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江门市新会区中小学教学研究室 赵凤娥
小学科学课是以培养学生科学素养为宗旨的启蒙课程,培养学生的质疑意识和质疑能力是培养学生科学素养、发展学生创新能力的重要途径。科学教师在实验教学中怎样保护学生的好奇心,清除学生的心理障碍,为学生的 “质疑”撑开一片心理安全的蓝天,使学生在课堂中敢于质疑、学会质疑、探究解疑并在解决问题中再次质疑。
情境化的学习能深深吸引孩子的注意力,在实验探究的初始阶段,教师要善于创设有趣的生活情境,引导学生质疑,形成探究问题。执教 《哪些物体是浮的》,教师创设这样的情境:出示一块小石块、一个大苹果和一个大橙子 (苹果和橙子一样大小),让学生猜测它们在清水里的沉浮?
生:我猜测苹果、橙子和小石块都是沉的。
师:为什么?
生:因为苹果和橙子很大,小石块是石子,比较重,所以都是沉的。
学生猜测后,教师再演示实验,让学生认真观察并提出自己的疑问。
生:我发现苹果是浮的,但橙子是沉的,为什么?
生:我发现苹果其实比小石块还重,为什么苹果却是浮的,而小石块却是沉的?
生:有的苹果会不会是沉的?
生:有的橙子会不会是浮的?
……
在不断的观察、交流、质疑过程中,孩子的质疑、思辨能力得到了锻炼,他们不知不觉地被卷入了探究之中,质疑能力也得到培养。
小学科学中有些量化实验,需要教师引导学生对数据进行分析比较、提出质疑,从而培养他们的证据意识和质疑能力。如在教学六年级下册 《控制变量》,教师让学生设计实验探究保持其他条件不变,缠绕在铁芯上线圈匝数对电磁铁磁力大小是否有影响?交流实验方案时,孩子们通过质疑分析,达成共识:缠绕圈数相差多些,实验现象会更明显。由于缠绕的圈数是让学生小组自己定,小组实验记录单数据汇总后发现,有2个小组缠绕圈数分别是6圈、7圈和8圈,结果3种情况的电磁铁磁力差不多,甚至6圈的有时更强一些。教师趁势诱导学生质疑:这能得出结论吗?现在该怎么办?
大部分学生都说让他们重新做实验,再观察实验过程,分析实验记录单数据。教师让学生再次观察其他小组汇总的记录单数据,比较分析与这2个小组的异同,这时有学生质疑了:
生:是他们绕的圈数太接近了吗?
生: “是他们操作不对吗?”
……
为了探究学生的质疑分析是否正确,教师让全班同学再次分小组选择缠绕圈数分别是6、7、8圈进行实验探究后发现,因为缠绕圈数相差不多,电磁铁磁力强弱的效果不明显,有时缠绕6圈的电磁铁磁力比7、8圈的强,有时又会弱些。学生认识到,实验时缠绕圈数要稍微拉开距离,才能使实验现象更明显,根据实验现象得出实验结论:缠绕圈数越多,电磁铁磁力就越大。
这一系列的数据比较、分析、质疑及再次实验,使学生的质疑、分析等思维能力得到了锻炼,培养他们尊重事实、尊重证据的科学意识。
设计实验强调思维活动,完善的方案是培养学生在实验探究中质疑能力的好时机。小组合作设计实验时,教师应要求学生先独立思考,再小组合作交流,以保证不同层次的学生都有思考的空间。如教学 《铁生锈的原因》,教师让每个同学自己选择一个可能影响铁生锈快慢的因素,先独立思考设计实验方案,再全班展开交流。由于学生刚刚接触对比实验,所以控制变量考虑不够全面,有同学的方案没有同时用胶塞塞住装有水的试管,就有同学质疑并反问他:一支试管有胶塞塞住,另一支试管没有,既有空气又有水,探究的问题究竟是水还是空气?有同学的方案用的铁钉质量不一,就有同学质疑并反问:铁钉质量不同,就等于他们一开始就已经不在同一起跑线上,是不能比的。
最后,整整用了一节课让学生设计并交流铁生锈是否与水和空气有关的对比实验,课堂上留下充足的时间让学生质疑、分析、表达、完善实验方案,他们对于做对比实验时,只能探究一个条件不同其它条件都要相同有了比较深刻的理解,学生的设计思维、质疑能力等也都得到了锻炼。
在教学中,要努力激发学生在实验教学中大胆质疑,使他们养成质疑的习惯,保持对自然现象较强的好奇心和求知欲。鼓励学生质疑一辈子,学习一辈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