差不多,如果能拓展对比学习,学生能更深刻地理解诗词内容和作者的感情。

(四)比较法

同一个作者,其诗词也可能呈现不同的风格特点。教学时可以对同一诗人的不同作品进行比较拓展学习,让学生对作者有一个全面的了解。如辛弃疾,其作品便呈现出截然不同的风格,在学习了他的《清平乐·村居》和 《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后学生肯定会对其 “豪放派词人”的称号感到疑虑,如果教师能补充介绍 《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鹧鸪天·壮岁旌旗拥万夫》,则既让人能看见他金戈铁马、驰骋沙场的豪迈和壮志难酬的悲壮,又能了解到他晚年隐居乡村和对乡村生活的热爱。

(五)辐射法

辐射法,是指以诗词中的意象为基点,进行辐射拓展。古诗词中有许多意象是具有特殊含义,而且经常被运用的,比如跟 “月”有关的诗歌常与思乡有关——“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与 “柳”有关的诗歌,往往跟难舍难分有关——“此夜曲中闻折柳,无人知是故园情” “昔我往矣,杨柳依依” “客舍青青柳色新”; “长亭”一般与送别有关——“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 “寒蝉凄切,对长亭晚”; “夕阳、落日”一般表示凄凉意蕴——“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另外还有 “梅花” “羌笛” “鸿雁” “阳关”等许许多多的特殊意象,都常见于诗歌中,诗歌教学中,可以它们为点,进行拓展教学,增加学生的诗词常识,提高独立鉴赏诗歌的能力。

(六)渲染法

渲染法,是指用别的诗歌来对所教的诗歌进行氛围和情感的渲染,使学生能更好地感悟到诗情。如在教授张籍的 《秋思》时,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 “洛阳城里见秋风”时,为什么会勾起作者思乡之情,可以补充曹丕的 《燕歌行》——“秋风萧瑟天气凉,草木摇落露为霜。群燕辞归雁南翔,念君客游思断肠。”原来,秋风萧瑟日,是游子断肠时啊。为了让学生理解为什么诗人会做出 “复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的举动,可以拓展他的另一首诗 《行路难》,“湘东行人常叹息,十年离家归未得”,读到这一句,学生便能知道,原来他已经十年未曾回家了,他该有多少话语要对家人说啊。最后还可以拓展学习 《春望》 《逢入京使》等诗歌,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有了这些诗歌的渲染,学生对 《秋思》一诗情感的体会,一定会非常深刻的。

古诗词拓展教学有利于促进学生古诗词的积累,提高学生文学素养、增加文化底蕴;有利于形成高效的古诗词教学模式;有利于促进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

猜你喜欢
思乡古诗词诗词
踏青古诗词
关注诗词
关注诗词
关注诗词
今夜思乡
每一片雪花都飘着思乡情
有种相思叫思乡
思乡与蛋白酶
我和古诗词
趣读古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