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丰顺县汤坑镇第二中心小学 陈瑜玉
课堂教学是教学的基本形式,在课堂上,所有的教师都希望学生能够尽可能多地接受自己所传授的知识。而为了实现这一愿望,教师们都会想方设法增强学生学习的兴趣。那应该怎样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打造出优质、高效的课堂呢?我认为,非“实在课堂”莫属。
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我就常常引用一些比喻来突破教学重难点,让学生快速理解且印象深刻。例如教学“乘法分配率”时,用字母表示公式是“(a+b)×c=a×c+b×c”,但在实际计算时,许多学生都写成“(a+b)×c=a+b×c”或“(a+b)×c=a×c+b”,为了让学生记住公式,不再犯这样的错误,教学时,我跟学生打比方说:“在这道公式中,‘a’相当于你的妈妈,‘b’相当于你的爸爸,‘c’就是可爱的你,‘(a+b)×c’就是‘你的爸爸、妈妈都爱你’,‘a×c+b×c’就是‘妈妈爱你,爸爸也爱你’。”说法不一样,但表达的意思是一样的。这样一来,学生很容易就记住了,计算时自然就不会出错了。
小学生是小学数学教学的主体,所有的教学工作都是围绕着小学生来进行的,但是由于小学生自身年龄小,心理思维不成熟,对数学学习认知不够,在日常教学中,我常常会在不偏离教材的基础上,总结出一些“小诀窍”教给学生,让他们轻轻松松就能掌握新知识。
例如,在教学“人民币兑换”这一课时,课本中介绍的汇率都是1外币兑换人民币多少元,这可以用“外币×汇率=人民币,人民币÷汇率=外币”进行计算,但当遇到题目给出的已知条件是1元人民币兑换多少外币这样的题时,就不能用这种方法了,跟学生分析,大多数学生都听得一头雾水,那怎么办呢?经过研究,我发现如果求的是汇率中带“1”的那个币种的话都要用除法,如题目中出现“1元人民币兑换0.1545美元”,那求美元兑换人民币的话就要用除法,反之,如果求人民币兑换美元就要用乘法。
在课堂教学中,要吸引学生的注意力,组织数学活动是一种“百试百灵”的方法。例如在教学“加法交换律”时,在引入新课前,我先给孩子们讲了“朝三暮四”的故事:春秋时期,宋国有个喜欢驯猴子的人,家里养了一群猴子。养猴人每天细心喂养猴子,精心训练它们,因为和它们整天在一起,所以互相都很了解。猴子很喜欢吃栗子,可是这一年偏偏栗子的收成不好,养猴人就对猴子们说:“从今天开始,我每天早上给你们三颗栗子,晚上给你们四颗栗子,怎么样?”猴子们一听生起气来,噘着嘴、瞪着眼,一会又龇牙咧嘴地乱叫起来。养猴人见猴子不高兴了,怕它们不听训练,于是又改口说:“那么就早上给你们四颗,晚上给三颗,这样行吧?”猴子一听早上从三颗增加到四颗,以为增加了栗子,于是高兴起来,蹦蹦跳跳地围住养猴人。“哈哈哈!”我刚讲完,学生就笑了起来。于是我进一步问他们:“你们笑什么呢?”学生纷纷举手发言:“早上三颗栗子,晚上四颗栗子,一天是七颗栗子,而早上四颗栗子,晚上三颗栗子,一天还是七颗栗子,猴子被养猴人骗了。”此时,我板书“3+4=4+3”并揭示课题“加法交换律”,水到渠成。接着,我让学生比赛写类似于“3+4=4+3”这样的算式,在一分钟内,看谁写得多。在此基础上,再引导学生归纳出“加法交换律”。在巩固练习阶段,我又让学生同桌之间运用加法交换律互相出题、做题,互相交流自己的学习心得,大家学得不亦乐乎。
疑,是思维的开端,有疑,才能促使学生积极开动脑筋,去探索、去打开智慧的大门;善问,正反映了学生本身的学习在深入,智能在发展。例如在教学“梯形的面积”时,我引导学生仿照求三角形面积的方法,把梯形进行割补,转化为平行四边形,推导出梯形的面积计算公式后,有一位学生好奇地提出:“三角形的面积计算方法跟梯形的面积计算方法有什么联系吗?”面对这样一个有价值的质疑,我没有急于给出答案,而是让学生们进行小组讨论。经过一场热烈的讨论后,有学生兴奋地举起了小手:当梯形的上底为0时,其实就是一个三角形,三角形的面积计算公式也可以表示为“(0+下底)×高÷2”。多么了不起的发现啊!通过质疑、释疑,学生们不仅掌握了梯形、三角形的面积计算方法,而且深刻理解了平面直线图形之间是相互联系的,更重要的是学会了从不同角度去思考问题,使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得到了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