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阳春市实验小学 苏丽群
一直以来,问题既是数学教学的灵魂,也是拓展学生思维的源动力。在小学数学课堂的教学过程中,巧妙设置合理的问题情境,不仅有助于教师引导学生拓展思维,而且能够促进学生自主与探究学习能力更好的发展。本文通过具体论述巧设问题,促进学生数学思维能力发展的策略,旨在增强小学生的数学素养。
学生在小学阶段的求知欲是很强的,所以小学数学老师要抓住这一特点采取具有导向性的教学方法。其中,课堂上的巧问是师生之间交流的一种方式,不仅使学生的思维更加清晰,而且可以活跃课堂气氛。但是老师提出的问题如果目标不明确,导向性不强,容易让学生理解不清晰。例如:就 《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来说, “图片上的人在干什么?他们分别是多少个人在一起看?一共有多少个人在看?”这样的提问目的明确,导向性就很强。
捷克著名的教育家夸美纽斯曾经提到: “教师应积极采取一切有效措施来激发学生的求职与求学欲望。”就小学生而言,因受自身年龄因素的影响而对陌生事物往往会表现出较为强烈的探索欲望。对此,作为小学数学教师,可充分利用小学生的这一特性,在教学过程中创设较为真实的数学情境,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及主动性,在小组合作探究中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
例如,在学习 “整数乘除运算”的内容后,教师可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提出这样的问题,如:“学校组织学生春游,已知每张门票8元,先共有400元,够51名学生的门票钱吗?”或 “17名学生去划船,依照规定,每条船最多只能坐4人,问至少需租多少船才能让所有学生均上船?”面对与生活相关的数学情境,学生往往会表现出极高的参与热情,这是因为透过该题目能让学生找到数学知识与实际生活中的运用价值,而当解决问题后,学生又将体会到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快感。此外,在解决问题过程中,面对题目,51人参加春游,共计400元能否购齐门票这一问题,显然用乘法将得出实际所需门票钱为408,这一数字大于400,通过 “验算”,学生很容易便发现了问题所在。而针对乘船的问题,对于运用除法17除以4得4余1的结果,关于如何取舍的问题又将引发学生思考。
通常,开放类题型的特点:先给出结论,要求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切入探讨结果成立的条件。目的主要在于锻炼学生的敏捷性思维,具体的形式主要分为以下三种:
(1)条件不同,如:已知A与B距离为1000米,A与C之间的距离为500米,A与C的距离是B与 C距离的 2.5倍,小明从 B步行至C需15分钟,请问A到C的距离是B到C距离的几分之几?解法一: 500÷ (500×2.5),该解法将剩余 “1000米”与 “15分钟”两个条件;解法二:1÷2.5,该解法将剩余3个条件。
(2)条件可用可不用,如:“某工厂计划加工3000个零件,原计划需24天完成,经技术改进后,每天加工的零件数是原来的1.2倍,问现在需多少天完成?”方法一:首先以3000÷24得出原技术每天制造的个数,乘以1.2得出技术改进后每天能制造的个数,随后以所需总数除以每天能制造的个数得出所需天数;方法二:直接以总天数与倍数相除,得出所需天数为24÷1.2=20(天), 由此可见, 3000个这一条件实则可用可不用。
(3)条件不足。如: “小强家共有鸭子30只,多少只鸡可以使鸭的数量达到鸡总数的几分之几?”该题需学生补充条件方可完成,且随着补充条件的不同,最终得出的答案也将有所不同。
不同学生在思维、思考方式以及认知水平等各方面均有一定的差异性,因此教师所提出的数学问题应呈现出多样性,才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如进行 《平均分》教学时,为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教师可利用小组合作的方式,并以分发小棒的形式来帮助学生理解 “平均分”的概念。当然,不同学生的数感发展水平不同,因而在分发小棒时,有的学生是以一为单位逐根发放,而有的小组则是多根一起分。对此,教师不必急于伸出援手,先让学生自主去体验分小棒的过程,引导学生思考怎样分才能更便捷,当分至最后几根,不足以分发到每一名小组成员时,部分学生便会产生 “余下小棒该怎样办”的疑问。此时,教师提出 “可将其分给其中两名同学”的建议,便有其他学生回应: “这样分不公平。”由此,学生自然而然便理解“平均分”的意义,且学生看似较为奇特的想法,让整个小学数学课堂显得更活跃,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兴趣与参与积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