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州市下郭中心小学 陈冬幸
教学中,教师可以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对学生兴趣、思维方法等各方面进行引导,让学生领会遇到问题时要怎样想怎样做,思维速度如何由缓慢变迅速,思维方法如何由单一变多样,思维活动如何由被动变主动,从而克服思维的惰性、惯性、盲目性,真正让思维“活”起来。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要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首先要培养学生独立思考问题的兴趣。在教学中,如果无法激起学生的主观积极性,让学生主动去思考,那么学生就谈不上真正理解大量抽象的数学问题,思维水平也无法有效提高。因此,培养学生积极思考的兴趣,是培养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第一步。
要培养学生兴趣,就要根据小学生学习方面的实际情况,重点发展好学生的感性认识水平,帮助学生从感性现象中获得充分的成就感和知识基础,为理性思维能力做好准备。
小学生年龄小,生活经验缺乏,抽象思维能力较差,学习时比较吃力。学生学习抽象的知识,大多数需要在多次感性认识的基础上产生飞跃。
例如,在教学 “平行线”这部分知识时,为了使学生获得关于平行线的正确概念,笔者首先引导学生观察实物和模型,提示学生从平行线的定义出发,寻找教室中的实物,判断哪些直线是平行直线,让学生主动去辨别寻找,从身边的现象弄明白平行线的涵义。
经过课堂教学实践证明,上述教学例子做到课堂教学气氛活跃,学生知识掌握情况普遍良好,能很好达到新课标的教学目标。因此,科学安排教学感性材料与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有机结合,是提高学生思维能力的有效途径。
如果学生解决某种问题只有一种解决办法,那么思维能力一定受局限。为更好拓展学生的有限思维,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笔者建议在教学中积极引导学生一题多解。
例如,计算6.25×1.6 (1)首先引导学生说明分析题意。 (2)引导学生说思路。用乘法运算律,乘、除法性质,小数性质来解此题。(3)运用多种方法求解。第一种方法: 6.25×1.6= (2.5×4) × (2.5×0.4) =10×1=10; 第二种方法: 6.25×1.6=5×1.6+1.25×0.8×2=8+2=10; 第三种方法: 6.25×1.6=6.25÷25× (25×0.4)×4=0.25×10×4=10。 诚然, 这只是一个很简单的例子,然而教师如果能在教学中适当与学生探索出解决问题更好的方法,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速度和准确度,就有利于培养小学生比较全面的思维能力。
虽然不是每一个数学问题都有多种解法,但是一题多解经常能增大知识的涵盖面,开拓学生的思路,为提高学生的发散思维打下坚实基础,值得我们重视。
众所周知,数学知识具有严密的逻辑系统。就学生的学习过程而言,某些旧知识是新知识的基础,新知识又是旧知识的引伸和发展,学生的认识活动也总是以已有的旧知识和经验为前提。因此,笔者在教学过程中很注意新旧知识的衔接问题。
例如,在教加减乘除四则混合运算前,我先复习了加减乘除中各部分的知识,然后引导学生从实例中比较混合运算与非混合运算,让学生明白:混合运算与非混合运算相比,最大的不同就是乘除优先运算,从左到右。
抓住知识上的新旧联系,就抓住了学生思维的根本,有利于保证学生思维的连续发展,从而避免认识上的脱节。
实践决定学生的认识,让学生养成动手操作的习惯,经常能让学生领会到很多不动手无法体会的知识。科学研究证明:人的手和脑之间是有联系的,手和脑并用,能使人的智力思维得到更全面的发展。
例如,推算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公式。教学过程中要学生准备一个平行四边形的纸片,用彩色笔分别标出它的底和两条高,让学生自己动手用尺子沿着其中一条高线把一个直角三角形切割开来,然后把这三角形与原来的直角三角形长度相等的边一一对应平行拼在一起,启发学生独立观察,并提问学生:这样做可以拼成什么图形?拼成的新图形是否与原来图形面积相等?新图形的面积是怎么计算的?新图形的计算公式与平行四边形计算公式有什么关系?
引导学生通过手动、脑想、口说,多种感官参与发现的过程之后,及时启发学生根据新拼成的长方形面积公式推出求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公式,这样做对平行四边形的面积的推导认识就会比较深刻,教学效果明显增强。
在新课程标准下,理论上研究小学生的数学思维只是一方面,我们还必须在教学实践的过程中,以培养学生的兴趣为出发点,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及时制定出科学的教学方案,有效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才能适应现代化的教育改革,促进教学水平的和谐发展和稳步提高。