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物资学院 北京 101149)
近年来,随着物流业的迅速发展,医药冷链也逐渐开始被提上日程,发展势头强劲。但是,医药冷链在取得一定进展的同时也有许多问题亟待解决:山东疫苗大案、云南完达山“刺五加”事件等一系列的医药冷链事故层出不穷。这些事故都暴露出我国部分医药冷链企业存在着许多不足之处,如何挖掘这些事故的痛点,找出问题的根源所在,是现阶段整个行业发展下去的重中之重。
针对医药冷链物流发展,业内专家学者也做了大量研究。以师绘敏为主的业内学者主要针对医疗冷链的弊端来提出通过完善冷链物流体系来保证医药的安全[1];肖颖,胡雨璐等业内人士把整合的重点放在冷链硬件设施的建设上,提倡加强硬件设施建设,为医药冷链保驾护航[2];以刘晓亮为代表的主要专家学者认为现阶段改善我国冷链医药物流的重中之重应该是规范行业标准,只有这样,医药冷链行业才能规范有序良性发展[3];张晓欢等研究学者则认为根据目前我国的冷链医药现状,完善监管体系,加强监管力度才是首要任务[4]。
在上述的研究基础上,本文着重分析造成医药冷链事故的问题根源所在,进而根据问题原因提出了涉及冷链体系、硬件设备和信息化建设的几点建议,以期助力于医药冷链行业的发展。
随着我国国民生活质量的提高和对医药产品需求的不断增加,冷链过程的标准也越来越严格,从药品的生产、制造、包装、配送直至到达消费者手中的整个过程都必须遵从标准的恒定温度,不同的医药产品会有不同的温度限制要求,根据不同药品的温度要求又有不同的冷库与之相匹配。
目前,国内从事医药冷链的物流企业大多是民营中小企业,企业规模小,盈利率低。另外,由于冷链物流前期对硬件投资较大,所以运营资本更难以筹集。从运输方式方面说,医药冷链运输通常采用小批量、多批次运输,而且每次运输量也比较局限,所以很难形成运输规模。在一些二线城市,无论是运输设备还是运输效率都大打折扣,很多医药企业为了保证药品质量甚至都不得不停止药品托运,这更给药品销售企业和消费者带来了很大的不便。经营方式分散,单体规模有限,运输量局限这三个方面是制约其发展的不可忽视的关键因素。
目前来说,我国大部分医药冷链物流从医药生产商、供应商、分销商、代理商直至到达客户手中的整个过程中没有实现全程联网,无法进行网络共享,进而就无法通过技术的手段对温度实行联网控制。因此,多数公司在药品进出货的时候大多会采用人工温度测定,这种人工测定的方法既费时又费力,又无法实现温度控制的连续准确性。除此之外,与冷链相关的其他信息技术,如冷链远程监督分析,分级管理和异常情况多重预警等多重冷链信息管理技术也同样没有在企业中广泛配置,从而无法达到应有必备的水平[5]。
我国的医药冷链物流体系尚还处于形成阶段,许多冷链储运模式和方法还处于实验阶段,关于医药冷链建设方面的存在问题,主要有以下模式方法可供选择:
1.一体化供应链系统模式
医药冷链物流涉及多个环节,从生产、包装、储存、运输直到销售整个链条都属于医疗冷链的服务范围,只有实现全程供应链的无缝链接和一体化供应,整个医药冷链才能保证不“断链”。针对医药供应链的问题,可以逐渐加大物流网络建设,建立一个连接医药生产企业,流通企业和消费者的整体物流网络,利用冷链物流一体化的线上平台,优化服务流程来达到统一供配。
2.第三方冷链物流模式
第三方冷链物流是适应现代冷链物流发展大趋势下延伸出来的一种外包物流模式,生产经营企业为了集中精力做好自己企业内部的主要业务,于是就把部分冷链物流业务以外包的形式委托给第三方物流公司,同时通过信息系统与物流企业保持联系,以达到对整个冷链的全程控制与管理。相比传统冷链模式,第三方冷链物流模式具有专业性的优势,全外包服务让医疗药品从源头生产到最后到达消费者手中这一连串流程不会发生“断链”现象,药品质量得到有效保障[6]。
医药冷链行业要想提供专业化的物流冷链服务就必须要有专业化的硬件设备的支撑,所以,改进冷链设施设备必不可少。
1.制冷技术设备。以现代的先进制冷技术为基准,加快各种专业的冷藏技术的投入使用。比如在冷藏箱内使用固体制冷剂,高科技的温控节能设备的普遍运用等。
2.冷藏车设备。目前来说,大多数医药冷链物流只有1-2辆冷藏车,其配置也较为落后。由于冷藏药品具有“品种多、规模小、条件高”的特点,所以,建议可以增加专业冷藏车辆的投入。
近年来,国家正积极提倡“互联网+”战略,促进各行各业蓬勃发展。将互联网技术与医药冷链行业结合有利于医药冷链行业的创新发展。
我国医药冷链物流企业可以通过EDI(电子数据交换)技术的引进,直接实现医药产品数据,客户数据库与冷链实时温控数据库的同步管理,管理层就可以直接从网上实时监督和调整药物的流向与补充。温度实时监控系统,车载温控仪,GPRS远程温度监控技术等先进信息技术都可以广泛运用于企业物流之中。信息技术也可以运用到单个药品上,比如可以在药品包装上安装具有RFID标签的温度传感器,从而利用GPRS技术和车载温控仪共同实现冷链全程的温度精准控制。
本文从医药冷链企业事故产生的原因入手分析,针对问题原因提出了相应的建议,为医药冷链企业的发展有重要意义,也为整个医药冷链行业的发展提供了借鉴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